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9|回复: 0

「地鐵衝浪」悲劇不斷 誰之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025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紐約青少年地鐵衝浪(subway surfing)遊戲致死案例頻傳,上周又有兩名分別年僅12歲和13歲的女孩被發現喪命車頂。

「地鐵衝浪」遊戲據研究可追溯到一個世紀以前,但近年愈演愈烈,致命悲劇也一件接一件。這些尋求刺激的青少年,有的是從車頂墜落鐵軌摔死,有的被夾在列車和隧道壁之間撞死,有的則因碰觸了高壓地鐵軌道觸電亡。過去參與「地鐵衝浪」冒險的多為男孩,最近也有女孩的身影。

有人說,參與「地鐵衝浪」的青少年之所以愈來愈多,應歸咎於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在社媒上充斥的各種地鐵衝浪的視頻,以及青少年們分享的經驗,讓更多人躍躍欲試,爭相模仿。殊不知,爬上地鐵車廂頂並不是「衝浪」,而是自殺。

毫無疑問,地鐵衝浪悲劇頻傳,社媒無節制的渲染須付重大責任。然而負責營運地鐵系統的大都會運輸署(MTA)和負責地鐵運輸系統治安的警方同樣責無旁貸。

假若MTA增加列車攀爬難度,比方說運營期間每節車厢兩頭都上鎖,使得乘客不能在車厢之間自由走動;警方使用攝影機和感測器,以便更容易地檢測到列車上的「衝浪者」,或許就能減少地鐵衝事故的發生。

這並非異想天開,香港和杜拜等其他一些城市的地鐵列車就不易攀爬,這些列車車身呈流線型,外部沒有扶手,車廂之間也沒有開口。另有一些國家的鐵路系統採取極端手段,以防止人們爬上列車頂,都頗有效果。

值得欣慰的是,MTA已要求社媒公司刪除美化地鐵衝浪的視頻,據統計,截至2025年6月,已有1800多則視頻被刪除。MTA也在推廣公益廣告,讓青少年現身說法,呼籲同儕「待在車廂內,活下去」。去年夏天,MTA還與紐約市的學校合作,發起以漫畫書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旨在展示地鐵衝浪的危險及其對親人的影響。正所謂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0-2025 09:56 AM , Processed in 0.08851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