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膳食纖維好處多?
膳食纖維是否真能預防直腸癌呢?
撰文╱明克爾(JR Minkel)
翻譯/高銓孝
即使攝取大量的纖維,可能也無法減低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膳食纖維是否真能預防結直腸癌呢?研究指出,根據實驗設計、纖維種類的不同,所得的結論也會有所不同:膳食纖維對得結直腸癌的風險可以有降低、完全無關,甚至是增加的作用。這篇大型研究報告發表於2005年12月14日的《美國醫學會期刊》,總結了13項前瞻性研究的結果,追蹤了72萬5000人長達20年以上。雖然科學家無法控制研究對象其他的飲食因子或其攝入纖維的水溶性,他們仍然總結出:每日食用少量(10公克以下)膳食纖維的人,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隨之增加;而大量食用膳食纖維也無助於降低發病風險。研究還指出,只有全穀類食品裡的纖維能稍微降低直腸癌的風險,而水果與蔬菜裡的纖維則無效。
[ 本帖最后由 j880905 于 30-3-2006 07:18 PM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3-2006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繞極衛星不許動
衛星計畫的延遲,可能殃及氣候的研究與預測。
撰文╱蔡宙(Charles Q. Choi)
翻譯/蔡雅鈴
進度落後:上圖是畫家筆下國家繞極運作環境衛星系統的衛星。這個計畫可能得拖到2009年4月,才會開始發射衛星。
諸如警告卡崔娜颶風將侵襲何處的長期天氣預測,倚賴的是繞極衛星提供的資料。它們取得的不只是地球南北兩極的詳細資料,還包括在它們底下轉動的世界,差不多就是地球表面所有的點。替換老舊的美國軍用與民用衛星群的計畫,目前岌岌可危,預算超支30億美元,而第一顆替換的衛星發射時程,進度更足足落後三年之多。
現今繞極衛星的維修,分別由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及美國國防部兩個機構負責,每個機構兩顆。1994年,美國決定建立國家繞極運作環境衛星系統(NPOESS),以滿足這兩個機構加總的需求。這個整合型計畫的六顆衛星,將裝載14種儀器,約為軍用或民用繞極衛星的兩倍,而且可以省下18億美元。
2002年,美國將衛星合約給予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Grumman)之時,原本預定要在今年5月試射裝載四種儀器的測試衛星,在2008年6月展示第一顆功能完備的替換衛星。然而,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監督測試的衛星,發射日期已經延期至2009年4月,替換衛星更推遲至2012年,NOAA與國防部官員2005年11月在眾議院科學委員會證實了這件事。「現在事情很明白了,各個決策的訂定所參考的相關科技困難度的分析,幾乎從一開始就太少了。」委員會主席紐約州眾議員波勒(Sherwood Boehlert)在聽證會時說。
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表示,大部份的延誤與費用的增加,肇因於衛星感應器各式各樣的問題,特別是配備紅外線相機的可視紅外成像輻射儀組(VIIRS),本來是用來收集雲的影像以及探測海洋的表面溫度。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現在的說法是,他們原本以為VIIRS的開發,應該不會像後來演變的這樣困難,因為VIIRS在各方面,都是根基於原本就存在的儀器。
美國政府以及承包商雙方都不能即時體認與解決問題,政府審計局的官員包能(David Powner)在聽證會上如此陳述。他還說,衛星計畫的領導主管在核定幾項重大決策時,通常都是逕行選擇,而不是做更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為了讓計畫回到正軌,NOAA、國防部和NASA僱了一位新的計畫整合經理。除此之外,建造VIIRS的下游廠商雷神公司(Raytheon),也換掉了製造儀器的整個團隊,而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也加強了對下游廠商的監督。為了節省時間及金錢,NOAA的主管勞坦巴克(Conrad C. Lautenbacher)說,衛星上的感應器可能會刪去一部份。不過由航太公司(Aerospace Corporation)主導的獨立審查結果認為,不論計畫有什麼變動,都至少會有大約10億美元的超支。眾議院的科學委員會也憂心,此計畫會因為其跨機構整合的性質,而讓問題變得不易解決。
替代方案還是有的,但並不完美。軍事衛星或許可以撐過2012年,雖然它們不能提供NOAA天氣預報模式需要的所有資料。NASA的研究衛星或長期的高空飛行也可以幫上忙。勞坦巴克說,工程人員可以強化測試衛星,它們獲得的資料量是功能完備衛星的93%。工程人員也可以讓NOAA現有繞極衛星的飛行期,超過平均堪用四年的生命期。歐洲的衛星也是選項之一,如果它們可資利用,而且產生的資料格式與美國的天氣預報模式能夠相容的話。
這個計畫的修正方案應該在今年春天就能完成,同時NOAA和國防部分別會在2007年12月及2011年10月,發射他們最後一顆原本的繞極衛星。如果NOAA的衛星失敗了(畢竟大約每10顆衛星,就有一顆在發射過程之中或者之後會失敗),那麼美國民用繞極衛星的運轉,將要忍受至少四年的空窗期。那顆衛星也許特別容易失敗,因為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曾經意外將它摔落,而造成嚴重的損壞。
這樣的空窗缺口可能很嚴重,科羅拉多州波爾德市的大學大氣研究公司總裁安西斯(Richard A. Anthes)解釋:「這在颶風登陸地點的預報上,誤差範圍可能由幾十英里變成幾百英里。」
[ 本帖最后由 j880905 于 30-3-2006 07:18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3-2006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感覺,不要敏感!
獨角鯨的長牙,用處高明!
撰文╱蔡宙(Charles Q. Choi)
翻譯/林嘉澍
獨角鯨的長角看來是個複雜的感測器,而不是用來打架的。
獨角鯨(narwhal)有顆將近250公分長的螺旋狀長牙,使牠看起來像極了海中的獨角獸!有些人認為,這種一般身長約為400~450公分的鯨,是用長牙來擊碎北極海的冰層;也有人推測那是用來與其他雄性對決的一把「長槍」。但事實上,這顆長牙可能是用於捕獵與導航的巨型感測器。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森尼學會,以及國家標準與技術局的學者利用電子顯微鏡,研究兩頭雄鯨的長牙後發現,每顆牙都有大約1000萬條神經自表面深入內部。這麼敏感的一顆牙齒,並不會讓獨角鯨因為吃到冰而頭痛;反之,它可以感測水溫及壓力的變化,以及鹽度和獵物所導致的分子濃度差異。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2005年12月在加州聖地牙哥舉行的第16屆海洋哺乳動物生物學雙年會。
[ 本帖最后由 j880905 于 30-3-2006 07:19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4-2006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幹細胞醜聞餘波蕩漾
黃禹錫事件後,幹細胞研究還能恢復往日的榮景嗎?
撰文╱畢爾茲利(Sara Beardsley)
翻譯/陳儀蓁
螢幕上的韓文寫著:「幹細胞的性別完全吻合。」稍晚的調查則發現,黃禹錫的資料造假。
在剛要起飛的胚胎幹細胞研究領域中,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黃禹錫一度獨領風騷,原本在他背後腳步踉蹌的那些科學家,現在終於了解為什麼:他的資料造假。黃禹錫在2005年年底承認他的研究造假,並且還有檯面下的交易,而該領域最受看好的醫療發展紀錄「為病人量身訂做的幹細胞株」,也一併消失。留下的一連串好奇是:這個危機,也就是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倫理專家莫瑞諾(Jonathan Moreno)所說的「微生物學最嚴重的行為失當」,會對胚胎幹細胞的爭議造成什麼影響?
從2004年開始,黃禹錫和他的研究同仁陸續在體細胞核轉植技術(又稱醫療複製)領域中,發表了數個驚人的成果:他們成功將成人細胞的細胞核植入胚胎中,培養出病人專屬的幹細胞。隨著去年的真相大白(這些研究成果中只有複製狗是真的),現在幹細胞社群正審慎評估此事件的影響。
往壞處想,新加坡胚胎幹細胞國際公司的科爾曼(Alan Colman)說,如果一般大眾無法了解,韓國人帶頭的研究只佔了胚胎幹細胞領域的一個小山頭,其實胚胎幹細胞主要的研究,已經從早年培養出的幹細胞株獲益良多,「那麼此事件將會傷害到整個幹細胞研究」。美國政府唯一贊助的主要幹細胞研究,在科學上和倫理上爭議都不大,因為這項研究不需再用到新的人類卵細胞。大力反對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美國生物倫理與人類尊嚴中心執行長福格森(Andrew Fergusson)證實此事件造成的傷害,並預言如果考慮到金錢的投資、走在鋼索上的道德問題、缺乏科學實證等因素,這次的敗筆「將使得美國大眾不傾向支持幹細胞研究」。這樣一個逆轉,對美國的研究人員而言是一場災難,因為他們靠的不是聯邦政府的資助,而是大眾對科學研究的熱誠:這些熱誠會轉化為私人捐款以及州政府的立法補助。
往好處想,這次的醜聞頂多是把醫療複製的「時鐘往回撥」,使得「這個領域門戶大開」,加州拉荷雅市柏恩翰研究所的史奈德(Evan Snyder)如此說道;而他也將會繼續做與韓國類似的研究。科學家認為量身訂做的幹細胞,是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的協同主任梅爾頓(Douglas Melton)解釋道:「研究培養皿中的病理學,你在各方面所獲得的進展,將是採用其他方法難以預料的。」他說黃禹錫未能克服的瓶頸,主要是技術性的問題,而不是生物學上的,因此投注到此項研究的經費,仍然花得值得。
至於資金贊助者是否同意這樣的說法,還有待觀察。但是莫瑞諾指出「現在發生此事件對美國所造成的影響,比在一年前來得輕」,因為加州、康乃狄格州、伊利諾州、紐澤西州這四州,已經在事前承諾贊助胚胎幹細胞的研究。(即使如此,紐澤西州最近仍然擱置了2005年幹細胞的議案。)至於其他贊助單位,賓州大學的生物倫理學家卡普蘭(Arthur Caplan)認為,「病人的支持並沒有受到影響」,這對目前身陷苦戰的幹細胞研究,無疑是一個正面註解。
除了未來的研究之外,一個更大的議題可能在於,目前科學社群對於行為失當的防護機制明顯不足。可能會有人抗辯說,當其他獨立的研究團隊無法重複做出黃禹錫的實驗,這項科學缺失終究會被發現。就道德責任而言,他們提出美國國家科學院在黃禹錫造假事件數個月之前出版的指導方針。而且事實上,此事件是由其他科學家所揭發,也證明了科學社群自我修正的本質。
然而,即使是最堅定的擁護者也得承認,在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必經的同儕審查機制,並不是設計用來揭露徹頭徹尾的造假。他們坦承,如果告發者當初沒有站出來,黃禹錫捏造資料、用不當手段取得捐贈卵子的做法,可能避得過眾人耳目。而造假事件的揭發,也使大眾的焦點轉移,回到美國與國際的立法規範上。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泰特爾鮑姆(Steven Teitelbaum)說:「這塊領域成了拓荒時代的美國西部,每一州都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他一直遊說布希政府改變政策,「我們沒有東西能確保這項研究是在符合倫理的情況下完成的,所以應該要立法規範。」包括卡普蘭在內的其他人,則認為有必要制訂國際公約來阻止卵細胞的販賣。缺乏監督的危險之一,就是各國可能會把國際幹細胞交換及合作研究擺在一旁。「如果沒有一定的標準,許多國家可能會成為孤立主義者。」科爾曼說。
無論如何,至少有一塊領域的活動會冷卻下來。看到據傳參與黃禹錫研究計畫的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夏騰(Gerald Schatten)在這次事件中沾了一身腥,莫瑞諾說:「現在科學家與其他人合作前,都會三思而後行。」未來受邀的共同作者,可能會在同意署名之前,更謹慎評估對方所提出的研究計畫;而且科學期刊也會被迫更嚴格監督所有參與的作者,特別是與南韓的學術往來,史奈德表示,「我們的一些捐款人傳達出了這樣的訊息:基本上,『別跟韓國人合作』。他們在這個領域的能力沒有問題,但是現在韓國人碰不得。」
改變可能是全面的,韓國的文化「充斥著扭曲的愛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首爾國立大學的一位教授在《韓國前鋒日報》的評論中寫道。有些人甚至預測科學政策會受到撼動,卡普蘭推測說:「我們將看到南韓建立起非常嚴格的規定,並過份執著在高標準上。」
面對造假事件引起的所有懷疑,許多業界人士希望大眾把焦點只放在真正犯錯的人,也就是黃禹錫身上。科學家認為黃禹錫的名譽可能就此一敗塗地,因為「他一直有機會坦承過失,卻不斷把錯推到別人身上。」科爾曼這麼說。最後,就如莫瑞諾所言:「重點不是廣泛的質疑,或是科學研究的倫理問題。這只跟所有人都同意的一件事有關:人不應該說謊。」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