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8|回复: 2

養大伊斯蘭國邪惡勢力的 其實是美國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7-2019 10:4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官方消息:美國總統、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歐巴馬又要打仗了。在推翻利比亞統治者格達費、轟炸索馬利亞及葉門目標後,歐巴馬發動了對伊拉克北部的空襲,向伊斯蘭國宣戰。

歐巴馬再次違反了美國國內法和國際法,他既沒有徵得美國國會的同意,也沒有獲得聯合國安理會的批准。

歐巴馬的前任小布希,發動了所謂的「反恐戰爭」,以打擊他所堅稱的意在「建立從西班牙一直延伸到印尼的極端伊斯蘭帝國」的組織。但布希對伊拉克的入侵和佔領引起了巨大爭議,甚至破壞了全球反恐戰爭共識。

歐巴馬上台後,選擇了更溫和、更微妙的基調。在「用詞很重要」的2009的採訪中,他將反恐戰爭改名為「鬥爭」和「戰略挑戰」。但修辭的變化,並沒有帶來戰略改變,歐巴馬政府仍然超越了安全顧慮的邊界,利用其反恐活動為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服務。

因此,歐巴馬政府沒有將2011年清除賓拉登的行動,視為布希所發動的反恐鬥爭的頂峰,反而增加了對「好」叛軍(如利比亞)的支持,同時採取包括「定點清除」在內的手段,更猛烈地追殺「壞」恐怖分子。但是,在恐怖活動方面,要劃定界線是很困難的。

比如,歐巴馬一開始將伊斯蘭國歸為「好」的一類,因為它破壞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達的的統治和伊朗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利益。他的立場直到伊斯蘭國威脅要顛覆伊拉克庫爾德地區首付埃爾比勒(Erbil,美國軍事、情報、外交和商業設施所在地)才有所改變。加上兩名美國記者突然遭斬首,因此歐巴馬團隊突然開始採用布希的戰爭言辭,宣佈美國將「以與對待基地組織及其全球同夥同樣的方式」和伊斯蘭國開戰。

如今,美國的反恐戰爭有可能演變為一場持久戰爭,對手的名單越來越長。正如美國在80年代對阿富汗的反蘇叛軍提供秘密援助,最後導致了基地組織的崛起,希拉蕊在擔任國務卿期間,也承認了這一點;2011年敘利亞叛軍出現後,美國及其盟友對他們援助,也導致了伊斯蘭國的崛起。

2001年,美國返回阿富汗,開始了至今仍未結束的戰爭。其對手——聖戰主義者,越打越多。如今美國所發動的伊拉克和敘利亞戰爭的對手,正是布希強迫巴格達政權更迭的失誤政策所造成的。

歐巴馬想與阿富汗塔利班達成浮士德式的交易,而後者最高領袖在巴基斯坦逍遙法外,這表明他更想將恐怖主義,限制在中東,而不是擊潰恐怖主義——即使這意味著,印度將成為恐怖主義的首當其衝者。

歐巴馬的伊斯蘭國戰略,也只是意圖限制野蠻中世紀秩序的蔓延。在宣佈要「擊潰和摧毀」該集團後不久,應記者澄清要要求,歐巴馬表示他的真正目標是將伊斯蘭國變為「可管理的問題」。

更糟糕的是,歐巴馬計畫用導致伊斯蘭國崛起的策略與伊斯蘭國鬥爭:授權中央情報局在該地區幾個石油酋長的協助下,訓練和武裝數千敘利亞叛軍。

美國也許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智庫、教育程度最高的腦袋。但它一直無視過去的錯誤的教訓,因此一再重蹈覆轍。美國領導的伊斯蘭世界政策,之所以能夠防止文明之間的衝突,完全是因為它滋長了國際安全的文明內部的衝突。

這次,帝國的傲慢可能再一次助長,而不是遏制,伊斯蘭恐怖主義,這一風險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7-2019 11:4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作自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19 06:4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小布什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9-2025 05:36 AM , Processed in 0.10020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