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68|回复: 0

孝順並非只是給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11-2015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oolwei1 于 24-11-2015 05:07 AM 编辑

123.jpg

如果認為“孝”就是養活父母,讓父母吃好穿好,而沒有用
心恭敬他們,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何區別呢?

有些人在父母年老後,每個月寄一點錢,就認為自己很孝順
。其實這並不是“孝”。

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
敬,何以別乎?”如果認為“孝”就是養活父母,讓父母吃好穿好,而沒有用心恭敬他們,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何區別呢?

那麼,什麼樣才是真正的“孝”呢?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聞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
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著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裡,用身
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睡下。到了夏天,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席子搧涼,再請父親去睡。像黃香這樣無微不至地照顧父母,根據不同的季節,給予不同的關懷,才是子女應當做的。但我們有沒有這樣呢?每個人不妨想一想。

子女用錢孝養父母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給
予安慰。作為父母,晚年往往會感到孤獨、寂寞,始終覺得自己遭人嫌棄、沒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時要多加安慰,讓他們開心。

其實這也合情合理。當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不會吃飯、
不會穿衣、不會走路,而父母犧牲一切,悉心照顧我們長大,之後又關心我們讀書、工作、成家,到了現在,我們長大成人了,而父母的身體已經蒼老、體力已經衰退,這時候,如果對他們一點都不關心,那真是沒有良心的表現。

有些人對父母關心很不夠,好像從降生以來,父母從未關心
過自己一樣。當然,這也與父母的教育有關,包括一家人共同吃飯時,因為對孩子的寵愛,菜往往先夾在他碗裡:“你是寶貝,最可愛的。”其實不應該這樣,吃飯時,應讓孩子先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有種恭敬的表示。這樣點點滴滴教,漸漸地,他就會對長輩有尊重之心。

子女長大之後,若想報答父母的恩德,不能只用物質來回報
,因為當年父母對你的養育,並非只付出了物質,更付出了滿腔的愛。所以,若想回報這種深恩,就要真正關心他們,常常想著他們,就像父母始終牽掛自己一樣。

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6歲那年,一次到袁術家裡做
客,袁術命人端出蜜橘招待他。他沒有吃,而是悄悄藏在懷裡。

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時,懷裡滾出了三個蜜橘。
袁術大笑道:“你吃了不夠,還要拿呀?”

他回答:“這麼好的蜜橘,我捨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嚐嚐。


袁術聽了大為驚訝,一個6歲孩子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長
輩,實在是難能可貴。

因此,子女對父母的孝順,也應該像小陸績一樣,時時都把
父母掛在心上。

智悲德育

http://www.zhibeidy.com/index.php?a=shows&catid=34&id=333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2-2025 01:51 PM , Processed in 0.11942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