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88|回复: 0

华教教义解读(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6-2023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8.6667px]华教教义解读(一)
敬天法祖、万物有灵;阴阳五行、中和中庸 ;仁义五常、俭让正净; 修齐治平、众善奉行 ;头顶神明、因果报应 ;中华一统、小康大同。
1、敬天法祖:
中华文明是一个有恒久敬天法祖信仰的文明。
“古之有言:‘观天之象,究天之极,行天之道,谓之敬天;安祖于土,守祖于陵,习祖于慧,谓之法祖。’”
敬天法祖,就是敬奉上天,相信“老天爷”,同时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福泽庇佑,并效法祖先的懿德嘉行、家风家法等。敬天法祖是早在上古就已经形成的传统文化习俗,数千年来一直流传于华夏大地。所谓“祖宗家法”在古代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地位。《明史》卷四十八“敬天法祖,无二道也”。朱熹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配天以祖亦所以尊祖也。”《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天道,循地道,顺人道,合人伦,守礼仪,祭祀天地和祖先,崇拜圣贤英雄,天下为公,心怀天下,圣贤君王心系天下百姓,仁人志士为国奋不顾身,只有华夏中国文明之人的崇拜和信仰是天地人,是真实存在的,现实的,积极的,向上的。
由于“苍天”在上,凡天空之中各种崇拜物均以“天”为舞台,它最值得崇拜,至高无上。“神化”“人格化”的天,就是“天帝”“天公”“天老爷”。《墨子·明鬼下》认为夏征伐各部落是“行天之罚”,可见“天”是有权威的,可以成为征伐的理由。至商“天”已称“帝”。敬天首要做到尊重天,对“天”要有着敬畏之心、反观之心,要与天和谐相处,做到天人合一。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所以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顺应天时。效法自然,即是天道;效法天道,即是人道;天之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则,人之道,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人道对应了天道,就符合了发展大道。
《道德经》、《南华经》提倡恢复人的真性情,反对外在条规对人性的压抑、异化,故而有“六亲不和有孝慈”、“不尚贤使民不争”、“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教导,又岂会呼吁“法祖”。“敬天”是尊重自然法;“法祖”亦遵循先祖习惯法。正所谓:“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缘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
历代有天下者,皆以祖配天。始祖感天神灵而生,祭天则以祖配之。自外至者,无主不上。“《尔雅·释天》文。云‘自外至者,无主不上’,《公羊》宣三年传文,‘外至’者,天神也,‘主’者,人祖也。故祭以人祖配天神也。”
2、万物有灵:
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意识、灵性,不仅人有灵魂,作为民族祖先的动物和植物,如龙、凤以及某种花、鸟等等,以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等等,无不具有灵魂,成为人民崇拜的对象,并被人格化之后像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和意志,有各自的灵魂存在。它们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基础,也是人们的精神寄托。
各种自然神灵遍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水中,神鬼涌集、络绎不绝。
天象崇拜物包括雷雨风云虹等,首要是雷。从春到夏的雷声与生长季节的同一使人们相信是雷给大地以生机,因而,雷是起动万物苏生、主宰万物生长的神。同时,雷又是天怒的标志。《魏书·高车传》说“震霆每震则叫呼射天而弃之移去。至来岁秋,马肥,复相率候于震所,埋羖羊,燃火,拔刀,女巫祝说。……时有震死,……则为之祈福。”至今,北方民族仍有雷忌。
与雷相随的是闪电,它们是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在民间成为对偶神,有雷公电母之说,《山海经海内东经》中雷神“龙身而人头”,擅于“鼓其腹”。而云龙,当是闪电之形象。风、雨、云、虹各有其神,对其崇拜的原因庶几如雷电。其中祈雨的习俗从古至今,十分普遍。
此外,对于水、火、山、石等自然物的崇拜,亦属自然崇拜之例,水神曰河公,且各水自有其神,如黄河神、长江神、湘君、龙王等。汉族火神曰祝融,而各族另有自己的火神。
山神之大,莫过于昆仑。《山海经·西次之经》说“昆仑之丘,是实惟常之都”,为“百神之所在”。实为神山。古籍中记录的神山很多。如《史记·秦始皇本记》中说的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列子·汤问》所载蓬莱、瀛洲、岱舆、员峤、方壶五神山,《淮南子·天文训》中共工与颛顼争帝时共工怒触的不周山等。每一地域都有名山,每一名山都有一位山神、土地镇守。古时皇室喜欢举行祭山封山大典,而泰山封禅被视为国力强盛、国君得于天的象征。
石头崇拜最早应出自女娲拣五色石补天的故事。直到今天,中原神话中还流传有这样的故事。据说,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上下都有五色斑烂的石块,这是当年女娲补天时剩余的石料,称女娲石。此外,全国各地还有盘古石、大禹岩等。今天,我们看到的蒙古人的敖包和藏族人的嘛呢堆,就会感到石头作为自然崇拜物所具有的永恒与广泛的意义。毛泽东小时叫石三伢子,父母希望他根基坚固,让他崇拜了一块石头。
万物有特性,这物与那物特性不同之处就是可以表明自身的意识,这物与那物是有信息可对比的,凭此,物可以寻类而聚。
   有生命物有意识,无生命物也有意识,有生命物可感知冷暖和自在及不舒适,无生命物有得失之感。有生命物是物原子量子构成的,无生命物也是由原子量子构成的,它们彼此都有互通共同之处,宇宙是由万物构成的,万物的意识并联成宇宙意识,万物意识总归就是神。
3、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
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它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五行即由“”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
阴阳和五行本是两个思想,在战国时代才合为一个哲学体系。阴阳思想有个模式,就是《太极图》。此图是一个哲学模式的形象表现,把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表现得非常简洁明白。
阴阳对立统一的模式有丰富深刻的含义:
首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种对立因素的统一。其次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消长交替的不停运动之中。《太极图》中有一条S形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阳”的复生。自然现象中的“日中则仄,月满则亏”、“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等等,正证明了这种辩证的运动变化。还有,《太极图》中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眼”,白“鱼”有个黑“眼”,这正说明阴中始终含着阳,阳中始终含着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强弱盛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人类居安应该思危,绝处可以逢生。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尤其是安富尊荣、处于强势的人更应有忧患意识,严于律己;切不可骄奢淫逸,任性妄为。
再次,事物内部虽然都包含对立因素的统一,但对立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华民族至晚在汉代已经认识到阴阳之间可以有四种关系,即“阴阳磨”、“阴阳争”、“阴阳和”、“阴阳合”。之所以会有多种关系,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阴阳对立有种种不同的性质,其相互作用当然会有差别。例如大家都知道“夫为阳,妻为阴”,夫妻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当然有可能发生磨擦、争吵、打架乃至于离婚;但大多数夫妻关系不至于发展到你死我活,势不两立;多数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天长地久相依为命。
第二,对立统一还要看运动变化的各个阶段,其相互作用的主导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买一辆新汽车要经过“磨合”阶段,在这个阶段,部件之间是以“磨”为主的;等到磨合完成正式启用了,部件之间虽然仍旧有“磨”,但却是以“合”为主了。正因为如此,这辆汽车可以行驶30万公里以上。假如这汽车的部件之间从头到底都以“磨”为主,那么这辆车连3万公里都走不了,根本就是个不合格产品。所以,要注意区分对立统一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其相互作用究竟以何者为主;不要一说到对立统一就理解为一斗到底。
第三,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事情。例如“人民内部矛盾”,照理并不具有对抗性;但有的因为处理不当却导致严重的对抗。相反,有的对抗性矛盾却因处理得当而不一定成为你死我活的斗争。例如现在世界上有种种对抗性矛盾,所以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但中国人却始终反对诉诸武力,主张和平共处,有问题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事实上也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
阴阳思想的这些含义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使中华民族从群体到个体都深受教益,有助于长达五千年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它的传播与弘扬,显然也能对全人类起到有益的作用。
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
生是指生成、促进、助长、发扬等作用。克是指克制、束缚、挫折、摧毁等作用。生的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画出来成为一个星形。
五行思想不仅指明宇宙统一于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作用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都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所以,世界上绝没有任何事物或力量能够凌驾于其他一切事物与力量之上而独霸天下;谁想独霸天下,必然狼狈不堪。而且,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生或者克,做过了头又都会引发反生或反克。这更加发人深思。
直接的反生:如水生木,但如果灌水太多,也能把植物(木)淹死。又如父母爱子女是生,但如果是溺爱,反而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
直接的反克:如用斧劈柴,劈多了,斧也受磨损。又如一味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必然为群众所不容。
间接的生克后果更加复杂多变:例如水克火,火却可以生土,而土却可以克水。又如木生火,火太旺了又生土,而土却是木的克制对象。
在各种生克关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现象更发人深思: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为纯金、精钢。做人“修身克己”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与价值。这都说明克可能导致更高境界的生。
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生动。它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
4、中和中庸: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
孔子把这种“中庸”之德定位为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以之为人们处世接物的高明艺术。
“中和”也简称为“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
“中和中庸”思想渗透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许多方正有序的建筑更是这种思想的代表。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
但是中庸常被人误解,以为是折中调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的确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假如中庸之“中”固定为折半以取中,那就犹如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你这杆秤就只能添乱而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当然,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做到准确把握一个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在这里,孔子明明白白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再则中庸如果只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那是任何一个蠢才都会干的,怎么会比上刀山还难?怎么会断言“不可能也”?
当然,中庸虽然很难很难,但如果不要求把握绝对准确的度,而只要求处理问题大致把握一个度,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有度”总比“无度”更能促成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与冲突,更必须具有“度”的意识,注意把握分寸。假如事事处处都趋于极端,态度绝对化,做事没商量,一味任性妄为,那无论对人对己都是很不利的。所以中庸应是人类的明智抉择,对解决世界上各种矛盾冲突都是很有用的。
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
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
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双赢”虽好,但有时实在做不到;为了避免冲突的恶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时就只能单方面让步,达成某种妥协。无论“双赢”或单方面让步都需要一定的忍让。忍让的精神在东方文化中往往受到赞扬。
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家在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后来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传为美谈。
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可见要做到适度与和谐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还与人的品格、修养有关系。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5、仁义五常: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知者不惑,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不断地求取知识,这样才能减少自己对世界事物产生的困惑。困惑少了心就能明了,烦恼自然就会减少。
人们的烦恼大多数都来自于自己的无知,就是愚痴,因为愚痴,所以不明事理,不知善恶,因为愚痴所以不了解这个世界,总是去追求错误的东西,这才招来种种烦恼和痛苦。
屈原曾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也是要表达,人们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要不断的追求和探索,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信:信者,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义可解为“学说”、“思想”。信与知对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从他人言而信,进而守礼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无义。
6、俭让正净:
俭: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可以修身,勤俭可以养德。一位智者说过这样的话:“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做人要懂得居安思危,古人常说骄奢必败,奢侈的生活会使人不断地堕落,而节俭的生活,不仅可以养德积福,还可以陶冶心性,让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让: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是老子的第三宝,也是可以趋吉避凶的一宝。生活中很多祸事,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忍让,处处与人相争,结果不仅得罪了他人,还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没必要的麻烦。
正:正就是正而不邪。做人要正直,要心平行直,学法要正信,不生邪见,正直的人,趋善避恶,邪恶的人,趋恶避善,前者就会近福远祸,后者就会近祸远福。
净:净就是净而不染。人心本来就是干干净净的,正是因为我们干净的心被染污了,所以才有了烦恼和痛苦。所以我们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保持在清净无染的状态上,这样便可以获得寂静的喜悦。
将仁义礼智信、俭让正净体现在平时的生活和修行当中才行,即可从容过生活,大度看世界。
(作者:王在望,华教创始人、200万字中华传统文化百科全书《华典》编撰者。日前,华教已同时在韩国和澳门启动注册,发展海外各国的各级教区,在中国国内不开展任何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1-2025 04:27 AM , Processed in 0.12570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