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7日讯】强国人占领维也纳,让世界著名的金色大厅惨变“金钱大厅”!为了表明“我们到此一游”,由业余到小学乐团,甚至老人旅行团无不给钱登台过瘾,有的为“镀金”甚至伪造维也纳市长签名,140年历史的古典音乐厅沦为强国人的卡拉OK房,金色大厅的演出已经越来越旅游化。 至少133团体参与演出http://www.uniteddaily.com.my/?q=node/46843 金色大厅每年元旦举办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经全球电视直播让中国人熟知。从此,到那里“镀金”成了中国人的梦想。今年1月至8月中旬,中国各类团组在金色大厅共租用27个场地,至少有133个团体参加这里举办的各类演出。 据消息指出,有地方政府出钱把辖下艺术团送去金色大厅展示,以作为政绩;有专业演员自费或拉赞助登台,以提高身价;有学校组织学生表演,却要家长负责相关经费;还或商人花钱为自己或亲友圆梦,以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 “垃圾时间”95%不售票 这些演出根本不在正式音乐季安排的场次中,都是“垃圾时间”,而且95%不售票,当地观众闻所未闻,都是通过大使馆和华侨商会向维也纳华人赠票,“组织”人来参加。但因活动太频繁,即使免费也乏人问津,就连中餐馆厨师都“听怕了”。 在一场演出中,可容纳1千700个座位的金色大厅,竟然坐不到300人,甚至曾出现两场表演团体互为观众的荒唐景象。至于台下观众则进进出出,有者交头接耳,期间夹杂着手机铃声及孩子的嬉闹声,这些都成了常态。 质量参差致金色大厅降格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李克辛对此感到万分尴尬。他透露,中国人为证明自己真的到过金色大厅,而且演出“产生巨大反响”,想尽办法颁证书,这些证书甚至有当地市的长“签名”。不过,当地市长无奈地告诉他:“很多签名我都不知道,是从网络上将我为其他事情的签名复制下来。” 目前因有太多质量参差的中国演出,导致金色大厅降格,作为主场的知名爱乐乐团,将音乐会改往别的音乐厅,北京交响乐团于9月在维也纳的演出也不拣选金色大厅,主要原因就是嫌丢脸。 演出后回国身价暴升 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在金色大厅举办首场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2003年,为领导人所喜爱的军旅歌手宋祖英在此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堪称中国第一人。此后,中国赴金色大厅举行个唱的歌唱家前仆后继,加上媒体大力吹捧,彷佛登上这个舞台就等于国际水准。 其实,金色大厅只是一座剧场,只要交场租并签合约就能演出了。相关经纪公司甚至旅行社利用中国人“国外镀金,国内出名”的心态,不断组团演出,逢中国节日更是生意兴隆,曾试过在一天内有两场“中国新年音乐会”,收费也因此水涨船高。 一名旅行社人员称,一场租费高达7万欧元(约30万令吉),还有很多附加费包括支付金色大厅版权费约2万4千元欧元(约10万4千340令吉)。虽然是财神爷,但中国表演团体在当地并不受欢迎,表演者大声喧哗、乱扔纸屑等,让极富中国特色的“金色大厅”成了一场接一场的笑话。
不论距离享同级音色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维也纳乐友协会中最大的一个音乐厅,建于1867年,共有1千654个座位和约300个站位,因为装饰以金色为主而命名。金色大厅长48.80米,宽19.10米,高17.75米。建筑时“声学”还未被提倡,但建筑师对共鸣与传声有独到的研究心得:高台木制地板下挖空一个空间,仔细计算楼上包厢的分割与墙面女神柱的排列;天花板和墙壁使用防止静电干扰的建材,令厅内的听众不论坐在高低远近,都能享受到一样水准的音乐演奏。从1939年开始,每年元旦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在此举行,随着该音乐会蜚声国际,金色大厅也成为音乐圣殿。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不是所有演出团体都有资格登上金色大厅的舞台。而今,鉴于维护保养以及协会经费等的需要,除了新年音乐会外,其他时间的场地都可出租。 ●拥有140年历史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外貌。 - See more at: http://www.uniteddaily.com.my/? q=node/46843#sthash.HTKlhsCV.dpuf====================================================================================金色大厅演出成自娱自乐:门票靠免费赠送 金色大厅残酷真相 文化岂能靠镀金 蝗虫过境 生灵涂炭!!有钱的蝗虫 买文化 本帖最后由 6410 于 28-9-2013 07:14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