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7|回复: 7
|
文藝教室 ~:::小说创作分享:::
[复制链接]
|
|
嗨,fujii又来搞怪了,呵呵。
其实开此帖的目的是作一些创作分享,让新人来取经,
旧人来赐教。
约法三章:(呵呵,还真多规则丫!)
- 请不要闲聊或你一句我一句的。
- 在发贴前,请标明你是要 [取经]
(有疑问,或想知道前辈们的创作心得、技巧)
还是要[分享](个人创作 经验、心得、网络上
的小说创作资源=link)
- 如果要分享一些名家的创作心得和技巧,请标明
[转贴]
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多发掘自己的潜能,同时
也能够成就别人。
[ Last edited by NetLover on 1-3-2004 at 05:29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004 05: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004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创作心得]
其实fujii觉得好的小说很难定义,受欢迎的小说就是
好的小说?其实不然。
如果你拿藤井书,蔡智恒的小说去参加花踪,甚至是诺
贝尔等等的文学奖的话,fujii大胆说,九成会落选。
(藤井树和蔡智恒的书迷别砍我唷!呵呵)。
可见,受欢迎小说不一定等于好小说。反之亦然。
fujii觉得,创作小说时,必须明了自己创作的出发点
和价值观。怎么说?
你想参加文学创作比赛还是纯粹想发表一些脍灸人口
的感人故事?
为什么一定要有这样的区别?呵呵,这就是重点。
文学创作比赛要求比较严格,而且文采的部分不可忽视,
如果在文字上不稍加琢磨,那么可能会给评判一种感觉
:这故事的用字用词很粗糙,陈腔滥调。
反而言之,如果纯粹想为说故事而写,那么若给文字多
加修饰,读者又会说你咬文嚼字,刻意表现自己的文学
造诣。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丫!所以两者之间,你必须用心去找
到那份平衡感。
ps:这知识fujii个人的愚见,如果你不认同,可以提出
你的意见,呵呵。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004 07: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取经]
- 大家喜欢用第几人称来写故事?为什么?
- 如何表达心中的意念?直接叙述、人物对白
还是用故事情节反映?
希望大家能够多给一点意见,让fujii获益,hiak hiak!
[ Last edited by fujii_Itsuki on 1-3-2004 at 07:21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004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刘墉的小说创作心得]
小说是生活,他像一面镜子,十足的把人生反映出来,
也好像把一个人的生活,通通用针孔摄影机拍下,放
给别人看。
举个例子,如果有两个人聊天,把其中一人的话记下
来,他八成可以称得上是散文,但是如果把两个人的
对白全写下来,再加一点动作和场景,就成了小说。
基本上,小说应该不要加入太多写作者的个人观点,
它应该由情节和对白去表现,就好比在生活中,你观
察别人,发现人际之间的关系复杂,你自然有你的领
悟,犯不着别人给你指示;但是非要有个人为你分析
,教你去看、去想,那[人]就是[散文]。
也可以讲小说好比一座山,横在你面前,由你自己去
登、自己去看。散文则像个导游,带着你去游览。或
许有人要问,如此说来何必要小说家?我们观察生活
就够了。这话一点也没错,从现代艺术的观点更没错
,你不见许多现代小说和电影,看来平平的,活像一
本流水帐吗?那是因为现代人比较敏锐而且能独立思
考,不必人指引,他自然可以有许多感触。
那么小说家要来做什么的?我认为现代小说家是揀选
片段的,好比旅行家,四处跑,发现好风景,就告诉
大家。这世界上的山水太多,你欣赏不完,于是由一
些专家告诉你哪些可看之景,至于如何看,则交给你
自己去决定。愈是好的小说家,愈不罗嗦,愈不干扰
读者自由思考的空间,愈在揀选片段之后,就退出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004 07: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小说人物的性格美]
小说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其中心是人。
这“人”,不是作者自己。抒情诗抒发的是诗人本身
的思想感情,散文多半叙述作者自己的见闻和随感,
而小说不一样,它主要的记叙“别人”身上或周围发
生的事。
大量的小说,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人神通广大。汪
洋之大,草芥之末,他无所不至,无所不识,似乎知
晓一切,包括谁都不曾涉足的太空宇宙和人心世界的
最深邃悠远、最神奇隐秘处。小说笔触所向,是充分
自由的。
人物形象无疑是小说的核心。要达到笔下人物穷形尽
相、呼之欲出的程度,小说家们不会忽视于人物典型
性格的塑造。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在整个感性世界里,人是最
高级的存在物,所以人的性格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世
界上最高的美。”
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模一样的。
人的典型性格也是千差万别,丰富复杂。
金叉叹之眈情于《水滸传》,主要原因在于它成功的
塑造了一系列典型性格。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一
文中不无激动的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
有《水滸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人
的性格都写出来。”
可见一部小说的美感力量的大小,与小说人物性格的
刻划成败大有关系。小说中“站”起来的人物,可以
名垂千古,以为实有其人,甚而直接影响读者的精神
面貌,使之灵魂得到某种程度的净化。
其他例子不举,单说这位天才评点家,欣赏了李逵遇
焦挺的一段描述后,简直不能自己,在第六十六回回
合总评中大发感慨:
令人读之,油油然有好善之心,有谦抑之心,有不
欺人之心,有不自薄之心。真好铁牛,有此风流,真
好耐庵,有此笔墨矣。
一个大学问家尚且为书中人物感奋若此,可知成功的
人物形象富有怎样的至美而至善的魅力!
|
|
|
|
|
|
|
|
发表于 1-3-2004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良言不怕重读,让我把过去发的一片帖子重新贴上 。。。。
[节录] 史蒂芬金谈写作
有朋友问我,一部好的小说,标准是什么?我的写作资历尚浅,实在不敢妄下定论。想来想去,还是拿出我私人的笔记,让大家听听名小说家 STEPHEN KING 的定义吧。
以下的话,是我仔细研读后抄写下来的,全部节录自他的著作《ON WRITTING》,大家可别走宝了:
“我一直到四十岁才了解到,几乎所有曾经出版过小说和诗歌的作者,都曾遭指责是在糟蹋自己的天赋。”
“当你开始从事写作、画画、舞蹈或唱歌时,总有一些人会批评你,让你因此感到厌倦。”
“我想给一些写诗、写故事或短文的人一些建议,其实好作品就象拿扫帚扫楼梯时,刹那发现神话一样。”
“这是写作,并不是在洗车或涂眼线,如果你把写作当一回事,你就会有成绩,如果你不能或不想,那你最好合上书,去洗车吧!”
“我深信恐惧是劣质作品的根源,如果一个人用快乐来写作,恐惧就会淡些。”
“好的写作通常不包括恐惧和造作,造作是因为害怕被定义好坏而产生的行为,如果下笔时挑好了工具,这样在写作时才有好的选择。”
“小说中,段落是不重要的一环,力道比文章行走的旋律重要。”
“如果你想成为作家,你一定要遵守多阅读和常写作这两项原则。因为这是唯一的方法,成功没有捷径。”
“我的阅读速度很慢,每年大概维持七、八十本的数量,大部分是小说。阅读的目的并不是研究写作技巧,因为阅读本来就是我的嗜好。”
“我不相信一个不常阅读的人会写出令人激赏的作品...”
“如果你没有时间阅读,很显然地,你也不会有时间写作。”
“阅读,是作家创作的源头。”
“不论你出外工作或到别的地方,电视总是无时无刻地跟着你,但是对一个拥有抱负的作家,最不需要的就是电视。”
“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创造一个简单、熟悉的写作过程...持续的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可以引导你进入一个渴望写作的情境。”
“我曾经告诉媒体,我只有圣诞节、独立纪念日和生日不写作。那不是真的。我之所以那么说,因为那是访问,我必须找些话题,我不想让人家觉得我是一个愚笨的工作狂。”
“我认为完成一本书的初稿,即使是长篇的作品,都不应该超过三个月。对我来说,时间久了,故事就开始变得很奇怪。”
“写作的地方愈简朴愈好,你只要一扇你可以随意关上的门,关上的门是告诉全世界和你自己--你正在认真的做事,你正严肃的实现你对自己的承诺。”
“一个认真而且态度明确的作家,不会以投资市的方法来估算投资的报酬率,然后选择一个回收价值较高的故事来写。”
“我也不相信有些畅销作家,说他们之所以会成功完全是因为他的文学成绩很好。”
“吸引消费者买书的原因,绝对不是字数的多寡或文学价值的高下,他们要的是,一个能陪他们搭飞机的好故事。”
“我不相信情节的原因有二:第一,就算你事先做好审慎安排,生活总会有些意外。第二,我相信情节的创造与自然的发生,二者不能共存。”
“我个人比较依赖直觉,我的书比较重视情境而非故事。以这种手法写出来的书比想象中复杂。”
“我的方法通常是先想结果,而不是设计一组人依照我的意思去做事。相反的,我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
“空洞的描述,让读者觉得肤浅短视。过度的描写,则埋没读者的想象力。”
“我不太喜欢在文章中描述人物的特征和穿着。”
“在故事中,场地和结构给读者的感觉,远比描写人物身体特征还要重要。”
“成功的重点在于让每个角色畅所欲言,千万不要去注意礼仪问题。”
“不论多么单调乏味或残忍血腥,去尝试任何你想写的题材。如果成功了,当然很好;如果失败了,就扔掉它,不论你多么喜爱这题材,还是扔掉它。”
“对我来说,好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写作很少是信念的表现,而是绝望的代名词。”
我建议每个写作的人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的圣经,以上是谷成学习的“圣经”,特此公开让各位参考。谷成也希望藉次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讨论和分享你私藏的“圣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004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文章之妙无过曲折]
小说的情节,是为表现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服务的。
小说形象的创造过程,表现为时间进程。在这个进程中,
作者无不各显其能,按生活的逻辑和人物性格的逻辑,
尽可能的把故事情节安排得委婉曲折,摇曳生姿,在读者
心中造成悬念、期待等一系列审美心理。读者正是因了被
调动起来的兴趣,才不忍释卷,身不由己的进入作者要求
的某种心境。
“文章之妙,无过曲折”。金圣叹在评点《西厢记》时说
过:“诚得百曲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
其起以自容与其间,斯真天下肢至乐也。”他很强调情节
的惊险性和传奇性,读《水浒传》第三十六回写宋江在浔
阳江遇险的情节后,他援笔批曰:
此篇节节生支,层层追险。节节生奇,奇尽不止;层层追
险,险不绝必追。。。。。如投宿店不得,是第一追;寻
着村庄,却正是冤家家里,是第二追;掇壁逃走,乃是大
江截住,是第三追;沿江奔去,又值横港,是第四追;甫
下船,追者亦已到,是第五追;岸上人又认得梢公,是第
六追;舱板下摸出刀来,是最后一追,第七追也。一篇真
是脱一虎机,踏一虎机,令人一头读,一头吓,不惟读亦
读不及,虽吓亦吓不及也。
也在同一回的一处夹批曰:
不险则不快,险极则快极
所谓的“快”,就是快感,既读者所期待的美感享受。这
份享受,正是来自奇险情节造成的忧与乐、惊与快在心理
上的转化过程之中。
小说故事情节之令人移神忘我,摄魄勾魂,明摆着的例子
是中世纪的阿拉伯短篇小说集《一千零一夜》。王后斯克
和拉萨德为了能自救,每晚都讲一个情节生动而充满悬念
的故事,使暴戾的国王沉迷进去,急欲知道下面又发生了
什么,而屡屡“误”过了太阳升起时动刀问斩的事。
情节,也不是全部紧锣密鼓。有时“忽然一闪”,故意停
顿一下,造成读者的焦急心理。如《水浒传》第八回写林
冲在柴进庄上与洪教头比棒,正要开始,柴进却说“且把
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此是一顿。等到开了枷,正
要重新登场比武,柴进又叫道“且住”,这又是一顿。“
真所调极忙极热之文,偏要一断一续而写”,“极力摇曳
,使读者心痒无挠处。”
修订《三国演义》的毛宗岗,对情节发展“百忙中故作消
闲之笔”的手法也备加推崇。他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五
回回首总评中批道:
关公行色匆匆,途中所历,忽然遇一少年,忽然遇一老人,
忽然遇一强盗,忽然遇一和尚,点缀生波,殊不寂寞。。天
然有此妙事,助成此等妙文,若但过一关杀一将,五处关隘
一味杀去,有何意趣?
小说情节发展中因了“闲笔”的点缀,造成两种节奏、两种
气氛的互相交织和衬托,平添了生活情景的空间感和真实感
,美感也由此絪縕以出。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