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9|回复: 3
|
論研習地理之先問後學
[复制链接]
|
|
研究任何技術,大家都知道,首先從師學習,遇著有疑難以及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向老師發問,這就是【學問】.易經乾文言說:「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
孟子告子篇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前者的解釋是,智識份子聚集而求學,如有疑義,就提出詢問,大家辯論,以取得正確的答案,這就是今日的最高學府研究一樣.後者的解釋學問之道,要胸襟廣闊,不能囿於一己的成見.
但本人提出研習地理,要先問後學.」看看答得是否滿意,才決定是否值得學習,對方是否夠資格做老師及模範,值跟他學習.
宋代王伋的心經語錄說:【地而曰理,本理學也.而羅經理氣,年月選擇,皆通於天文,其道秘而隱,雖使專家,童年習之,皓首難得其全,況日月至焉者乎?奈何學此道者,每視之為易,才買幾本地書,窺得一二淺語,便詡詡自矜,以為道在是矣,能操造化之柄矣.畢生暗室,猶不語悟.今試論之,凡業儒之士,買看地書,侈談地理者,十之八九,若總計一郡,則談之者已盈千累萬.然學習者既如此其多,宜乎遍處皆地師,而富貴如流水矣,何以真正明師,間世方一出,求之數百里,不逢一人,此則何故?豈我會看書,千萬人盡不會看書耶?書值幾何,不得口傳,書多無用.至於鄉里城市,地師無數,人家造葬,無不延之,人人皆思得地,而師亦慨許以大富大貴,及觀其終,則得地者,萬中鮮一,而一切圖謀,無過遼東白豕,妄加美名而已,所謂大富大貴者安在哉?試思他術,學者多,成者亦多,獨此道,學者千萬,成者無一二,或其中有難破之堅城,而聰明不足恃,慱覽無所用,請師千百,究無一人,奈之何哉!明師難得,多師無師耳.夫造化大權,本非淺學所能窺弄,而高科巍名,又豈薄德所可強求,世人必欲求之,則莫如先修心,心地既吉,則凶禍自遠,明師自來,偏見亦惺,辨別不混,而反掌之矣.】
王伋所論,真是一針見血,洞中時弊之言.現在,試提出十個問題.
第一: 有人認為風水是無稽的旁門左道,欺騙無知無識的人還可,智識份子而有科學頭腦的人,不會信風水.這個理由是否確立?
第二: 最近幾年,香港出現風水的熱潮,很多工商人士都喜歡請風水先生看商店,寫字樓,工廠,住宅,以決吉凶.有人認為是社會沒落的現象,很多人都有畏禍求福之一念,所謂「不問蒼生問鬼神」.是也不是?
第三: 從前有一句口頭襌,所謂:「讀書不成三大害,衙門風水及行醫」.是否從前讀書不成,考不到科舉,得不到功名的一些落拓文人,轉而學風水,成為社會上的三大害之一,而流傳至今的風水地理書,是否沒有學術價值?
第四: 懂風水的人,一定能夠找尋到上等的墳地,安葬自己的先人,就可以發富發貴,以及把自己的住宅做得符合風水條件,可以安富尊榮.但為甚麼很多鼎鼎大名的地師,他們的後人都是平平無奇,是否風水這一門術數,未必準驗可靠?
第五: 古人說:「山地好不如心地好」.果如其說,一個人只要心術端正,做事肯負責任,以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樣,就不必信風水,可以身體健康,家庭安泰,百事順遂,了你道是也不是?
第六: 古人所謂:「為善降祥,為惡降殃.」信如其言,為甚麼開賭慱,販毒品,為害社會的一些人,竟能安享榮華,豈不是他們也有很好的祖宗風水,替他造福?
第七: 歷代相傳,風水四大名師楊筠松,曾文辿,廖金精,賴布衣,他們的風水術當然十分高妙,可以求富貴於指掌之間.為甚麼楊,曾,廖,賴的後代,寂寂無聞?
第八: 現在所見很多風水先生,都表示各師各法,甚至亙相詆毀,認為自己是真傳,他人是偽學.例如講陽宅理氣,有所謂八宅泒,飛星泒,卦運泒,三合泒,究竟誰是誰非,怎樣辨別?
第九: 古人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照時下某氏解釋,我們一生人,對於這五個基本條件,都要具備,才是成功人物,風水既然佔百分之二十,何以不爭取?究竟這樣解釋,是否很合理?
第十: 曾見有些住宅,首先居住的一伙人相當吉利,及後遷出,換上另一伙人居住,就感到不利了.亦有首先居住的一伙人感到不利,遷出後,換上另一伙人居住就變為吉,利究竟與風水有關或無關?
摘自《關鳳翔老師-風水筆記》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7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7-2007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2007 于 24-7-2007 02:30 PM 发表 
小弟不才,敢问前辈您的意又如何呢??
不敢,我都已经跳入这个漩涡了,能有什么意见。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7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识破天 于 25-7-2007 10:51 AM 发表 
不敢,我都已经跳入这个漩涡了,能有什么意见。
怎么说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