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回复: 2
|
關稅大戰自砍手腳!美媒拉響警報:美服務貿易已岌岌可危
[复制链接]
|
|
關稅大戰自砍手腳!美媒拉響警報:美服務貿易已岌岌可危
【點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以減少貿易逆差之名,對全球各國發起貿易戰。然而當美國自身的服務貿易產業面臨被拉入貿易戰的風險時,美媒立刻拉響警報:美國就業在貿易戰中岌岌可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這篇文章標題所提到的「關鍵商業領域」正是指的服務貿易領域。其表述「與他國存在巨大貿易順差」,也所言非虛。
世貿組織總幹事發文駁斥「美國貿易吃虧論」
按照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提供的數據,2023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突破1萬億美元,佔全球服貿總額的13%。在這一領域,美國與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存在貿易順差,2024年順差總額接近3000億美元。此外,美國在高價值服務領域優勢更加明顯:其中,知識產權使用費和許可費年收入逾1440億美元,遠超其他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支撐起410萬個高薪崗位,平均時薪較製造業高出25%。
伊維拉依據這些事實數據,專門發表《美國是貿易大贏家》一文,駁斥了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謂「美國貿易吃虧論」的說法,力陳美在服務出口領域存在巨大優勢。
美媒警告:美就業岌岌可危!
基於美國在服貿領域的巨大優勢,當中國的反制措施對準美國電影產業並引發多家美國電影股票大跌時,美媒的預警自然合乎情理。畢竟,在這一領域優勢有多大,遭到反制時,受到的打擊就有多劇烈。
一旦針對美國服貿行業的廣泛反制措施被多國採取,極端情況下,全美非農就業人數中的84%都會面臨失業風險,涉及美國的零售商、大小餐館、酒店、軟件行業、電信及互聯網服務商、航空公司及卡車貨運的物流業、電影製品廠、媒體、學校、醫療保健行業、法律服務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等。
文章認為,即便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能夠實現一定的製造業回流,其帶來製造業工作崗位也無法彌補美國可能因為服貿行業會遭受的反制打擊而流失的就業。
10日,中國率先宣布擬對美服貿領域的電影行業發起反制,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在這一舉措公布後,美國多家電影公司的股價大幅下跌,華特迪士尼和華納兄弟探索公司的股價當日分別下跌6.79%和12.53%。
無獨有偶,歐盟方面也正在考慮限制美國銀行在當地的運營,以及對美科技公司處以巨額罰款。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0日就曾表示,如果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失敗,除了針對美國商品貿易施加反制措施,美國的科技巨頭等服務行業也將作為反制目標。
不過,在這之前,美國大多服務行業從業者可能早就因為關稅政策引發的經濟衰退陷入入不敷出、失業下崗的困境了。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表示,美國是服務型經濟體,所以服務業首當其衝。醫療保健、教育、金融服務,每個行業都會陷入衰退。
在多方發出預警後不久,特朗普此前「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再次調整。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11日晚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4-2025 06: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對點新聞記者表示,近段時間對於美國無理加徵關稅,中方的態度始終是「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今後中方不會忍氣吞聲,也不會陪美方玩數字遊戲。「中方的奉陪到底並非要與美國加徵關稅到同等程度,我們從戰略上藐視它,對其無理行為不予理會也是一種態度,凸顯了中方的戰略定力。」正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所言,美方對華輪番加徵畸高關稅已經淪為數字遊戲,在經濟上已無實際意義。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中國對美關稅提高至125%,當前關稅水平下美國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白明表示,自美國肆意揮舞「關稅大棒」後,美國商品在中國市場的佔比不斷縮水。根據海關總署2025年一季度統計,美國商品在華進口佔比已萎縮至3.7%,較2018年貿易戰前的19.2%銳減。
美國妄圖通過關稅重構產業鏈代價高昂
白明提到,關稅推高到此種地步,邊際效應遞減明顯,實際影響變弱。「不和美國玩兒了」,一方面是「沒辦法和美國玩」,其做法已經淪為赤裸裸的報復行為,是徹頭徹尾想與中國脫鈎斷鏈的行為。「美國一意孤行破壞中美經貿關係,即便中國再怎麼努力,目前也看不到美方的相向而行」白明說,另一方面,美國瘋狂加徵關稅的背後,還有希望通過打壓中國,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目的。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場產業鏈主導權之爭,然而數據卻有些諷刺。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過美國,穩居世界首位。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公布(OECD),中國2023年製造業總產值佔比達到了全球的35%,位列全球第一,超過第2名至第10名的綜合;而美國通過關稅手段強行重構供應鏈的代價卻很高昂。「美國 『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的策略,最終只會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既失去了中國廣闊的市場,也大大損傷了美國消費者的利益。」
新聞鏈接:
《專家解讀|不陪美方玩數字遊戲 凸顯中方戰略定力》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 ... b0e343b0e67161.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4-2025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债崩溃说明了一切!华尔街:特朗普正在支付“白痴溢价”
财联社4月13日讯(编辑 潇湘)三年前,当特拉斯灾难性的“迷你预算案”引爆英国债券市场后,这位英国前首相曾被迫做出尴尬让步:除了解雇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夸西·克沃滕外,她还迅速撤销了无资金支持、引发“怨声载道”的减税方案,以试图平息市场。
然而,尽管政策出现了180度逆转,英国借贷成本却仍并未恢复原有水平,英国政府和纳税人不得不被迫背负了被业内戏称为“白痴溢价”的额外成本。
而如今,美国似乎也正在演绎类似的故事。
美国曾被视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但在特朗普这个反复无常的总统领导下,美国已变成了一个愈发不可靠的经济伙伴。而这是有代价的——正如人们在本周早些时候看到的那样,投资者因担心特朗普的贸易战会引发金融危机,而大肆抛售了美国国债。
虽然美国国债债券收益率在周三特朗普作出关税让步后曾短暂有所回落,但联邦爱马仕投资公司投资经理Orla Garvey指出,收益率此后很快又重回升势。
行情数据显示,截止本周五收盘,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创下了逾20年来的最大单周涨幅(收益率与债券价格反向),因投资者持续撤出美国资产。
这一基准收益率在过去短短五天内飙升了逾50个基点至4.49%——上一次出现如此猛烈的单周涨幅,还要追溯到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之时。
毫无疑问,如此涨幅可能会推高整体借贷成本,进而对美国经济造成新一轮的打击。
“这太可怕了。我们正在重新定义全球无风险利率,”瑞银集团首席策略师Bhanu Baweja表示,“如果把波动性计入全球无风险利率,那将颠覆所有市场。”
美债崩溃说明了一切
Garvey表示,美债收益率在本周临近尾声时的再度飙升,意味着“美国国债的风险溢价仍处高位”。这是指投资者要求额外的利息,以换取承担长期贷款的风险。
这对特朗普而言,无疑已愈发值得警惕。事实上,他本人本周也承认,暂停全球关税攻势部分是出于“市场开始感到恐慌”。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集团首席经济学家Neil Shearing指出,几乎可以肯定——是债券市场而非股票市场的动向,迫使美国政府改变了立场。为政府设定借贷成本的就是债券市场。
“有迹象表明,市场功能开始受损。这吓到了他们,惊吓到了美国财政部,最终促成了政策转向,”Shearing称。
而眼下的问题在于,特朗普不可能简单地宣布部分冻结关税,然后就能指望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比如养老基金、财富管理公司和外国国家,会忘记他曾经宣布过全球贸易战。后者也不会简单地无视中美两国针锋相对的一系列关税措施的不断升级。
此外,美国国债的资金来源也开始令人担忧。美国主要的海外“债主”很多都是特朗普此轮对等关税的重点目标。虽然它们对美贸易顺差巨大,但传统上也会将美元收入用于购买美债,实质为美国政府提供了融资。目前,特朗普的政策旨在减少贸易赤字。然而,如果贸易赤字减少,世界其他国家是否还会继续为美国的财政赤字提供资金,无疑也将打上一个问号。
“美国将被视为不可靠的伙伴,导致各国试图减少与美国的贸易联系,增加彼此间的贸易联系。即使在地缘政治方面,欧洲也会将美国视为不可靠的盟友,从而更加注重自力更生。”杰富瑞经济学家Mohit Kumar表示。
特朗普支付“白痴溢价”越长,美国经济所受打击越大
Kumar目前建议投资者将资金转而投向欧洲和亚洲,并表示美国将不得不支付更多利息来吸引全球投资者,但考虑到眼下高达36万亿美元的天量国债规模,这无疑将代价高昂。
而最终,“白痴溢价”持续的时间越长,美国经济受损就将越深。
Shearing强调,美国房贷利率与30年期国债直接挂钩,长期利率上升将直接传导至普通家庭,这种影响可能持续数年。
金融战略公司Macro Hive首席执行官Bilal Hafeez也表示,美国过去几十年来建立的这种经济体系对其有利。而突然之间,投资者开始质疑美国资产是否存在政治风险。
“这是代际性转变。自二战以来美国主导建立的规则体系需要长期积累信誉。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器的美国曾吸引巨额资本流入,但如今这种优势已荡然无存。不仅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其长期增长潜力也将受损——美国相较欧日的高生产率部分源于其全球体系核心地位,当前形势正逐步侵蚀这一优势,”Hafeez指出。
这种冲击也将具有全球传导效应——因为美国借贷成本上升往往也会引发他国收益率攀升。
贝耶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Stephen Thomas表示,全球财政压力的威胁现在正因市场信任的崩溃而变得更加严重。特朗普持续散布着虚假信息,削弱公众对美国政府决策的信任,继而传导至债券市场。
Thomas指出,所有这些都会降低我们对经济数据和政治家的信任,而债券市场本质就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无论你是称其为特拉斯式的‘白痴溢价’,还是‘谎言溢价’,当前特朗普的关税行动已实质性触发了这种风险溢价的滋生。”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