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onyDaisie

学好化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6-3-2008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PenangTengLang 的帖子

lab在w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3-2008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missing_118 的帖子

你好。。。

你是化学的吗??这里没什人交流的。。。

你读那间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3-2008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分享!要学好化学真的是要多读,多记,最后还要不断复习,并输出到应用中。这里分享一篇不错的文章(转载的
------------------------------------------------------------------------------------------------------------------------------------------------------

科学家们的困扰-记忆的奥秘


记忆何来?

  记忆,简单说就是记录和回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这一现象叫做“火在蜡上烧成的景象”。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对记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大脑能对涌入大脑内的信息进行分类,即分成需要保留的和永远忘记的两类。当接收外界信息刺激时,大脑嗅觉区的神经元就活动起来,然后大脑的另一区——海马区的神经元开始活动。这是位于双耳两边大脑侧面脑室壁上的灰白质的隆起物。海马区的神经元在记忆形成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具有调节压力的功能。当这两个区的神经细胞同步活动时,外来的信息就会被记住;如果没有同步活动,外来的信息就会被忘记。当这个信息被大脑记忆后,下一次外界又出现这个信息时,这个信息就会启动大脑,同步调出旧信息,也就是实现了对这个信息的记忆。

  现代科学把记忆这一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是特指个人在获取外界资讯后数秒钟至几分钟以内所保留的思想片断。而长期记忆则泛指个人对以往一些事件、资料、原则、概念和处理事件的步骤以及经验的保留。

  那么人们为什么又会忘记一些事情?为什么记忆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丧失?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是连续而不间断的。每天大量的外界信息通过感觉神经从人的眼、耳、鼻、口以及皮肤传送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这些感觉信号再进一步被神经纤维转送到大脑的海马区汇总形成整体的记忆。这些记忆被再次分割成不同的元素分别储存在记忆的单元——神经元里。

  根据实验数据推测,神经元细胞体内的化学变化促成了细胞质内电性或是蛋白特征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传输信号的差异,差异汇集起来,再反映出来,就形成了记忆。换句话说,记忆的生成在某种方式上类似于计算机硬盘上数据的形成。既然记忆已经在脑中形成并储存,那么人们为什么又会在大多数情况下丧失掉它们呢?

  研究结果表明,记忆信号被储存于神经元细胞里的时候,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细胞之间会生成暂时的连接,记忆信号被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这样的桥联通道被传送、读取。但是连接不会一直存在,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暂时连接在一起的记忆信号就是短期记忆。当连接消失,因为通道的切断,中枢神经系统就再也无法读取这一记忆信号。

  虽然记忆信号仍旧储存在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里,由于无法读取,这段记忆就成为了丧失的记忆。但是,如果在连接消失之前,同样的记忆获得再次读取,连接得以加强。多次反复读取同一记忆信号,直至连接变成永久通道,不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种永久通道联系的记忆信号就是长期记忆。

  挽救丢失的记忆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可能将所有的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如何能将一些有价值的记忆保存下来成为一项永久的课题。从最早的甲骨文,到纸张的发明,再到电脑的广泛应用,数以万计的数据、图像以不同的方式——纸张、光电、磁介质以至全息介质,保存在我们伸手可及的地方。似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人类还会发明更便捷的信息存储方式。

  除了记忆的自然衰退,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在同记忆的病理衰退做斗争。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长期困扰我们的疾病:老年痴呆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08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認爲化學不可能靠 死背的,世界上已知化合物就已經上億種,化學反應更是天文數字,最重要還是靠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08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llo_ol 的帖子

如果是给中学到大学三年级的,理解后还是需要背。。。。

当然,理解释很重要的步奏。。。。必须明白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08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内容需要记忆,而且很多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现介绍遗忘曲线。
       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对记忆进行大量的研究“记忆与遗忘”恰好相反,艾滨浩斯给出人们遗忘曲线,它反映了人脑的活动规律。
       1、实际操作的遗忘量最少,两天内反遗忘10%左右,记忆量90%左右。
       2、学习的知识在学完后的第一、二、三天内遗忘量最大,此后,逐渐减少。
       3、一些含撤押韵的诗歌和抒情散文遗量也少。
       4、最不容易记忆的是无意义联系的字母和符号,如,化学元素符号,数学上使用的字母,虽然学会了,三天内遗忘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4-2008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alao, 真正搞化學的人不會去背元素周期表的啦,那些叫學生去背周期表的老師都是無聊的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2-2025 05:11 AM , Processed in 0.10204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