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回复: 0
|
100亿美元打水漂! 美国自动驾驶Cruise难逃一死?
[复制链接]
|
|
100亿美元打水漂! 美国自动驾驶Cruise难逃一死?
蛇年开年,这边是中国AI DeepSeek爆火,那边却是美国自动驾驶Cruise夭折。
通用汽车2月4日宣布,将收购旗下子公司Cruise的全部所有权。未来Cruise不再延续此前的L4级无人驾驶的研发,转而替通用研发的L2级智驾“Super Cruise”。
要知道,通用汽车早在去年12月,就断了Cruise的资金来源。尚未盈利的Cruise失去大公司输血,业务停摆成为必然。
在经历过50%的大比例裁员之后,Cruise和通用公司陆续投入的100亿美元,一同打了水漂。
那个曾经雄心壮志的初创公司,没能通过无人驾驶改变世界;通用汽车也没能如愿,收获价值远超500亿美元的美好未来。
但正如Cruise的本意——扬帆起航,这家初创公司的履历确实极具代表性。
它的诞生,承载了投资者对无人驾驶最热切的幻想,它的倒下,也验证了自动驾驶一条实现路线的终结。
100亿美元打水漂! 自动驾驶巨头难逃一死?
Cruise现在正式成为历史,它的是非功过,就让我们从头论说吧。
2013年,Cruise成立。
同一年,国内百度也发起自动驾驶项目。
这个时间,自动驾驶赛道方兴未艾,国内外致力于实现无人驾驶的初创公司、大公司项目层出不穷。
面对突飞猛进的智驾技术、璀璨到万亿计的商业前景,所有人都对无人驾驶的到来无比乐观。
百度前自动驾驶事业部负责人甚至在2015年放出口号,声称“自动驾驶汽车三年商用、五年量产”!
于是各路资本纷纷下场争投项目,生怕晚了一步就错失上车的资格,与即将爆发式增长的新业务失之交臂。
2024年上市的“中国版Waymo”小马智行,市值仅有50亿美元;同期Waymo本体的估值,也不过450亿美元。
然而在投资者的狂热追捧下,Waymo却在2018年来到了1750亿美元的市值巅峰,差不多是3个特斯拉、10个比亚迪!
号称实力仅次于Waymo的Cruise,自然也是混得风生水起。问世仅三年,就被大公司选中收购,于2016年正式成为通用汽车旗下子公司。
彼时通用汽车给Cruise开出的条件,可谓是异常优厚:一不指手画脚、给足团队独立性,二出手阔绰、猛猛给团队打钱,简直是再造的爹娘。
通用汽车这么做的理由,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其实非常简单。
虽说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量产电动车,却没能坚持到电动车时代到来,硬生生把机会让给了特斯拉。这自动驾驶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当时展示出无限潜力的Cruise,被通用视为达成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手段。于是光是直接投资,就给了超100亿美元。
通用的大手笔并非仅此一例,不少汽车巨头都动过投资自动驾驶公司布局未来的心思,大众和福特投了Argo AI、就连丰田都于2019年投了小马智行。
大企业和投资者对挤入自动驾驶这条赛道的焦虑,可见一斑。
可回过头看,当年无人驾驶落地所谓的唾手可得,实则却是望山跑死马。
行业曾经所预测的时间点从来就没准过,无数初创公司在上路之前就因缺乏资金而活活耗死。残酷的现实,也狠狠浇了投资人一大盆冷水。
Cruise,无疑是幸运的。有通用这样的大公司在背后撑腰,成功“苟”到了无人驾驶开启商业化运营的阶段。
2022年6月,Cruise在美国旧金山正式开启robotaxi的收费业务,且车上不设安全员。
这看似是前进了一大步,实际却是Cruise陷入舆论困境的开始。
阻碍交通、无法识别警方指令、乃至出现碰撞事故造成人员受伤,频繁发生的大小事故都让公众迅速投出了对Cruise的不信任票。
最有标志性、影响也最为深远的,则当属2023年10月发生的那起“拖拽行人”事故,一名行人被撞后,又遭到Cruise所辖robotaxi的二次伤害(碾压),并被拖行6米。
旧金山民众对Cruise的声讨一时激起千层浪,Cruise两名联合创始人双双离职,公司裁员900人,通用直接空降高管去收拾烂摊子,robotaxi业务也一度停摆。
直到2024年5月份,Cruise的robotaxi业务才缓慢恢复,但又回到了车上设置安全员的进度,说Cruise是因此事一蹶不振也毫不为过。
直到2024年,Cruise还深陷在因这起事故而导致的各种官司里。
但更麻烦的,是Cruise不再被大家所信任。
车辆一再出现事故,证明Cruise的自动驾驶技术有问题。这也就罢了,可Cruise竟胆敢对监管机构提交虚假报告,去试图掩饰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
这意味着,在Cruise公司内部,整个团队已经迷失在商业化运营的盈利目标上,忽视了无人驾驶最应该坚持的安全和信任底线。
而这,才是Cruise最致命的缺陷。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