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5|回复: 0

【历史回顾】你们小时侯是不是有传说什么以前华人银行给的利息很高,然后却被吃掉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4-2021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坏孩子1989 于 11-4-2021 08:26 PM 编辑

其实还真的是有那么一回事,但那些不是银行,而是合作社
合作社(英文Cooperative/COOP,马来文koperasi)可以向会员收取存款,然后也可以向会员放贷,但其实不算是银行

现在的明确定义是shadow bank。。。

你们以为真的单纯地拿存款,然后放贷赚钱?

其实不然,很多背后都有高风险操作,或者不正当操作,如很大的单一贷款者(通常都是coop老板的bff)

当然以前没有internet讯息不发达,很多人的金融知识也不好,就把coop当初储蓄户口来用,然后金融风暴,24间合作社倒闭,国行出手帮助


网文节要: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80年代,可说是许多华裔百姓心中的痛。许多人因为参与合作社而赚了一些钱,但是最后统统葬身在合作社大风暴中。毕生储蓄忽然不见了,这种锥心之痛,肯定毕生难忘。

当年的合作社风暴,涉及失信全马存款人的合作社一共有24家,总共涉及款项高达15亿马币!其中绝大多数是市井升斗小民的血汗老本;受影响的存户多达47万6千人。

第一个被引爆的合作社,是由郑安泉领导的《青团运合作社》,1986年7月,一批存户涌到青团运合作社提取他们的储蓄存款,却被告知合作社现金不足,不能兑现。

问题一爆开,随即引发全国一片挤提风波,人民争先恐后拥到各家合作社领回自己的血汗存款;其他原本也开始面对问题,但还没爆发的合作社,遭受池鱼之殃,面对汹涌人潮,资金短缺;无法满足存款人的退款要求,风波于是越闹越大,最后导致24家合作社集体面临倒闭危机。


大选过后不久,经济风暴就来临了!当年房地产市场大崩溃的情景,有经历过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当年许多房屋发展计划中途搁置,许多购屋者被害得有多凄惨?屋子看到住不到,银行贷款却不能不供。马化大搞房地产,当然也是严重受创。还有海运业务也蒙受巨大亏损。

1986年马化控股财政报告出炉,一年就净亏损1亿9千多万!马化合作社连续三年亏损,几乎已经将所有资金亏光。连抵押在银行的41%股权,也随时会被马来人吞并!

由于马化有陈群川这几位商界奇才坐镇,所以虽然内部亏损严重,外表仍然一片宁静,外人还看不到蛛丝马迹。但是,其他财务管理得非常糟糕的合作社,却再也掩饰不了内在的腐败,第一个被揭发财务出现严重问题的《青团运合作社》很快就被引爆炸弹了!

接着,合作社之间产生骨牌效应,一家一家排队面对存户挤提,兵败如山倒,市场上哀鸿遍野,加上经济不景气来临,许多由合作社主导的屋业发展计划纷纷停工,好多好多付了头期钱,取得银行贷款合约的购屋者欲哭无泪,市场一片萧条。

1986年8月,这场大風暴在國家銀行援引1986年必需(保護存款人)條例凍結24家合作社及逐一調查後,局勢總算暫告緩和。国家银行成为那个时候的合作社存款人唯一的信心保证。

在短短三个月内,前後至少7人為了合作社問題而自殺。許多存款人包括合作社經理,都面臨家破人亡的悲劇,青团运合作社巴生班达马兰分行经理是一位退休校长,因为受不了客户指责踏实骗子,合作蛇,愤而选择自杀,留下遗书申诉《合作社害死我》。。。。
更有一些為了避開財務的壓力而流落他鄉。合作社的執事人,也紛紛被存款人怒罵為《合作蛇》。

國家銀行當時動用緊急法令條款及發表白皮書對付這24家合作社,只允許社員提款卻禁止合作社借款和買賣資產。合作社與國家銀行忙著處理退款的方式的同时,當局的調查結果也將所有涉案的合作社董事及《頭家》提控上法庭。

说人话,就是以前的合作社,其实也就是个半个金字塔

所以不存在什么华人银行很厉害,政府怕华人,然后吞了华人银行云云。。。

至于Maybank华人创办人的故事
After the separation of Singapore from Malaysia in August 1965, the value of Malayan Banking’s investments in Singapore fell, and it emerged that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bank’s loans were to Khoo’s companies in Singapore.19 Amid a boardroom struggle, there was a run on the bank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ts customers withdrawing their deposits, and Khoo was held responsible.20

In January 1967, Khoo lost his position as the managing director of Malayan Banking, and was compelled to purchase the bank’s Singapore investments, including the Goodwood group of hotels and other properties, for around S$50 million.21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then effectively took control of Malayan Banking, and Khoo was eventually removed from its board in 1976.22

其实也是华人创办人经营不良,政府插手帮助

没有吹水哦,worldbank的文章来的
http://documents1.worldbank.org/ ... /pdf/multi-page.pd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9-2025 10:47 PM , Processed in 0.16444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