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3030|回复: 36
|
一位前马劳的心路里程
[复制链接]
|
|
|
一晃,七年的光阴就这样过去了。当初抱着想存多点钱的心态,来到新加坡。别人眼里的第一世界,长辈口中可以让你赚快钱的好地方。
我来自柔佛州的一个小镇的小康之家。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已听见大人或同学的父母到新加坡工作了,有从事驾驶巴士的,建筑、装修、饮食行业等等。
未来新加坡之前,我曾在首都吉隆坡工作。除了工作繁忙压力之外,还时不时遭到上司的挖苦,甚至在众人面前嘲笑我穷等等。一直熬到两年之后,我终于踏上马劳这条路。这条路走了七年,有的马劳选择回流,还有大部分的马劳却踏上一条不归路,有者甚至更换红登记了。
刚来新加坡时,及其不习惯。这里工作的人多为自私,甚至会设法想陷害你。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想陷害你的人竟是跟你我来自同一个祖国的-马来西亚的同事。是适者生存吗?还是害怕别人剥夺他们的工作机会,就不得而知了。这七年的岁月,我一共换了三家公司。第一家公司,尤其令人难忘,是因为前文提及的大马籍同事的种种。后来的第二及第三的公司情况就比较好。当中,我还交了一些人品不错的新加坡籍朋友。不知是不是因为第一家公司的缘故,我对在这里工作的马来西亚人有所保留。
在新加坡,我还是一直关注国内的时事、政治、体育新闻等。505大选时还请了假,回家乡投票,只为了见证变天。当然,我也会关注新加坡的新闻,包括政治新闻。有的部长级人马,也来自马来西亚。我也去了他们15年的全国大选竞选演说,顺道看看新加坡人是不是人家口中的对政治冷感。一些本地的企业家也来自马来西亚,可见马来西亚人才在全世界,包括新加坡有他的立足之地。12年的奥运羽球男单决赛,14年的汤姆斯杯决赛,我也像其他马来西亚人,不分种族,不分彼此,守在电视机面前,为大马健儿加油、打气。
这里的生活,除了工作,闲暇时间大多呆在家里,甚少出门,也没参与他们本地人的活动,始终感觉自己很难融入他们的生活。
这里的教育,尤其是大学,在亚洲,甚至是全世界是享有名气的。国内大学的排名是无法与它相提并论。他们的毕业大学生起薪远远的好过来自大马的大学生。
这里的人大多规规矩矩,从小政府都为他们安排了一切,基本上不像大马华人,比较独立,也比较注重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反之新加坡人较洋派,说话直接,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每个国家有它的好与不好,我感激新加坡让我存了比别人多一丁点的钱。但是,我始终认为马来西亚有他好的一面。我们无须神话那些比我们先进或已挤上世界一流的国家。在别人的国度里我们失去了自由、亲情、文化价值等。这些都是无法与金钱挂钩的。我们有我们引以为荣的华文教育,我们有我们土生土长的运动员,如李宗伟。我们有美丽的大自然,多元化的风土人情,还有在国际享有名气的各行各业的专才。还有好多好多,愿大家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
那些想回流的人士,我是鼓励的。外国的月亮未必比本地的月亮圆。愿大家为美好的马来西亚而努力。
*p/s:引用马劳这字眼并无自我矮化之嫌,我选折回流,是因为我还爱着这片孕育我长大的土地,眷恋着这份割舍不断的爱国情感。
|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3: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3: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卖华$发達 于 12-5-2016 03:25 PM 编辑
叫馬勞回流就如叫馬勞吃素一樣艱辛。。。樓主回流是當老闆嗎?如是的話就歪曲回流的真諦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羡慕你能够回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
在马来西亚在新加坡做工都是为了生活。
只是我很不喜欢那些一来到新加坡做工了的马来西亚人,一开口闭口就是批评马来西亚。
尤其是那些换了公民的人,当然不是全部都这样。
人总是想要证明给别人看他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眼里的第一世界
众人面前嘲笑我穷
505大选时还请了假,回家乡投票,只为了见证变天
注重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
malao高度自卑裏的絲毫自豪 |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劳继续做工。。。 |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3:3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蛇仔明 发表于 12-5-2016 03:06 PM
又一只多愁善感的马劳...
LZ 可能是捞够了回去自己做生意或者退休。
|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劳都是反骨仔 |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激新加坡让我存了比别人多一丁点的钱。在别人的国度里我们失去了自由、亲情、文化价值等。这些都是无法与金钱挂钩的。
我们有我们引以为荣的华文教育,
我们有我们土生土长的运动员,如李宗伟。
我们有美丽的大自然,多元化的风土人情,
还有在国际享有名气的各行各业的专才。
才存一丁點?理財問題?
失去什麼自由?
英語還是華語, 各有所好.
運動員?so?新馬都能看youtube的比賽
[size=18.6667px]用新幣去美麗的大自然旅遊還不錯.平時在馬無需工作而去大自然?
|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4:4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4:4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蛇仔明 发表于 12-5-2016 04:41 PM
LZ有太多的哀伤,太重的怨气,还有一点自卑情绪... 这种人不适合做生意。
是的,楼主适合做作家,写写作,卖卖稿什么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12-5-2016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3-5-2016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楼主可以脱离马劳生涯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3-5-2016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3-5-2016 01:2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3-5-2016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心路历程。
然后。在新工作,是不会失去自由,不会失去亲情,更加不会失去文化素养的。
楼主的问题是自我隔离。除了上班甚少出门,也没有跟当地人交流。这是典型自我隔离的症状。进而出现了感觉是社会outcast的受害者心理。这是一种心理病。倒不是社会的问题。
我跟楼主一样。只是家里根本连小康也没有。小时候已经很多人去新国工作了。但大多都是比较低层次的工作类型。大学毕业了去KL上班。觉得那种交通太恐怖。也不喜欢那种假香港的生活。虽然KL人言词犀利,尖锐,也喜欢看小人,但从来没有觉得KL人比我有什么优秀。大家不要有自我矮化的心理。 我在新国见过的,他们很多都没有。我在国外念书过的生活,他们很多都不曾拥有。当然,KL也到处是有钱人,可是每天没事就找人攀比,自己也可能有心理病了。后来我就离开了。我不太适合居住在那种公共交通很糟糕的国家。一来我中学时家穷,没有钱考驾照,二来即使给我车,我也不想天天这样花几个小时在交通上。
去到新家坡。我如鱼得水。我刚毕业时,就有个想法,这个阶段不是做守财奴的时候,而是好好利用金钱增广见闻,要去上课,要去活动,要让自己融入这个社会和社区。跟他们一起去吃饭看电影唱k游泳跑步健身参加party听音乐剧看opera看画展参加中文诗词赏析看中国来的华乐表演等等,期间认识了很多新加坡朋友,马来西亚的朋友,跟世界上所有人一样,其中有大方的人,小气的,吝啬的,善良的,聪明的,老实的,狡猾等等。新加坡是个世界级城市,不是家乡的kampung。在陌生的城市里生活要有一种世界观. 自己心理要调整一下才能跟人相处。新加坡图书馆里中文书籍的收藏远远超过楼主所能够吸收的量。文化活动那么多, 又怎么可能在新加坡失去文化素养???。但我也常常回新山家里,也常常打电话聊天。不觉得有什么丧失了亲情的。
我也回国投票,参加bersih,去听旅人的分享会,去和老同学吃饭,去penang跑马拉松,去KL上课,我喜欢我出生的国土。只是我讨厌国阵的贪污歧视人的马来人,讨厌为了一己私利而欺骗自己族人的马华,也讨厌从来没有为印度同胞寻找出路的MIC。
我在新工作念书已经快15年了。觉得很满意。也许过几年就回家了。写了缠脚布那么长的东西,只是要跟大家分享,用了不同角度来看世界,用不同心态来过生活,际遇将会截然不同。经营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公式,只有用积极的心态才可能拥有满意的人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13-5-2016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gif)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