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2|回复: 0

第三次中德高级别安全对话凸显三大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2019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次中德高级别安全对话8月3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双方围绕反恐怖和反极端主义、网络和经济、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有关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进行会谈,就采取具体行动进一步深化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中新社报道,此间中欧关系、反恐和安全问题专家表示,本次对话成果体现两国安全领域合作正持续不断走向深入,将对中德两国利益产生促进性作用,对区域安全起到示范性作用,对全球安全合作发挥指引性作用。

助推器:对中德利益的促进性作用

中德2014年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时,在《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致力于定期就地区和全球政治、安全问题举行磋商。

在本次安全对话中,中德双方一致认为,安全领域是中德两国关系重要组成部分和积极推动力量,在这一对话机制引领下,两国安全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为护航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维护两国的共同安全与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指出,德国在涉及到地区热点和对外干预等诸多问题上,均保持自身一贯立场。比如,寻求政治外交解决渠道,强调对话解决方式等。“这一立场和中方非常接近,给双方在安全领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他分析称,中德仅仅依靠经贸合作并不足以保证可持续性,因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安全威胁。两国若能加强在安全领域合作,在其他各领域可以开辟更广泛的合作空间。

样板间:对区域安全的示范性作用

回顾中德三次安全对话,双方均对反恐怖和反极端主义、网络与经济、反跨境犯罪等安全问题进行沟通。在本次对话中,中德再就上述问题展开会谈,并一致同意继续深化两国安全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和地区安全威胁。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与欧洲近年来均面临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等不同形式安全问题,若中德安全领域合作起到积极效果,将对中欧长期合作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伟表示,面对难民问题及其背后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欧洲安全意识正在不断提升。同时,中国近年在安全领域不断提出自身主张,充分表明愿意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双方进一步对话拓展了空间。

“由于受北约对欧洲的影响,当前中德乃至中欧安全对话更多聚焦在非传统安全领域,这一务实的对话方向也体现出双方实际的需求。”李伟说。

指路标:对全球合作的指引性作用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在国际社会愈演愈烈。此间评论指出,受此影响,安全问题领域亦出现泛化倾向。例如,某些大国将中国5G技术、德国汽车制造业等均视为危害本国安全的因素。因此,加强中德安全领域进一步合作,对于全球合作将起到指引性作用。

李伟指出,中德具有不同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两国依然可以在安全领域展开合作,说明当今世界多元化不是矛盾的基础,而是合作的基础。对于世界各国加强安全合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崔洪建表示,面对美国分别对中国和欧洲在经贸与安全方面施加的压力,中德进一步扩大安全领域的对话和合作,不仅是维护双方各自利益,也是中德在多边主义框架内维护现存国际秩序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2025 06:37 PM , Processed in 0.14167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