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國是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東方古國。
漫長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積澱,造就了今日生活在中國廣大地域中的56個兄弟民族。
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使中國眾多的民族發展成為今日具有各自語言、習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獨具特色的人文狀況與景觀。
在這裡介紹中國民族的代表性歌舞活動,從中領略中國各民族文化藝術的迷人風采。
蒙古族 --- 薩滿舞
薩滿教巫師在祭祀、驅邪、祛病等活動中的舞蹈。薩滿一詞原意即為因興奮而狂舞者,後衍為薩滿教巫師的稱謂。薩滿舞表現出原始宗教信奉萬物有靈和圖騰崇拜的內涵,舞蹈時,巫師服裝飾以獸骨、獸牙,所執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樂器,有的頭戴鹿角帽、熊頭帽或飾以鷹翎。動作也大抵模擬野獸或雄鷹。
至20世紀中期,在中國的蒙古、鄂倫春、滿、赫哲、維吾爾等北方十幾個民族中還有遺存。薩滿舞在禱詞、咒語、吟唱和鼓聲中進行,充滿神秘色彩,主要舞段在表現神附體時跳,這時鼓聲急促,舞蹈激烈;有的薩滿不斷模擬各路神,如家神附體則表現某人的神態、舉止,野神附體則表現熊、虎、鹿和各種動作。薩滿舞雖有迷信的一面,但它對各族民間舞蹈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很大影響。在舞台上演出的一些民族舞如蒙古族的《安代舞》、滿族的《單鼓舞》、《腰鈴舞》、錫伯族的《抓鼓舞》都是從薩滿舞改編而來。
朝鮮族 ---《農樂舞》
朝鮮民族能歌善舞,無論年節喜慶,還是家庭聚會,男女老幼伴隨著沉穩的鼓點與伽伽琴,翩躚起舞習以為常。
居住在我國東北長白山下的朝鮮族,長期從事北方水稻生產。為了便於大面積的水稻種植和管理,他們多採取集體勞動、相互協作的勞動形式。人們每逢下地,都將「扁鼓」和「嗩吶」與農具一起帶往田間。休息時,人們便在明快的鼓樂聲中即興起舞,以歡樂的歌舞蕩滌疲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即興歌舞便逐漸形成了遊樂性的朝鮮族民間舞蹈,貫穿於各種傳統民俗活動之中。
創始於農業勞作,並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鮮族代表性民間傳統活動《農樂舞》,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舞蹈和啞劇形式進行情節性的演出;而另一種,是在新年伊始和歡慶豐收時節,以熱烈而豐富的傳統舞蹈為內容所進行的群眾性表演活動。屆時,各個村寨都將派出自己浩蕩的「農樂舞」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業為天下之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農樂舞」舞隊的儀仗部分。接下來是即將參加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長鼓舞》、《扇舞》、《鶴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啞劇》的演員隊伍。
苗族 --- 蘆笙舞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多被稱為「踩堂」,但由於「踩堂」舞蹈離不開蘆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這一傳統名稱已基本被人們改稱為「蘆笙舞」了。 但為了體現不同地區「蘆笙舞」的差異和特色,人們只好又在「蘆笙舞」前冠以地區名稱加以區分。 但為了體現不同地區「蘆笙舞」的差異和特色,人們只好又在「蘆笙舞」前冠以地區名稱加以區分。 因此,就出現了「廣西融水蘆笙舞」、「貴州黔東南蘆笙舞」、「貴州花溪蘆笙舞」等眾多的「蘆笙舞」形式。 因此,就出現了「廣西融水蘆笙舞」、「貴州黔東南蘆笙舞」、「貴州花溪蘆笙舞」等眾多的「蘆笙舞」形式。
男吹蘆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傳統習俗。 男吹蘆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傳統習俗。 但只有在貴州,不遜於男子的苗家女,在「踩堂」中抱蘆笙邊吹邊舞,可謂是其它地區「蘆笙民族」不曾有的一道風景。 但只有在貴州,不遜於男子的苗家女,在「踩堂」中抱蘆笙邊吹邊舞,可謂是其它地區「蘆笙民族」不曾有的一道風景。
苗族的青年男子,在必須吹得一手好蘆笙、能參與集體的「蘆笙舞」外,如還能掌握有著特殊高難技巧的單人或雙人表演形式的「蘆笙舞」,那他就會成為男性中的佼佼者而更多地贏得未婚女子的青睞。 苗族的青年男子,在必須吹得一手好蘆笙、能參與集體的「蘆笙舞」外,如還能掌握有著特殊高難技巧的單人或雙人表演形式的「蘆笙舞」,那他就會成為男性中的佼佼者而更多地贏得未婚女子的青睞。
傣族 --- 孔雀舞
傣族的歷史悠久,從公元1世紀,漢武帝開發西南後就與內地在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來。 東漢時,傣族首領多次派遣使者率表演樂舞、魔術、雜技者到洛陽獻藝。 東漢時,傣族首領多次派遣使者率表演樂舞、魔術、雜技者到洛陽獻藝。 由此可見,傣族的樂舞文化早在兩千年前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由此可見,傣族的樂舞文化早在兩千年前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傣族人民喜愛和崇尚孔雀,不但許多的人們在家園中飼養孔雀,而且把孔雀視為善良、智慧、美麗和吉祥、幸福的象徵。 傣族人民喜愛和崇尚孔雀,不但許多的人們在家園中飼養孔雀,而且把孔雀視為善良、智慧、美麗和吉祥、幸福的象徵。 在種類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愛、最熟悉,也是變化和發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
在種類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愛、最熟悉,也是變化和發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 傣族民間傳統的《孔雀舞》有著很長歷史,並被納入了宗教的禮儀之中。 傣族民間傳統的《孔雀舞》有著很長歷史,並被納入了宗教的禮儀之中。 因此,每年的佛教節日和迎接新年時,都一定要表演《孔雀舞》。 因此,每年的佛教節日和迎接新年時,都一定要表演《孔雀舞》。 至於必須要表演《孔雀舞》原因,還有著一段優美的傳說。 至於必須要表演《孔雀舞》原因,還有著一段優美的傳說。
藏族 --- 羌姆
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內容。 藏族的舞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各類舞蹈分別有著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 藏族的舞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各類舞蹈分別有著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 它既能使人們在盡情歌舞的歡樂中抒發情感,又能通過它與神靈溝通而得到佑護。 它既能使人們在盡情歌舞的歡樂中抒發情感,又能通過它與神靈溝通而得到佑護。
藏族舞蹈,從總體上可劃分為民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和宗教舞蹈兩大類。 藏族舞蹈,從總體上可劃分為民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和宗教舞蹈兩大類。 這兩大類舞蹈都有各自豐富的文化內涵、優美而瀟灑的翩躚舞姿和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及形式。 這兩大類舞蹈都有各自豐富的文化內涵、優美而瀟灑的翩躚舞姿和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及形式。 其中的《羌姆》,則屬於宗教舞蹈類別中最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 其中的《羌姆》,則屬於宗教舞蹈類別中最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
寺院舞蹈《羌姆》的產生和流傳,與藏傳佛教的發生、發展密不可分。 寺院舞蹈《羌姆》的產生和流傳,與藏傳佛教的發生、發展密不可分。 同時,又由於藏傳佛教中不同派別的存在,使被人們俗稱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裝束等許多方面,又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與差異。 同時,又由於藏傳佛教中不同派別的存在,使被人們俗稱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裝束等許多方面,又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與差異。
漢族
漢族自古以來歌舞活動豐富多彩,並隨歷史的進程從未停止過傳衍與發展。 對於今天的城市居民來說,出於高度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狹窄的居住空間與相對疏遠的人際關係;外來文化因素與高科技娛樂的引進等多種因素,使城市中的一代代後人,已在逐漸忘卻、脫離、以致根本不瞭解和不再會跳自己民族的舞蹈。 對於今天的城市居民來說,出於高度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狹窄的居住空間與相對疏遠的人際關係;外來文化因素與高科技娛樂的引進等多種因素,使城市中的一代代後人,已在逐漸忘卻、脫離、以致根本不瞭解和不再會跳自己民族的舞蹈。 而時常由此導致作出漢民族沒有舞蹈的結論。 而時常由此導致作出漢民族沒有舞蹈的結論。
其實,漢族的民間舞蹈不但內容豐富,而且種類繁多、風格各異。 其實,漢族的民間舞蹈不但內容豐富,而且種類繁多、風格各異。 既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 既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
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漢族最為隆重和熱烈的傳統民俗節日。 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漢族最為隆重和熱烈的傳統民俗節日。 人們對於一年新春伊始、萬象更新的祝福,對於未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祈求,以及獲得一年中唯一一次身心的徹底放鬆和歡樂,便把所有的時間和心力統統貫注在春節期間所舉行的活動之中。 人們對於一年新春伊始、萬象更新的祝福,對於未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祈求,以及獲得一年中唯一一次身心的徹底放鬆和歡樂,便把所有的時間和心力統統貫注在春節期間所舉行的活動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