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远(网络图片) 唐代吕岩在《绝句》中这样说道:“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老人。”在历史上长生不老一直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多少帝王名人为此而一生追求,但是却很难实现。诚如史料中所提“养精神养身心者为长生”,但长生不老是真的存在吗?中国古代有过许多长寿之人的传闻,[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彭祖800岁、唐代陈俊443岁、[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高僧慧290岁……诸如此,称一句长生不老也是不为过的。 彭祖(网络图片)而在[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近代历史上也有一位[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长寿老人,叫做[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李庆远,根据官方记录生于1677年,卒于1933年,[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寿享256年。据报道他是明末清初的中医药学者,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得朝廷的特别奖励。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1933年[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24位妻子,[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 180位后人,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做了报道。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是世界上罕见的长寿星。 [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重庆开县定居直到去世。由于他对中医药,尤其对养身、健身都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被人们誉为“神仙”。中华民国川军指挥官刘成勋曾于1925年拜访过这位老人,在气功热时期,刘的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李庆远的“长生不老决”。 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清代有位百岁寿星[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李庆远,他生前十分欣赏清代学者陆陇其的话:“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延年益寿。”[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李庆远一生遵此“妙诀”,称:“此真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得此可长生,不必采灵药,炼金丹也。[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李庆远认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元气,又称原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 中华民国川军指挥官之一刘成勋(图片:公有领域)他把爱护元气比作蜡烛存放的位置,若是把点燃的蜡烛置于罩笼内,则燃烧的时间长;若置风雨中,则时间必短或即熄灭。养生之道,亦是如此。他非常欣赏老子之言:“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他说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养生之庸人所忽视。他根据圃翁的养生理论,特别强调善养生者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所谓慈,即仁慈、慈爱,也就是心地善良,不害物不损人,一片慈祥之心。这种慈祥、仁爱的快乐心情,足以抵御各种灾害,自然就可以使人健康长寿,养其天年。 所谓俭,即节省或节制之意。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其精神;俭于言语则养其气息,防止产生事非;俭于交游则可择友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可免除烦恼和困扰。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所谓和,即和悦之意。君臣和则国家兴,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妻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互相维护。此为至祥之道也。所谓静,就是清静、冷静、安泰之意。也就是说身不过劳,心不轻动。神伤甚于体伤,“神之不守,体之不康。” 报纸报道长寿老人李庆远(网络图片)[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李庆远在讲到自己的起居饮食时说:“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李庆远最后告诫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关于[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李庆远对于养生之道的看法确实是值得学习的,凡事要有节制的道理在如今物欲纵流的社会中更加可贵。 责任编辑:李靜柔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78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