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9|回复: 0

嫦娥六號月背樣品最新成果公布 驗證月球岩漿洋模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2-2025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離子探針中心牽頭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2月28日發布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最新研究成果,相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

研究顯示:月球背面和正面樣品中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本次研究樣品中玄武岩的主體形成年齡為28.23億年。源區特徵驗證了月球岩漿洋模型,且表明形成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撞擊作用可能對月球早期月幔進行了改造。該成果為人類研究月球起源與演化等重大科學問題提供了關鍵科學依據。

關於月球起源與演化,前期科學家基於對月球正面樣品研究,建立了月球岩漿洋模型。該模型提出,月球形成初期發生了全球性熔融,形成了大範圍的岩漿洋。隨著岩漿洋冷卻結晶,密度較低的礦物上浮形成月殼,密度較高的礦物下沉形成月幔,殘餘熔體富集不相容元素,形成月殼和月幔間的克裡普物質層。

本次研究中,聯合團隊通過分析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發現月球背面也存在克里普物質層,且月球背面和正面樣品中玄武岩的成分相似,表明月球形成初期應存在全月尺度的岩漿洋。此外,研究還發現月球背面和正面樣品玄武岩中鉛同位素的演化路徑不同,表明月球的不同區域在岩漿洋結晶後演化過程存在差異。月球表面盆地尺度的撞擊事件,尤其是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撞擊,可能改造了月幔的物理化學性質。

該研究成果是嫦娥六號月球樣品先期研究系列重大成果之一,是國家航天局開展有組織月球樣品科學研究的首次實踐。後續,大陸國家航天局將繼續組織好月球樣品科學研究,與國際社會共用中國探月科學成果。

什麼是月球岩漿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行星科學研究中心車曉超指出,科學家建立的月球岩漿洋理論提出,月球在形成初期發生了熔融,形成了大範圍的岩漿洋,可以把早期的月球想像成一個大的岩漿球。

此外,樣品研究為探祕月球演化史提供幫助。嫦娥六號任務首次帶回了月球背面的樣品,通過樣品的研究,讓科學家有了最新的證據,驗證月球早期覆蓋全月尺度的岩漿洋,為人類研究月球演化史提供了幫助。

車曉超表示,有很多猜想都可以用它去證實,比如月球的月幔性質。嫦娥六號著陸區是在南極-艾特肯盆地,它的深度幾乎達到了10公里,很有可能嫦娥六號樣品裡包含有月幔的直接證據。

此外,科學家發現南極-艾特肯盆地年齡很可能大於42億年,這樣就有機會藉由嫦娥六號的樣品去探索太陽系早期的動力學狀態,聚焦月球早期的撞擊事件以及月幔深部物質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8-2025 04:31 PM , Processed in 0.12790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