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5|回复: 7
|
诈骗分子越来越猖獗! 价格太低、下载APK程序…统统别信!
[复制链接]
|
|
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例如网购链接、OTP盗提、APK程序包等,而且越来越猖獗!
媒体报道了数宗诈骗案,有一宗案例,就是一位单亲妈妈的账户在短短45分钟内遭转账25次,被盗走2万8000令吉。
她说,由于她自己不暗英语,因此对于银行的信息不以为意,没有想到却因此被盗取银行钱财。她说,自己 不曾接到可疑电话或下载手机应用程式,却依然莫名其妙成为骇客目标。
还有一宗类似的案例,一名女士接获银行发送的链接要她提高提款银行限额,但她不理会,没有想到,不到5分钟,银行户头存款即被转走,损失超过1万令吉,这笔钱是她刚从EPF提出的款项!
再来一宗,就是最近“很夯”的APK骗局,一名女子帮家人网购下单,她应商家要求下载APK程序包后,结果,让她在短短5分钟内,3个银行户头存款全空,损失达1万2850令吉。
常见的骗局之一,莫过于网购诈骗了。
注册欺诈审查员和公认反洗黑钱师专员 RAYMON RAM说,根据警方的报告,2021年网购诈骗的损失为5800万令吉!
同时,他指出,每一次的数据分析都是一把双刃剑,执法人员和犯罪分子都可利用这来加强他们的作案手法,而这种作案手法将数码营销的元素与典型的网络钓鱼(Pishing)和诈骗战术结合起来。
RAYMON RAM表示,诈骗分子会利用“有针对性的链接”诱骗受害者,让他们从虚假的网站购物,或利用钓鱼策略获取消费者信任,然后再进行身份盗窃或进行其他诈骗计划。
他说,社交媒体为未经过滤和未验证的广告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让许多消费者上当受骗,因为他们皆认为在屏幕上所看到的内容便是他们最喜欢的品牌。
此类计划的基本操作模式几乎与网络钓鱼骗局相同,以让消费者点击该链接,并将他们转移至网站站点。
他表示,犯罪分子利用的,就是消费者的渴望、贪婪及恐惧心理。
比如,“千载难逢的机会”、“要么现在抓住,要么永远失去机会”、“目前通过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获得的最佳交易”都是犯罪分子用来描述其“商品”的标语。
无论如何,消费者必须意识到在网购诈骗中所发出的危险信号:
例如,价格竟出人意料的低、网址中的拼写错误、品牌信息很少的新网站、被要求使用不寻常的支付方式、迫使快速行动的压力、对不惜要信息的请求、以及主要通过社交媒体所进行的网购,而没有重新定向到官方网站。
他指出,产品熟悉度和品牌忠诚度的高低,亦可能使消费者盲目地忽视上述的危险信号,而不经意掉入于犯罪分子所设下的陷阱。 |
|
|
|
|
|
|
|
发表于 11-5-2022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5-2022 07: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5-2022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太没有安全意识了。
不是Play Store的APP都敢安装??
|
|
|
|
|
|
|
|
发表于 11-5-2022 12:2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要小心不要乱按电话[em:7:][em:7:] |
|
|
|
|
|
|
|
发表于 11-5-2022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5-2022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是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簡單的時代,也就代表了簡單的盜竊。···
|
|
|
|
|
|
|
|
发表于 12-5-2022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