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268|回复: 0
|
马华堂版图不断扩大,放眼未来突破200个团体会员
[复制链接]
|
|
|
(吉隆坡3日讯)马华堂总会长拿督斯里蔡志权博士直言,目前,马华堂已吸纳147个团体会员,其中超过一半为全国性社团,涵盖政经文教、慈善、社会服务等各大领域,同时包括血缘性、地缘性、业缘性与学缘性团体,充分展现其在全国华社的广泛影响力,故此马华堂的下一个目标是突破200个团体会员。
他指出,马华堂举办《隆情茶逸》系列第10场聚会,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16个华团组织加入,使得马华堂的版图不断扩大。
“这正是马华堂‘凝聚、传承、共荣’的最佳见证。”
马华堂当天也颁发会员证给16个新加入的团体,包括马来西亚摄影商总会、马来西亚义乌总商会、中文媒体俱乐部、马来西亚枪械射击协会、马来西亚欧氏、国际老子研究会、亚洲艺术教育协会、马来西亚生态语文发展研究会、雪隆潮州商会、马来西亚惠客总商会、雪兰莪安邦福建会馆、吉隆坡导游公会、亚太智库协会、马来西亚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马来西亚职业培训官协会以及马来西亚皇室鼎佳基金会。
他表示,在会员中不乏历史悠久、影响深厚的组织,例如成立111年的马来西亚洗衣公会、成立107年的雪隆建造行以及成立72年的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此外,还有来自槟城、森美兰、马六甲、吉兰丹、彭亨等州属的社团加入,如彭亨客家总会、马六甲谢氏公会等,使马华堂真正成为全国性华团平台。
此外,蔡志权指出,马华堂在过去半年非常忙碌,举办多项活动,让会员及社会大众受惠,如10月4日与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联办的中秋园游会,吸引超过2000人参与。
“马华堂上月代表马来西亚访问中国河南,并出席‘中国河南—东盟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投资合作会’及‘郑州—马来西亚商贸双向合作交流会’。”
“这两场会议云集中国与东盟多国政府代表与龙头企业,包括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郑州市委副书记兼市长、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印尼亚齐省省长,以及汶莱、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部长级代表。”
他指出,这些会议规模与刚落幕的东盟峰会相当,显示马华堂的地位正日益获得国际认同。
同时,蔡志权透露,马华堂即将举行的活动,包括11月马华堂匹克球比赛及12月11日马华堂22周年暨第二届《龙腾奖》精英表扬晚宴。
“马华堂APP上线计画也在进行当中,希望能为会员提供更多资讯与福利。”
他表示,所有活动都是为了让马华堂更贴近社会,传达社会声音,成为真正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华团。
蔡志权是在出席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马华堂)举办《隆情茶逸》系列第10场盛会——“隆情雅酌 叙联谊”时,如是表示。
其他与会的嘉宾,还包括马华堂名誉顾问拿督斯里张天赐局绅、马华堂兼华团联谊委员会主席 袁慧山、署理总会长薛富丰、副总会长拿督陈金松、拿督吴杰民局绅、黄保国博士、拿督黎永威、副总财政薛锦祺、青年团团长刘重庆及女将团主席丘宝珍、理事拿督李承照及潘志伟等。
蔡志权指出,最近马来西亚以东盟主席国的身份成功主办东盟峰会,吸引多国领袖如特朗普、李强等出席,并签署马美贸易协定及泰柬和平协议,展现小国的大格局。
“作为东道主,马来西亚在外交与区域协调方面表现亮眼。首相与各部长的积极发言与协调姿态,展现我国成熟与自信的国际形象。”
然而,他提醒,政府的努力,应让人民与商家真正感受到实际好处。
“外交成果若能转化为经济合作、旅游成长与中小企业新商机,才能让‘国际荣光’照进民生。”
“我们希望这份光彩能化为‘里子的进步’,让投资更活络、商贸更顺畅、就业更多、生活更轻松。”
他说,只有当外交舞台的荣誉与人民生活的温度相互呼应,东盟峰会的意义才算圆满。
蔡志权补充,正如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nnan)所言,外交的最高成就,不在于签署协议,而在于让人民过得更好。
“外交荣光固然重要,但最终的价值,应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改善与国家幸福感的提升上。”
另外,针对近期校园禁酒风波,蔡志权强调,有心人士不应干涉华校运作,华文教育是全马华人坚守的底线,绝不退让。
他指出,他对教育部已明确表示不会另行制定新政策或限制感到欣慰,这向社会释放了稳定与正面讯号,有助于缓解焦虑、维护多元社会共识。
他说,马华堂主张,政府在处理宗教、种族、教育等敏感议题时,应加强与民间组织沟通,包括华团、教育团体、商会等,先听实情再定调,以减少误会。
“完整、及时、透明的研拟程序有助提升决策公信力,避免‘U转’引发政策疑虑。”
蔡志权指出,作为华社桥梁组织,马华堂愿持续扮演政府与民间的沟通平台,一方面协助政府掌握民意,另一方面鼓励华社以理性、建设性方式参与国家治理。
“我们珍惜我国多元文化并存的传统,也理解政府推动中庸与和谐的努力。”
“期盼未来政策能兼顾多元、照顾各族实际需要与文化习俗,共同建设更团结、互信的马来西亚。”
|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