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89|回复: 11
|
学习子平八字应从何学起呢?? 希望各位前辈们可以多多指点
[复制链接]
|
|
学习子平八字应从何学起呢?? 希望各位前辈们可以多多指点
如题。。。 |
|
|
|
|
|
|
|
发表于 1-6-2007 07: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前輩……
嘿嘿,簡單的來說,如附近有這些算命課程可讀,就參加他們的班最好。
如沒有的話,唯有自己買些書本來研究研究嘍……。
譬如以下的入門書籍也蠻不錯的,夠淺白。
羅量著的《點入八字門》
梁劍豪著的《實戰八字入門》
白鶴鳴著的《八字八日通》
李子基著的《八字淺出》
蘇民峰著的《八字論命》 |
|
|
|
|
|
|
|
发表于 1-6-2007 07: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学四柱推命术必读的古籍
《渊海子平》五卷,宋代徐子升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地阐述八字命理学的著作,对于中国命理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全书分五卷,卷一载有《论五行所生之始》、《论天干地支所出》、《天干相合》、《十干所属方位及十二支所属论》、《论六十花甲子纳音并注解》、《论天干生旺死绝》等篇章,全面介绍了八字命理学的基础知识。卷二载有《继善篇》、《看命入式》等篇章,详尽介绍了各种八字格局。卷三载有《六亲总论》、《六亲捷要歌》、《论父》、《论母》、《论兄弟姐妹》、《论子息》、《论小儿》等篇章。卷四载有《金玉赋》、《碧渊赋》、《爱憎赋》、《万金赋》、《四言独步》、《五言独步》等篇章。卷五载有《正官诗诀》、《偏官诗诀》、《正财诗诀》、《印绶诗诀》、《食神诗诀》、《伤官诗诀》等。
《滴天髓》一书,相传为京图撰,明初刘伯温注。清代道光年间,士人任铁樵毕生研究命理而不掇,针对当时命理学偏离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正理,混乱芜杂,偏重杂格和神煞的问题,结合一生命理实践分篇增注,阐微发隐,正本清源,并以大量时人命造作为例证,这才扫除迷误,使命理学返回大道,并更加成熟。此书一出,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抄,作为经典应用,并世代秘传。后人评《滴天髓阐微》说:“此中旧籍,首推《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备精审,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后学者研究命学原理,得此二书,不致误入歧途,尚能合天才、学识、经验三者以俱全,于期道庶几入圣矣!”
《子平真诠》,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原著。该书以月令用神为经,以诸神为讳,特别是对用神成败,用神与喜神忌神的生克制化,用神的透与会、有情无情、有力无力等等的解析,更加透避。民初《滴天髓》整理出版后,众多读者感到过于高深,纷纷呼吁出版一部命理入门书籍,著名命理学家徐乐吾先生应邀评注此书,条分缕析,譬解详明,例证丰富,最便初学。如果说《滴天髓》是中华传统命理学的高深学术,有如树顶的硕果,那么《子平真诠评注》便是其循序渐进的课本,有如摘取硕果的阶梯。两书一浅一深,不可或缺,互相匹配,方成完璧。后人评《子平真诠》说:“此中旧籍,首推《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备精审,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后学者研究命学原理,得此二书,不致误入歧途,尚能合天才、学识、经验三者以俱全,于期道庶几入圣矣!”
《穷通宝鉴》又名《拦江网》,二卷,不详撰人。专论五行旺相休囚,堪称精当。后世学者论定五行衰旺,大都本于此书。
《命理探源》八卷,民国著名命理学家袁树珊撰。集诸家之大成,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命理学的理论、观点,并加以批评、诠释,是一部实用性、知识性相结合的命理学全书。它从简单的命学概念、原理,推命的方法,吉凶休咎的判断以及各种五行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对我们了解传统命理文化甚有裨益。
《神峰通考》六卷,明代张楠撰。收录了大量论命歌赋,它所提倡的"病药"的取用神原则被延用至今。
《千里命稿》是民国著名命理学家韦千里的代表作。韦与袁树珊、徐乐吾并称当时上海命学三大家,韦千里著此书时,年仅二十余岁。此书文字顺畅,述理赅明,该并附有时人命例若干,皆为韦氏所亲批,并经事实验证者,弥足珍贵。更为难能可贵的,韦氏著此书时,年不过二十余岁,竟治学如此之深,令人惊叹。
《命理约言》四卷,清陈素庵撰。书中卷一为法,卷二为赋,卷三为论,卷四为杂论。全书经民国命理学家韦千里校注,风行一时。
《三命通会》十二卷,明万民英撰。收录极为庞杂,涉及到子平命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后人常把它看作一部命理学的汇总之作。也正因为过于庞杂,难免有失精当,阅之须得其大意而变通之。
《星平会海》十卷,不详撰人。书中既论五星命理,也论子平命理,收录有《一行禅师天元赋》、《玉照神应真经》、《兰台妙选》等篇章。其中《兰台妙选》所载诸命格,舍五行正理而不用,专作牵强附会之辞,常为后世学命者所诟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2007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2007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2007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2007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行啦,等多三四年或者還可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2007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2007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這樣的啦,要多看幾本書才會慢慢了解的。
我不是來自雪隆的,你在雪隆要找這些書不難呀。
去坐落在茨廠街尾端的遠東文化書店就有大把這些書。
不過我建議你看古籍本的最好買中國版的,他們的白話解釋非常淺白!
不過中國版的就沒有入口那么多,我多數是向他們特訂過來的。
既然我們臭味相投,我就短訊你個好東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2007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2007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6-2007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echo 的帖子
谢谢你提供的资料
小弟无限感激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