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905|回复: 59

南柔经济发展区,将成大马深圳,拥440万人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2006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开始,南洋商报的经济板发表一系列有关南柔佛经济发展区的报道(未完,明天还有。)太长了,我无法转贴。不过我认为玩股票的人不妨一看,因为涉及的挂牌公司大概有整 10 家,大型的发展建设计划也不懂多少。依报道来看是仿效深圳和香港的计划。整个区面积 2217 平方公里公里(深圳是2020 平方公里)有四个地方政府,是新山,新山中区,古来,和巴西古当。

重要计划有多媒体超级走廊,网洛中心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了。有亚洲最大煤炭发电厂,人造岛石化广场,南部综合关口,(32亿6千万)提升南亚物流机场(士乃)宏原之城,BANDAR NUSAJAYA,
。。。。。。近期很多产业股棕油股冒升,多少有关系,原本 RM。12  的地方,现在有的高达 150 到2,3 百RM。

我提一提罢了,你们自己去研究吧。

CC。T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2006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新聞我也是有看...我的是星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itiw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8-2006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tan 于 1-8-2006 10:34 PM 发表
昨天开始,南洋商报的经济板发表一系列有关南柔佛经济发展区的报道(未完,明天还有。)太长了,我无法转贴。不过我认为玩股票的人不妨一看,因为涉及的挂牌公司大概有整 10 家,大型的发展建设计划也不懂多少。 ...


馬來西亞府講的....聽聽就算了....未必會成功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06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tiwu 于 1-8-2006 10:48 PM 发表


馬來西亞府講的....聽聽就算了....未必會成功的呢.

英雄所见略同.
比如KL的多媒体超级走廊,简直是白大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ct65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8-2006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tiwu 于 1-8-2006 10:48 PM 发表


馬來西亞府講的....聽聽就算了....未必會成功的呢.



无痛大员自己講  自己炒股
是机会也是陷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06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距 THE STAR 的报导, SP SETIA 似乎非常看好 ...

http://biz.thestar.com.my/news/story.asp?file=/2006/8/1/business/15010430&sec=business

SP Setia sees good prospects for property projects in Johor

BY DANNY YAP

PETALING JAYA: SP Setia Bhd sees good prospects for property developments in south Johor following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transform the region into a major economic hub.

SP Setia group managing director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Tan Sri Liew Kee Sin said the allocation by the Government and expected flow of foreign investment totalling about RM15bil would provide further impetus to fast track the state's economy to the next growth level.

“We are very happy with the government allocation and positive sentiment towards the region,” he told StarBiz.

As a developer, SP Setia believed strongly in the potential of the Johor property market, especially the South Johor Economic Region (SJER), he said.

He said SJER was a boon for developers with substantial prime land bank in the area.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developers are the urban redevelopment plans slated for Johor Baru city and Port of Tanjung Pelepas, which will see existing industries upgraded to meet green standards and new standards being introduced to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Liew said.

He said an emerging zone that would spaw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ownships was also on the cards.  

In this respect, Liew said SP Setia's 1,509-acre Bukit Indah project in Bandar Nusajaya was one of the prime beneficiaries of the increased economic activity due to projects such as the Johor's new administrative capital, extension of Sen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and the Nusajaya Educity, which was expected to house at least four foreign universities with total enrolment of over 20,000 students.  

Started in 1997, the Bukit Indah project still had close to 600 acres of undeveloped land bank that could benefit from the Government's recent pump priming activities, he said.  

Liew said another project – Setia Tropika – located within the Tebrau corridor and forming part of the SJER, was another possible beneficiary.  

Spanning 740 acres and with a gross development value of RM2bil, the project had transformed the development landscape of Johor Baru with its chic contemporary designs, he said.  

“Setia Tropika will enjoy direct access to the North-South Expressway upon completion of the RM15mil link road being built by our subsidiary Setia Indah Sdn Bhd,” Liew noted. Its central location also afforded easy access to Johor Baru city centre and the causeway located 6km and 10km away respectively.

Asked if there would be a flood of investors buying properties in SJER, especially from Singapore, he said: “We believe that property demand in SJER is set to grow concurrently with the multiplier effects of the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nd introduction of commercially and investor-friendly incentives.”  

On SP Setia's investment strategy in Johor, Liew said the company would capitalise on its yet-to-be developed land bank in the state, riding on the expected increase in economic activities.  

He said SP Setia had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 strong following in the Johor Baru market with its signature projects that showcased award-winning landscaping, innovative lifestyle concepts and quality homes at accessible pricing.  

“Our Bukit Indah and Setia Tropika projects will underpin our growth in Johor. We are also actively scouting for more strategic land bank in Johor to further expand our presence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boost in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and economic activity,” said Liew.  

Asked what was further needed to attract more investors to Johor Baru, he said the state government must put in place first-class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introduce more attractive incentives and maintain its low-cost lead to become a choice investment and tourism destination.  

Other developers that have invested in the SJER include UEM World Bhd in Nusajaya and developers in Danga Ba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2006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t65 于 1-8-2006 11:00 PM 发表

馬來西亞府講的....聽聽就算了....未必會成功的呢.
无痛大员自己講  自己炒股
是机会也是陷阱

无痛大员自己講  自己炒股
是机会也是陷阱


某一天,我也在报上看到大马足球2018年要进世界杯!和这个一样。梦想每个人都有。但要看看执行的人的能力。当前还有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或者是根本不想解决。解决了才谈梦想。

很简单的一个比喻,砖都没有要学人建摩天大楼。痴人说梦话。

醒醒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6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如果要发展也不是坏事...

可是我听说柔佛那里不是很太平, 私会党活动很活跃, 与 KL 相比似乎有过之无不及, 请问各位前辈是真的吗? (小弟没去过柔佛,所以不太清楚,只是听人说过那里很复杂...不是有意贬底...请柔佛的朋友别介意我的少见多怪 )

如果是真的,那么政府似乎该先从治安下手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去那里住两个礼拜看吧。看看那里的海港和商业。



CC。T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6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柔佛经济发展区是不錯的發展,但是主要看它能和新加坡一樣嗎,因為馬來西亞發展都是要和馬來人有關係,華人要做政府的工程大都要和馬來人合作,就是講,你出資金而我只是出我是馬來人,所以大部份的生意合作伴,都是有馬來人的,所以這一點怎樣也不如新加坡政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ct65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山30日訊)首相拿督期里阿都拉表示,政府將著重落實柔南經濟區(SJER)計劃,使柔南躍升成為國際都市,並成為世界地圖上的亮點。

他指出,由國庫控股( 无痛大爷把持的国家资产 )所投資的柔南經濟區,在投入多項現代化及多元建設發展計劃后,將成為國家經過發展動力之一,帶動國家經濟起飛。

首相是于今早,在士乃機場戶外停車場舉行的千人集會上,作出上述表示。柔佛州務大臣拿督阿都干尼、企業與合作社部長拿督莫哈末卡立、農業與農基工業部長丹斯里慕尤汀、衛生部長拿督蔡細歷、外交部長拿督斯里賽哈密、青年及體育部部長拿督阿莎麗娜等多名內閣部長都出席聚會。

他表示,在其上任后,曾對我國北部、東部及南部作出規劃,除了北部以森那美集團為核心的經濟發展區,及以國油為主的東海岸發展區外,柔南以努沙再也行政中心及金海灣為主的經濟發展區,也是政府所密切的關注的計劃之一。

「在此次與柔州國陣議員的會面中,我已帶來了對柔南發展的重要議程,將與柔州國州議員進行商討。」

他表示, 柔南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因此柔南經濟發展區的建設,將吸引鄰國到我國進行投資,而多項大型建設的進行,也使柔南在將來成為國際都市,為國家經濟發展帶來正面影響。

他認為,柔南的進步將為東南亞經濟帶來重大影響,並成為東亞的焦點。

「柔南在未來的發展將可媲美香港及深圳等國際都市,並使柔南成為世界地圖上的亮點,柔佛名號舉世聞名。」

除此之外,首相也說,柔州現代化之父蘇丹阿布峇卡在從前為柔州注入現代化原素,惟柔州子民在經過多年之后應跨前一步,因此希柔南經濟發展區獲得柔州人民的支持。

雖然如此,首相也承諾,在著重于柔南現代化發展之余,政府也將會關注鄉區土著企業家的利益,致力使土著融入柔南經濟區的發展主流當中,同時也表示各階層社會人士將從上述發展計劃中獲益。



注:
没有新加坡的配合 ....柔南經濟區發展計劃成功率极低
无可否认新加坡政府在国外招商,国际关系等方面比马来西亚来的经验和优势


[ 本帖最后由 cct65 于 2-8-2006 11:2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6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柔州人口不足三百万
南柔拥440万人口??
无论如何,这是好事
cheers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主要是看经济的效益,柔佛的港口是政府控制的,但是发展的不错,台湾,中国和世界的船运巨子都进来了,政府里也有不少华裔精英(报上有时有看到他们的谈话。)

我们也不必拿新加破比,原因两地的发展目的不同。新加坡是转口贸易和服务业为主(占 65%)而我们是着重当地的工业,农业,化工,公路建筑的发展,配合国际的贸易。我们的进出口,大部本地吸纳,而新加坡是今天进口,明天又转运出去了。

我们整个企业界,现在是什么人都有,棕油业,制造业,在印尼的投资,(很大,华人不少),只要能带来经济效益就是。


CC。T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6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期望, 吉隆坡好像都搞得不上不下..,  除非Johor有1千万人口(而且要是华人),不然是搞不起的. 请不要拿中国做比较. 我的中国朋友看到我们的地铁只有2-3节. 他问我这是地铁吗? 我觉得拿泰国来比还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itiw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电脑奇才 于 2-8-2006 11:35 AM 发表
不敢期望, 吉隆坡好像都搞得不上不下..,  除非Johor有1千万人口(而且要是华人),不然是搞不起的. 请不要拿中国做比较. 我的中国朋友看到我们的地铁只有2-3节. 他问我这是地铁吗? 我觉得拿泰国来比还差不多.


華人那生得了那麼多,要400萬人還是要靠友族,或許政府會搞個可住400萬人的地方.
然後供40萬人的排污排水設備,供4萬人的公供交通,供4千人讀的華小,供4個人花的稅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6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新加坡共同努力事倍工半
新山大多工厂是新加坡人投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太差吧,中国商人,台湾商人,来到这里,对我们基建称羡不已呢。不多谈,这个问题谈多了变政治了。

我在这里只谈赚钱,我们的大小商人,现在已跃跃欲试,准备大干。

南柔的发展不是什么大不了。很快就可做好。看这10 年来,我们的,西港,北港,柔佛港口,沙阿南,布特拉,雪邦,尼来,USJ, 苏邦,KLCC,。。。。。数不清的新城市和蜘蛛网般的公路,柔南区算的什么。


CC。T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006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有人提到大马的国际关系,这方面我们比新加坡优越的多。我们是广交朋友,而新加坡则一直要跟随美国。我门在印尼的投资(木材和棕油),在中国和第三世界,回教世界的商业投资远超过本区别的国家。国油最近收购了 11%的俄罗斯石油公司,成为最大的俄罗斯油公司的海外股东(第二是 BP)国油在31 个国家有投资和商业/。这对我们未来的能源供应有大影响。


CC。T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ct65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tan 于 2-8-2006 12:53 PM 发表
我们不太差吧,中国商人,台湾商人,来到这里,对我们基建称羡不已呢。不多谈,这个问题谈多了变政治了。

我在这里只谈赚钱,我们的大小商人,现在已跃跃欲试,准备大干。

南柔的发展不是什么大不了。很快就 ...


马来西亚政府深深幻想迷信于第一流的基础设备
南柔经济发展区  = Next "多媒体超级走廊 MSC"


"多媒体超级走廊"成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动力新华网 ( 2002-05-12 15:07:13 )
  新华网上海5月12日电(记者 钱春弦)马来西亚的一位官员今天表示,通过发展“多媒体超级走廊”,马来西亚已走上了向知识型经济转变的发展道路,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
  正在上海出席亚行年会的马来西亚多媒体发展公司高级副总裁达那班兰说,目前马来西亚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成功地创建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第二阶段是在2010年前把这个走廊与世界上网络技术发达的城市连接起来,第三阶段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向知识型经济的转变。
  从1996年起,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在本国建设东南亚的“硅谷”,目前已在首都吉隆坡以南建立了“多媒体超级走廊”,有676家本地多媒体企业和50家世界一流企业加盟,总投资额已上升到8.35亿美元。


多媒体超级走廊 十年黄梁梦 Oct 07, 2005  财经前线   苏爱萍           
【本刊苏爱萍撰述】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MSC)计划走过十年,带着失败的经验,今年起移师北部,希望在槟城重头来过。然而,十年的黄金岁月已流逝,如今时移势易,马来西亚先机已失。重头做起,我们追得上本区域的其他对手吗?
迈入千禧年以前的90年代末,建立科技城或发展网络商机,是本区域多国热衷的潮流,马来西亚也不例外。由当时的首相马哈迪提出的“多媒体超级走廊”概念,到今天仍是让人钦佩的伟大愿景。
但遗憾的是,十年过去,这概念还是停留在“伟大愿景”的水平。多媒体超级走廊的鸿图大业,也被批为马哈迪时代的其中一只“白象”。

今年是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十周年,配合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迈入第二个阶段,国际顾问团会议也首次移师北上,在有“马来西亚硅谷”美称的槟城召开。

虽然,此次北上说是配合次阶段的发展,事实上,有鉴于布特拉再也(Putrajaya)与赛柏再也(Cyberjaya)两大科技城的成绩严重不及格,多媒体超级走廊“败走”槟城,实是带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若布城与赛城的发展注定是失败,多媒体超级走廊的中心转至槟城,标志的是布城与赛城的十年心血归零,槟城一站,等于多媒体超级走廊的推动的重头来过。

布城失败 未来在槟城
全球教育管理集团(Global Edu Tech Management)董事长赖炳荣在一次访问中直言,布城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已是一项失败,今天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在槟城。赖炳荣曾担任槟州首席部长许子根的顾问。 布城现在变成了一个住宅产业发展计划,就如新加坡政府的苏州工业园计划(从工业园变成住宅产业发展)。”

若多媒体超级走廊代表了马哈迪,苏州工业园则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代表作。苏州工业园是新加坡政府砸下重金打造的大计划。尽管李光耀是中国人相当推崇的领袖,而苏州地方政府与新加坡政府也关系良好,种种利好条件却无法扭转苏州工业园无法吸引外资到来设厂的失败命运。

最近几年,苏州工业园的发展重心转至高档住宅产业的方向,虽与当年的工业园宏愿背离,最低限度也为原本死气沉沉的苏州工业园注入一丝生气。巧合得很,李光耀与马哈迪,苏州工业园与多媒体超级走廊,竟是如此巧妙,类似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形态的变异,也在马来西亚的布城与赛城上演。

赖炳荣说,如今希望在槟城,他看来对多媒体超级走廊移师槟城的新方向感到乐观。他说:“我也投资了一家槟城科技公司。你看,我还未放弃马来西亚。”

错过槟城,严重策略失误
马来亚大学科学与科技研究部门副教授迪鲁接受《独立新闻在线》专访时指出,多媒体超级走廊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取得成就,然而,当年没有选择从槟城开始,确实是一个“严重的策略失误”。
根据多媒体发展中心(MDC),截至2005年9月19日,共有1344家公司获得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地位,其中只有332家或24.7%是外国公司,由本地与外资联营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更仅有35家而已。

另一方面,据2004年多媒体发展中心针对665家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进行的调查,每家公司的平均员工人数仅为30.7人而已,其中本地雇员所占比重高达82%。多媒体发展中心估计,整个领域聘请的雇员人数将可在2005年达到22,293万人。

投资额方面,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于2003及2004年作出的资本投资分别仅10.4亿元与马币6.9亿元而已,将应付日常营运开支的投资额也计算在内的投资额也仅有马币46.3亿元及马币45.1亿元而已。

迪鲁指出,十年前槟城乃是本区域一个享有盛名的科技枢纽,若当时借重槟城的基础、软硬体建设、以及外资的口碑等现成好处,对实现多媒体超级走廊概念其实有莫大好处。

“为何当年推动多媒体超级走廊不从槟城开始?我们无法了解,但无可否认的是,那真是一个严重的策略失误。现在,我们已经落后别人十年了。”

槟城可惜近黄昏
90年代经济腾飞的时代,槟城是马来西亚有名的电子城,她也是槟岛人的骄傲,在电子领域的带动下,槟城距离国都吉隆坡虽有数百公里之遥,但是,她的发展不输给吉隆坡,其生活水平与吉隆坡相当,甚至更高。

然而,随着中国与印度经济崛起,两国凭着更低的劳工成本与更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发挥巨大的吸金效力。槟城在两大经济“巨人”阴影的笼罩下,昔日光辉正在渐渐退色。

十年前的策略布局出错,今天即使政府认清事实,愿意从槟城再重头做起,然而,今天实现多媒体超级走廊的梦,路途只会较十年前更为艰辛。首先,各种迹象显示,槟城的发展已有西山薄日的征兆。

印度与中国崛起把大部分外资吸走固然是一因,马来西亚的人力素质江河日下也是祸首。不管是素质或数量,马来西亚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栽培足够的科技人才。

“印度的邦加罗尔(Bangalore),基础设备非常恶劣,但是外资蜂拥而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印度有很多素质很好的软体人才,而且劳工成本非常低!” 马来西亚正好相反,政府迷信于第一流的基础设备,相信兴建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就能让马来西亚人在国际社会上昂首做人。中国有句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是建国之本,可惜要花上百年来培育,好走捷径的马来西亚政府,则选择了短时间可见成效的昂贵建筑工程。  

人力素质优势渐消失

迪鲁担心的是:“本地大学出产很多的ICT毕业生,但是,他们的素质不够好,英文不好,没有自信,不会表达自己。最近在一个多媒体展览会上,数千本地ICT学生出席,仅有数百位被录取,我们的人才不但少,而且不够好。”


马来西亚的电子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20年前,许多美国公司乘搭东南亚地区的成长愿景的列车,纷纷来到本地设厂。马美商会是代表这些美商利益的重要组织。

马美商会不久前曾指出,马来西亚确实面对严峻挑战,她还有一些优势,但在漫漫消失。马来西亚的电子领域有超过30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没有新的外资进来,但也没有公司迁走,较长的发展历史,使她具备较高的操作效益、一定的成本优势及较完善的制度。

根据马美商会(AMCHAM)的调查,与中国比较,马来西亚的劳工成本还有优势,但是,这优势估计会在未来三年内消失。

举个例子,马来西亚工程师的年薪是马币41,800元,而中国工程师的年薪是马币41,040元,差距非常小而已。不过,马美商会也指出,中国的问题是当地的雇员流失率很高。

若多媒体超级走廊代表了马来西亚的资讯工艺科技发展的全貌,与其他地区的科技城发展比较,如:杜拜的网络城(Internet City)、印度的邦加罗尔、菲律宾、中国等周边国家的发展比较,十年已过我们仍停留在婴孩学步的阶段而已。

从马哈迪手中一并接下多媒体超级走廊的计划,阿都拉政府应往超越流于硬体建设的层次进发,前路迢遥,他做得到吗?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发展多媒体走廊障碍多

去年,国阵成员党民政党主席林敬益在内阁改组中,被首相委以重任,出掌能源、水务与通讯部,他上任后的其中一项重任是,推广国内宽频网络服务的覆盖率。

在2006年预算案中,水务、能源与通讯部获得的发展开销拨款是所有部门中第五大的,共分配到马币21亿5440万元拨款,较去年增加4.8%。

网络覆盖率是实现提升资讯工艺科技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政府的目标是实现全国至少10%的宽频服务覆盖率,林敬益接任时的宽频覆盖率是0.1%,而目前宽频网络的覆盖率仍只牛步前进至4%而已。这和韩国等先进国超过60%的宽频覆盖率相比,无异于蜉漪与大树的对比差距。

为了这件事,林敬益也经常在公开场吐槽,指电讯公司只看重盈利,没有意愿全力助推宽频覆盖率。

不就前,在一场全球公共政策讲座会上,林敬益也指出,推动资讯工艺科技发展的另一项障碍是,公众对通讯科技的运用仍普遍存有迷思。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许多人相信手机的微波会致癌或引发其他疾病、对电讯塔的建设感到抗拒等问题

“他们(人民)会告诉你,要在哪建电讯塔都可以,只要不建在我家的后院就行。”

林敬益也提到,政府计划让所有学校都能无线上网,但是,竟然还有很多乡区学校是连电供也没有的,林敬益更说,这根本就是“无电(electricless)又无线(wireless)”的怪趣现象。


马来西亚政府花了十年在多媒体超级走廊的计划上,却犹如黄梁梦醒,原来一事无成。国际油价在过去十年持续上攀,无怪国阵政府仍好整以暇。未来十年,虽然相信希望在槟城,若这一回我们再一次入宝山而空手归,差别在于,到时马来西亚经济“油”尽灯灭,再一个十年黄梁梦,我们的经济前路在何方?这恐怕是谁都不敢想的问题。

注 :
原来我们的CC TAN 比马来亚大学科学与科技研究部门副教授迪鲁还要有学识和见地
佩服! 佩服!
景仰! 景仰!



[ 本帖最后由 cct65 于 2-8-2006 01:2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ct65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2006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tan 于 2-8-2006 01:03 PM 发表
还有,有人提到大马的国际关系,这方面我们比新加坡优越的多。我们是广交朋友,而新加坡则一直要跟随美国。我门在印尼的投资(木材和棕油),在中国和第三世界,回教世界的商业投资远超过本区别的国家。国油最近收 ...



新加坡一直要跟随美国
马来西亚就跟随回教世界一起示威反美
可惜回教世界的钱不喜欢来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看的到,拿不到 ( 有难大家当 有富你没份 )

回教世界的钱大部分溜到回教世界的死对头美国的盟友新加坡手里 哈哈

新加坡交易所(SGX)與富時(FTSE)、雅薩(Yasaar)研究機構合作,已經在2006年2月推出符合回教律法與精神的股價指數,新加坡交易已經成為亞洲第一家推出回教金融商品的交易所。 以新加坡爲基地的基金資産大約有3500億美元,其中130億美元左右來自中東產油國,比兩年前的35億美元大幅成長。



马来西亚走世俗化路线
回教金融产品中东市场不受落  Apr 26, 2006  苏爱萍
           
【本刊苏爱萍撰述】马来西亚政府意欲将吉隆坡打造成本区域的回教金融枢纽。不过,世界各地对回教教义诠释有分歧的现象,加上自由经济体既有的“世俗化”特质,已成了马来西亚登跃国际回教金融舞台的绊脚石。

马来西亚是本区域最早向国际化开放门户的国家。既然是以出口为生的经济体,马来西亚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就必须和国际潮流接轨。马来西亚不可能落实所谓100%依循回教法的制度,尤其是经济层面的决策则更难办到。因此,尽管人口以回教徒为主,马来西亚政府的行事作风看在纯粹的回教国眼里,仍是向属世价值靠拢的国家。

受此矛盾背景所困,马来西亚政府发展回教金融中心的努力,也已卡在满足本地世俗化市场或全力追求国际回教市场100%符合回教原则,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之间。

三家外资回教银行抢滩

配合打造回教金融市场枢纽的努力,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总共发出了三张回教银行执照给外资银行,三家拿到执照的银行分别是:科威特金融(Kuwait Finance House)、一家卡达回教银行财团和一家来自沙地阿拉伯的Al-Rajhi银行集团。

科威特金融是第一家在马来西亚开业的外资回教银行。随着外资回教银行登陆抢滩以后,那些拥有银行工作经验,同时兼具回教法知识的本地金融人才,顿时大为抢手。

三家回教外资银行加入本地银行业的战围,使回教银行业看来百花齐放,奇怪的是,本地信奉回教的银行执行人员对这一趋势并未特别感到振奋。

一名在本地一家主导银行回教金融部门工作的执行人员对《独立新闻在线》说:“阿拉只有一位,原则就是原则。凭什么你以为自己就一定比较‘回教’,我们就不够虔诚呢?我们对本地的回教银行很满意,根本不想跳槽到外资回教银行去。虽然,他们付的是美金。”

这位执行人员说,外资回教银行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这情况连国家银行也甚感懊恼。她表示,本地银行在回教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开发上,屡有创新佳作,本地人并不稀罕到外资回教银行工作。

除了外资回教银行以不同的标准审视本地回教银行的作业,马来西亚回教金融的法规原则也被认为不够“回教”,这造成马来西亚推出的回教金融产品无法登越国际市场。

马来西亚国际回教大学副教授恩谷拉比亚(Dr. Engku Adabiah)指出:“全球市场要求回教金融产品必须100%符合回教法。这情况使得马来西亚开发的回教金融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卖不出去,只能局限在本地市场而已。”

证监会(SC)在1996年设立了回教法顾问理事会(Syariah Advisory Council),目的是协助证监会制定回教资金市场与回教法条例的运作和发展蓝图。证监会是负责监管马来西亚资金市场的运作与发展的机构。就此,政府以证监会为首,组成了规管回教资金市场的中央单位。

回教金融法顾问莫哈默道巴卡博士(Dr. Mohd Daud Bakar)指出,回教法的内容阐述主要为“不能做的事情”定义,而非定义“什么能做”。因此,在设计回教金融产品时,金融业者只需小心避开被禁止的事物,不需要过分担忧自己是否符合了所有可做的事物。

回教法禁止的事项如:不能收取或付给现金利息(Riba)、不能销售或购买那些在不知情下后果堪虞的物品(Gharar)、不能销售或购买不洁或非清真(not halal)的产品或服务、不能赌博(因为赌博是零和游戏)以及从事任何和既有法律或学者定下的原则(fatwa)有所冲突的条件或行为。

回教法诠释:全球观点VS非全球观点

问题在于,关于回教法的诠释,过去1400年来都存在不同国家和学者之间异见分歧的情况。目前,广为知晓的律法派别就有四大类。

除了马来西亚、苏丹和印尼等国,许多回教国家并没有设立中央级的回教金融法规管机构,这些国家在面对回教法的诠释争议时,多会参考科威特、巴林或苏丹等国执行的标准和原则。

这些国家的金融产品必须依循的原则,多由一个回教机构董事部负责拟定,一些情况下,这些原则被接受为具代表性的“全球观点”。但是也有很多的原则,只在特定的国家被接受。这情况发展下去,形成了两种回教法原则,一种是全球接纳的,另一种是不受全球接纳的标准。

在金融市场上,从买空卖空活动(short selling)到对冲基金(Hedge Funds)的运作、再到买了再卖商品以套取现金等金融产品或交易的定义和诠释,都因回教法的多重标准,而变得有时合法有时非法,完全胥视于涉及国家所奉行的回教法标准。

比如在中东地区,权益买卖(trading of options)是违反回教法的交易。因为,“权益”不是一个可买卖的物品,它不过是一项给持有者购买的权益。在马来西亚的回教金融产品法下,“权益”却是被允许使用和买卖的金融工具。

莫哈默道指出,在马来西亚,我们的回教金融法所承认或接受的原则和标准,在国际上多不受承认。

马来西亚非100%回教国,难于强求100%符合回教法

莫哈默道经常和国际回教学者讨论,如何定义和诠释回教金融法。在许多相持不下的争论中,他都主张,马来西亚并非一个100%的回教国,在马来西亚的情境中,100%遵循回教法的金融产品并不适合马来西亚的市场。

例子如在设计回教产业信托基金(Islamic REITS)时,应否纳入来自不符合回教教义的产业之租金收入的争议。在马来西亚,回教产业信托基金容许20%的租金收入来自不符回教教义的产业,在中东国家这是违反教义的做法。中东国家的同类型产品,租金收入必须100%来自符合回教教义的产业。

莫哈默道说:“我提出的论点是,马来西亚并非一个100%的回教国。因此,应该容忍一些不符教义的租金收入。在一个非100%回教徒的国家,实现100%符合教义标准的租金收入很难办到。”

另一个例子是:国际市场上,各类型金融产品的报酬率,都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指标。比如,伦敦银行同业拆息率(LIBOR)是全球金融市场上,各类利率期权或债权广为采用的标的利率。此为“世俗”的比较指标,回教金融产品是否也能采纳“世俗”的标的为比较基准?这问题就让不少从事回教金融服务业务的回教徒感到困惑。

莫哈默道认为:“若我们(回教金融产品)能有一个回教标的,这当然非常好。尽管如此,回教法并没有禁止我们以传统标准为标的。传统标的如伦敦银行同业拆息率(LIBOR)、吉隆坡银行同业拆息率(KLIBOR)等,任何拆息率都没问题。”

国际油价高涨让中东国家累积了庞大的“黑金”(Petrol Money),同时也助长着国际回教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有趣的是,新加坡并非回教国,在抢滩回教金融市场的表现,却有越战越勇的迹象。本地业者不禁感到懊恼,为什么新加坡做得到,反而以回教徒人口为大多数的马来西亚却相形见绌呢?

新加坡也分一杯羹

对新加坡而言,推动回教金融产品的发展,和复杂的宗教法诠释没有关系。反之,那纯粹是市场供需的一环而已。新加坡的任务是,在本区域提供一个方便的交易地点和便利给市场投资者。只要有需求,不管是何类产品,新加坡都会设法满足。

恩谷拉比亚说:“新加坡一直以来把自己定位为市场中介。她提供一个市场给市场参与者,与此同时,她留心观察这些参与者,依据他们的需要供给产品。”

她说;“马来西亚有太多繁文缛节,也没有以客为尊。我们过于关心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却没思考市场要的是什么。”

恩谷拉比亚建议,马来西亚可以考虑走“双轨路线”,即在同一个市场里存在两种标准。一个标准满足国内需求,另一个标准则为国际市场服务。毕竟,本地市场也存在对回教金融产品的需求。

莫哈默道更主张,回教资金市场的发展,应该依循市场力量的牵引,原因是,没有谁的力量能超越市场。

也许马来西亚的非回教徒在生活的其他层面,有被回教法入侵和压逼的窒息感。对于回教学者在金融法规上所展现的开明与开放姿态,你也许要感到惊异。也许正如莫哈默道所言:“市场的力量是所向披靡的。”

[ 本帖最后由 cct65 于 2-8-2006 02: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7-2025 07:25 PM , Processed in 0.13719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