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44|回复: 1

只有蚊子大小!6月18日,中国正式宣布:突破微型机器人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6-2025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有蚊子大小!6月18日,中国正式宣布:突破微型机器人技术

中国的科学家这回可真是搞出了个不得了的东西——蚊子大小的机器人!就在6月18日这天,官方正式宣布突破了微型仿生机器人技术,别看东西小,这背后的分量可一点都不轻。

想象一下,未来战场上飞过一只不起眼的“蚊子”,谁也不会多看一眼,可它却能悄无声息地把整个战场看得清清楚楚;又或者,在你血管里游走的微型装置,能像快递员一样精准把药物送到病灶位置。

这些听起来像科幻片的场景,现在真被咱们的科研团队给“捏”出来了。


核心突破就在那个比米粒还小的“心脏”上。

以前造微型机器人最头疼的就是驱动器问题——东西越小,越难让它既灵活变形又能稳定保持某个动作形态。

好比让你操作一粒芝麻做广播体操,还得能定格在某个姿势上,难度可想而知。

但清华大学的团队搞出了薄膜状的微型驱动器,薄薄一片却能让机器人像变形金刚似的随意变形,想飞就展开翅膀,想爬就缩起腿脚,电信号一刺激还能稳稳“锁”住某个姿势。

这个技术突破直接解决了微型机器人界的“心脏病”问题,有了这颗强健的“心脏”,机器人才能真正活起来。

具体能小到什么程度? 国防科大这次曝光的仿生机器人就和蚊子差不多尺寸,也就几毫米到一厘米左右大小。


别小看这些迷你家伙,它们可是五脏俱全。

比如北航之前研发的仿生“昆虫”机器人,才2厘米长、1.76克重,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但能源、控制、通讯系统全塞进去了,不用外接电线就能满地跑。

更夸张的是有些实验室的微纳机器人,尺寸直接掉到0.3毫米级别,比头发丝还细,却能扛起十倍于自身重量的东西,在血管里穿行完全不是问题。

这种尺寸的精妙之处在于——足够小才能钻进人类进不去的缝隙,足够轻才能靠微弱气流飘起来,足够隐蔽才能消失在环境背景里。


技术突破背后是材料和脑子的双重升级。

以前给微型机器人安个电机?塞进去就跟往手表里塞个拖拉机似的,根本转不动。

现在科学家们玩出了新花样:有靠碳纳米管橡胶通电变形的软驱动器,静电能把它捏成各种形状;有利用直线式驱动加柔性铰链的,靠内部微小震动带动机器腿高频弹跳;还有用磁场或声波远程遥控的,人在外面“隔空发功”,机器人就在体内乖乖干活。

更厉害的是它们的“脑子”也进化了,装上微型传感器后能感知周围环境,遇到障碍自己绕道;结合AI算法后甚至能自主规划路线,在杂乱废墟里照样钻得溜。

这种智能化让它们不再是提线木偶,而是能独立执行任务的微型特工。


为什么这时候宣布突破?意义可大了去了。

选在6月18日这个时间点正式公布,背后是技术成熟度的底气。

想想看,从早期实验室里颤巍巍爬几步的金属块,到现在能稳定飞、跑、跳还能自主决策的活泛“小昆虫”,咱们的微型机器人技术算是迈过了实用化的门槛。

军事上,这类“蚊子侦察兵”能轻松混入敌方基地或战场,把实时画面传回来,比派无人机还隐蔽;医疗上更是革命性的——让机器人带着药物钻进血管直捣肿瘤老巢,手术不用开刀,吃药不用全身扩散,精准度拉满。

就连环保监测都能用上它们,让一群“机械小蜜蜂”钻进土壤测污染、潜进水管查水质,人类够不到的角落它们全包了。


这种技术突破可不只是实验室里多篇论文的事,它意味着未来战场规则、医疗手段甚至救援方式都可能被重新定义。

当然挑战也明摆着。

这么小的身子板,电池往哪塞?总不能拖根电线吧?目前一些团队在研究生物燃料电池,或者让机器人从环境里“偷”能量(比如体内葡萄糖或外部无线充电)。

另外控制精度也得死磕——你想啊,在血管里游走时差之毫厘可就谬以千里了。

伦理安全也得提前琢磨,万一被滥用怎么办?得提前画好技术红线。

放眼未来,这波技术浪潮才刚刚抬头。

宇树科技的王兴兴预言未来会出现细胞级机器人,那真是比红细胞还小了;而清华团队展示的“搭积木”式组装法,已经透露出模块化量产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6-2025 03:4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还发明了油电混合的坦克, 有静音优势, 打仗时静悄悄的接近敌军也不容易被发现, 适合用于中印边境作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7-2025 03:25 AM , Processed in 0.13810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