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回复: 0
|
「台灣螺絲」30年美國頭號供應國 川普關稅上路後苦哈哈
[复制链接]
|
|
紐約時報22日報導,台灣除了是全球知名的半導體製造重鎮,30多年來穩居美國金屬緊固件首要供應來源。但是川普政府50%鋼鋁關稅在6月上路後,台灣螺絲廠苦苦掙扎,加上台幣升值和中國大陸低價競爭,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台灣除了半導體聞名全球,還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卻常被忽視的螺絲大國。台灣螺絲大部分銷往美國,三十多年來一直是美國最大的螺絲和金屬緊固件來源國,包括螺帽與螺栓等,廣泛用於機場、庭院平台到浴室櫃等建設工程。
台灣南部路竹、岡山一帶更是密集的螺絲產業聚落,約有1500家工廠林立,平均每8人就有一人投身螺絲產業。然而,川普政府自6月開徵50%鋼鋁關稅後,台灣螺絲廠商對未來幾個月能否撐下去憂心忡忡。
高雄世豐螺絲自1973年創立,長年出口美國,供應家得寶(Home Depot)等零售商。第三代接班人、總經理陳駿彥(Kent Chen)透露,自川普關稅上路以來,公司訂單比去年同期下滑近2成,陷入「暫停模式」,「很多客戶都說再看看,然後就沒下文了。」
紐時報導指出,台灣科技產品的8月出口表現,如晶片和人工智慧伺服器,比去年同期大增超過5成,因為企業提前出貨,以避免可能的漲價。不過,像螺絲這類的非科技產品出口則下滑近6%。
加上台幣今年大幅升值也對出口導向的螺絲業造成沉重打擊。陳駿彥坦言:「我們從不虧錢,但今年第二季因匯率真的虧很大。」
同時,台灣最大的螺絲公司之一的路竹新益總經理蔡仁哲指出,來自中國的低價報價,往往比台灣低3至5成,也讓台灣螺絲業雪上加霜,關稅與匯率雙重壓力已將產業推到臨界點,還要與晶片業爭搶政府支援和勞動力。
像世豐、路竹新益等大公司在中國、菲律賓與越南都有工廠,可以轉移生產分散成本,至於多數中小型廠商缺乏這樣的彈性,只能硬扛關稅與匯率壓力。
家得寶執行長戴克(Ted Decker)已經表明,未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占它總採購量的10%以上。
但台灣業者直言,美國缺乏可替代工廠與勞動力。蔡仁哲強調:「連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廠都難找熟練工人,更何況是處理滾燙鋼材的螺絲廠?這種工作在美國根本不可能。」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