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
第二回的潮人缘聚交流会,有百余人出席。大家举着八邑卡片,象征家己人的团结、互助、友爱精神。(作者提供) “潮州人,家己人,嘿哟嘿哟……” 11月初,20余名新加坡潮州人参与了第一次潮人缘聚交流会。12月的第二次潮人缘聚,参与人数激增至百余人。大家分享潮州传统美食,说着很熟悉的共同方言,乡里乡亲坐在一起,谈着寻根之旅,倍感亲切。
翁益华/文
11月初,由面簿上一个称为“新加坡潮州人”(SingaporeTeoChewNang)的群组发起,在庙弯巴刹熟食中心举办了第一次潮人缘聚交流会,当时有20余人参加。过后与会者写下了感言并发表当天拍摄的照片, 引起其他成员的兴趣。大家纷纷表示希望负责人杨佳亮能再次举办潮人缘聚。
在徇众要求下,加上热情好客的许耀元成员表示愿做东,宴请大家到他牛车水的肉骨茶店品尝,一时间成员们十分踊跃地报名,不出一个星期已近百人。鉴于 成员的热烈响应,为了不让大家失望,东主决定把宴客地点改在克拉码头他的另一家酒楼举行,人数也设限110人。就在12月的一个下午,“新加坡潮州人”的 “面友”们成功圆满地如期举办了第二次潮人缘聚。
以古潮州8个县为各桌子命名
东主非常重视当天的宴会,除了腾出一间可容纳8张大桌的厢房,还巧妙地以古潮州八邑潮安、潮阳、揭阳、普宁、澄海、饶平、丰顺、惠来8个县为各桌子 命名。当天我与邻人金炎兄抵达得早。从东主手中接过了我的祖籍普宁的卡片,与潮安的金炎兄各选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酒楼坐落在二楼,居高临下,新加坡河 景尽收眼底,在这样的环境下用餐可说十分惬意。
宴桌虽说有命名,实际上是自由入席,不必对号入座。潮安组的成员很多,没一下子就座无虚席。一位后来者向我们表明她祖籍是潮安,可否坐普宁桌。我打着哈哈回应:“地块凉地块坐。”呵呵,其实设有空调的酒楼,又岂止凉,简直是冷飕飕的。
传统潮州美食暖心暖胃
虽说是下午2点开席,不过才1点许,所有的座位几乎已被填满。放眼四周,宾客里老中青三代都有,有的还一家大小齐上阵。
说着一口流利潮州话的年轻人李义宗担任司仪, 他先来几句客套迎宾的开场白。接着东主也致词。他强调希望本地的潮州文化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也希望潮州人能互相扶持,强化“家己人”的精神,让每一个在新 加坡的潮州人,以及他们的后代,都能过得更好! 东主的一番宏观言词,获得宾客如雷掌声。过后负责人也向大家介绍了“新加坡潮州人”面簿群组的成立源起。
一轮致辞之后,我们开始享用丰盛的自助餐。 东主花很多心思为来宾精心准备了八道佳肴,当中有扣肉、烧鸭、卤味,当然更少不了著名的肉骨茶招牌菜。热心的成员林丽花,更做了整百个以甜豆沙为馅,口感 十足的潮州传统美食鼠壳粿请大家分享。据说为了让大家能吃到鲜美的粿,她半夜两三点就起身制作。这份满满的热诚,真教人动容!
我们有的虽是第一次见面,但或许是“家己人” 这种潮汕传统精神的身份认同意识吧,大家说着很熟悉的共同方言,竟然一点也不陌生。尤其是与乡里乡亲坐在一起,谈着寻根之旅,更倍感亲切,也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
一顿饱食之后,有人建议来个潮曲演唱。由组员蔡瑞芳打头阵,给大家清唱了一段《宝莲灯》。原来她还是新加坡某艺术中心的艺术主任,拥有30几年的舞 台经验。怪不得唱功一流,让人都听出了耳油。接着另一成员也唱了几句《王茂生进酒》。我随身带了一本《苏六娘》的歌册,原也想找人搭档来段《桃花搭渡》 的,可看到她们都是“食过夜粥”,我岂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当场就打了退堂鼓。
弘扬扶贫济困美德
一番欢歌笑语过后,东主鼓励大家秉着乐于助人的精神,弘扬家己人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慷慨为生活在贫困国家的儿童捐款。 一时间宾客都纷纷献出爱心。
每一回的聚会,拍全体照留作纪念是必需的项目。我们举着八邑卡片,象征家己人的团结、互助、友爱精神,来了个百人大合照。
“潮州人,家己人,嘿哟嘿哟……”走笔至此,不期然哼起了那首潮州节主题歌。但愿“家己人” 这种潮汕传统精神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