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貿易戰及其地緣政治效應,正衝擊美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形象。研究機構 Escalent 最新調查顯示,歐洲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的接受度首度超越美國。
Yahoo Finance報導,調查顯示,今年有47%受訪者表示會考慮中國車,僅44%願意考慮美國車。這與2024年形成對比,當時美國品牌仍有51%考慮度,中國僅31%。該調查於 5月21日至7月31日之間進行,涵蓋 1,692 位受訪者。
Escalent 驅動系統創新副總裁KC Boyce指出,「歐洲買家對美國汽車觀感惡化,可能與關稅、貿易協定,以及美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有關。」相較之下,歐洲對其他國家商品信任度普遍上升,日本商品信任度由50%升至54%,韓國由 30%升至34%,中國則由12%升至19%;唯獨美國下滑,由31%掉至24%。
價格與產品組合也是關鍵。歐洲買家普遍認為中國車更便宜,加上電動車需求持續,中國車廠在歐洲主打 EV 與油電車,符合市場期待。
實際銷售數據也印證此趨勢。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統計,特斯拉 7 月在歐洲註冊量僅8,837輛,年減40.2%;反觀中國比亞迪(BYD)同月註冊量達13,503輛,年增225%,已超越特斯拉。
雖然美國車在歐洲市場本就不及北美,但此波趨勢突顯,歐洲買家正用荷包表態,美國品牌正逐漸失去競爭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