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74|回复: 9

Length contration 是真的还是 optical illusion?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2-2008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夹义相对论中的length contraction 是真实的还是optical illusion?
每个reference frame 都说其他的长度变短,那么如果是真实的,那么是哪个frame的长度变短,moving frame or stationary fram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2-2008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问题,不过很难解释清楚。
这个length contraction是真实的,不是optical illusion。

比如我们有两个参考系,参考系 1 相对于参考系2 的速度是v。在每个参考系里都有一把尺。在各自的参考系里,尺的长度为L(这是proper length)。不过,当参考系 1里的观察者测量参考系 2尺的长度时,得到的长度小于L。同样的,参考系 2 里的观察着测量参考系 1尺的长度时,得到的也是小于L。

究竟哪一个观察者的结论是正确的呢?其实两个都正确,因为两个参考系都是相等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相对论里,一个参考系里simultaneous的event(同时发生的事件),在另一个参考系里未必是同时的。长度的测量可以看成是同时测量尺的两端的位置,再把他们相减。换句话说,两个不同参考系的同时性是不一样的,所以长度的测量会有这些差距。

又或者,我们可以从time dilation来看你的问题。我们在假设参考系1 和参考系2里各自有一个时钟。那么参考系 1里的观察者观察参考系 2 的时钟时,会发现参考系1时钟走得比较慢。那么,对于参考系1 的观察者来说,参考系2的观察者会老化得比较慢。同样的,观察者2 的结论是参考系1 观察者老化得比较慢。他们各自也是对的,而这也是出名的twin paradox。

不过,如果我们把参考系1 和 参考系 2的对称性破坏掉,比如我们让参考系1减速,掉转方向再加速到和参考系 2的相对速度。在这个情况里相对于两个观察者,观察者1会老化得比较快!这是因为观察者1经历了减速和加速而观察者2并没有,两者之间的对称性破坏了。

回到长度的测量,道理也是一样的。对于观察者1,参考系2里的尺是比较短;对于观察者2,参考系1的尺比较短。

还有,我所说的“测量”和“观察”并不是简单的用眼睛看和测量。原因是光线需要时间传播,而且同时到达观察者眼睛光线未必是同时放射出来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用肉眼看到相对论的现象,我们会看到真是的length contraction加上因为光速不是infinity而有的optical illusion。

对不起,我的表达能力不太好,希望你能够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8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人王伏羲 于 18-2-2008 10:54 PM 发表
在夹义相对论中的length contraction 是真实的还是optical illusion?
每个reference frame 都说其他的长度变短,那么如果是真实的,那么是哪个frame的长度变短,moving frame or stationary frame ?


在stationary frame 的人看到 moving frame 的比较短,
在moving frame 的人看到 stationary frame 的比较短,

每个人看到另外一个人的都比较短,一定是这样子的,

原帖由 新人王伏羲 于 18-2-2008 10:54 PM 发表
每个reference frame 都说其他的长度变短,那么如果是真实的,那么是哪个frame的长度变短,moving frame or stationary frame ?


不可能分辨的出那一个变长那一个变短,就是因为分不出才叫相对论,没有绝对长短
如果分得出就叫’绝对论‘,

慢慢领悟这一点吧

[ 本帖最后由 kensai 于 21-2-2008 03:3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08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科技已经证明time dilation 是对的, 因为有 atomic clock , 所以虽然飞机飞的比光速慢很多, 但是时间的微差已经证明了。

我们用另一个角度来看。你在陆地量从大马去北极是 OA 然后 AP , 然后另一个人从天空量是 OB BP . 那么距离是 OA+AP 对还是 OB+BP 对? 其实两个都对, 我们就用 OP, 不管在那里都是一样, 你还是我, OP 就是 speed of ligh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3-2008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sai 于 21-2-2008 03:34 AM 发表


在stationary frame 的人看到 moving frame 的比较短,
在moving frame 的人看到 stationary frame 的比较短,

每个人看到另外一个人的都比较短,一定是这样子的,



不可能分辨的出那一个变长那一个 ...

我想我应该明白了。就是因为没有绝对参考系,所以就没有绝对的长短。但有没有试验证明是真实的,不是optical illusion .
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一辆车正以0。99c向一个山谷前进,那车到底会不会掉进那山谷里呢?
在山谷下的人看到车很短,所以说会掉下去。
在车里面的人看到山谷很短,所以应该不会掉下去。
所以事实上到底会不会掉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08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人王伏羲 于 16-3-2008 10:41 AM 发表

我想我应该明白了。就是因为没有绝对参考系,所以就没有绝对的长短。但有没有试验证明是真实的,不是optical illusion .
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一辆车正以0。99c向一个山谷前进,那车到底会不会掉进那山谷里呢?
...


试验的话,
我知道的有 muon decay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ase/relativ/muon.html

不过这个他是用 indirect 的 方法来prove,
Assume  half-life 是 constant, ( 差几percent uncertainty),

在earth frame,
muon 到达地球时,muon的 数量比预测来得高,他decay 的次数比较少,这证明muon 里面的时间比较慢,

在muon's frame 来讲,如果距离不变短,早就在未抵达地球前就decay 到7788了
这也indirectly 证明了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缩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3-2008 08: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一个问题等我两个星期回来从外地回来后再更你讲,
现在不够时间回答,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3-2008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sai 于 20-3-2008 08:34 AM 发表
另外一个问题等我两个星期回来从外地回来后再更你讲,
现在不够时间回答,哈哈

但muon的实验我们不是可以说是时间变慢吗?
好。期待你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4-2008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人王伏羲 于 21-3-2008 02:53 PM 发表

但muon的实验我们不是可以说是时间变慢吗?
好。期待你的答案。


首先,地球的时间比较长,muon;s frame 的时间比较短
所以,number of decay 变少

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讲,
在muon;s frame 来讲,’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一定要变短‘
才可以解释为什么number of decay 会变少

我知道我这样说很没有说服力,
你给我你的email,我把资料send 给你,你自己看,
看不明再问我
里面有可以解释你问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4-2008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sai 于 11-4-2008 08:47 AM 发表


首先,地球的时间比较长,muon;s frame 的时间比较短
所以,number of decay 变少

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讲,
在muon;s frame 来讲,’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一定要变短‘
才可以解释为什么number of decay 会变少
...

我已经把我的email短信息给你了。还有那个山谷的问题,如何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2025 08:47 AM , Processed in 0.11172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