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89|回复: 1

三星堆七項科研新成果發布 更精確發現鑄造新技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9-2025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以「考古學視野下的文明互鑒」為主題的2025三星堆論壇,27日在四川德陽開幕。論壇期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七項三星堆遺址多學科研究最新成果,進一步明確祭祀坑埋藏年代為商代晚期,首次發布青銅器鑄造中獨特的「芯骨—條形芯撐」技術,為揭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提供了有力實證。


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學聯合研究,通過碳十四年代測定,三號、四號、六號、八號祭祀坑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處於西元前1201年至西元前1012年,相當於商代晚期。一、二、三、四、七、八號坑中發現可拼對的同一器物殘片,表明埋藏年代相同。該成果為厘清祭祀坑年代和構建遺址精細年代架構提供了重要依據。

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科技大學與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聯合研究,對青銅器鑄造工藝有新的認識。研究顯示,三星堆青銅器在商代晚期形成以分鑄為核心,兼用渾鑄、鍛造的創新鑄造技術體系。獨特的「芯骨—條形芯撐」技術,有效解決了細長、彎曲器物的成型難題。在既有技術架構中,三星堆展現出獨特的技術創新與本土化表達。這一成果不僅深化了對中國古代青銅鑄造體系的整體認知,也為揭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及世界青銅技術與文化交流的機制提供新證據。

除了上述兩項研究進展,三星堆遺址出土金器製作技術、銅器彩繪工藝、陶器生產標準化、水稻耕種方式、象牙保護技術等5個方面的多學科研究也有重要發現。

其中,三星堆遺址的黃金用量估計超過2千克,同時期中國無出其右。三星堆遺址的金器都是金銀合金,來源可能是較為穩定的沙金礦,並通過灰吹法進行提煉。金面具不僅用於人頭像,還用於面具。

三星堆遺址的彩繪青銅器使用朱砂和大漆為原料,是中國最早的銅胎漆器。以髹漆技術為文化紐帶,揭示了三星堆遺址與金沙遺址的緊密關聯。

三星堆遺址商代晚期陶小平底罐羼和料的數量和粒徑大小均發生了顯著變化,器身比例與口沿形態也開始呈現出較高標準化趨勢。

三星堆遺址商代早期的古蜀先民確立了以集約化濕地稻作農業為主體的農業形態,由此支撐的高密度人口為三星堆遺址迅速崛起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與動力。

在掌握三星堆遺址出土象牙保存現狀、病害及劣化機理的基礎上,研發了現場保護技術、脫水加固技術,使出土象牙能在常規環境下保存、展示。

據瞭解,下一步,三星堆將持續推進遺址考古發掘、文物保護與多學科研究,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與闡釋工作,展現輝煌燦爛的古蜀文明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9-2025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11-2025 07:40 AM , Processed in 0.11449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