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69|回复: 0

孩子爱抢小朋友玩具?爸爸妈妈试试这么教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8-2016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爱抢小朋友玩具?爸爸妈妈试试这么教他!



玩具是学龄前孩子之间冲突的最主要的导火索。一个拿着玩具,另一个想玩儿,于是就去拿,拿着玩具的不给,想玩的非得要,不给就抢,于是——冲突爆发了。结果无非是:孩子哭,大人哄,娃吃亏的,爸妈心疼,娃得胜的,爸妈尴尬。那么,带孩子在外面玩,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或者减少孩子之间关于玩具的战争?
真心爸妈的经验是,有的。爸爸妈妈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起关于玩具的基本观念,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孩子之间争抢玩具的状况,而且这些观念,对于孩子日后的成长,也很重要。

1、教会孩子区分“我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
有的爸爸妈妈认为,这种情况,是“某某特别爱抢别人的玩具”。真心爸妈倒不这么认为,表现得爱抢玩具的孩子,很可能不是非得抢别人的东西,而是他还没有建立“我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概念,孩子越小,越是如此。
这个概念需要爸爸妈妈帮助建立,而且要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建立这样的概念。
比如去超市,孩子要吃货架上的东西,大人要坚定地告诉孩子:“超市的东西不属于我们,要爸爸妈妈付了钱,你才能吃。”
比如孩子玩妈妈的化妆品(这种情况好像经常发生),妈妈要告诉他:“这是妈妈的东西,你要动,得经过妈妈的同意。”
比如去亲朋好友家里玩,孩子见别人家的某样东西好玩,想自己带走,大人也要坚决制止:“这是阿姨家的东西,不是咱们家的,你不可以带走”。
大人经常和孩子这么讲,孩子慢慢就明白什么是“我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我的东西”属于“我”,我可以处置,而“别人的东西”属于别人,我无权动用。
如果大人在以上几个典型场景中表现得很随意,不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就很可能到好几岁,还建立不起这样的概念。

2、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东西
孩子其实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知道保护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带出去的玩具不给别人玩,就是一个典型。
这很正常,也很健康。爸爸妈妈无需为此感到尴尬,更不可以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小气?”孩子小的时候知道保护玩具,上学之后,才会知道保护自己的书包、文具,避免它们被同学随意取用甚至被拿去乱砸、乱扔。
爸爸妈妈甚至应该有意识地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东西。比如,比如出门前,孩子要带某个玩具,大人可以告诉他:“咱们带出去,你自己要拿好,等会儿再拿回来。”在外面玩够了要回家时,爸爸妈妈也可以提醒他:“我们带好玩具,回家去咯。”
在外面玩,遇到别的孩子想玩自己孩子的玩具时,大人可以告诉孩子:“这个玩具是你的,你想给他玩,就可以借他玩一会儿,你要是不想给他玩,就告诉他‘我自己要玩儿’呢。”
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懂得:自己的玩具,自己要照看好;给不给别人玩,是由自己决定;不给别人玩,也是很正常的,自己可以拒绝别人。
最要不得的是,爸爸妈妈在外面表现得很慷慨,不停地敦促孩子把玩具和别的小朋友分享,而回到家里,又很气愤,批评别家孩子:“见到别人的东西就想抢。”这样孩子会很混乱:我到底要不要保护自己的东西,我不想给别人玩时,可不可以拒绝呢?

3、让孩子知道,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
知道不抢别人的东西,无论对小孩还是大人,都是很重要的教养。而这些教养,需要爸爸妈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培养。
当孩子把别人的玩具拿过来就玩,甚至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抢过来就玩时,大人应该掌握原则,坚定地制止:“这是别人的玩具,不是你的,你要是想玩儿,得征得别人的同意,不能不打招呼就拿,更不能硬抢哦。”同时也告诉孩子:“你的玩具,别人要是想玩儿,也得征得你的同意,也不能不打招呼就拿,也不能抢。”
有的爸爸妈妈觉得,自家孩子抢别人的玩具,是有能力的表现,是胆子大、勇敢,甚至还有奇葩爸妈会鼓励孩子:“抢,不给就打他!”
如果您想孩子小时候成为在外面口碑很差的“小霸王”,长大后成为混不讲理、只要我高兴就好的成人,那不妨就这么教孩子。但如果爸爸妈妈希望培养出一个懂道理、知进退的孩子,真心爸妈还是建议,您在孩子第一次抢别人玩具时,就制止他。
4、教孩子懂得“借(还)”、“交换”、“一起玩”
让孩子会区分“我的东西”、“别人的东西”、教孩子知道保护自己的东西、让孩子知道不抢别人的东西,那小朋友们在一起,是不是就得各玩各的,无法分享玩具了呢?
其实,建立起孩子这些基本概念之后,爸爸妈妈还需要再教会孩子分享的技术——借(还)、交换、一起玩。
如果孩子表现得想玩小朋友的玩具,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你想玩某某的玩具,可以和他商量借来玩,“你的玩具可以借我玩吗?”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小朋友可以借给他,也可以不借给他,不借给他,他也不要不高兴,因为那是别人的玩具,别人有权利决定借与不借。
教会了借,还要让孩子明白,借是有期限的,“如果小朋友自己想玩儿了,我们得还给他”,不能自己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更不能回家或者带到别处。
教会了借,也要同时教会还。孩子借来的玩具,不想玩了,或者孩子想回家了、想到别处去玩了,都要让孩子亲手把玩具还回去,并跟人家说谢谢:“你的玩具还给你,谢谢你!”
“借”玩具与“还”玩具,看起来是小事,其实也是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孩子会慢慢明白,借是承诺,还是守信,你每次都守信,别人才肯借给你。
除了借,还可以“交换”。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你如果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和别人商量,互相交换玩具来玩儿一会,谁不想玩了,再换回来。
真心爸妈在孩子小时候,常教孩子用这个法子,每次孩子都能和小朋友玩得很高兴。后来有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为玩具发生争执时,我们也教孩子用“交换”的技术,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互相商量:“咱俩换着玩好吗?”
如果玩具是可以两个人或多个人一起玩的,爸爸妈妈可以教给想玩别人玩具的孩子,“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儿吗?”小孩子都是喜欢伙伴的,原本两个不相识的孩子,一起玩上一会儿玩具,可能分手时已经成了朋友,会互相约着明天继续玩儿呢。

孩子有了上面这些观念,慢慢地就会很少和小朋友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了。但真心爸妈还是要额外提醒,要孩子之间建立起玩玩具的规则,有几个举动,大人一定不要做:
趁别人家孩子不注意,大人偷偷地把别人玩具拿过来,还一脸得意地对孩子说:“咱们悄悄玩儿一会儿”。
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大人上去帮忙:“给我们玩儿会儿嘛!这孩子咋这么抠门!“
孩子想玩别人玩具,大人跑去帮着商量:“你的玩具,能不能借阿姨家宝宝玩儿会?”
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哭了闹了,大人自己跑去斥责别人家孩子:“干嘛跟我们抢玩具?!”
这些举动,表面上让自家孩子占了便宜,实际上却是在破坏孩子之间公平、公正、诚信的规则,对自家孩子的发展,没有半分好处。


http://toutiao.com/a6322758858679140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8-2025 06:32 AM , Processed in 0.09739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