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24|回复: 41
|
看不见北极星,该如何将赤道仪对准极轴?
[复制链接]
|
|
大家好,小弟是天文菜鸟,想请教各位大大,在看不见北极星的情况下,该如何将赤道仪对准极轴?
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15-8-2007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使用望远镜以目视观测星空,那么赤道仪只要大约对准北极轴就行了。
如果是真的想要对准北极轴,那么就必须做“星星漂移-逐步逼近法”。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8-2007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universe24 的帖子
感谢universe24大大的回复。。
关于“星星漂移-逐步逼近法”, 大大能否更详细的解释?或是有什么实用书籍推荐菜鸟阅读?谢谢!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8-2007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8-2007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文菜鸟谈的是什么?我真的菜菜菜菜鸟,快教我....我想知道 |
|
|
|
|
|
|
|
发表于 16-8-2007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要做详细目视观测,或者是做长时间曝光的深空天体摄影时,我们就需要用到dual axis motor drive。
在购买motor drive时,没有什么好注意的,那是要看你选择的是什么款式的赤道仪。因为不同款式的赤道仪,就会有不同设计的motor drive加以搭配。所以其关键是要选择一个好的赤道仪,有好的赤道仪,追踪的准确度会较好。
看来你是已经有赤道仪了,只是差个motor drive而已,那就要先知道你所使用的赤道仪是什么型号。
[ 本帖最后由 universe24 于 16-8-2007 01:1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8-2007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弛钰小保 于 16-8-2007 09:48 AM 发表 ![](http://chinese2.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天...天文菜鸟谈的是什么?我真的菜菜菜菜鸟,快教我....我想知道
那你想知道什么?把问题提出来吧。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6-8-2007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universe24 的帖子
感谢大大的解答。。
我的赤道仪型号是EQ3-2。是不是所有EQ3的 motor drive 都可适用?
以我的预算, 暂时只能买 single axis motor drive... |
|
|
|
|
|
|
|
发表于 17-8-2007 09: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了解,EQ3-2这类型的赤道仪都只有单轴马达。如果要有双轴马达,或许需要把赤道仪升值到EQ5才行。
我建议你回到你买此赤道仪的公司去询问。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8-2007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universe24 的帖子
已经查询过该公司的网站, 它有注明是可以安装单轴或双轴马达。
谢谢提醒。。
以前辈的经验, 我应该把钱存下然后慢点再购买双轴马达还是对新手来说单轴马达就已经足够应付多数状况? 小弟想要学习天文摄影,我的望远镜为mak127mm. |
|
|
|
|
|
|
|
发表于 20-8-2007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Agent001 的帖子
存钱买个双轴马达吧,对日后做天文摄影会很有用。mak127mm用以拍摄月亮及使用webcam拍摄行星较有利,因为此望远镜的焦距长。
如果要拍摄星星照片,相机+相机镜头便行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1-8-2007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universe24 的帖子
多谢指点!
看来还得要多多学习。。。
希望雨季快快过!晴空万里! |
|
|
|
|
|
|
|
发表于 22-8-2007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3-8-2007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8-2007 0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Agent001 的帖子
很好的尝试。好像还不知道你是用怎样的望远镜。
月亮光亮的部分曝光有点过渡了,要注意这点。如果你的数码相机能够自调曝光速度,那么就能够调整曝光时间。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8-2007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universe24 的帖子
谢谢,记住了。。 下次再试试不同的曝光时间。。
我用的望远镜是 SkyWatcher SK127MAKEQ3:
Optical Design Maksutov-Cassegrains
Diameter 127mm
Focal Length 1500mm
F/ratio F/11.8
Highest Practical Power 254x
Faintest Steller Magnitude 13.2
Resoving Power 0.95
Finderscope Red Dot Finder
Focuser diameter 1.25”
Diagonal 90 degree
目前拥有的目镜为 10mm, 25mm & 32mm 及 2x Barlow lens.
看见前辈们拍的星云照, 太羡慕了!
如果配合使用 UHC Narrowband filter 的话,这款望远镜能否看到一些星云?
关于目镜方面,前辈有什么建议吗?
暂时的目标还是瞄准双轴马达。。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drool.gif) |
|
|
|
|
|
|
|
发表于 24-8-2007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点,如果能够把相机稳固的套在望远镜上,拍摄起来会好很多。要把相机稳固的接驳到望远镜上,我们需要一个camera adapter,此adapter是要根据所使用的相机款式而决定使用哪款的adapter的。
你所使用的这支望远镜,其特点在于影像锐利,对于观测行星及星团很有利。由于焦比大,观测星云是比较不适合,只有少数较明亮的星云可以看见。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8-2007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niverse24 于 24-8-2007 12:52 PM 发表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所使用的这支望远镜,其特点在于影像锐利,对于观测行星及星团很有利。由于焦比大,观测星云是比较不适合,只有少数较明亮的星云可以看见。
那是由于焦比大, 光线流失所至?
以下为小第搜索到关于一些较明亮的星云,星团或天区介绍, 与各位新手分享:
这里介绍28个适于双筒望远镜观测的星云、星团或天区,其中l一18为夏秋季的,余为冬季的。每个天体或天区介绍的内容包括观测用星图、寻找方法和有关天体的基本知识。这里要求使用的是7倍率,口径40-50毫米的普通双筒望远镜。记入观测用星图中的圆之直径为7°。
1、IC4665(蛇夫座)
首先找到蛇夫座α星(2等星),然后将双筒镜的视野缓缓向南挪动7°,即可在视野的右端找到β星(3等星)。把R星放入视野的中央,在β星的上方,可以看到星的聚集。这就是IC4665。IC4665是亮度为5.9等、视直径为60'的大型疏散星团。
2、"波尼阿托夫斯基的金牛座"(蛇夫座)
把视野从蛇夫座β星之南25°处的γ星,向东(左)移动3°,则可以找到由4颗4等星和1颗5等星组成的"v字形",这就是"波尼阿托夫斯基的金牛座"。1777年波兰天文学家波兹奥布特为纪念波兰国王波尼阿托夫斯基而设立的,因其v字形的排列与金牛座之毕星团很相似,故也称金牛座。这个星座并未被天文界所接受,但知道了这段历史渊源,用双简镜观察这v字形的星星排列,也是颇有趣的。
3、NGC6633附近(蛇夫座)
从蛇夫座β星向天鹰座α星移动视野10°左右在双筒镜的视野中可以找到2个星团,西侧(右)的是NGC6633,东侧(左)的是IC4756。NGC6633是亮度为4.9等、视直径为20'的疏散星团。IC4756是亮度为5.1等、视直径为70'的大疏散星团。
4、M11附近(盾牌座)
从天鹰座α星,沿δ星(3等星)、λ星(3等星)寻去,当λ星进入视野中央时,将视野向西移动4°,可以看到盾牌座β星(4等星),在盾牌座β星之南约2°,就是M11。M11是亮度6.3等,视直径为12'的非常密集的疏散星团,遗憾的是双筒镜不能把星团分解开,但无数的星星排成扇形,如同星云形状,极为美丽。M11之南3°有更小的疏散星团M26。
5、M71附近(天箭座)
从天鹰座α星向天鹅座β星(3等星)移动视野约10°左右,即可把天箭座充满视野之中,M71在天箭座γ星与δ星之间。M71是亮度为9等、视直径为6'的稀疏的球状星团(由于过稀疏,也有的将它归为疏散星团)。由于视直径过小,从双筒镜看如同星云形状。
6、M27附近(狐狸座)
从天箭座γ星(3等星)向北移动视野约4°,5颗5等星排列成倒写"w"字形的星星进入视野。使人倍感亲切的"哑铃状星云"M27就在这倒写"W"星正中偏南的地方。
倒写"w"星列是狐狸座的一部分,位于银河之中,很引人注目。M27是亮度为7.6等,视直径为8×4'的行星状星云,是最容易观察的行星状星云之一,用双筒镜可以看得很清晰。
7、M57附近(天琴座)
寻找天琴座之方法很简单。8月夜晚,天顶附近最明亮的星就是天琴座α星,即织女星。天琴座比较小,如果把织女星放到视野的北端,那么天琴座便可整体地进入视野。连结天琴座α、ε和ζ星,构成三角形,连结ζ、δ、γ和β星构成平行四边形,很美。δ、和ζ三星是双星,用双筒镜也能分辨。
M57位于β与γ星之间,亮度为9.3等,视直径为83"×59",是行星状星云。
8、网状星云(天鹅座)
首先,从天鹅座α星向γ星(2等星)和ε星(2等星)寻去,从ε星向南移动视野3°,一颗4等的第52星就进入视野的中央。网状星云就在这颗星的东侧,淡淡地展开。在天体照片中,网状星象细丝的红色飘带,美极了,但在双筒镜中却非常暗淡,很难看到,因此看网状星云是极富挑战性的。
9、北美星云(天鹅座)·
在天鹅座α星之东,与ξ星(4等星)之间,有一巨大的弥漫星云,这就是北美星云。位置虽好找,但由于它非常暗淡,若大气透明度不好,则不能看到。北美星云又名NGC7000。
10、M39附近(天鹅座):
从天鸦座α星向东北方向π2星(4等星)寻去,可以找到M39。这是亮度为5.2等、视直径为32'的明亮的疏散星团,即使用肉眼也能看到。在双筒镜中有十几颗星聚集为三角形。
11、M31(仙女座)
M31是在晴朗的没有月亮的夜晚连肉眼也能看到的大星云,寻找方法很简单:从仙女座α星向东δ和β星方向寻找,至β星再向北μ星和ν星方向寻去,则M31就自然进入视野。M31又称仙女座大星云,亮度为4.8等,视直径为160'×35'。其伴星云M32、M110也可以看到。
12、NGC752(仙女座)
从仙女座的ν星(2等星)向三角座β星移动,视野的右端将出现大的星星的集合,这就是NGC752。
这是亮度为7等、视直径为45'的大型的疏散星团,肉眼也能感到它的存在。
13、M33(三角座)
从仙女座β星(2等星)向三角座α星移动视野,在这两颗星的中间就是M33。这是亮度6.7等、视直径为65×35'、仅次M31的大星云。
14、双星团(英仙座)
这是连肉眼也能看到的星团,因此寻找不致太困难。把仙后座的δ星(3等星)和ε星(3等星)放入视野,再向英仙座α星方向慢慢移动,不久银河浓密部分进视野,这就是著名的双星团。西侧的NGC869,亮度为4.4等,视直径为36',东侧的NGC884,亮度是4.7等,视直径是36'。
15、英仙座α星附近
英仙座是完全浸入秋夜银河之中的星座,尤其是α星附近,星星非常密集。请把双筒镜指向α星,以α星中心仔细观察:这里排列着一些较明亮的星,这是称之为英仙座运动星团--Me120的巨大的疏散星团。
16、"三箭"附近(宝瓶座)
把飞马座四边形的东北端之星(仙女座α星)与西南端之星(飞马座α星)相连,并向西南方向延伸,即可找到宝瓶座的*星(3等星),从α星向东(左)移动5°,可爱的"三箭"星列即进入视野。以ζ星(4等星)为中心,向ν星(4等星)、η星(4等星)、π星(5等星)三个方向排列,其宽度约为5°"三箭"星列是测试双筒望远镜像差最适合的天体。把ζ星收入双筒镜的视野的中央,其他3颗星散布于视野的边缘,即可看出边缘的像差情况。
l7、NGC7293(宝瓶座)
从南鱼座α星向摩羯座东端的δ星方向移动10°,第47星(5等星)即进视野,再将视野稍稍向东移,即可捕捉到NGC7293,有半个满月之大小。NGC7293是亮度为6.5等、视直径为15'的巨大的行星状星云。形状很象天琴座环状星云M57,但大小是M57的10倍。
l8、NGC253附近(玉夫座)
将鲸鱼座β星放入视野中央,再将视野向南移动7°,NGC253就进入视野中央。NGC253是亮度为8.9等、视直径为25'×5'的细长的河外星系,在双筒镜中是细长的星云的形状。NGC288位于NGC253之南约2°,是球状星团,亮度为7.2,视直径10',用双筒镜看,是星云形状。
19、NGCl528(英仙座)
首先找到英仙座α星,然后向东移动9°,在4等星λ的东北即可找到NGCl528。这是疏散星团,在双筒镜中可以看到在星云状斑点之中有一些星。
20、NGC2281(御夫座)
首先找到御夫座β星,再向双子座α星移动,在这两颗星的中间就可以找到疏散星团NGC2281。这个星团星数少,但亮星多。即使用双筒镜也可以数出一些星星。
21、M38、M36、M37(御夫座)
这3个天体都是疏散星团。M38、M36、位于御夫座五角形的θ星和ι星之间的中央位置。M37位于御夫座θ星与金牛座β星之间居中稍稍偏向五边形以外的地方。使用双筒望远镜,能把这3个天体都收入视野,其快乐是分别观测所不能比拟的。最西边的M38大而暗,呈星云状,中央的M36小而明亮,最东边的M37,规模最大而成星云状,其实是星很密集。
22、M35附近(双子座)
首先找到双子座α星一侧足根之星η(3等星)。在η星西北约2°处就可找到疏散星团M35。η星之西南约2°有弥漫星云NGC2174。M35在双筒镜中为淡淡的星光斑,可以分辨出光斑中有十几颗星。NGC2174在天体照片中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爱斯基摩星云。
23、NGC2244和NGC2264(麒麟座)
从猎户座α星向东移动约8°,即找到麒麟座第13星(4等星),第13星南约3°即是著名的蔷薇星云。疏散星团NGC2244就在蔷蔽星云之中。第13星之东北约3°,即是疏散星团2264。NGC2244为著名的蔷薇星云所包围,在双筒镜中亦可数出若干颗星,遗憾的是蔷蔽星云只能勉强地看到。NGC2264是以第15星(4.5等星)为中心展开的疏散星团加弥漫星云,星团中的十几颗星可以看到,而星云很淡,不能看到。
24、M50(麒麟座)
首先找到大犬座α星之东北约5°处的θ星,进而再由θ星向东北移动5°,疏散星团M50就进入视野的中央。这是小而明亮的星团,在双筒镜中可以分辨出其中的数颗星。
25、M48(长蛇座)
从小犬座α星向与β星相反的方向延伸14°,就可以找到长蛇座的疏散星团。由于梅西耶记录的错误,M48的位置没有留下,就把位于稍稍偏南的NGC2548当成M48。用肉眼都可以看到,在双筒望远镜中是椭圆形的星云状。
26、M46和M47(船尾座)
首先找到大犬座α星,从α星向东移动12°左右,疏散星团h446和M47即进入视野,它们以1.5°的间隔分东西排列,东侧的是M46,从星云状之中可以看到散布着颗粒般的星星。西侧的是M47,从双筒镜看去,亮的星星七零八落地聚在一起。
27、M93(般尾座)
从M46向南移动9°,或从大犬座O2星(3等星)向东移动9°,即找到M93的位置。这是星星聚集为三角形状的疏散星团,在双筒镜中M93周边的星星可分辨出数颗。
28、NGC2451和2477(船尾座)
从M93向南移动14°,或经由大犬座δ星向船尾座ζ星移动14°,即找到如同双星团似的NGC2451和NGC2477。这二者均是疏散星团,西侧的是NGC2451,星数少,但亮星多,用双筒镜看去,是星的聚集。东侧的是NGC2477,星多,密度高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8-2007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niverse24 于 24-8-2007 01:51 AM 发表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很好的尝试。好像还不知道你是用怎样的望远镜。
月亮光亮的部分曝光有点过渡了,要注意这点。如果你的数码相机能够自调曝光速度,那么就能够调整曝光时间。
一直以来对于曝光只有片面的认知,是时候重新认识曝光。。。(对不起,有点离题... :P)
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
我们如果想要得到一张色彩漂亮、明暗分明的影像,就要让感光体(传统时代的感光体为胶卷,DSLR时代则为CCD或CMOS感光原件)得到适当的曝光。而所谓的曝光,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感光体受到一定光量的投射。
曝光的计算方式为:
曝光 = 光量(光圈容许进入的光线强度)X 时间(快门允许进入的时间长短)
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曝光程序,是由光圈的大小以及快门的时间搭配组合而成的。
所谓的标准曝光值,以现在的测光表设计,都是把整个画面曝光量平均到中间灰,也就是18%的灰值。中间灰的辉度(反射光线的强度)接近人类的肤色或是天空的蓝,我们可以藉由观察「灰卡」,来知道中间灰它大概的表现。
一般来说,现在我们要得到一个正确的曝光,通常都是藉由相机内建的测光表来帮我们计算合适的光圈快门组合。测光表藉由不同的测光方式,将所测得的现场光平均成中间灰,然后调配光圈快门来达到正确曝光的目的。
依左至右分别为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在DSLR中内建的测光表,一般都具有下列的测光方式:
平均测光
平均测光将整个画面的现场光作平均计算,然后求得中间灰值。
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以画面中央为主要加权部分,然后佐以四周的现场光,再计算出中间灰值。
点测光
点测光只截取画面中央约3%~5%的范围作计算,求该点的中间灰值,这对复杂环境光的拍摄相当方便。
分区测光
每一家像机厂商都会研发出自己独特的分区测光方式,来因应各种不同现场光的曝光计算,例如CANON的21区分区测光、或是NIKON的3D矩阵测光。这些测光程序会依据环境的不同作变化计算,求出最适合的曝光量。
CANON的21区分区测光(图片来源为日本CANON网站)
在前面我们已经为大家上过了光圈与快门,里面提到光圈每一个号数的差距、跟快门每一个段数的差距,都是称为一级、一格或是一档。不管是光圈或是快门,每一级之间相差的曝光量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
F4跟F5.6相差了一级、1/15s跟1/30s相差了一级,这两种情况相差的光量是一样的。
F5.6跟F11相差了两级、1/60s跟1/250s相差了两级,这两种情况相差的光量也是一样的。
这样来看,在一个曝光组合决定好之后,还是可以增减光圈跟快门的段数作变化,而不会影响到最后的曝光值,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假设我们现在测出来一个曝光组合是 F5.6、1/250s,但是为了要用大光圈拍人像来获得浅景深,我们可以把它更改成F2.8、1/1000s。
其中,因为光圈向上前进了两级(F5.6 > F4 > F2.8),所以相对的快门要向后退两级(1/250s < 1/500s< 1/1000s)。这两个组合的曝光量其实是相同的,经由这样的计算调整,最后我们可以得到大光圈的拍摄方式、又不会影响到最后的曝光值。
手动曝光模式
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把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
AE模式
AE全称为AutoExposure,即自动曝光。模式大约可分为光圈优先AE式,快门速度优先AE式,程式AE式,闪光AE式和深度优先AE式。光圈优先A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
学习好上面的观念跟计算方法,对我们以后面对较需要变化的拍摄环境是相当有帮助的。 |
|
|
|
|
|
|
|
发表于 24-8-2007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焦比其实就是相机镜头上的光圈,所以如果你了解光圈的作用,那么对于了解为何观测星云会不利,会有一定的帮助。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