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2|回复: 6
|
不只素阿中讲而已。。。
[复制链接]
|
|
http://statestimesreview.com/201 ... ee-kuan-yews-death/
Singapore’s worsening diplomatic ties underscore impact of Lee Kuan Yew’s death
Following the death of Singapore’s iconic former Prime Minister Lee Kuan Yew in March 2015, Singapore’s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major trading partners have took a turn for the worse. Singapore’s top foreign investment partner, China, has signaled it’s dissatisfaction with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s anti-China stance, particularly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The world’s second superpower explicitly highlighted that it will not tolerate Singapore’s “hypocrisy” in its military ties with Taiwan and the repeated infringements of the “One-China” policy – to which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denied. In response, China invested close to S$30 billion in Malaysia and embarked on the “Shenzhen” strategy to create a new trading port in Malacca to compete with Singapore.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 fell to its all-time low when China detained S$119 million worth of armoured vehicles from the Singapore Armed Force. Singapore authorities organised 3 meetings demanding for an explanation, to which the China government could not be bothered with except delivering the same message through its Foreign Ministry – respect the “One-China” policy.
Over in Indonesia, Jakarta stopped direct Singapore flights supposedly citing “runway works” in two weeks ago. However, just 3 days ago on Dec 12, Jakarta commenced direct flights with India instead. Singapore authorities, CAAS, requested for more details from Indonesia, but the neighbour could not be bothered to respond.
Also in December, the Cambodian government charged that Singapore has made falseful declaration of its sand import for years, and that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has illegally sourced sand from smugglers. Singapore authorities however feigned ignorance and refuse to respond.
For Philippines and Malaysia, the two openly disagreed with Singapore’s offensive stance against China on the South China Sea approach. Philippines and Malaysia have acceded to China’s request for bilateral settlement over the island disputes, instead of going through Singapore which is the current leader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ain Nations (ASEAN). At an ASEAN meeting with China, it was reported that Singapore’s Foreign Minister Vivian Balakrishnan walked out of the conference when the ASEAN members refuse to support Singapore as the representative negotiating party for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Singapore has also unwittingly become more isolated as the new United States administration under Donald Trump, choose to remain silent over the detained SAF vehicles and South China Sea issues, when Singapore is supposedly acting on US’s interests.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 blasted US for renegading on the Trans-Pacific Pact (TPP) promise. The Singapore Prime Minister was enraged and vowed to continue the TPP even if US is out, but fellow TPP members – namely Australia, Japan, Canada – reject to follow its lead.
It appears the son of Lee Kuan Yew has not inherited any semblance of diplomacy techniques from his father. Having being brought up in a greenhouse environment, the strawberry Prime Minister was sheltered from political contests through undemocratic election rules created by his father. The esteemed Prime Minister who pays himself S$2.3 million a year – the highest political salary in the world – finds the rough terrain of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discomforting and worrying, stemming from the greater ignorance and not knowing what to do with “higher-ups” like China and US – since no one in Singapore has ever been in a higher position than Lee Hsien Loong. The former junior minister who once slapped a senior Minister will likely give China and US a slap this time as his ego outweighs the prospects of the country.
新加坡日益恶化的外交关系强调了李光耀的死亡的影响
继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于2015年3月逝世后,新加坡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外交关系陷入恶性循环。新加坡最大的外国投资伙伴中国,表示对李显龙总理的反华立场,特别是南海问题的不满。
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明确强调,不容忍新加坡与台湾的军事关系中的“虚伪”,以及新加坡政府否认的一再违反“一个中国”政策。作为回应,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接近300亿新元,并着手实施“深圳”战略,在马六甲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口,与新加坡竞争。新加坡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跌至历史最低点,当时中国从新加坡武装部队扣留价值1.19亿新元的装甲车。新加坡当局组织了3次会议,要求作出解释,除了通过外交部发出同样的信息,中国政府不能打扰他们 - 尊重“一个中国”的政策。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停止了直接的新加坡航班据称在两个星期前引用“跑道工程”。然而,就在3天前12月12日,雅加达开始与印度直接航班。新加坡当局,CAAS,要求更多的细节从印度尼西亚,但邻居不能打扰响应。
同样在12月,柬埔寨政府指控新加坡多年来虚假宣布其进口沙地,新加坡政府非法从走私者采购沙子。然而,新加坡当局假装无知,拒绝回应。
对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来说,这两个国家公开不同意新加坡对南中国海方针对华的攻击立场。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已经加入了中国关于双边解决岛屿争端的要求,而不是通过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现任领导人的新加坡。在与中国举行的东盟会议上,据报道,当东盟成员拒绝支持新加坡作为南海争端的代表谈判方时,新加坡外长巴拉克里什安离开会议。
新加坡还不知不觉地变得更加孤立,因为在唐纳德·特朗普的新美国行政当局,选择对被拘留的苏丹武装部队车辆和南海问题保持沉默,当时新加坡是根据美国的利益行事。总理李显龙炸毁美国对“太平洋公约”(TPP)的承诺。新加坡总理愤怒并发誓要继续TPP,即使美国不在,但TPP成员,即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 - 拒绝跟随其领先。
似乎李光耀的儿子没有从他的父亲继承任何外表技巧的外表。在温室环境中长大,草莓总理通过他父亲创造的不民主的选举规则,避开政治竞赛。受人尊敬的总理每年支付230万新元 - 世界上最高的政治薪水 - 发现国际外交的崎岖不平和不安和忧虑,这是由于更大的无知,不知道如何处理“高层”中国和美国 - 因为新加坡没有一个人比李显龙的地位更高。曾经打过一位资深部长的前任初级部长可能会给中国和美国一次拍击,因为他的自尊胜过该国的前景。 |
|
|
|
|
|
|
|
发表于 15-12-2016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过时不准确的消息,果然是只有阿中的同类会相信。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16 07:1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ytimes.org/node/26189#1332
新加坡崩盤告訴你什麼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最近,關於亞洲經濟最熱點的話題就是曾經貴為亞洲四小龍,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遭遇了GDP總值滑鐵盧,震驚全球。
在新公布的新加坡第三季度GDP數據中,經過連續兩個季度的低迷後,新加坡第三季度經濟又進一步跳水,堪稱飛流直下三千尺,數據空前難看。
相對於外界此前做出的保持不變的預期,第三季度新加坡GDP總值環比暴跌4.1%,是自2012年第三季度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同比增加0.6%,遠低於經濟學家預計的1.7%。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新加坡貨幣新元,也處於快速貶值通道之中,目前已跌回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面對這次GDP暴跌,新加坡金管局的態度是按兵不動,不動的原因有兩個,第一,跌幅在預料之中,第二,今時今日的新加坡想要通過貨幣手段干預經濟的能力已經越來越低。
今後一段時間內,新加坡的經濟,還將在低谷中煎熬。新加坡政府甚至告訴國民,期望值別太高,明年經濟估計還是一樣孬!
作為國家治理的典範,新加坡的繁榮無數次寫進各種教科書,但是現在卻不得不面臨如此緊迫的經濟局勢,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初讓新加坡風生水起的優勢如今正在轉變成別人的優勢,而新加坡自身的短板先天不足,回天無力,經濟如何不崩盤呢?
新加坡優勢所在是天時地利人和,新加坡崛起的80年代正是全球貿易發展風生水起之時,新加坡坐落於馬六甲海峽東端,馬六甲海峽扼住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
這裡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和貿易海上通路之一,世界上1/4的貿易和能源份額從這裡經過。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朝鮮、台灣、香港和澳門甚至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從非洲和歐洲來的貨物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這還只是天時地利,因為李光耀這樣的天降英才。新加坡在上一輪全球經濟發展中,在國際政治上八面玲瓏,作為東西經濟的掮客,一面深得美國信任和支持,一面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建議者和中間人,以海洋貿易為基礎的港口、金融、貿易獲得了巨大發展。不僅成了世界最大的物流中心,也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商業中心、生活中心、服務中心。
然而,時過境遷,全球經濟不景氣,原油等大宗貨物價格雪崩,貿易降入冰點。新加坡是全球最具貿易依賴性的經濟體之一,貿易不景氣,波羅的海指數成為全球跌幅最大指數之一,跌幅超過98%,海洋上的船越來越少,作為高度依賴海洋貿易的新加坡來說,經濟自然一日入冬。
更壞的消息是,這種蕭條並不是暫時的,受制於土地面積和自然資源的稀缺,相關行業高度發展的新加坡想要轉型難如登天,原有優勢也會逐步丟失。
以新加坡最為發達的銀行業來說,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今年年中發布報告,將新加坡銀行系統的前景評級從「穩定」降為「負面」。惠譽也指出,星展、大華和華僑3家新加坡銀行,違約率較去年底顯著上升。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與新加坡GDP暴跌形成截然對比的是,與新加坡一峽之隔的依斯干達特區。
今年預期經濟增長率超過7%,預計2017-2020年的生產總值增速將達7.5%。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就有將近4萬多家企業關門大吉,但隔壁的依斯干達特區卻不斷傳來跨國企業落地的消息,宜家、微軟、可口可樂、華為、碧桂園,這些跨國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依斯干達特區,甚至連新加坡自己的企業也不斷開始轉向該地區,尋找機會。
因為這裡不但與新加坡同樣具有馬六甲海峽的地利優勢,還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一帶一路」的戰略機會。
新加坡今天的突然閃崩並不是偶然結果,正是因為依斯干達特區不可抵擋的快速發展勢頭,導致新加坡的經濟加速萎縮。
除了全球趨勢、地域原因,外交格局也決定了今天的新加坡徹底站在了經濟發展的逆風區。雖然馬六甲海峽能夠制約中國海上貿易,但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是增速超過6%的經濟大國,不重視與中國的關係,對於新加坡這樣的彈丸之國就是與趨勢為敵。雖然在戰略方面有美國支持,但是經濟發展靠中國是不爭的事實。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就深知這一點,在中美之間承擔了一個完美的中間人形象,為了和中國做生意,李光耀數十次訪問中國,走遍了中國的多數省份,和中國幾代領導人都保持了相當親密的私交,並一直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貿關係。
但是在這一輪全球貿易衰退,國際格局轉變中,新加坡並沒有繼續保持這種優勢,尤其是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時遠遠不如鄰居馬來西亞更主動和積極。
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大背景下,失去先機和戰略優勢,一邊是中馬關係進入最佳時期,一邊是中新關係逐步降溫,發展潛力萎縮立竿見影。在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都在積極靠近中國的今天,新加坡在處理中新關係上的誤判也導致其外交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局限。
反觀與新加坡一峽之隔的新山依斯干達特區,過去,新加坡人說起新山,印象中都是蕭條、荒涼、大農村、經濟落後,治安不佳,但是隨著經濟特區的發力,現在的依斯干達特區不但承接了從新加坡轉移過來的產業、人口以及消費,也成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橋頭堡。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的經濟預測,馬來西亞2014年經濟成長率為4.8%,優於2013年的4.5%。由於中馬關係與合作的全面升溫,去年,儘管全球經歷了經濟動盪,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仍然達到5%,甚至高於預期的4.9%,而新山的依斯干達特區更是高達7.2%.
新山不但承接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投資,還不斷開通與中國內地的聯繫。繼廣州—新山的直航航線開通後,今年年底,春秋航空還將開通深圳—新山的直航航班,將更多的經濟動能輸入該地區。
台灣房屋國際資產中心執行長方彥夫就指出,依斯干達經濟特區內的醫療保健產業與基礎建設均向上提升,住宅保安系統也逐年加強,特別是特區內還有教育城(Educity),讓遷入此區的外來人口可以不必煩惱小孩就學問題,這是吸引人口不斷進駐的一大誘因。而目前全球經濟通縮地區的一個共同原因就是人口衰退,也就是說哪裡可以吸引人口,哪裡就有發展潛力。
現在的依斯干達特區不僅僅吸引新加坡人、馬來西亞人到此地置業安家工作,甚至吸引了大量的中國人利用優惠政策在這裡開公司,發展事業,這也是宜家、微軟這些巨頭落戶新山的主要原因。
從2006年到2016年,依斯干達經濟特區已經發展了10年,在以服務業與製造業掛帥的9大經濟發展領域護航下,依斯干達特區成為馬來西亞成長最快速的經濟走廊。
過去該特區的發展速度幾乎不受國內外不穩局勢的影響,基礎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底止,依斯干達特區的累積投資金額已超過2000億令吉。
以外資的投資規模來看,鄰近依斯干達經濟特區的新加坡則是該特區最大的外資投資者,有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公司,尤其是中小企業外移到該特區發展。
對於新加坡本土企業來說,依斯干達經濟特區不但有近水樓台的地理優勢,讓企業設廠或遷移成本大為降低,還擁有低廉的營運成本優勢。因經濟特區的工業用地成本為新加坡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大馬政府針對特區內企業提供的優惠電費、優惠租金及10年免稅利多,勞工人力價格有競爭力,此區的製造業人力成本只有新加坡本土員工的二分之一。
從此次新加坡GDP總量銳減來看 ,選擇在隔壁的依斯干達特區轉移產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共識,畢竟這裡有3倍於新加坡國土面積的空間,有更多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經濟高度發展將會帶動當地就業人口對住宅需求激增,再加上馬來西亞是目前是世界上排名第11的提供教育服務的國家,目前有超過9萬名國際學生在此深造。
馬來西亞教育局也訂下2020年吸引至少20萬名國際學生到當地大學生學的目標計畫,特區內的教育城也有多所國際大學將逐年完工,吸引大批國際學生進駐,帶動學生租屋市場的需求,未來的依斯干達經濟特區的發展不容小覷。
今年9月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針對美國、中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政治與經濟局勢、以及新加坡國內課題發表一系列看法。
他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正在放緩,我不肯定這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所造成的,其實,有人認為是中國增長放緩,影響了全球經濟」。這個看法背後的潛台詞依然在強調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可預期和新加坡對美國的期待,而李顯龍最關心的依然是TPP儘快成功,並希望美國能夠作出長期承諾,保障安全與經濟穩定。
儘管目前美國看上去很強大,但是新加坡忽視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美國政府債務的水平已經達到19.7萬億美元的水平,逼近20萬億大關。更讓人擔憂的是,美國政府債務在8天的時間裡增加了1,700億美元。
明年1月歐巴馬離任前政府的債務水平將達到20萬億美元。而根據資產負債表,美國政府的資產為3.2萬億美元,債務為21.4萬億美元,凈虧損倉位為-18.2萬億美元,而美國債務增長的速度要遠超經濟增長的速度,當歐巴馬入白宮時,美國公共債務占GDP比例為73%。
現在這一數字為105%。其中,醫療保障和社會福利的債務則超過40萬億美元。美國人民自己都正在準備趁著美元強勢將財產轉移到海外,依然有看不清趨勢的投資人迷信美元資產。而此時,新加坡依然將未來單獨壓在美國身上,一旦美國經濟出現不良勢頭,新加坡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16 07:2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Future 于 16-12-2016 07:26 AM 编辑
http://xinjiaponewsreview.blogsp ... og-post_14.html?m=1
新加坡不能再错误解读亚洲地缘政治
2016年,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恶化。
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的迈克尔•泰(Michael Tai)于《外交学人(The Diplomat)》撰文分析,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可能低估了南海对中国的重要性。
文章列举了涉及中新关系的近期事件:首先,新加坡于7月对南海仲裁案裁决的支持惹恼了中国。然后,于9月在委内瑞拉举行的不结盟运动峰会上提议将裁决结果纳入最后文件中。这都引起了中国的不满。虽然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否认有在峰会上提及南海问题,但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坚称“某个国家”试图在峰会中绊倒中国。此后在11月,香港海关扣留了9辆新加坡武装部队的装甲运兵车。
文章指出,鉴于新加坡以前与中国的特殊关系——由李光耀和邓小平开始的中国领导人所精心培育出来的——新加坡在东盟国家中曾是独一无二的。
自1990年建交以来,新加坡与中国发展了强大的贸易、金融和投资关系。2013年,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达到72.3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者。中国则于2014年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商品贸易额达到86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也是中国在亚洲的首要投资目的地。
但是,新加坡也与美国建立了紧密的经济和安全联系。美国是继中国之后,新加坡第二重要的贸易伙伴。另外,新加坡开放的投资政策和高度发达的商业基础设施,也吸引了来自美国的大量投资。文章指出,已有超过1300家美国公司在新加坡进行投资,并有超过300家公司在新加坡设立了地区总部。同时,美国与新加坡的安全关系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而当时新加坡积极支持美国在越南的战争。
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被夹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个更大的国家之间,同时也对北越和中国的共产主义感到恐惧。共产主义于1975年在印度支那取得胜利、以及越南于1978年对柬埔寨的入侵,让新加坡更加确定美国应在东南亚的安全中发挥作用。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理解到“有强国支持”的重要性。而由于新加坡的战略空间有限,新加坡一直把美国视为安全担保人,虽然这没有得到官方承认。
但是,在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很少有新加坡人依然视中国为共产主义威胁。而自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以来,中国领导人便把新加坡视为一个成功的发展模式。李光耀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也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尊重。对于人口中有78%是华人的新加坡,中国对它感受到了亲切感。同时,中国也欣赏新加坡对威权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结合、及其低犯罪率和清洁程度。邓小平欢迎李光耀的建议,而著名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也培训了许多届的中国官员。文章指出,为了解决低出生率问题,新加坡政府鼓励来自中国的移民,而如今新加坡的520万名移民中,有100万是中国新移民。凭借敏锐的战略本能,李光耀巧妙地平衡了与西方和中国的关系。北京也同情新加坡的安全需要,并接受了它与美国和台湾军事关系背后的理由。虽然新加坡军队自1975年以来一直在台湾训练,但北京之前都没有表达不满。
但是,文章指出,李显龙在选择支持TPP和南海裁决时,他已将自己的声誉置于危险中。
尽管处于倾向西方的立场,但新加坡此前却在涉及中国的冲突中避免了站在美国一方。但是自从2011年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政策——包括将60%的美国海军部队部署到亚太地区、并建立排除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的12国协定——以来,这已发生了变化。新加坡一直是该战略的支持者。2012年,美国宣布将滨海战斗舰部署到新加坡,作为该政策的一部分。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于8月份对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将奥巴马称为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并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美国国会能批准TPP。
文章认为,这次讲话引起了北京一些观察者的不满,但事情爆发是在一个月后,当新加坡代表团参加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并建议在最后文件中纳入海牙法庭的南海裁决。文章指出,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于7月驳回了中国的南海主权声索后,李显龙表示支持并声称裁决对国际法和海洋争端做出“强而有力的定义”。由于新加坡并不是南海争端的声索国,因此不结盟运动峰会的事件引起了中国官员的警觉,并将新加坡视为在极力反对中国。随后,装甲车在香港被扣押。据该文章观察,这令许多新加坡人感到愤怒,并使他们开始质疑其总理的战略判断。
新加坡作为马六甲海峡上的自由港,是它繁荣的基础。马六甲海峡是连接亚洲与中东和欧洲的900公里航道,涵盖着世界贸易的40%,并每年有超过5万艘商船通过。这使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港口、先进金融和交易中心、以及亚洲最富有和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同样的,南海对中国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中国的经济严重依赖贸易,其中大部分则通过南海。因此,这些水域的航行自由至关重要。中国有80%的进口原油是来自马六甲海峡,而这是美国海军容易实施阻力的咽喉处。文章因此认为,不难看出为什么北京会将南海视为核心的国家利益。为了使风险多样化,中国也寻求通往印度洋的替代路线。有人讨论过在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开通一条运河,把印度洋与南海联接起来,但谈判并没有结果。同时,缅甸政策变化阻碍了从缅甸西南部通往孟加拉湾的路线计划。
但在11月,出现了两个可能对新加坡有长期影响的宣布。首先,巴基斯坦宣布开放瓜达尔港,即连接中国新疆西部和阿拉伯海的路线最南端。完成之后,这条路线将绕过马六甲海峡,把中国到欧洲的旅程从45天缩短到到10天。第二个公告则涉及中国与马来西亚合资在马六甲建立一个可代替新加坡的大型港口。港口是通过马来半岛的一条新铁路连接到南海,并再次绕过新加坡。这两个项目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它旨在重塑该地区及其外部的政治和经济景观。
文章认为,李显龙通过向美国倾斜的做法,可能把新加坡置于危险之中。
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人以前从新加坡感受到的亲切感,比任何其它东南亚国家都多。而中国外交官也经常通过新加坡在东盟内表达他们的意见。但是,这种信任已经受到损害,而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其它国家现在已被中国视为更好的合作伙伴。
另外,文章也指出,新加坡可能还没有证明它能抵御近期的外交变化,但新加坡已经无力负担对亚洲长期地缘政治趋势的错误解读。
|
|
|
|
|
|
|
|
发表于 16-12-2016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16 09:2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妮娜 发表于 16-12-2016 09:22 AM
阴毛论啊
不算阴毛论了。
因为最近Trump很硬了,
波大能如愿的做前锋了。
看到时他们愿意派多少人冲锋陷阵?
|
|
|
|
|
|
|
|
发表于 16-12-2016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ap的子女們。。。不都是已經在金元國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