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46|回复: 3

如何糾正青少年的傲慢心?--蔡禮旭老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9-2017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糾正青少年的傲慢心?--蔡禮旭老師
問:下個問題,如何在教學上幫助糾正青少年的傲慢心?這個少年瞧不起自己的父母和師長,曾經私下跟他溝通,發現他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對他嚴厲的管教,甚至鞭打,產生仇恨和不滿,至今無法釋懷;加上因為父母已學佛後,教學態度有所改變,因此弟弟犯了他以前的過失,卻不受同樣的懲罰,因而認為父母偏心。儘管父母有跟他道歉、說明,但效果仍不顯著。請問應該如何給予協助?
答:高中生已經十多歲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當父母的,最重要要盡心盡力用對的方法去愛護他,不要每天拿一個放大鏡在看有沒有效果,這樣你會患得患失。而接觸佛法以後,管教弟弟的方法不一樣,也不可以太鬆。很多家長,第一個孩子管錯了,太過了,第二個孩子變成什麼?不及。第一個很凶,第二個很鬆,結果兩個人都教得不好。教一定要依照真理,依照《弟子規》去教學,只要把《弟子規》變成自己的家風,每天你的身教;你言教就少一點,因為他對你有情緒上的反應,你就多做少說,讓整個家庭都在聖教的薰陶之下,慢慢他就會改變。確實,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現在的社會比較冷漠,只要父母是真心愛護他,又在他的成長過程給予他真實的愛護提攜,慢慢這個衝突也會化解掉,我們不要操之過急。
文摘恭錄—古晉《弟子規》自由問答菁華節錄--蔡禮旭老師  2005/10/18  檔名:52-149-0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9-2017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禮旭老師主講: 《弟子規》上面的教誨能夠解決夫妻關係的問題
我們一定要明白善惡,明白對錯是非,而這個善惡的標準就在《弟子規》上。當我們對很多事情無法判斷的時候,可以把《弟子規》念一遍,可能答案就會出來。諸位朋友不要小看了這本經書,它可以解你人生所有的問題。你假如不相信的話,晚上我們回答問題,你來幫我回答就好了,用《弟子規》上的經句。現在人生最難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除了教育孩子以外還有沒有?夫妻問題。夫妻問題《弟子規》可不可以解決?你氣你先生氣得半死,趕快把《弟子規》念一遍,突然念到“財物輕,怨何生”,原來是因為錢跟他吵架;下一句“言語忍,忿自泯”,原來是口氣太不好了;又念到了“親有過,諫使更”,父母要規勸,另外一半要不要規勸?要,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那怎麼規勸?當然要“怡吾色,柔吾聲”,突然想剛剛口氣太不好;而且“諫不入,悅複諫”,你先生三、四十歲的習慣,你跟他講一次他就通了,那不得了,他可能是七十二賢人其中一個來轉世的,才有這種不貳過的功夫。
  我們要寬恕他人,要“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我們看一下,我們責備別人都比較嚴苛,換個角度,我們以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檢討自己,那你的過失就會愈來愈少。而我們能以原諒自己的態度來原諒別人,你看我們一天原諒自己幾次?那可能要用電子電腦來按一下。對!都能原諒自己這麼多次,連原諒別人一次都不肯,這太刻薄了。所以要以恕己之心來寬恕別人,那你會“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會交到很多朋友。
  你看《弟子規》上面的教誨,夫妻關係的問題還是能夠解決掉。“泛愛眾”裡面,用在夫妻相處就很好。夫妻雖然很親密,但是也要懂分寸,也要留給彼此一些空間距離。“人不閑,勿事攪”,你先生剛好在那裡做事情,你每次都過去打擾他,一次、二次他還受得了,太多次以後他就會怎麼樣?你別吵。也要看看對方有沒有時間,以至於該有的禮貌,謝謝,對不起,你有空嗎?都應該懂得相敬如賓,不能成為一家人以後愈來愈隨便,那是錯誤的。所以“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還有一句也很重要,“恩欲報,怨欲忘”,當我們心裡面放著都是先生一路跟我們走過來的付出和努力,那你每天睡覺也會睡得很甜;假如先生所有的付出統統都拋在腦後,心裡面想的都是什麼?昨天他對我講話沒禮貌,前天他又做了什麼,都是記這些埋怨的事情,那當然你看到他的時候眼睛就有一點放火光,那一發就會不可收拾。以後夫妻吵架有個方法可以解決,哪個方法?“弟子規,聖人訓”念一遍以後,火氣就去差不多了。不要自討苦吃,不要自尋煩惱,當我們的心寬恕了,當我們的心感恩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任何已經發生的情況,我們要想著如何去把它改善愈來愈好,而不是乾著急,亂煩惱。
恭摘自 52-140-0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9-2017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禮旭老師主講: 成績好要感恩,成績差要反省
 成績考得好,不是生傲慢,不是生得失心,要生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曾經教過他的同學。感恩父母給他一個很健康的身體、一個很好的讀書習慣,所以他遇事情感恩心不斷增長,愈來愈健康。人受教育應該是愈來愈好,而不是愈來愈苦,愈來愈笑不出來。他剛好成績考得很差?他在那抱怨,怨天尤人,指責老師不會教,那他也不健康。假如他考得不好,我們告訴他,“過能改,歸於無”,到底不足在哪要找出來,他不是在沮喪當中,而是在反省當中,這個才是素質。“事勿忙,忙多錯”,考試的時候是不是很粗心?會的東西都寫錯了,下一次不能這麼急躁。甚至於寫完了還要會檢查這樣就萬無一失,這個都是做事態度。不能他好了、不好了,我們都沒有關注到他做人做事的培養。
恭摘自 55-057-0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9-2017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禮旭老師主講:永遠記住父母對我們的好
慕賢當慕其心,我們要學古聖先賢,最重要的學他的存心。德的根本是孝道,大舜對待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孝心?你看父母,繼母跟父親都要置他於死地,都要害死他,他有沒有埋怨?他完全沒有埋怨,只記住了父母對他的好、對他的恩,其他任何不愉快,一點都沒有留在心上。這樣的心境吃虧了嗎?很可能旁邊的人為他抱不平,可能還組成十人小組要去找他爸爸理論。這時候大舜會阻止他們,我的父母沒有錯,是我自己做得不好。現在社會上假如能看到這樣的風範,真會讓人為之動容。現在這樣的風範愈來愈少,反而是罵自己的父母,罵自己的公公婆婆。那句話好像逞一時之快,但這句話不知道會折自己多少福!而且他的家道很可能就要斷了。不孝是最大的罪過,怎麼可能還能夠傳承下去,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舜王那種對父母的愛慕之情、孝敬之心,跟他小時候沒有兩樣。你看小的時候一、兩歲,兩、三歲,犯錯了,父母打小孩,那個小孩怎麼樣?抱著父母抱得愈緊,那是天性,父子有親。而大舜已經成年了,當父母對他不好的時候,他會跑到空地上哭泣,覺得都是我做得不好,那種心情跟嬰兒的赤子之心完全一樣。所以,大舜幫我們演出了“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當我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面歡喜還是很難接受?假如覺得好像怪怪的,吞不下去,這個時候要冷靜,我們的孝心不夠。我們再來細細的來理解這句話,每一句經文、每一個道理都有信、解、行、證四個過程。這句話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我們相不相信它是對的?這個很重要,你不相信就沒有辦法理解。我們來理解看看。
  父母是不是聖人?不是。有沒有可能做錯事?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為什麼說無不是之父母?這意思就是我們為人子女不把父母的過失放在心上。因為父母不是聖人,當看到父母有過失的時候,非常憂慮、緊張,深怕父母會墮落、會做錯,所以是那種時時刻刻要導正父母的過失,成全父母、成就父母的心境。當我們能體會到這分心,要做《弟子規》那一句“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會做得非常的自在。“諫不入,悅複諫,號泣隨,撻無怨”,現在父母跟我們講話有一點沖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火都快壓不住了,能做到號泣隨,撻無怨嗎?我們能做到或沒做到,都直接影響我們的人生,也影響我們的後代。諸位老師,當我們脾氣快壓不住的時候,後代就開始消失了,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這種氣氛?當我們能伏得住,後代的福分就一點一滴在積累,是一體不可分的。當人真正瞭解,跟父母、跟後代是一體的,他的行為自然就會檢點、就會謹慎。
恭摘自 52-237-00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8-2025 01:36 PM , Processed in 0.13409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