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80|回复: 0

痴妇修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2-2025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昔有一妇人,居小镇,常於市集上与人争执,言辞犀利,争高下,心中怒火常起。每逢辩论,必言辞激烈,直至他人无言以对。虽时常言自己为佛教徒,修行多年,却心中不宁,未能得心安。她自以为,棋局之事不过是言语之争,胜负无碍。然其心中愤怒未曾平息,内外皆乱,遂寻至庙中,欲求解惑。
    入庙后,妇人见主持,便问道:“大师,我每日常与人辩论,虽言辞激烈,未曾伤害他人,心中虽有愤怒,然我未行杀生。然修行佛法多年,心中依旧无安,何也?”
    主持视之,缓缓开口:“痴妇,汝所言胜负,虽未伤人身,然汝心中之怒火,已如刀剑。佛法讲‘不杀生’,非独指身之杀戮,亦指心中之暴戾。汝在市集间争执,口中言辞犀利,心中充满仇恨,岂非自伤他人?”
    妇人听后,若有所悟,然仍有所疑,复问:“大师,棋局之事,岂非小事?我所争者,皆为小节,岂能与佛法之修行相干?”
    主持微笑:“汝所争,虽为小事,然心中之争斗,实为大患。修行佛法,非止于外行,须自净其心。棋局虽无杀生,然其间怒气与执念,已扰乱汝心。若心中常有怒气,虽无外显之伤,内心已如刀剑。”
    妇人默然,心有所动,遂问:“大师,如何方能平息心中怒气,得以宁静?”
    主持道:“修行佛法,始于心。每逢愤怒,宜觉察之,勿令其蔓延;每逢争斗,宜宽容忍让。以心中之平和为主,外界之事,皆可不动心。修行佛法,非为胜负,而为宁静,非为外界所动,乃为内心自得其安。”
    妇人听后,深感其意,心中自知未曾真正修行。自此,她每日修习佛法,静心冥想,每逢怒气上升,便即警觉,渐渐放下争执与愤怒,寻得心中之宁静与智慧。
    庙中信徒,见其变化,亦深受启发。主持之教诲,使人明悟,修行佛法,非止口头之说,尤需修心养性,放下执念与愤怒,方能得真实之平静与解脱。

市集争斗声声急,妇心常被怒火驱。
口中辩,手上棋,心无宁,佛法遗。
大师言,怒心杀,非身杀生乃心殇。
修行始于净其心,放下执念得平常。
愤怒渐消如云散,宁静方得入禅门。
心中无争天地宽,佛法深,心自安。

《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法华经》
“若人有欲,欲使他人得度,必自得度”
《阿含经》
“非身为杀,而心为杀”
《涅槃经》
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若能放下烦恼,解脱生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5-2025 05:54 PM , Processed in 0.12612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