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022|回复: 262

關於哲學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4-2015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真哲 于 18-6-2015 07:47 PM 编辑

這主題本來是由多個主題結合而成,所以排版會有點奇怪,所以為了避免大家困擾,請慣用【只看作者】哦~~以下開始便是本來的內容:

嗨~各位学哲学的同好~
我是从别的贴中发现原来我们马来西亚也有不少游学学子是学哲学的
不管是如何接触到哲学的,我希望我们在国外学哲学或国内研究所做相关哲学研究的朋友或前辈能够有个平台可以互相交流
不管在台湾 中国 香港 欧洲 英美
反正也希望有一个平台可以交流 并发展出属于我们国家的哲学学术
我目前资历尚浅 希望前辈们都可以多多指教

如果有谁有意愿想有空一起讨论或分享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
可以留言告知
然后也讨论看看我们要把平台建立在哪里比较适合/方便
如fb 之类的

好咯 我期待大家的回应^^
一起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6-2015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文社會 少了一堂課?                   作者:沈清楷

思想洗禮,一代復一代

      每年六月法國在升大學的高中會考期間,各大報總有個重頭戲,就是沸沸揚揚地預測當年的哲學題目是什麼?網路上甚至有許多付費網站和社群,告訴學子如何寫一個哲學申論題。就像所有考試一樣,這段時間學子們處在高度壓力之下。題目一旦揭曉,學生便得從早上8點考到中午12點。

      這些考題依學科性質分為文學、科學、經濟與社會、專業技術四組,每組有三題,其中兩題申論,一題是文本解釋。法國各個報章雜誌、電視廣播往往大張旗鼓地請來學者、教師,激情而理性地評論考題或提供解題服務,在社會上掀起一連串討論。

      這些題目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除了比寫作技巧和理性的論證之外,再來就是競爭年輕心靈的深刻程度。在這段期間,哲學家的幽靈不斷出沒在報章雜誌上, 被引用也被批判。這個時刻,不僅是對法國青年學子的思想考驗,也刺激著成年人的公民意識,去反思、質疑當下的處境,企圖尋找存在的最佳出口與可能性。台灣 熟悉的沙特、西蒙波娃、傅柯、德勒茲、德希達、阿宏等法國哲人,在青少年時期都必須參加這個哲學會考,在他們年輕的歲月中,同樣也不停地穿梭在哲思的時光 隧道中。

      年復一年,新世代的學子們就這樣閱讀著前輩哲學家的文本,一起進行思想的試煉。這令人好奇的景觀,來自於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傳統。


哲學教育,無分階級

      受到天主教耶穌會開辦中學的啟發,法國從十九世紀拿破崙第一帝國時期開始,便將哲學被列為中等教育的必修科目。拿破崙恢復了大革命所推翻的大學體 制,並於1808年確立了高中會考制度。要進入大學的候選人必須年滿16歲,並且需通過一連串希臘、拉丁文學作家、修辭學、歷史、地理和哲學的口試測驗。 史上第一次測驗於1809年舉行,當時有31位候選人通過測試,大部分是布爾喬亞階級的子弟。現在每年大概有65萬名高中生(普通類約33萬,技術類32 萬)參加測驗。

      現今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目的並非培養哲學家,也不將對象限制在所謂的大學及同級的高等教育框架中,它更偏向普羅大眾而不是少數菁英,儘管哲學教育對 一波波蓬勃的法國思潮功不可沒。對法國而言,將哲學教育納入國家體制,其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出能夠自由思考、具有批判能力的人。因為這個目的,哲學自由思 考的精神才不會在公民培育的落實過程中,簡單地淪為缺乏反思的道德教育,或是成為國家為了統治、馴化人民的意識形態灌輸工具。當然在歷史上,也不乏國家以 哲學之名,進行思想控制的例子。

      那麼,此種高中哲學教育制度,是如何透過思辨的學習,來提升公民的集體素質?


培養思辨,觀念經典並進

      首先,要培養「思緒清晰」的公民,必須避免學院百科全書式或過於博學式的教學所帶來的龐雜。從哲學課程的類別而言,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重點可分為 「觀念」與「作者」兩種。在觀念方面,「普通會考類別」主要探討主體(自我認識)、文化、理性、現實、政治與道德等概念;而「專業技術會考類別」則涉及文 化、真實與自由等三種概念。透過這些基本概念,再擴大延伸出其他如平等、感覺、欲望、語言、宗教、表現、國家或義務等觀念的思考。

      除了觀念之外,學生們也須研讀作家或哲學家的作品,畢竟閱讀這些作品對於瞭解哲學是很重要的。課程提供了一份會考範圍的清單,裡面共有57位作者, 從時期來分,可分為「古希臘羅馬到中世紀」(從柏拉圖到奧坎,共15位作者)、「現代」(從馬基維利到康德,共18位作者)和「當代」(從黑格爾到傅柯, 共24位作者)等三個時期。除了古代到中世紀很難用現代國家的概念來區分外,現代、當代兩個時期的42位作者中,有19位是法國人、10位是英國人或以英 文著作、9位德國人,以及4位歐洲其他國家的作者。
雙向教學,回應真實社會

      清單上有這麼多哲學家,並非是要學生完全熟悉每個人的著作生平,及哲學學院的專門分析。法國哲學教育重視「基礎」,希望學生可以對哲學基礎──文化 與理性思考──有所認識,因此教育首重「個人思考」,但定調是雙向的,老師教學時只是根據上述「觀念及作者」的課綱。因此哲學教材是「一綱多本」,在哲學 課上,教師們有選擇讀本的自由,不過這是從擬定的作者名單中挑選出來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歷史式地陳述任何學說或簡化地介紹哲學概念,也不能主觀地傳授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透過對普遍性的探索,認識歷史上偉大哲 學家的提問,由此客觀地架構出對哲學的認識。最重要的是,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掌握個人思考、提高表達的組織能力。因此哲學教師上課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內化、 並拿自身的思考來舉例,如此才能讓學生藉由思考與行動去「回應」生活、人群、社會所發生的一切。許多法國哲學家也是從高中教學過程,成為「介入」的哲學 家。如此一來,高中「哲學」就不會始於「高深」,而是始於概念澄清,在進行推論後落實於寫作中。如前文所述,學生在課堂上要學的是論文寫作與文本的解釋, 哲學會考便是以這兩項能力作為判斷標準。


運用概念,引領具體行動

      在法國高中的第三年不僅哲學是必修,法國教育部甚至要向下普及。例如從2011年起,法國教育部希望從高二甚至高一就把哲學納入必修課程,就有人反 對,認為哲學學科可能變成一種意識形態控制。但就上述課綱的制度設計來說,可能是多慮了,因為這種多元課綱的開放性,反而讓全面性的思想控制變得不可能; 而且,哲學在某個程度上儘管確實困難,但它對於年輕靈魂在思辨上的啟發,卻極為重要。

      廢除高中哲學科目的聲浪時有耳聞,也許因為艱深、或是相對於自然或技術學科而言,哲學似乎顯得不夠實用,不過此時總有人出來捍衛哲學的重要性,並提 出如何以平易的語言來教授哲學。例如十九世紀的庫贊(Victor Cousin)、二十世紀的德希達等人,他們擔心國家力量的介入廢止,不僅扼殺國民素質的提升、弱化整體自由思辨的風氣,也可能造成文化斷層以及讓價值判 斷過於偏向實用取向,讓思考只剩下功利考量。

      當然哲學作為一種考試時,許多學生會基於「實用」的觀點來看待,認為會考之後,這個學科便「用不到」了,因此不明白為何要花這麼多力氣學習。但法國 哲學教師或高中生家長協會,大都認為哲學是個可以與時並進的科目,透過哲學可獲得較全面的思辨能力,探討各種議題,無論是政治、社會、或個人情感的層面。 因為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都有賴於觀念的建構,同時也都是個人與集體行動的重要裝備。

文化運動,滲入常民生活

      哲學變成法國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歸功於法國外交部積極對外宣傳哲學家豐沛的思想外,也是因為它從學院散播到群眾中,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哲學術語不僅是許 多學科共享的語言,也表現在公民參與的過程中:坊間有不少哲學概論雜誌,顯示哲學讀物出版的興盛;在咖啡館中,也有相當普及的哲學討論活動,又稱為「哲學 咖啡館」(Café Philo);另外還有平民大學(Université populaires)和廣電媒體上的哲學對話。
許多「哲學咖啡館」往往會排一個時段,由哲學家和一般公民一起討論價值的問題;而在平民大學方面,最著名的應該是法國哲學家歐斐 (Michel Onfray)每年暑假固定在巴黎西邊的Caen平民大學中講授給一般人聽的哲學課程;就廣電媒體而言,則有法國文化廣播電台(France Culture)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小時、法國文化台(Arte)每周日半小時的哲學節目。甚至,法國的老師還實驗性地將哲學帶入三至四歲的托兒所當中,讓 小朋友在牙牙學語的階段,試著去表達他們的想法。由此可見,哲學在法國文化中,已成為整體社會共同營造出的氛圍。

迷思纏繞,愛智種子難萌芽

      在台灣,哲學被視為「艱深」、「不知所云」,人們往往質疑念哲學「可以當飯吃嗎?」,或是認為「念了會讓人自殺」、「念了可能會去算命」……。台灣 的哲學教育目前還停留在少數大學有專門哲學系所,或將哲學放在通識課程的階段,高中的哲學教育幾乎全無,也許某些公民課程略為涉獵,但僅止於文化上的興 趣,很少像法國一樣從「觀念、作者」的課綱目標來刺激學生自由思考。許多人文社會學科,一旦進入更高深的領域,必會碰觸該學科的專業哲學領域,可惜一般大 學連哲學基礎課都尚未普及。

      儘管有民間團體如青平台基金會舉辦的「CaféPhilo-哲學星期五」積極在北、中、南舉辦與時事結合的哲學對話,或是從事兒童哲學教育的毛毛蟲教育基金會,企圖從小培養孩子自由思考的習慣。但這些都只是一種倡議,儘管重要,卻都不是體制內的教育。

      有人或許會辯稱台灣在中學教育也有「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必選」課程。有部分優秀的國文老師,會將價值思考與批判帶入課程中,在語文學習之餘充實 課程內容。然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教學時數僅有一小時,培養思辨批判能力並非它的目標,只是側重在語言能力培養,以及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若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只強調四書,侷限於單一文化、缺乏不同文化思想參照時,對培養台灣現代公民「多元、自由」的思辨能力仍然相當有限。
融入在地,提升公民素質

      相較起來,法國中學哲學教育最大的特色還是在於其「開放性」──儘管有既定範圍,卻沒有明定內容,也沒有特定的課程組織與規定的進度。因為哲學教學 的目的不是教條陳述,而是找出問題的癥結,著重自我思考的養成。至目前為止,法國並非歐洲唯一在中學就提供哲學教育的國家,其他像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便把哲學列為必修,德國、瑞士、瑞典則列為選修,中學哲學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台灣我們無法照單全收,但可以從中思考,如何在高中階段從體制內提倡哲 學教育。

      台灣目前雖然在中學階段沒有任何哲學課程,但若能階段性地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轉化成更開闊的「文化基本教材」,增加時數、與語文類脫鉤,並與整 體的高中公民教育進行配套,再將哲學的邏輯、價值等融入其中,或許能讓高中生受到更多文化、思想的刺激,培養多元視野下的獨立思考。另外,哲學也需要跟在 地議題結合,回到自身的存在處境。換言之,未來要邁向一種本土哲學教育,才能讓哲學思考的普遍抽象層次「回到具體」,當哲學與所處環境結合,思考和行動才 會變成一種內在的需要。哲學教育首先應讓公民成為一個更完整的「個人」,當我們去談國家整體公民素質的提升,也才得以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4-2015 09:5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這裏不行嗎?

邏輯學我就比較在行,哲學就不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4-2015 06:4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慮到網路流量及比較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4-2015 09: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過你的文章,自問沒你那麼有才,所以不打算參與你們。

半途出家的沒這等本事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4-2015 02:0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4-2015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你来说,哲学是什么?研究什么?基础分类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4-2015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許我直接回覆你比較想听見的吧
哲學研究的就是為什麼,而有別於研究怎麼樣的科學
哲學立論於知識論,形上學乃至落實到倫理學,又各自細分不同學派
但科學不問這些是什麼
舉例來說 面對龍捲風或洪水
哲學會問它們為什麼會形成  而有別於科學會問它們如何形成
或更明確的說  雖然哲學上有唯心唯物  理性經驗  等二元立場
但始終還是比較集中於理性方面  如康德所關心的問題  XX如何可能

一個社會或曰一個國家
有科技可以有發展  但那是物質上的發展
對於每個個體而言  他們卻沒有一個目的因  只有動力因
而哲學所關心的也比較傾向前者  後者則又是科學所關心的

或曰把神學也混進來一起談也好
我不認為三者只能擇一
缺少任何一者  都很難對現象給予完善的解釋

科學所關心的是物質之上的知識
神學所關心的是人與物以外的
哲學所關心的這是人本身密切關係的

我國逐漸下滑  也和缺少此三者有莫大關係
科學沒被全面發展
神學被濫用
哲學被埋沒  以至於思想上的空洞
不是被執政者蒙蔽  就是被政客所玩弄
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人云亦云  不可知論  懷疑論  極端獨斷論
比西方中世紀時期更加黑暗  理性的受難期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一衍天 + 5 还是不是很明白哲学是什么...思考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4-2015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愛的中國哲學家

這邊是讓大家分享自己所喜歡(支持)的中國哲學的哲學家或思想家
就大家所學所接觸過的有關中國思想體系給予分享
並盡可能以淺白的語句去詳細的詮釋己見

詩人派也不排除
但希望跟思想有密切相關的內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4-2015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愛的西方哲學家

這邊是讓大家分享自己所喜歡(支持)的西方哲學的哲學家或思想家
就大家所學所接觸過的有關西洋思想體系給予分享
並盡可能以淺白的語句去詳細的詮釋己見


詩人派或科學家也不排除
但希望跟思想有密切相關的內容
而且以哲學立場去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macallum + 5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4-2015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哲學的異同

這個帖子我個人認為是我開的主題當中較為進階的
如果沒有真的讀過中國與西方哲學的書籍可能無法一起討論

這帖子主要針對中西哲學的比較
認為哪一些理論是雙方有類似的論證

例如可能有人覺得蘇格拉底和孔子有點像
或康德某些內容跟老子有點雷同
(以上純粹舉例)
之類的
並詳細的說明原因,引經據典的進行比較
忘了出處可以google嘛現在網路這麼方便對不對

等你們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5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9-4-2015 11:14 AM 编辑

其实也不需要作过多比较。就是拿成绩来讲。大多可能认识,也可以有如下结论。
在人类发展史过程中,完全可以认识到。中华文明曾经一度辉煌。在唐宋年间,举世认同。西方尚在昏乱混沌阶段。
后来中华文明,慢慢走下坡,没落。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推翻教权专制,恢复希腊科学,保留犹太伦理文明。
这个文明转向日益成熟辉煌。推动工业革命,一日千里;把中华文明远远抛到后头,差点全部覆灭。
中国人慢慢摸索,求真理;终于发生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普遍人们认识到需要“民主和科学”。
可惜后来被日本侵略,打乱了进程。中国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中,混乱的处境中。国民党抗日尚未恢复原气中;
让苏联秘密资助打着“伪科学,伪民主的”的封建专制中共所诈骗。参考当年的共产党民主言论;让其窃取政权。酿成史无前例民族大祸!
而“民主和科学”的运动,尚未成功。人们还须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5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9-4-2015 11:50 AM 编辑

完全同意。读中学时期,很早就感悟到这样的环境生态。
但是苦于很难得到各类书籍,也没有充裕金钱;让吾开窍;和突破困境。
今日,自联网中可以打破这种局限,各类书籍可以大量的下栽学习。大大扩大眼界,认识真像。
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自己已经没有这样多充裕时间,和精力,好好阅读学习。
只好,让其他人去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5 11:4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9-4-2015 11:00 AM
其实也不需要作过多比较。就是拿成绩来讲。大多可能认识,也可以有如下结论。
在人类发展史过程中,完全可 ...

謝謝山哥的回覆~
可是這是從歷史層面去看
因為我的主題是中西的哲學思想比較
所以可以從哲學史的發展去說
或哲學史上某個點說
或就某派與某派之間的比較

就如你說的
從歷史上說
中國極盛期是大唐
但我們哲學上的輝煌卻是宋明時期
所以這兩者很大差異

不過也謝謝你的分享可以讓接下來的朋友有更明確的方向喔!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5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9-4-2015 12:15 PM 编辑
真哲 发表于 19-4-2015 11:42 AM
謝謝山哥的回覆~
可是這是從歷史層面去看
因為我的主題是中西的哲學思想比較

没错。文明史和哲学史,是有所差别。文明历包括层层面面。文化,政治,经济,包括其中。
先生所谓“哲學上的輝煌卻是宋明時期”,这倒未必如此。
宋明時期岂能超越出现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或者你的意思是某些“哲学观点”,取得了丰富和深化成果。
而总体更辉煌,似乎说不上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5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也是一種中國哲學的毛病
總是難免一種法古思想
除了法家以外,似乎其餘的都是在法古
好像越古老的越正確一樣

我會說中國哲學上宋明是輝煌期是因為那個時期開始有了明顯的轉向
看見了新的東西
並且從宋到明,乃至發展往後的清代哲學、新儒家等近代現代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4-2015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新东西,出现稍微迟疑,怀疑。并不是促成甚么“辉煌”。
稍微“轉向”,倒是成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5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要離題囖

或者就分享為什麼會認為西方哲學的發展比中國哲學好吧
好在哪裡?舉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吉祥 + 10 謝謝 協助聚焦交流焦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5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9-4-2015 11:40 AM
完全同意。读中学时期,很早就感悟到这样的环境生态。
但是苦于很难得到各类书籍,也没有充裕金钱;让吾开 ...

其實有心真的就可以了
每個人都有思維
只是可能有時候還沒有完全的開竅
或某些地方被卡著
這些問題有時候可以從閱讀解決
但更多時候需要被討論
自己閱讀時無論如何都被自己的視野給限制
而討論則有不同的面向紛紛浮現

如同一個粉筆盒
我帶有本來的觀念去看他
他還是他
但是經由有不同觀念的人跟我從另一個層面詮釋他
我才發現還有那麼的一個層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5 12:4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句子Sentence 于 19-4-2015 12:44 PM 编辑

异议,不赞同唐宋是东方哲学的辉煌期。
东方哲学以春秋战国最盛,
之后便是黑暗时期,如同西方哲学,
被权威所压制。
这算是双方哲学的相同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5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19-4-2015 12:42 PM
异议,不赞同唐宋是东方哲学的辉煌期。
东方哲学以春秋战国最盛,
之后便是黑暗时期,如同西方哲学,

哲學分類沒有把唐宋分在一起咧。。。
隋唐主打佛學
宋明主打理學

而隋唐的佛學和宋明的理學都沒有被打壓啊?
被打壓的是魏晉時期的玄學吧?

我認為西方中世紀的黑暗時期主要是說哲學被俘虜了
而進行莫名其妙的密契經驗的神學
但中國並沒有這種情形啊
要說可能是元朝吧  就外族入侵  中國本土哲學斷代了一段時期
但最後也在明朝延續下去
所以我覺得還好

這些發展上的異同我覺得還好是可以討論啦
我比較希望這邊討論的是思想上的異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12-2024 09:02 PM , Processed in 0.212404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