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00|回复: 2

《般若心經》的神奇感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8-2017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般若心經》的神奇感應

1. 防止靈界騷擾。外出旅遊,放在酒店的睡房床頭,可免出外旅遊遇鬼

心經是一篇渡人離苦得樂的經文,要人悟通一個“空”字。由唐朝自有中文譯本主本,經一千三百多年,已有難以估計的人加以念誦。這經文被朗誦,被肯定的次數,已難以估計。由於共同念力認為此經文具有教人離苦得樂的能力,因此每當念誦,必引起宇宙磁場的共鳴現象,產生奇妙的靈場現象,也就是獲得一種奇妙的力量。因此冤屈而死或因不幸原因滯留人間的靈體,都會因《般若心經》之助,得到超度,脫離痛苦。

我有個朋友的朋友,聽講她一到男友家過夜就會被靈體騷擾,令她非常害怕。我朋友說見到她都覺得她面色發青。如果你見到某人印堂位置有青根(小朋友特別多見),代表受到靈體騷擾,身體會很差。聽講後來她到佛堂,不知道搞了什麼法事就好了點。其實只有你有心經在手,你念誦心經把心經印在心中,心經就是你的護身符,你不必擔心靈體騷擾。

2. 心經可發達致富

為什麼有人做的生意越做越大?有人守著一盤生意艱苦經營呢?一字甘淺,眼光開闊,心胸開闊,生意自然越做越大。要致富,每天背誦心經,會漸漸感染了心經經文內的千古真義,慢慢性格會開始改變,態度平和,人際關係也越來越好。由於看開了,笑容也多了,大家對你也另眼相看。你的眼光開闊了,心經越讀得多,心胸越闊,人樂觀開朗,生意自然越做越大。

心經致富的例子很多,就說說我自己的吧。

上年近年尾,我送了的一隻心經CD給妹夫,每天上班途中他都播放,年尾時,他的老闆知道他的手錶壞了,送了一隻價值過萬的名牌手錶給他,他自己都估唔到。而且他話,聽了心經後感覺耳珠變長了。

我自己修心經之後在中過兩次商場抽獎的一等獎。

我妹妹自從有了BB一直聽我送的清心咒CD。她將CD錄入手機內,入了產房後馬上聽,當時BB的頭已出來,肩膀卡住了,非常危險。後來她同我講“真是好神,原先醫生講,肩膀再出不來就要開刀了”,忽然播到心經,醫生就話,“得左,BB出左來啦。”她生了個7斤半的男丁,BB是聽著心經出生的,有著大大的耳珠。

我的一個同修,他有個臭脾氣的麻煩上司,他就上班時,不斷在心中念誦心經,迴向給上司。後來上司不但升了他職,還對他說:“不知道為什麼見到你特別開心。”你念心經時別人可能不知道,但內心是可以感受到喜悅的。如果你的上司對你很差,很臭脾氣,或某人非常討厭。你要多念心經迴向給他。日子有功,你一定會人緣變好,有好的人緣就是發達致富的開始了。

3. 改進桃花運

世上最難斷的因果是愛,愛令人喜悅,令人痛苦。當你愛上一位女士,你想把她據為己有。當你不能擁有她,你覺得痛苦難當。當你擁有了,又覺得不如意。其實愛不是擁有,是奉獻。只有無私奉獻的愛,才是真愛。你念誦心經迴向給所愛的人,她一定可以感受到,也一定會接受你的愛。如果你不斷奉獻而她愛上的是別人,你更應該祝福她找到真愛。你愛她就是要給她幸福,既然她已得到幸福,你就應該開心。

曾經有一個女人,老公有了外遇,老婆念誦心經迴向給老公,老公離家了。她繼續念心經,老公動手打了她。她還是繼續念誦心經迴向老公。老公有了第3、4個女人。4個女人不斷地爭奪這個男人,老公被壓迫得透不過氣,他終於知道了老婆的好。他希望回到老婆的身邊。老婆的愛和付出令因果有了了斷。決定權重新回到老婆手中。如果老婆一開始就你爭我奪,對老公深深怨恨,那麼這種怨恨就會糾纏在一起。老婆生生世世都將重遇老公,再次被傷害、再次怨恨。所以千萬不要對某人懷恨在心,放下你的怨恨,念誦心經迴向給他,放下來吧!一切都放下來吧!至於老婆有無回到老公身邊,我就賣個關子,下次你見到我可以問下我。

心經的迴向是積累你你的功德,是因果的投資,是愛的投資。這種愛超越了任何的投資。沒什麼比布施愛更令人幸福的了。

4. 教導子女向善

在外國有潛意識的教育,同密宗的“觀想法”同出一轍,是一種潛意識的訓練法,是一種自我暗示法。在外國潛意識教育被運用作教育子女,尤以12歲以下的子女最準。因此當我們修習心經時,是藉助這一篇內藏極大宇宙玄機經文,成為我們開動潛意識的一道橋樑。所以我們要念誦它,抄寫它,修持它。心經不是神,不是叫你狂念,就有天兵天將下凡助你轉運,這是不能搞錯的。用心經成為我們潛意識的一部分,就是修持心經的基本意義。

以上觀想時,都要在心中念《般若心經》,幫助家長精神集中,心念《般若心經》,同時觀想以上畫面。由於一起想像,心經必須念到純熟無比,才可一心二用。想達到此境界,也是家長精神極度集中之時。為幫助觀想這些畫面,可將畫面畫成草圖,有空便看,當運用床前觀想時,自然會第一時間想出這個畫面。如果能做到連續3個晚上,便有奇效。

12 歲的小朋友潛在意能極為敏銳,所以這種用心靈溝通的教育法,與日常生活的教育法可以一起運用。

但記著,一定要觀想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必須是心安理得的事,稍一與“良心”衝突的觀想,自己潛意識會引起抗拒。這解釋了為什麼觀想法一定要用“正面”的想法,不可想“反面”的事。這會招致潛意識的不平衡,心理會受到扭曲。

如果你有小朋友應該嘗試一下這個方法。更可以教導小朋友念誦心經,這是你送給兒女的無價之寶。我的女兒2歲多,我教導她念誦心經,她現在可以念誦全句的心咒,也可以念誦心經的前幾段。

5. 治療失眠病

現在的人為求進步,每天生活在忙碌、緊張的氣氛當中,沒有一刻可以停下來休息。上班時工作,回家也工作,連睡覺都想著工作因此有了失眠病。失眠是因為想得太多,腦袋裝滿了東西。念誦心經可以將你的思維集中在一件事上,慢慢放鬆你的腦袋。念誦心經產生的奇妙磁場可以清晰你的腦袋,清洗自己的內心。每晚躺在床上念誦心經3遍,可以令人安然入睡。我的經驗是未念完3遍便睡著了。現在我從沒有再試過失眠。

6. 開發腦細胞

念誦心經可以開發腦細胞。原來每個人只能使用的大腦細胞只有百分之7。如何能夠使自己比別人強的,最簡單的方法精神能夠開發多一些腦細胞,而修心經就是開發腦細胞最直接的方法。當你不斷誦讀心經,心經的咒音就會刺激到大腦的腦細胞,通過開發腦細胞,令你頭腦保持在很清醒的狀態。這時你不但有好的運氣,而且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7. 如果你晚上開車到比較僻靜的道路,播放心經CD可以防止有關靈界的交通意外

這個例子我就不在此講了,聽了有人會害怕,再講你也會說我迷信了。

8. 搬新家

入住前最好將心經CD,連續播放幾天,(調教音量到最小聲即可,以免影響鄰居)清洗新居的磁場後,再入住。或者你覺得某段時間很不順,頭頭碰黑,播放心經CD也是改運的方法之一。

9. 如果不幸有親人離世,播放心經CD可以令親人早日到底光明,不再彌留人間

修持心經首先要念誦至滾瓜爛熟,有時間就念誦和抄寫心經,要不斷堅持才可見成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8-2017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弥陀佛56 于 23-8-2017 07:33 PM 编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音)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shòu xiǎng xíng shí,yì fù rú sh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 yì wú wú míng jìn,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wú guà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uò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ī qiē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jí shuō zhòu yuē:
即说咒曰: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全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经名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1]。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经文
心经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 “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起源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先说四圣谛,即苦集灭道。灭谛中提及涅槃,为了阐释涅槃的内涵及意义,佛陀更深入说明空性之理。第二转无相法轮,借由对空性的认知,证明烦恼是可以断除的,从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无自性。有些论师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对无自性再做解释,第三转善分别法轮的《解深密经》、《如来藏经》、慈氏菩萨的《相续本母经》,详细说明心的体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因为解了空性贯穿三乘,故解空被称为三乘之母,诠释它的般若经亦称为母般若。《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2],故名为《心经》。   佛说《心经》的缘起,是在灵鹫山中部,为诸菩萨声闻弟子所围绕,当时观自在菩萨正在观修般若波罗密多、专注思惟观修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心经主要内涵是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有关空性的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菩萨所说,欢喜赞叹。   心经内涵可分两种,显义与隐义。显义为观空正见,为龙树菩萨的《中论》所阐释。隐义则为现观道次第,间接显示空性所依的有法,为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所诠释。   有学者认为《心经》经文结构之来源,大部分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观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习应品第三)。“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劝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则出于《佛说陀罗尼集经》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故《心经》是出自《般若经》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时奉请观自在菩萨为其说法主,才完成现今《心经》组织的型态[3]。   《大般若经》中所开示之般若法门是专为已发菩提心之众菩萨们所宣说的。其最重要的观念在于以空性智慧觉悟诸法实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虚妄分别而已),既不体证、进入涅槃而自愿生生世世轮回生死救度众生,其行为看似有违一般所认知的脱离轮回观念,而实际上这才是《大般若经》开悟菩萨的主旨所在。因为以慈悲喜舍之心平等救护一切众生才是真菩萨行,而自己逃离生死轮回却弃众生于不顾则有违菩萨自度度他之初衷誓愿。   在《大般若经》中数度出现 “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与 “观诸法皆空,不舍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离开对众生的慈悲济度,则一切修行的意义则大打折扣,不能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正果。
版本
《心经》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有广本及略本两种本子。广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至今仍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现,下面列出部分重要版本。
梵文本
日本法隆寺藏两片贝叶经钞本 [4]日本法隆寺贝叶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梵文本《心经》,原本现收藏于东京博物馆。相传此本原为迦叶尊者手写,后由菩提达摩传给慧思禅师,再经由小野妹子于推古天皇十七年(西元609年)传入日本[5]。净严和尚于1694年以梵文悉昙体手写抄录。穆勒(Max Muller)于1884年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传至欧美国家。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订梵文本。    伯希和收集的梵文心经 [6]巴黎,菲尔(H. L. Feer)校订之梵文本。原本现藏于法国巴黎帝国图书馆,Catalogue No.967,为梵藏汉蒙满五本对照本,其梵文为兰札(lan-dza)字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8-2017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8-2025 02:52 AM , Processed in 0.10550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