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超级人 于 2-5-2015 01:19 AM 编辑
吉隆波的历史--建立与发展
在吉隆波与安邦还没被建立起来时,拉惹珠玛亚德(Raja Jumaat)治理的芦骨(Lukut)以及拉惹阿都沙末(RajaAbdul Samad)的间证(Kanching)在采锡作业方面得到非常大的成功,那是因为这两个地方蕴藏着大量的锡矿。 当时巴生河的管理人是拉惹苏来曼(Raja Sulaiman),但是他没对巴生河(Sungai Klang)的发展做出任何的贡献。所以他决定把巴生河的管理权送给了拉惹阿都拉(RajaAbdullah)。为了让巴生河发展起来,他决定于拉惹珠玛亚德合作,前往鹅麦河(Sungai Gombak)寻找锡矿。当时他们做了些准备:
1. 与两位马六甲华人商人,徐炎泉(Chee Yam Chuan)和Lim Say Hoe(华语名字查不到)借歀$30,000
2. 带领87名来自芦骨的华人矿工
两位苏丹带领着87名矿工来到了离鹅麦河40英里的一大片土地,那一大片土地就是我们所谓的“安邦”(Ampang)。华人矿工们把森林砍伐完然后开始搜索安邦蕴藏的大量锡矿。但是悲剧发生了,在当地挖矿的华人矿工发生了一场瘟疫。导致了67名矿工死亡。但是两位苏丹不放弃,决定再带150名矿工进行开采锡矿。两年后,第一批锡矿终于向卖出了海外。
安邦的锡矿业开始了蓬勃发展,吸引了许许多多进行贸易的商人。最找到的两名商人就是吉隆波第一位甲必丹—丘秀(Hiu Siew)和叶亚石(YapAh Sze)。他们都是芦骨锡矿采地的拥有者。他们在巴生河和鹅麦河之间的空地开始做生意。他们以粮食来兑换锡米。那地方便是吉隆波的发源地,而那地方在现代名为旧市场广场(Medan Pasar)。
就在那时,吉隆波开始发展,变成了一个乡镇。为了保持当地的安宁,必须选出一名华人首领,而第一名吉隆波华人首领便是丘秀。
从吉隆波第一位甲必丹到甲必丹废除为止,一共有5位华人甲必丹: 第任甲必丹 | 名字 | 在位时间 | 1 | 丘秀(Hiu Siew) | 1858年-1861年 | 2 | 刘壬光(Liu Ngim Kong) | 1862年-1868年 | 3 | 叶亚来(Yap Ah Loy) | 1868年-1885年 | 4 | 叶亚石(Yap Ah Sze) | 1885年-1889年 | 5 | 叶观盛(Yap Kwan Sheng) | 1889年-1902年 |
-1902年开始,甲必丹废除,是因为殖民政府设置华民护卫司署插手了华侨事物,所以不再需要委任甲必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