|
发表于 11-4-2008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4-2008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obanzhu 于 11-4-2008 11:34 A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道教供养香、花、燈、水、果。有如五行金木水火土。
蠟燭屬於火的元素,依火的熱量能照明。並不是吃元寶蠟燭,是補助熱量。
猶如“諸天悉开耀,地獄皆朗明”的道理。
朋友好久不見。![](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发表于 11-4-2008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4-2008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總缺乏人才,要招兵買馬,希望daniel82兄能參與。 |
|
|
|
|
|
|
|
发表于 11-4-2008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個都這樣講, 道青不董幾時才會成立成功 . 我們力量有限
[ 本帖最后由 tsetzuu 于 11-4-2008 01:21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總會要建辦“道青”團體,tsetzuu 呼訏各位年輕的道教徒參加與支持。 |
|
|
|
|
|
|
|
发表于 11-4-2008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setzuu 于 11-4-2008 01:48 PM 发表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蠟燭是補助熱量和光
香是達信通誠.
那,这些热能和光,是给谁的呢?
而通达你的信念不是用你的心念吗? |
|
|
|
|
|
|
|
发表于 11-4-2008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4-2008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1-4-2008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11-4-2008 02:35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这些热能和光,是给谁的呢?
而通达你的信念不是用你的心念吗?
燈與蠟燭的热能和光給予人能近光明,同時是供奉神明。
通達信念,並非心念。所以有信念,才有希望,心念缺乏相“信”。 |
|
|
|
|
|
|
|
发表于 11-4-2008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11-4-2008 01:39 PM 发表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的问题很清楚啊?
不然为什么拿香和蜡烛来拜?
搞生意主义!![](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所有的庙宇都由 乩童做主持。。 中国的庙宇应该很少乩童。
是不是没有 乩童的庙宇就很多人拜??。。 也不是,很多会馆的春祭 秋祭,工会的盂兰节 普度。。 也开始减少了年轻人做接班。
中国的庙宇,和南洋一带的庙宇。。 拜的东西是一样,可是这代表性就不一样。
以前的人没有 community center,很多都是文盲。。 庙宇除了是拜祭神明,他还有一个交流场所的主要特色,膜拜在当时也可以是一种消遣。这些也不只存在华人社会。。 希腊也是这样(temple)。
庙宇 本身是一个文化的焦点。 不是主流的文化,而这种 morph 和 merge 的交接点,也算是文化的精髓。
。。 以前的建筑物很简陋的,风水地点也不讲究,然而就会有一间庙宇 有豪门甚至王宫一样的精致。所以是一种 inspire 的感觉,对寄托,对仰慕,有很大的代表性。
ok ,可能不是所有庙宇都那么精致。。 可是某些雕刻,某些画 和书法,在别的公众场所和很难有机会接触的。。 都有机会出现在庙宇里。壁画,主要是方便表达一些传奇(myth)。。 这些,可以参考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即使有了文字,可是图像到处都是。
。。如果幸运,古老的会馆你们会看到出现在墙壁最高段,会画着一些文字和壁画,如 24孝的礼仪。。 以前,在普通的场所贫民很少机会接触的。。 庙宇就有这些。
南洋还有一种特色就是 官府甚至皇帝般的仪式。。 我们将中国的 官府都带过来了。神诞节日我们还有 官出来游街(出游),还有令旗,鸣气,甚至“龙椅”也有。
庙宇在南洋最主要的代表性,是神医(shamanism),以前的社会不是那么多大夫的,也不是那么多人有钱看大夫。。 所以很多都看乩童去了。
。。什么原因 乩童开药有开得那么好??。这我不完全懂。 说碰巧吗?。。也不是。
为什么很少年轻人主动接触庙宇 和拜神? 简单来说,他们应该觉得不重要。
。。 现代的生活,消遣多了,很多方面充实自己。自然 膜拜已经失去了很大的代表性。。
等。。种种原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9-12-2012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無事不登三寶殿,況且現在的年輕人多宅在家裡,而且都喜歡說我信“睡”教。![](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9).gif)
說真的,我也比較喜歡去沒乩童的神廟,有乩童的感覺都蠻複雜……。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12-2012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馬來西亞,沒有扶乩或通靈的神廟,就沒有替人辦事問事(查家宅),替病人治療(靈療),或指點迷津。
作為一位信徒還是要憑自己判斷能力去觀察。要看是否有修為的乩童或通靈者?
一開口就講錢,若沒有修為,就儘量避免。
沒有判斷能力,完全信任他人所說,就等於一種迷失。
當然能作為旅遊景點的神廟,都無須扶乩或替人辦事都能足夠資金養活,也容易讓人接受。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12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沒乩童的神廟還有杯和籤可求問神明指示,若欲請教複雜的法事倒是希望有法教師傅或者火居道士的廟宇。![](static/image/smiley/miluegg/pray.jpg)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12-2012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唔留手 发表于 19-12-2012 12:05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沒乩童的神廟還有杯和籤可求問神明指示,若欲請教複雜的法事倒是希望有法教師傅或者火居道士的廟宇。{:pray ...
在馬來西亞,有很多法師都是先天的乩童,他們不跳乩,不代表無法通靈問事。
問具體性是否也能卜杯?解籤得到答案?
咱最近認識一位有修行茅山師傅,能乩,也有靈通,可以借用護法問別人家宅,查事也很準。
卜杯問事,是通過自己知識或解籤人去找答案。
乩童問事,是透過靈媒去找答案。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19-12-2012 12:45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22-12-2012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輕人很少燒香拜神的...... 只是到遊神時期全部來.... 形形色色的都有.... 出風頭罷了.... 唉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