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67|回复: 0

蔡礼旭老师:永远记住父母对我们的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8-2017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蔡禮旭老師主講:永遠記住父母對我們的好
慕賢當慕其心,我們要學古聖先賢,最重要的學他的存心。德的根本是孝道,大舜對待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孝心?你看父母,繼母跟父親都要置他於死地,都要害死他,他有沒有埋怨?他完全沒有埋怨,只記住了父母對他的好、對他的恩,其他任何不愉快,一點都沒有留在心上。這樣的心境吃虧了嗎?很可能旁邊的人為他抱不平,可能還組成十人小組要去找他爸爸理論。這時候大舜會阻止他們,我的父母沒有錯,是我自己做得不好。現在社會上假如能看到這樣的風範,真會讓人為之動容。現在這樣的風範愈來愈少,反而是罵自己的父母,罵自己的公公婆婆。那句話好像逞一時之快,但這句話不知道會折自己多少福!而且他的家道很可能就要斷了。不孝是最大的罪過,怎麼可能還能夠傳承下去,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舜王那種對父母的愛慕之情、孝敬之心,跟他小時候沒有兩樣。你看小的時候一、兩歲,兩、三歲,犯錯了,父母打小孩,那個小孩怎麼樣?抱著父母抱得愈緊,那是天性,父子有親。而大舜已經成年了,當父母對他不好的時候,他會跑到空地上哭泣,覺得都是我做得不好,那種心情跟嬰兒的赤子之心完全一樣。所以,大舜幫我們演出了“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當我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面歡喜還是很難接受?假如覺得好像怪怪的,吞不下去,這個時候要冷靜,我們的孝心不夠。我們再來細細的來理解這句話,每一句經文、每一個道理都有信、解、行、證四個過程。這句話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我們相不相信它是對的?這個很重要,你不相信就沒有辦法理解。我們來理解看看。
  父母是不是聖人?不是。有沒有可能做錯事?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為什麼說無不是之父母?這意思就是我們為人子女不把父母的過失放在心上。因為父母不是聖人,當看到父母有過失的時候,非常憂慮、緊張,深怕父母會墮落、會做錯,所以是那種時時刻刻要導正父母的過失,成全父母、成就父母的心境。當我們能體會到這分心,要做《弟子規》那一句“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會做得非常的自在。“諫不入,悅複諫,號泣隨,撻無怨”,現在父母跟我們講話有一點沖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火都快壓不住了,能做到號泣隨,撻無怨嗎?我們能做到或沒做到,都直接影響我們的人生,也影響我們的後代。諸位老師,當我們脾氣快壓不住的時候,後代就開始消失了,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這種氣氛?當我們能伏得住,後代的福分就一點一滴在積累,是一體不可分的。當人真正瞭解,跟父母、跟後代是一體的,他的行為自然就會檢點、就會謹慎。
恭摘自 52-237-00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8-2025 01:37 PM , Processed in 0.22685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