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137|回复: 52

行走在中国甘南川北——仙女居住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006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中国人,今年7月开始,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前往中国的甘南川北还有西藏成都旅行,后来也去了尼泊尔。甘南川北这片美丽的土地,以前我也不是很了解,虽然在全球旅行圣经“Lonely Planet”上有介绍并且吸引了大批的欧洲旅行者陆续前往,它的美,只有亲眼目睹才能感受。那里人民的善良和淳朴,是完全商业化的景区所难以遇见的。

  (上佳礼其实已经有7个年头,前两年由于国内网络缘故,突然无法完全浏览和表达文章在佳礼论坛里,就潜水已久。前两天发现chinese2.cari.com.my居然可以访问和发表,欣喜不已。可惜以前的帐号长久未用忘记密码,只得新使用另外一个帐号登陆)。

  说实话,在中国旅行,其实未必如一些人误解的就那样困难。我觉得马来西亚擅长中文的朋友是很有优势在中国国内方便地行走的,好好计划,也可以花最少的钱看最多的风景。

  现在,我给大家讲讲我在甘南川北(甘肃南边和四川北边)旅行的见闻,还有照片。欢迎大家有机会去感受那片美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WinderMan + 5 很细腻的游记,多谢分享,我满喜欢这样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是一个人前往甘南川北,那么可以参考我总结的这个计划。当然,后来我实际是从兰州往成都方向前行的,与这个计划的路途是反着来的,计划是站在中国人旅行的特点来的,但坐车以及住宿的计划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借鉴,相信也能同时适用于马来西亚去旅行的朋友。

事先要强调下,中国的藏区不仅是在西藏,甘肃南边四川北边还有青海、云南都有藏区存在。对于想感受高原风光又暂时前行不了西藏的朋友,这里是很好的体验。

我出发前整理的计划书(我从北京出发):

  甘南川北的旅途,我本来是想先从北京到成都,然后通过川北甘南到兰州的。结果走了个相反,也就实际上是从北京到兰州再到甘南川北的。在从北京出发之前,考虑到一个人出行的因素,我在网上搜索除了自驾外有没有一个人独自通过长途客车等途径走完这条线路的攻略,事实证明,没有这样的完整攻略,于是我花一个晚上查找零散的资料汇总起来整理出一个独行甘南川北的攻略。虽然后来我是逆着走的,但事实证明,光靠坐长途客车往返这段旅途之间是完全可以的。

  一路上实际我基本都是通过乘坐客车往返的。但值得一提的是:甘南川北这些地方的客车大多喜欢在早上八点左右发车,所以所需时间和日程还需周密考虑。本文资料为网络与书籍上整理收集,相信还是能给没有去过起甘南川北的朋友一定的借鉴作用的。


北京>>成都

7月17日出发 次日到成都
7月19日逛成都

T7 北京>成都 特快 发车时间16:35  到达时间18:37
1363 北京> 成都 普快 发车时间22:48  到达时间07:06

T7          硬座:231元  硬卧下:418
普快1363  硬座:176元  硬卧下:391元
K117  太慢,不予考虑

D1 成都>>红原  宿红原(7/20)

A.早晨乘车从成都(西门客运站,就是营门口)出发,经过赴红原,沿途欣赏雪山、小桥流水、枯林、大草原等自然风光,体验纯朴的藏家风情,乘车穿越阿坝州第一条公路隧道--鹧鹄山隧道后抵红原县。全程约380多公里,路况较好行车时间在8-10个小时左右,有时需要12小时。

注:路上要翻过鹧鸪山海拔4800多米,山势险峻,盘山路绕来绕去,人就如坐在摇篮里。用了将近3个多小时可以翻过了鹧鸪山,后边的路好走多了

B.成都茶店子汽车站6:30、7:00(又有一说7:00和7:40)有二班去红原的车。6:30分从成都出发,经都江堰,进入岷江峡谷,翻越海拔3800米的鹧鸪山,穿过长江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查针梁子,进入川西北大草原的红原。途中10:30到达桃坪羌寨;12:00到达古尔沟;16:30到达红原,全程445公里,约十小时左右车程,车票99元。

红原去月亮湾和万象大慈法轮林(小面来回20-30元/车)

住宿:大草原鑫龙宾馆,30元/间,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藏餐居多,吃不惯的话,可以选择小吃店。

D2 红原>>唐克  宿唐克(7/21)

红原至若尔盖的过路车到唐克乡,在唐克乡看黄河第一湾和索格藏寺
早7:00开,到唐克13:00左右,51元

出唐克北行8公里后,沿索克藏寺旁边的木头栈道爬至最高点可观黄河九曲第一弯全貌。请一定攀登到顶,每升高一米所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

索格藏寺后的山上可以俯瞰壮阔的黄河九曲十八弯,只要不沿着栈道走,从任何一座山坡绕上去都可以不用理睬20元的门票,如果想更亲密接触黄河,你也可以划着当地牧民的羊皮筏子顺流而下,或者在冬季冻结的河面上滑冰。

黄河流经码曲大草原时,突然一个回湾,形成了秀美绝伦的“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之首曲景观。黄河在玛曲草原上流势平缓,支流众多,沿黄河两岩草地平坦,孕育了卓格尼玛滩、乔科滩、扎西滩以及被誉为花和鸟的“海洋”的西梅朵合滩等甘南有名的优质滩地草原。在划河首区还散布着景色秀美的峡谷、林林、草原、湖泊、溶洞、温尕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大划原玛曲被测定“超洁净无污染地区”,黄可首工所在地玛曲县还是整个黄河流域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城(注:玛曲,藏语即黄河)。。

住宿:
      东洲宾馆,30元/标准间,条件沿途最好。联系人:陈秀芳:13882488588,可在东洲家就餐,面汤好吃极了!
玛岭央宗宾馆:标间:80元
      九曲黄河宾馆:电话:137-9579-4549,房费:100.00/间(三人间)、120.00/ 标准间,有电热毯和热水,可洗澡

春夏季节紧邻索格藏寺的黄河边有帐篷旅馆,30元至40元每人,足以抵御这里多变气候;冬季昼夜温差大,夜里温度大概是零下十几度,建议不要露营,在索格藏寺公路边小卖部请僧人帮忙联系住藏民家或者寺庙里。

(另外:唐克乡在川北若尔盖县境内,从成都西门茶店子车站出发乘早上7:00发往松潘古城的班车,票价74元,下午三点左右抵达松潘后最好直接在客运站预订第二天到唐克的车票,千万别错过每天早上七点钟唯一的一趟班车。)

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门票20/人

D3唐克>>(若尔盖?花湖)>>郎木寺  宿郎木寺(7/22)

上午10:30左右,在唐克可以搭上辖曼至若尔盖的班车(车费:15元),大约11:35左右到达若尔盖。若尔盖车站14:30有一班去郎木寺的班车(车费:19元),在16:10分左右可以到达。

唐克到郎木寺沿途游花湖、若尔盖草原(因花湖在若尔盖和郎木寺之间,可以从唐克坐车经若尔盖到郎木寺,途中在花湖下车,不过花湖出来到郎木寺只能路上拦车了。

花湖(8:00从郎木寺出发,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花湖,在花湖的游弋至少要2个小时,如果包车郎木寺、花湖、若尔盖150元)在唐克到郎木寺的路上,行程大约是三个小时。

花湖地处若尔盖湿地,夏天的时候是一片水草丰茂的沼泽,可以感受到那种沉静之美,有一条栈道可以走到湖中心,视野极为开阔。冬季,金黄色的水草从结了冰的湖面透出来,放眼望去反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花湖的门票是20元/人,可以还价,也可以租马匹进去,如果想在这里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日出,可以在门口的砖房里住宿。

郎木寺距离唐克145公里远,一条路是经嫩洼乡车程四小时,另一条路是213国道,但路况不好。在藏语中郎木的意思是“仙女”,嘉陵江的源头白龙江作为甘肃和四川的交界让格尔底寺和郎木寺隔岸相对,这里也是去拉卜楞寺的必经之路。附近的红石崖和纳摩峡谷都值得一去,交通方便。当地正宗的手抓羊肉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郎木寺经堂里如果不上课是可以拍照的。

甘肃这边的天葬台才对游人开放,此地是目前藏族地区已知的唯一可参观天葬的地方。去天葬台,进郎木寺大门左手那条路。徒步前往约需30~40分钟。并非每天都有,一般在上午9:30~10:30点,持续一小时左右。我看的是平民,喇嘛要爬到山顶的上面。

住宿:莎娜宾馆,20元/人,公共浴室,算当地条件好的。附近的阿里餐厅,酸奶、烤土豆味道不错。另外lisa餐厅的人气也挺旺,外国人居多,苹果派、牦牛汉堡点率极高。

  郎木乡宾馆,25元/人 

  浪木寺宾馆,很像青年旅馆,又干净又便宜,有电视有热水,一个床位才15元

另附:若尔盖住宿:车站宾馆,20元/人,无热水,赶车方便。藏式茶馆很多,可以体味一下;川菜也不少,选择余地较大。


D4 郎木寺>>合作>>夏河  宿夏河(7/23-24)

郎木寺到合作:每天7:00和12:00两班。3小时到合作。票价:28元。上车地点:郎木寺宾馆门口对面。

合作与郎木寺之间的班车停在合作汽车南站,而合作通往临夏、兰州等北边的车都在汽车北站。好在城市小,只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要马路,街上面的1元/人,拐弯加1元。公共汽车0.5元/人。

合作到夏河:下了郎木寺的车,乘出租4元到合作北站,转乘到夏河的车。车很多,半小时一班,票价:9元。1小时到夏河。

郎木寺早上到合作的班车,可以和驾驶员讲好,中途开到尕海观尕海。车到合作临近中午,可以1元/人“面的”到米拉日巴佛阁参观。午餐以后班车到夏河(每半小时一班,非常方便,车程1小时多一点),在夏河游览拉卜楞寺或到甘加草原看白石崖和八角城,也可以去桑科草原游玩。

在合作可以先参观九层塔。佛阁就在213国道进入合作市的路边。
米拉日巴佛楼阁??佛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毁于“文革”。重建于1988年。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地区最主要的寺院。阁内供奉米拉日巴佛及其弟子为主的各类佛像达一千二百七十多尊。楼高共九层,建筑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常年有住寺喇嘛研修,供奉佛主,形成独特文化氛围。 门票10元,包含里面喇嘛的讲解,有两小时足够。

夏河有工艺品一条街,骨制转经筒15元,;围巾1.5一尺;酥油灯2元。

夏河步行30分钟可达拉卜楞寺,或可以乘三轮摩托,1元/人。去桑科草原可租四人摩托,来回每人30元上下,还可从夏河租自行车去,10元/天。

雪域餐厅绝对是夏河的招牌,至今我都这么认为。比起此后一路那些半生不熟的面食和莫名奇妙的清真版西餐,这里的菜色绝对养眼养胃。老板是藏族,所以在那里吃到的糌粑、角麻米饭等等藏餐很是地道。汉餐的味道也不错,红烧茄子和葱爆羊肉。

在夏河早上拍摄日出,去拉不楞寺观辩经、看朝拜,贡唐宝塔
住宿:武装部招待所,条件一般10?25/人。洗澡另收费
卓玛旅社 条件还可以,老外多,15?20/人
金轮宾馆:标间:80元(打折后)
华侨旅店:15元/人
拉卜楞寺招待所 10元/人
青年旅社 30元/人(有浴室,尼泊尔餐)

D5 夏河>>兰州(7/25)

夏河到兰州每天有三班车 分别是早上6:30 7:30(也有8:00一说) 下午14:30,票价:44元,6-8个小时
如果是07:30的车,则13:30到兰州

建兰饭店,(有热水,供应到10点)标间39元/人,
普通间25元/人,
住宿想比较省的话可以去兰大三招睡通铺,9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州,有人说这个城市是以兰花为名字的。记得儿时看过一张黄河铁桥的照片,天空灰蒙蒙的感觉。虽然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的水来到兰州后折北经过黄土高原,然后流向内蒙,形成河套。但黄河水的这种沧桑感与浑浊感却总是多了一份沉重与浑厚的感觉,黄河之水流经黄土高原后就不再清澈,一种河殇的情怀让我觉得某种莫名的压抑。兰州,这个城市传说中的污染严重程度更让我觉得它的色调是浑黄的。

  在去青藏线的正式出发点西宁前,我终究是下了决心先到兰州。7月17日的T151次列车,硬座,本应18日11:15抵达兰州,结果晚点至近12:00抵达。

  火车上,大多是暑假返回兰州的大学生,暑运高峰,很自然列车比较挤,某些路段的拥挤程度如同我五一前往桂林阳朔一般。

  将抵兰州时,车窗外不断掠过一座座土山,山间成片黄灿灿的小麦却也总让我眼前一亮,而火车穿过的山洞更是显得格外深长。坐在我边上和对面的两名学生明显地激动了起来,尤其对面那位男生,头一天晚上就一直嘟噜着说抵达兰州之后得去尽情品尝久违的兰州牛肉面,这种心情或许类似于我每次将回江西时对水粉的那种期待。

  对于暑假返家的他们,家近了。而对于我,家远了。喜欢一个人的旅途,但心中总也难免浮现一种落寞与对前面路途的某种担心。

  中午见到毕业后就不曾再谋面的大学同学老刘和他的女友,很是开心。在他的带领下住了火车站附近“牛头宾馆”边上的“雄关招待所”,公共卫生间,双人单间一天30元。兰州饭馆里的菜比北京的要便宜多了。一个土豆丝据说还有一元一份的,菜量也还可以。

  下午到兰州的叔叔家坐了坐,然后坐了142路车到中山桥。兰州的公交车有的也不报站,幸亏站台上的站名基本在牌子上标得很大,还不至于坐过站。公交车上坐我左边的一位MM在流鼻血,就想起我白天刚到兰州时候因为干燥也流鼻血。兰州真是一个干燥的城市,海拔据说1800多米。

  晚上和老刘在中山桥(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黄河铁桥)逛,看着桥下滔滔奔流的黄河水,在桥灯的照耀下呈现一种温柔又霸气的感觉,桥上则人头攒动。还是想看看黄河母亲的雕塑,走了很远,终于看见那坐庄重的雕塑,如想象中的那样美。

  坐1路公交车到火车站再走回住处,才发现1路公交车原来可以招手即停,很是诧异……

  “雄关招待所”据说20:00-22:00洗澡才有热水,但我23点后回来还是幸运地有热水洗了澡。去公共洗澡间洗完后出来找服务员开门,他们因为不知道还有能洗澡的热水,以为我是从外面无声息地窜上来的,而对站在楼梯上突然出现的我诧异不已,逗。

  兰州的一些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20日,早上7:30乘大巴从兰州前往夏河(大巴车费44.50元),一路上的景色让我激动不已,经过很多回民聚集居住的县城或者村落,格外整洁的街道、路边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艳小花、穆斯林的高塔、民族服装特色浓郁的回民和藏民……

  大巴的乘坐环境很好,车上不断播放着用汉语演唱的藏族歌曲,比如《姑娘走过的地方》、《藏香》、《卓玛姑娘》、《拉萨酒吧》等等。歌曲都很美,就是不知道这样好的歌曲为什么在内地就难以听到。其中有一首《格萨尔王》的歌曲,演唱者的边唱边做着夸张的动作,坐在我后面有几位姑娘因为这首歌曲的表演而不断在大笑着,让开车的藏族司机不断用莫名的眼神打量她们,随后换了歌曲。

  12:20抵达夏河,背着包一时找不到攻略上介绍的武装部招待所,就找了个县人大招待所,40元一天,当日入住的只有我一人。

  去邮局寄明信片时遇见一名北京男子,自己骑自行车走了很多地方,在这里盖邮戳,但被邮局的服务人员所拒绝,理由是不能在没有邮票的纸上盖邮戳。那男子有点激动起来,展示他走过若干地方盖的几十个邮戳,还有北京有关单位的介绍信,但无济于事。我就很幸运,在另外一个邮政所里遇到的小姑娘服务态度热情,知道我要去桑科草原就给我找了一辆车,让我单程花15元前往,还给我留了个手机号码。虽然帮我找车可能同时帮她熟人赚点小钱,但终究是给了我很大的方便。

  桑科草原需要购买门票5元。在草原入口处有很多藏民居住。桑科草原上只能看见我一个游人,明显的淡季,我就自己扛着三脚架在草原上晃悠。草原没有我想象中的美,但终究美是要逐步发现的。后来就是遇到大雨冰雹、被藏民带着逃离草原、到藏民朋友切江扎西家做客、半夜的摩托旅程……草原深处的美丽和藏民朋友的热情才让我对夏河和桑科草原有了难舍的感情……

  这是初进桑科草原时拍摄的一组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成都,前几天,又接到藏族朋友切江扎西的电话,电话里他问候了我的近况,说又想起我这个朋友,我告诉他在拉萨我打过他的手机号码但是是他的亲戚接的,这次才知道原来是他把手机给自己的亲戚用了。他说,朋友之间重要的是心存牵挂。

  于是我又想起在桑科草原的那个下午。我一个人拿着三脚架,没有带伞或穿冲锋衣的情况下,遇到大雨和冰雹,被好心的藏民骑摩托带到草原口上。于是在一个藏民的修车小铺中认识了正在那里修理摩托车的切江扎西。 扎西和我聊天聊得很投机,还开玩笑说要给我介绍一个藏族女朋友。他说藏民结婚都很早,但他才是刚结婚一年左右,还没有孩子。当然,扎西比我小几岁。

  我急于抓紧时间继续逛逛桑科草原,就不顾身上的衣服依旧湿冷,在雨基本停下后,向还在等待修车的扎西他们告别,依旧向草原深处前行。

  走了一个多小时后,扎西骑着他的摩托车出现在我后面,笑着看着我,手里还提着给妻子带的点心。然后指着自己的摩托车后座,说可以带我走一段。我欣然上车,扎西开车开得很快,路上问我愿意不愿意去他家做客,稍微犹豫了下我就答应了,但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好几十公里的路……

  这是扎西的摩托出现在我后面时候我拍摄的:



  扎西的摩托车带我到了真正的草原深处,我这才发现,桑科草原的深处开着很多的花儿,并且落日的余辉照在草原上让草儿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嫩美,并且颜色柔和,美丽之极。终于在一处很美的地方我实在忍不住,让扎西停下车来拍摄了一通,扎西也帮我拍摄了好几张照片。上车后,扎西将摩托开得更快了,转头还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说自己回去晚了的话,怕羊群没有时间被赶回羊圈会被狼袭击,然后会被妻子骂。路上,扎西怕我冷,把自己的外套脱下让我穿上。

  扎西告诉我,草原上现在已经拉了电话线,很多藏民家已经可以装电话了。并且告诉我,这里的草原在前几年已经开始对各家来进行固定分配放牧的区域,在更之前才是自由放牧。而属于他们大家庭的草原面积是这里前几位大的之一。

  到了路边的里程碑上标识着七十几公里的的地方,扎西说到了。这时候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但桑科草原的天空还没有完全变黑。边上的山半腰只有一座小屋,扎西说那就是他的家了。草原深处的小屋,一种朴素的美。



  扎西骑着摩托带着我上了半山腰,到他的小屋前。然后赶紧去看了看羊群,发现羊群已经被妻子赶进了羊圈。正好,不一会,山间的密密的青草之间、小路蜿蜒,一位藏族女子骑着马远远地过来,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可惜天色缘故,并且太远,手持相机无法记录下这一画面。这是扎西的妻子,一位善良腼腆的藏族女子:



  进了扎西的小屋,里面非常暖和,因为生着炉子。扎西这个时候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因为他忘记买蜡烛了,而草原深处他的小屋是不可能有电的。于是扎西的妻子又骑上马出去不知道到哪里借了几支蜡烛过来。我在扎西的小屋门前架起了三脚架给他们拍摄了几张照片,答应回北京后给他们寄去照片。而他们没有地址,扎西给了我他在电视台当主持人的哥哥的单位地址。



 扎西的家里,还是有一些藏族特色的,而墙上的鹿头扎西说是他父亲亲手做的,悬挂在他们的炕式床上:



  扎西的房间一角,有他们的碗柜,由于房间里比较暗,我用闪光灯强制闪光拍摄了几张。扎西也一再主动叫我多拍摄他们的藏族房间。这个非常小的小屋子里充满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温馨。



    扎西之前没有穿藏袍,于是他专门进去换了藏袍来让我拍摄。同时我也穿了他的藏袍、骑了马拍摄了好几张照片,也和他们合影留下永久的纪念。



  在扎西家坐了一会,天色已经很暗,这里手机也没有任何信号。扎西热情地叫我在他家住,但这是属于他们的小屋,并且我如果住在这里也确实有一些不习惯。虽然扎西告诉我清晨的草原深处是最美的,但我还是跟扎西说我想回夏河的招待所住,因为我想洗去白天被浇的雨水。

  扎西告诉我没有关系,他送我去草原路口,刚好顺便和一些朋友聚会。于是,他用摩托车载着我和他妻子,在半夜顶着风,一路狂奔,在十点多到达桑科草原的大桥那边,也是草原的路口不远。扎西告诉我可能没有从这里回县城的出租车了,建议我等他去县城买东西的朋友打车回来时候搭那车回去。请我吃了碗当地的面片,又带我到草原中的一个大帐篷里和他的几个藏族朋友聚会。第一次在这样的帐篷里,很新鲜。但他们朋友去县城买东西搭乘的出租车半天还没有来,我叫时间已十一点多,焦急不已。扎西见我坐立不安的样子,便要用摩托载我回县城招待所。

  动身之前,扎西站在小屋边对着山后怪怪地叫了一声什么,我诧异地看着他。他笑道,这样“狼就不会来了”。我更诧异了,感觉很逗。

  我又坐上了扎西的摩托,路上有条路走错了一点点,扎西的两只脚全踏进了小河里,晚上的天气很冷,他依旧就这样带着我骑了半个多小时,抵达我住的县人大招待所。

  在县人大招待所前,下车,我一个劲地感谢他,扎西对我依旧如我在草原上再遇到他时那样笑着。然后再骑着摩托赶回和朋友聚会的地方,他还得骑半个多小时。我真得很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招待所的看门阿姨一直没有关门和灯,这样晚还一直在等着我。看见我后惊喜加惊奇地问我到哪里去了,我是这里当天唯一的客人,这样晚还没有回来,她都以为我出什么事了。

  次日上午扎西来电话问还去不去桑科草原玩, 我说不了,因为我要去拉不楞寺转转,毕竟我在夏河计划的时间不多了。

  夏河,一个美丽的名字。也因为这些可爱而善良的夏河人民而在我印象中更加美丽。我更骄傲地记得,在美丽的桑科草原深处,有我的一位藏族朋友,他叫扎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6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翔中小涛 于 20-11-2006 12:14 AM 发表
  7月20日,早上7:30乘大巴从兰州前往夏河(大巴车费44.50元),一路上的景色让我激动不已,经过很多回民聚集居住的县城或者村落,格外整洁的街道、路边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艳小花、穆斯林的高塔、民族服装特色浓郁 ...

好美的地方!感谢小涛的游记和照片。还有吗?
收藏了慢慢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河的拉卜楞寺是《天下无贼》片头的外景地,是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之一。很多人以为《天下无贼》里那些藏寺的镜头是在西藏,其实就在甘南的拉卜楞寺。

  7月21日,头天晚上2点睡觉的我,早晨9点多起了床。天气格外凉爽,一晚睡得也颇为舒坦。夏河县城路边的卓玛旅馆附近有很多自助游人喜欢住。夏河的街上,也有一些小店生意尚好,这里注定日益成为旅游热点地区。

  我直接前往拉卜楞寺,门票据说40元,我在寺前晃悠,实在没有找到售票处在哪。于是自己在周围溜达。看见有老外以及国内的旅游团随着讲解的喇嘛进一些殿,抱着一贯蹭听讲解的宗旨我随着他们进进出出于各个大殿。直到看见他们进最后一个可能是大经堂的殿时,门口有一忠实的验票老人在挨个地检票。我才诧异地问边上一男子,怎么之前进那么多殿都不要票?那男子有点不耐烦地告诉我明明就是要票的,我才恍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逃了一次票。

  拉卜楞寺的大殿门有几个东北来的青年在画水彩画。印象深的是其中一位很漂亮的青年女子,后来在路上遇到她和一位年纪很大的男子亲昵牵手前行,不似父女或者师生却似情侣。八卦一下。

  拉卜楞寺的喇嘛不大喜欢拍照或者合影,连问几个喇嘛能不能拍摄他们都被直接拒绝。后来只有逮了个老实的小喇嘛帮拍摄了一张站立照片,同时有两个别带“痞气”的青年喇嘛主动上来要求给他们合影。寺里的小喇嘛在我熟练的抓拍技巧前会灵活地躲镜头、挡镜头。在我举起镜头对着一个大院子拍摄站在卡车上的喇嘛们时,有个小喇嘛飞也似地跳了过来把门啪地关上。在一群小喇嘛围着写生的男子看时,我镜头对着他们,还是有小喇嘛窜过来用手挡我的镜头,而我的快门比他的手快时,他失望地“嗨呀”了一声。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尊重喇嘛们的意愿,多次放弃我以为的可能很好的构图机会。当我看见老外门近距离对着喇嘛们肆无忌惮地喀嚓时候,喇嘛们倒没有任何意见,可能语言不通反而成为拍摄的机会。无法沟通是最好的沟通。当然,这个时候,我会挤在老外边上也狂按一通快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拉卜楞寺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藏民们对自己信仰的坚持与执著,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转经、转塔、磕拜……

  我穿过喇嘛们的大片居所,扛着三脚架爬到拉卜楞寺背面山腰上俯瞰拉卜楞寺,发现从上面观看却难免有一些壮观的感觉。众多喇嘛居住的小黄土房,连绵起来面积却是颇为广阔,在群山的环抱里又有一种肃穆般的美。山顶上有藏族的孩子站在那大喊大叫,而山腰偏下一段,却有一位藏族老者惬意地于山草中侧睡着……

  中午专门跑到一个小饭馆里要了份葱爆牛肉,和老板强调了下菜量。典型的食肉动物!菜做得一般我却吃得很香。

  下午,专门到拉卜楞寺对面去拍摄一些屋宇,架起三脚架拍摄了几张后,有位老喇嘛从边上一间屋子里走了出来,仔细一看是身体硬朗之极,他主动和我搭话,告诉我这边是活佛居住之地。很显然,活佛和普通的喇嘛是分开来住的,老喇嘛似乎说,这边有几种人是不能进的,比如女人。最后他告诉我他的年纪已经93岁了,真是看不出来如此高寿。可惜地是我提出想给他拍摄一张照片,他拒绝了。

  老喇嘛建议我去拍摄小喇嘛们诵经的情景,我说喇嘛们都不大愿意配合,这个老喇嘛就怂恿我去偷拍,让我觉得很逗。然后老喇嘛又叫我去拍摄附近的金塔,也就是颇有名气的贡唐宝塔。老喇嘛怕我不清楚怎么到贡唐宝塔附近,便一再热心地提醒我要过四个院门就到了,并且强调那里六点半关院门,叫我抓紧。

  到贡唐宝塔所在的院子前,才发现门前告示说得先买票才能进,并且不让拍照。于是我站在院门前往里探头看了几眼宝塔,便在门口支起三脚架,远远地拍摄从院墙中露出头的宝塔。之前老喇嘛曾告诉我来宝塔不用买票,我估计实际是喇嘛和藏民不要票,而游客自然是要票的。

  塔很漂亮,主要塔顶为金色,应该是镀金所制,有无数藏民信众在这附近磕头和转经。

  回招待所的路上,绵绵细雨落下,于是打车回县人大招待所。值得一提的是:从拉卜楞寺到县城中心打车的价格均为一元。

  当天到夏河汽车东站问了下,居然有直达郎木寺的班车,而网络上的资料基本都说必须从合作市转车。不过传说从合作转车过去时间上会更快一些。

  后来虽然我到了西藏,看到更多的藏寺,但感觉都没有甘南的拉卜楞寺漂亮,也许有先入为主的成分,但不得不说拉卜楞寺的建筑之美给我印象的深刻。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里电线出处横穿,把整齐的寺院建筑之协调似乎分割了不少,而布达拉宫过于高傲和难以亲近。

   拉卜楞寺,红红的墙,暖暖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头一天晚上在夏河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不大起眼的网吧,上了一个小时的网。进去前小雨濛濛,出来时大雨滂沱。感觉夏河人似乎不畏天雨,在夏河下雨时,街头总见不打伞却又不急不慢地走着的人。在我住的招待所边有大排档性质的回民羊肉锅,要了份,端上来后发现量是在是少,烤串5角一串,味道一般。值得一提的是,有种叫巴梨的水果,我买之前闻所未闻,一元钱在夏河买了一大堆。

  早晨7:40搭上从夏河到郎木寺的班车,一路上山间的云雾、远方的草原、羊群……风景极美。车到郎木寺后,我才发现传说中的郎木寺实在是小,典型的一个如村庄一样极小的县城,没有夏河的整洁,街道也不如夏河的大气。

  找了家秀峰宾馆,看了看,有间三人房,老板说如果就我一个人没有别人来住,就收我一个床位的钱,如果来了人,我想换单人间的话,回头帮我看看有没有新的单人间空出来。老板的态度非常和善,我要交房费什么的他都说后面再给。并且强调了这里他从不让当地人住进来,很安全。后来证明住在这里是明智的,老板一家都很朴实,我们咨询的一些乘车路线、包车价格之类,老板都很实在地告诉我们。楼下有公共洗澡间,感觉不错。以后去郎木寺的朋友可以考虑这里。

  我住的房间陆续住进来两位男孩,分别是秦皇岛和重庆的,都是单独出来行走。我便没有考虑另外找个单人间。事实证明,这两位朋友后来都是很投缘的兄弟。

  下午我休息了一小时,头天晚上没有睡好。这次睡得很香。然后起床逛到靠近郎木寺红岩的山包上,那边的草原上开满无数的野花。而天空始终阴沉沉的,郎木寺又是如此之小,这让我的兴致没有完全提起,于是我给一位朋友发的消息里说,感觉郎木寺没有夏河美……当然,后来终究证明我这个感受是错的。

  在沿路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喇嘛在那等车。我过去和他们聊了聊,年轻的喇嘛乐于交朋友,给了我他的小灵通号码。

  郎木寺其实只是一个地名,这边是甘南和川北的交界点。不过还是有寺的,这里的格尔底寺和色止寺都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庙,前者位于四川,后者则位于甘肃。

  晚上和同屋的秦皇岛哥们去对面的背包客之家吃饭,点了份牦牛肉和青菜,牦牛肉是凉菜,味道一般,无法恭维。这里似乎是来郎木寺的自助游客聚集最多的地方,一到晚上,郎木寺几乎无处可去,便都在这里聚会聊天或者寻找游伴、吃饭。老板娘比较有丰韵,很能干。刻意让她摆了个POSE拍摄了一张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郎木寺的那家背包客之家里,翻看那的留言本。其实,在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某个酒吧或者餐馆里,总会有这样的留言本的。比如拉萨的玛吉阿米、比如北京的浮游……但终究不同地域不同的心情,化作不同的文字记录在本子上。

  郎木寺的留言自然是郎木寺的心情,很习惯地想翻看7月16日的留言,因为那天是我的生日,想看看那天别人的心情故事,但没有找到。

  拍摄了一些留言,其中的一些内容:

  昨日已尽—永无回归— 归于尘土,归于安息。明天,没人能辨识得出。但希望、信任和信仰是其永远的归属。这一刻是我所真正拥有的。或是好好利用、或是挥霍浪费、全在于我;但我知道我的未来决定于我今天是怎样生活的。

  快乐其实很简单,一个微笑、一杯茶、午后的阳光、庸(慵)懒的生活。如果你要快乐,其实只要你愿意,在哪里其实都一样。明天一早就要走了,离别并不需要伤心,因为如果没有离别,哪里来下次欢乐的相聚呢?

  我的行程也将接近尾声,充实的内心突然变得落寞,也许害怕梦醒后的现实。人还是要回到原点,长长一个月的美梦在离开的那日应该彻底清醒,回归现实,梦中的那份不舍也只能淡淡的埋藏在心中。

  也许人生真的就是一场烟火的季节,即使过程再辉煌,最终也只是归于尘土。想要想一颗石子一样,冷静地、……埋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也许,做一个孩子,会是最快乐的事情。今天,郎木寺下起了很大的雨,我的心里很难受。

  从千里之外来到这里,见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觉城市狭窄、人很渺小,而自然是多么博大!郎木寺,但愿你永远都是地球上的一方净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晨6点半钟,我和秦皇岛以及重庆的兄弟早早地起床,7点出发前往郎木寺山上的天葬台。对于天葬,我们还是好奇的成份多一些。虽然天葬已经普遍不提倡游客观看甚至被明令禁止观看,但似乎郎木寺的天葬一直都是允许游客观看的。

  头一天就听说天葬一般在早晨7点多进行,我们三个穿着冲锋衣,顶着阴沉沉的天,进格尔底寺的时候,看门的喇嘛似乎刚起床,否则估计早一些就逃票进去了。不过门票很便宜,18元,有学生半价9元。

  去天葬台的路上没有遇到再收钱买票的人,之前通过手机查阅网上的信息,以前似乎有人上天葬台是还需要买票的。清晨的空气倒是很清新,脚下的草地则是湿答答的。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的兄弟从新疆过来后,就一直穿着两脚趾夹着的那种拖鞋去各个地方,这样的早晨他也不例外,赤脚大仙是也。

  我们远远看到前面有很多经幡围起的地儿,心想那应该是天葬台所在吧。等走到跟前,我似乎是第一个闻见那种浓浓的恶臭味的,自己的鼻子一向对气味是比较先知先觉的,但在这里,有点让我郁闷。

  很明显,这天没有举行天葬,但在那,一大片的……却是不久前进行完有关活动的“遗址”。散落着遗骸碎片、鹰的羽毛、零落的衣服还有可能是天葬师戴过的手套,甚至我们还发现了草丛里一把藏刀,想必是遗物。草丛里隐隐地也露出几块诡异的灵符一般的木牌,不知何意。

  下山的时候,我对那股恶臭念念叨叨,同行的重庆兄弟居然这个时候一再强调自己肚子饿了,真是强悍!

  在路上,遇到一群上山看天葬的青年,其中有女孩过来问路线,并且告诉我们之前的那个天葬台后面还有一个天葬台,他们头天有人去过了,所以准备再去。这帮人更是强悍!!

  我们继续下山,准备去逛逛格尔底寺。一路的空气又继续恢复那种清新。路边另外一些下山的青年开始互相拍照,有女孩在泥包边摆姿势,却也别有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活佛阿拉西热实属偶然,从天葬台上下来,我们在色止寺逛,大经堂的门口有一群喇嘛,看情形似乎是在考试的样子,我们轻轻地走进大经堂,里面沉暗又肃穆。看见一名喇嘛在边上打盹的样子,我没有很在意,继续逛着大经堂。突然那名喇嘛的手机响了,手机的铃声回荡在大经堂空旷的大殿里,格外响亮,我不由笑着轻声向同行的兄弟耳语这个有趣的细节。

  拿着手机的喇嘛似乎注意到了我们,便招招手叫我们坐过去。于是我们坐在他边上,他问我们来自哪里,告诉他后,他笑着说自己到过这些地方,并且去过更多的地方包括印度、尼泊尔。见我们不大相信的样子,他手一挥:走!去我家看看!

  于是我们走出大经堂,跟着他穿过一个个长墙矮门,到了他的家。一进门、一开灯,我们惊讶了,房间里布置得不仅井井有条,而且上面串满彩灯,里面时尚电器也不少。在房间里我们看到一本《摄影之友》杂志,上面那则《活佛爱摄影》的文章正是说他,从文章里我们才知道他是郎木寺的大经童,是位居第二大的活佛。这个时候他指着郎木寺一张全是喇嘛讲法听法的明信片给我们看,最上面的那个就是他。我们这时才发现,在我们的面前,不是一个地位一般的喇嘛,而是个大活佛。







  活佛叫阿拉西热,按他的说法:去上海的时候,总听见别人“阿拉、阿拉”地叫,就总以为是叫我,转头一看,原来不是……

  阿拉活佛确实去过很多地方,满墙满相册的照片可以看到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阿拉的写真集更是吸引我们的目光,那弹吉他的照片真帅!过了一小会,阿拉刚好有事,便先出门,让他的一个小徒弟陪着我们。过一会,又来电话,叫我们下午过来吃饭。



  下午,我独自先去逛了四川那边的格尔底寺和大峡谷,同行的两兄弟都不小心把我的电话号码弄丢了,我独自进色止寺时,正愁不记得活佛住处,活佛的小弟子就跑了过来,原来阿拉活佛一直让他在寺门附近等着我。这个小弟子很活泼地在前面跑着带路,在高海拔地区我跟着他跑,不由喘得厉害。



  在活佛家里吃火锅,也下了饺子。见到了活佛的另外一个弟子,也是个孩子,年龄十几岁。阿拉看着火锅里的羊肉跟重庆的哥们说:你们重庆的火锅不好吃,没有肉,我就喜欢吃肉。我就纳闷重庆火锅怎么会没有肉呢,后来想想,可能是阿拉去重庆时候,接待的人以为喇嘛也都是不吃肉的所以火锅里没有给肉……呵呵。



  阿拉给了我们一人一条哈达,这是我第一次得到哈达。也不厌其烦地满足我们合影的要求。还让弟子端来了大盘的水果。

  和阿拉一起盘腿坐在毯子上,他端来了茶具,让我们吃惊地是,他对茶道又是如此地精通。喝茶的过程中,他和我们聊了很多。阿拉活佛很有幽默,有的时候顽皮地象个孩子,喜欢时不时地吐吐舌头。和他聊天,印象很深刻。



  他说,现在有很多佛不是真佛,在一些没有历史底蕴的地方大肆修建新的寺庙。他有一次去某山,当地花了巨资在山上盖了新寺,好好的风景区、那么多的树木,就这样被破坏了,他直接告诉那边寺里的人这样做不好。

  他又说:你们觉得藏族人民苦不苦啊,很多地方孩子都上不了学,所以我每年都组织一些东西捐赠给那些孩子,我告诉孩子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象我一样,有机会去很多的地方。也确实我们上午就在阿拉活佛的DV里看见了他组织捐赠活动的录像。

  阿拉活佛说,他现在是头号大经童,掌管绘画、学习等各个方面,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有做二佛爷的机会他都没有接受,虽然做二佛爷的地位会更高。

  我注意到阿拉家有张合影的照片上面有个美女特别象孙燕姿,好奇地问他这个女孩是哪里人,他告诉我那是一个香港女孩,家境富裕,到郎木寺后住了很长很长时间,或许是在这里感悟。我们正在愁从郎木寺包车去花湖的问题,阿拉说要不就让他的司机送我们去,那么远的路,我们自然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离开他房间的时候,桌子上有200美元的钞票,阿拉拿起来说他没有用,想送给我们,我们赶紧也谢绝了。

  阿拉活佛最后带着我们上了色止寺的后山,上山的小路很不显眼,估计一般游客不会上到这里。阿拉带着DV,或站或躺地不断变换姿势给我们拍摄,笑语欢声。这个时候连续两日阴雨的天突然就放晴了,阳光明媚,漂亮之极。郎木寺的自然美就在这里让我彻底感受到了。而郎木寺可爱善良的阿拉活佛更让我感受到郎木寺更深层次的美。



    回北京后,我在搜索引擎搜索阿拉的信息,有不少人提到过他,也有把他的弟子拍摄下来当成是他的。印象深的是,有人也提到阿拉喜欢吐舌头的特点。写这则文章的时候我想,阿拉是会用电脑和上网的,不知道某天他是否会看见这则文章,呵呵。

  我又不止一次地想到郎木寺这个美丽的地方,也许,某一天,我会重新回到那,再坐下和阿拉活佛聊聊天。前段时间把给阿拉拍摄的几张照片以及我们和他的合影冲洗后寄给了他,又接到他的电话,告诉我他新盖的房子已经完工了,下次去郎木寺可以住他那边,叫我有时间一定再去郎木寺。

  我想,我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是把郎木寺两个寺庙的名字给混淆,两个寺庙一个在甘肃境内一个在四川境内,甘肃那边的在门票上印着“达仓郎木寺”,简介里则写着“达仓郎木赛赤寺”,四川一边的门票上则写着“纳摩寺”。而网上通常把甘肃的称为色止寺,把四川的称为格尔底寺。加上本地的地名通称“郎木寺”,我估计象我这样昏头转向的肯定不止我一个。

  色止寺相对格尔底寺而言,面积更大,从网上事先就听说那是因为格尔底寺的大佛爷长年在印度的缘故,无人细致料理有关事宜。而色止寺似乎是占据山头的感觉,格尔底寺则位于大峡谷一侧。



  色止寺的经堂大殿前那些绘画梁雕很多都是新做的,做工却细致得很。一些神灵的形象,我们这些不是很了解藏传佛教的人,只能欣赏其表面的艳丽与奇特的造型。









  一群喇嘛在殿门口象开小组会一样地讨论着什么,似乎也不象是辩经,但都很认真。对我们的镜头也不回避。



  一些寺殿周围总有虔诚的藏民在不停地转圈,这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属于他们的理想。



  我们几个把色止寺能遇见的转经筒几乎全部转了一遍,很不容易,那对于我们,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祈福。面对转经筒,我总想起六世达赖仓央嘉错的那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那首诗其中的几句: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从色止寺的山上鸟瞰下面的这条小路据说是可以绕过大门售票点进色止寺的路线,想从这里逃票似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那里的入口据说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的大概意思是:游客禁入,违者罚款。有胆量的并且图刺激的游客也许才敢从哪里溜进来。而事实,在寺里,偶尔也会有喇嘛过来查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纳摩格尔底寺位于四川境内,7月23日中午,我匆匆忙忙赶过去游览,头一天同屋的两名兄弟都不知不觉过了收费点也没有人阻拦。而这次,我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几个很慈善表情的喇嘛叫住了我。门票15元按说比甘肃那边的色止寺要便宜,但居然没有学生半价票。我问喇嘛,为什么甘肃那边的寺庙就有学生半价而四川这边的就没有,喇嘛们只是笑笑地摇头不做正面回答。

  格尔底寺里面有个清真寺,由于下午我还得准时赶往活佛阿拉西热的家里,便没有过去游览。说实话,格尔底寺里的寺院建筑比色止寺的确实要少很多,如果看了色止寺再进格尔底寺,或许是很难提起兴趣。而我进去的时候,里面所有的大殿几乎都没有开门,更让我颇为失望。所幸,想起这里供奉着五世格尔底活佛的肉身。据说是全藏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肉身佛,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纳摩寺本来也有一尊肉身佛,可惜文革被毁,只剩下舍利子。

  于是我到处找这个肉身佛,起初是以为一个很新的大殿里供着肉身佛,而该殿门紧闭,周围找不到一个喇嘛,好不容易远远地找到一个,居然告诉我听不大懂普通话。我那个急啊,在殿边又遇到一对中年的北京夫妇,他们也不大清楚肉身佛是不是在这里。我只有大声叫门,可惜殿门紧闭。

  正无奈的时候,远远又看见一个年轻喇嘛在和别人聊天,我赶紧跑过去,问他肉身佛,他一笑,说其实他身后那不是很起眼的小殿里才是肉身佛的所在,并且普通话说得非常好。于是我叫过来那对北京的夫妇,年轻喇嘛又很有礼貌地帮我们找人开了殿门。



  终于看见传说中的肉身佛了,他端坐在玻璃塔里,露出脸还有上半身。有着胡须,微微地笑着,身上镀着金粉。北京夫妇好奇地问那年轻喇嘛,书上说这肉身佛每年头发胡须都要剪,因为都在不断地长,问是不是这样。喇嘛笑着告诉我们,这个塔是从不打开的。原来书上的一些话也是夸张了的说法。

  年轻的喇嘛很有礼貌也很热情,后来得知他的名字叫贡秋升歌,是来这里学习的。同时,通过他我也才了解到,原来喇嘛们上学也有暑假的假期。聊天的时候,藏族的妇女坐在门边看着我们,也许我们在她眼中也是一种新鲜。



  为了赶时间,我告别贡秋升歌和那对北京夫妇,前往后面的纳摩大峡谷。白龙江源头之水从峡谷中涌流而出,清澈见底。后来查网络上的资料才了解到:传说这峡谷曾住着一条善良的白龙在此修道。有一年,山谷中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蔓延,燃毁了树林和庄稼,百姓无家可归。正在修练的白龙见状,想去拯救百姓,可神灵却把它困在了岩石下,急得白龙浑身发抖黯然泪下,两眼涌出一串串泪珠,泪珠冲破岩石,扑来了大火。从此这两眼泉水再没有间断过,得救的百姓为感谢白龙的恩德,便把从这泉眼中流出的河取名“白龙江”。



 大峡谷两边多是石灰岩地质,也挂着很多藏民所特有的经幡还有石刻:



  美丽的地方总有美丽的传说相伴。进到峡谷,先是发现边上有个岩洞,进去一看,里面黑乎乎的,但似乎又有一个奇怪的石柱。听见人说这个和格萨尔王的爱人有关,但网上的资料是这样说的:一头白额大虎常常从森林中出来伤害生灵。人们死的死,逃的逃,非常凄惨。一天,恶虎正在穷追来不及逃散的人们时,空中飘来一位慈祥的仙女“华尔旦纳摩”,她用智慧降伏了恶虎,并把老虎关在石洞内,让它日夜守护在白龙江源头。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仙女“华尔旦纳摩”因私自下凡而回不了天庭,就住进了仙女洞。从此这地方便有了“达仓纳摩”这个美丽的名字。(藏语中虎穴叫“达仓”,仙女叫“纳摩”)。连后来的格尔底寺也有“达仓纳摩寺”之称。



  传说中的虎穴在峡谷的半山腰上,除了刻着“虎穴”的小石头,找不到别的可以看见的介绍之类,我到的时候,周围一个人都没有,看脚印似乎更不曾有很多人进过虎穴。我想往上爬,但相机和三脚架很妨碍我往上走,脚下全是白石灰一样的土,差点上不去也下不来,还是放弃了往洞里走的念头。留点遗憾。



  大峡谷里很深,但因为和活佛有约在先,天空又突然下起小雨,只得匆忙离开大峡谷。我想,有机会再到郎木寺,一定要好好地走走大峡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一 于 20-11-2006 12:20 AM 发表

好美的地方!感谢小涛的游记和照片。还有吗?
收藏了慢慢消化。


还有还有,不过后面的还在整理书写中~明天晚上接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6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看,你一口气发这么多,我也一口气看了!!

不过可能是照片很多,到后来几张电脑显示太慢,看不到!!

好羡慕你再旅程中遇到这么多“不平凡”的人!!

哪天我去背包时也希望有这样的际遇!!

加油!!留下了书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ice 于 20-11-2006 12:52 AM 发表
很好看,你一口气发这么多,我也一口气看了!!

不过可能是照片很多,到后来几张电脑显示太慢,看不到!!

好羡慕你再旅程中遇到这么多“不平凡”的人!!

哪天我去背包时也希望有这样的际遇! ...


照片如果不显示,可以在照片上尝试点鼠标右键选择“显示图片”。后面还有很多照片呢,我在一个版面上一口气发了很多照片,忘记了国外访问中国的图片链接可能不会有在中国访问这么快,不好意思啊。

多出去走走,你也有可能遇见很多善良可爱的人。我的游记还没有发完,后面还有一些感动的事情。这些,是跟团游玩很难感受到的。

谢谢你喜欢这些文字还有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6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肯定有学过摄影的,照片拍得非常漂亮。
期待你的更多游记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6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卖一颗蛋 于 20-11-2006 11:20 AM 发表
楼主肯定有学过摄影的,照片拍得非常漂亮。
期待你的更多游记哦。


只是业余爱好,没有专门学过,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6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翔中小涛 于 20-11-2006 12:58 PM 发表


只是业余爱好,没有专门学过,呵呵。

小涛,你去的地方是我好向往的哦!
羡慕你可以呆那么长的时间,才能有深切的体会。
加油啊!我每次上网就追看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8-2025 11:51 AM , Processed in 0.14450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