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回复: 0
|
發現減碳新魔法:肯亞有些無花果樹能把CO 2變石頭
[复制链接]
|
|
如何對抗全球暖化?人們常常會說到「種樹」,但是樹木會落葉,會枯萎,在枯葉枯枝腐敗後,又會釋放二氧化碳,所以效果不彰。然而科學家發現,一種在肯亞的無花果樹,竟然可以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石頭,這或許是對抗二氧化碳的新希望。
每日科學(Sctech daily)報導,來自肯亞、美國、奧地利和瑞士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在調查森林時發現,肯亞有些無花果樹具有一種非凡的能力:它們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 2),並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工程,先形成草酸鈣(oxalate,化學式:CaC₂O₄)晶體,並存於在樹根、樹幹當中,之後遇到細菌與真菌的作用,將草酸鈣分解成碳酸鈣(化學式:CaCO3),而碳酸鈣的質地就像石頭一樣,比如水泥的主成分石灰岩就是碳酸鈣。
蘇黎世大學 (UZH)羅利博士(Mike Rowley)表示:「我們對植物產生草酸鈣已有一段時間,但往往只研究它們會造成我們身體負擔,草酸鈣是腎結石的主要成分,所以飲食要特別避免。但現在我們注意它的碳封存潛力。如果我們種植此類樹木,以農林複合模式經營,並利用其在生產糧食的同時,將二氧化碳以有機碳的形式封存,如此一方面收成無花果,二方面為我們應對氣候變遷,一舉兩得。 」
羅利博士表示,會生成大量草酸鈣的樹木,往往集中在熱帶地區,第一個被證實具有活躍草酸-碳酸鹽途徑的樹木,是大綠柄桑(學名:Milicia excelsa)。這種樹的一生中,平均可以在土壤中封存大約一噸的碳酸鈣。
文章來源:These Fruit Trees Turn CO₂ Into Stone – And Might Just Save the Planet
這種特異功能是怎麼來的? 可能與熱帶地區高溫多雨,土壤裡的鹼性礦物質容易流失,造成土地酸化貧瘠有關。這一類的樹木演化出獨特的改善土壤能力,刻意將草酸鈣保留在樹根、樹幹當中,當樹木的部分死亡腐爛時,微生物和真菌會將這些晶體轉化為碳酸鈣,使樹木周圍的土質,從貧瘠的酸性土,變更成肥沃的鹼性土。
科學家正在比對哪一種無花果樹最值得栽培,他們發現一種為韋克菲德無花果(Ficus wakefieldii),封存二氧化碳的效果最強。他們目前正計劃透過量化其需水量和果實產量,更詳細的分析不同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封存量,來評估該樹種是否適合農林複合經營。
羅利博士說: 「我們相信,草酸-碳酸鹽途徑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尚未被充分探索的減碳途徑,未來我們種植林業或果樹時,可以考慮這一部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