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被30余名经销商集体讨薪,一季度亏近亿元,负债率超70%
5月5日至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家重庆力帆汽车经销商身穿印有“力帆还钱”字样的T恤,在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的力帆中心门前静坐维权,要求力帆对经销商进行补偿。
“昨天打了我们两个人,抓了3个人,但我们什么人(力帆高管)都没有见到。”来自西南地区的一位经销商称,目前全国大约有150多家力帆授权经销商,参与此次维权的占约20%,此后陆续还将有更多经销商加入。
力帆经销商向AI财经社透露,参与维权的经销商中多的被厂商“拖欠”300多万元,少的也有80多万元。这已是他们今年第三次维权,但始终没有得到厂家的正面回复。
5月6日下午两点半,力帆方面在回应AI财经社采访时表示,“原则上接受(经销商)退网,但不接受前提是按签的代理合同条款执行,不接受不合理的诉求”。
矛盾酝酿已久
在此次维权之前,力帆经销商与主机厂商之间的矛盾酝酿已久。
按照经销商的描述,由于目前力帆只有迈威和轩朗两款车型在售,很久没有更新换代,厂家关于推出新车、广告宣传、营销费用等的承诺也未能落实,经销商从2017年5月开始,已连续亏损近两年。一位经销商告诉AI财经社,他两年来累计亏损超过200万元,光店面租金、水电费用、销售团队工资等经营成本,每月就高达10万元。 从今年3月1日起,力帆汽车开始以市场指导价四五折的价格,将汽车卖给汽车资源公司、汽贸店等非授权经销商,并通过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卖出了两三千辆车,而授权经销商拿到的折扣一直是九折。
这意味着,非授权经销商花4.5万元就能买到市场指导价10万元的车,以5万元的价格售出即可盈利。而传统4S店如果以同样的价格卖车,“多的亏4万多元,少的亏两万多元”。
“卖10辆车就是亏400万元,我们怎么承受得起?”一位经销商向AI财经社抱怨,“从今年3月开始,一个月连一辆车都卖不掉。”他表示,不公平竞争导致力帆经销商大量积压库存,库存最多的有70多辆。
雪上加霜的是,从3月25日起,经销商发现厂家“无车可卖”,汽车配件也很难买到,只能自己掏钱从外面买“山寨版”配件给顾客维修。 此外,经销商表示,力帆工厂从去年7月开始就已停工,经销商和汽车资源公司拿到的是都是2017年3月生产的汽车。 为了“要个说法”,力帆经销商通过微信群自发组织维权,于3月2日和4月24日分别向力帆公司高层和当地政府发函,但至今未收到回复。
经销商提出的要求,包括原价回收老旧待售车型,补偿经销商非正常经营性亏损,妥善处理售后问题,以现金形式返还8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入网品牌保证金、约20万元的建店保证金及最高60万元的系统返利等。有人已退网两年,但至今未拿到相关费用。 3月25日和4月3日,经销商维权组织找力帆汽车销售公司谈判,对方表示“没钱”。“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来到力帆总部静坐维权,但仍然未能见到力帆公司高层。
对此,力帆汽车方面回复AI财经社称:“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业,被有预谋地放大了,我们原则上接受退网,但前提是按签的代理合同条款执行,不接受不合理的诉求,比如补偿经营亏损,不清库提前退还保证金等。这些商家聚众示威,找自媒体发稿,企图逼迫我们接受不合理的诉求,我们是不会接受的。”
力帆长期亏损 力帆缺钱,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4月27日,力帆控股公布的2018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10.13亿元,同比下降1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48.34%;扣非归母净利润-21.5亿元。
同日披露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今年1月到3月,力帆实现营业收入22.47亿元,同比下降31.07%;归母净利润-9720.48万元,同比下降257.56%。对此,力帆解释称,业绩亏损一方面受经济形势影响,销售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受融资环境影响,融资成本增加,导致财务成本大增。
相关综合新闻
众泰汽车频欠薪遭员工投诉变相裁员 高管离职销量下滑
中國車市陷寒冬 這汽車大廠遭爆欠薪4個月
顺丰负债308亿:上市1年1785亿市值没了 股东接连离场
史上最大轮胎企业破产!永泰集团资金链断
山东轮胎,马上又一批企业破产; 短短半年33家轮胎企业轰然倒下
貿易戰效應:Volvo之後 孩之寶生產也撤出中國
【刪報告「愚民」】國家智庫洩密:中國瀕爆金融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