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4日讯)有屋不住,妇女每月把整间三房式组屋出租,8年来选择在机场过夜,加入“睡机场大队”。
在樟宜机场第三搭客大厦抵境厅的一片喧哗中,掺杂了到访新加坡旅客的兴奋,以及入境回国搭客与家人别后重逢的温情画面。 但是机场一角的椅凳,却有十几名国人默默在那里,坐着、躺着,等待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这群人都是机场“常客”,长年累月在机场过夜。他们个个衣着轻便,手推车放的不是行李,而是生活必需品。 《联合晚报》报道,睡机场8年、不愿具名的50多岁单身女子受询时说,8年前她把淡滨尼的三房式组屋租出,从此把机场当家。 金融危机时租出房子 她说,2008年金融危机时周转不灵,她选择租出整间房子。“当时是无可奈何,走投无路,我有苦衷的。” 她坦言,起初睡机场有些害怕,原本只想过几夜,但没想到一睡就是8年。 她出示手推车内不同塑料袋的用品,包括盥洗用品、衣服和食物。“我当时来机场两手空空,现在住久了,东西也多了。” 她透露,每月靠千多元租金过活,经济上不是问题。就算每天在机场度过,旅客人来人往,时间过得快,也不感到寂寞。 女子说,她的心愿还是希望有瓦遮头。“住这里还是暂时的,我打算卖掉组屋,申请较小的两房式组屋,让生活安逸些。” 樟宜机场集团发言人受询时说,地勤职员在例行检查时,若发现有人过夜,会上前与他们接触,了解情况,并在可能情况下提供帮助。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会帮忙联系社会及家庭发展部。” “机场什么都有” 睡机场8年的女子形容“机场什么都有”,吃饭、冲凉、盥洗都很方便,还能享受冷气和免费无线网络(WiFi)。 女子说,每天三餐都在机场食阁解决,机场还有超市,服务齐全。 她受访时不忘介绍在机场的“邻居”们,多次强调睡机场的不只她一人。 “有一对老情侣在睡机场后相识,还在这里‘同居’,形影不离。” 她还说,睡机场的不只是年长的人,还包括一些三四十岁的男子。“他们成天拿着手机,用机场网络看视频,手机没电了就拿用机场的免费电源充电。” 起磨擦被爆料 投诉者被指也是“睡机场大队”一份子,因为起磨擦才爆料。 女子表示,她和睡机场其他的过夜者有过节,常常被人“算计”,才会被投诉睡机场。 她说,睡机场需“防”警察和清洁工。“警察每次例行巡逻,都会检查我们的身分。如果认为我们不该在机场出没,就会把我们赶走。” 她说,被赶走后的第二选择,就是到24小时的麦当劳过夜,等到风平浪静后才回机场。 她还说,清洁工不时也会向经理投诉,过后就会来赶人。“ 那些清洁工不愿为我们服务,嫌我们弄脏机场厕所。” 每晚到机场睡享冷气 有人在美芝路有租赁组屋,但和同房不合,且嫌天气热,所以每晚到机场睡,天亮才回家。 刘先生(62岁,无业)告诉记者,他最近这个月才开始在机场过夜。 他说,自己患心脏病和糖尿病,行走不方便,无法工作。“我每月领取当局的340元救济金过活,住美芝路的租赁组屋。” 刘先生坦言,虽然他有栖身之处,但选择到机场过夜,是因为要在炎热夜晚享受冷气,且避免与室友发生冲突。 “我只是在这里过夜,天一亮就搭巴士回家,不会在这里流荡。”
要省钱的马劳,有空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