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2|回复: 1
|
100个别字=一半误字率
[复制链接]
|
|
《咬文嚼字》:十年“咬”出三千错别字
新华社上海4月22日专电(记者赵兰英)一本售价只有2元的小刊物《咬文嚼字》,却成就了一件大事:10年“咬”出3000个错别字。
《咬文嚼字》自1995年创刊以来,组织人力审读了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且征询全国100家新闻出版单位用字差错的情况。10年功夫,使他们“咬”出3000个错别字。近日,编辑部向媒介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这100个最常见别字中有(括号中的为正字):
——按(安)装
——甘败(拜)下风
——自抱(暴)自弃
——针贬(砭)
——泊(舶)来品
——脉博(搏)
——松驰(弛)
——一愁(筹)莫展
——穿(川)流不息
——精萃(粹)
——重迭(叠)
——渡(度)假村
——防(妨)碍
——幅(辐)射
——一幅(副)对联
——言简意骇(赅)
——气慨(概)
——一股(鼓)作气
——粗旷(犷)
——食不裹(果)腹
——震憾(撼)
——凑和(合)
——侯(候)车室
——迫不急(及)待
——既(即)使
——一如继(既)往
——草管(菅)人命
——娇(矫)揉造作
——挖墙角(脚)
——一诺千斤(金)
——不径(胫)而走
——峻(竣)工
——烩(脍)炙人口
——打腊(蜡)
——死皮癞(赖)脸
——兰(蓝)天白云
——鼎立(力)相助
——黄梁(粱)美梦*
——水笼(龙)头
——杀戳(戮)
——痉孪(挛)
——美仑(轮)美奂*
——蛛丝蚂(马)迹
——萎糜(靡)不振
——沉缅(湎)
——名(明)信片
——默(墨)守成规
——大姆(拇)指
——沤(呕)心沥血
——凭(平)添
——出奇(其)不意
——修茸(葺)
——声名雀(鹊)起
——亲(青)睐
——有持(恃)无恐
——迁徒(徙)
——渲(宣)泄
——脏(赃)款
——醮(蘸)水
——九洲(州)
——灸(炙)手可热
——旁证(征)博引
——滥芋(竽)充数
——膺(赝)品
——寒喧(暄)*
——金榜提(题)名*
——额首(手)称庆
——磬(罄)竹难书
请见完整图表(*拼音加加3.11同时收录正误词——转贴者注)
这些别字,在当代出版物中长期出现、广泛出现、反复出现,在编辑部所审读的报刊图书中,每个字都出现50次以上。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分析说:“造成这些错别字的主要原因是:读音相近、字形相似、意义混淆、不明典故、无视语法。比如,黄粱美梦的黄粱,指的是小米,有人以为是房上的柱子,所以错成梁字。今天,我们公布100个常见别字,目的是为规范语言文字做出贡献,为社会语文学习提供科学参照。”
[ Last edited by hoss on 23-5-2005 at 01:19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5-2005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心]《咬文嚼字》公布百个最常见别字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在创刊10周年之际,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见上表,括号内为正确的字)。这100个别字都是10年来出错频率最高的。据专家统计,若将这100个常见的别字纠正过来,现在出版物上的别字总量将减少一半以上。
表中所列100个别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
——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 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
——二是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
——三是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
——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
——五是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又比如“大拇指”错成“大姆指”,这是三年前学生高考中出错率最高的字。
《咬文嚼字》自1995年创办以来,组织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力量审读了约3000 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100家新闻出版单位,提供每年差错率最高的词,这批长期出现、广泛出现、反复出现的别字,便是在10年调查的基础上产生的。据悉,《咬文嚼字》还将陆续公布第二批、第三批字表。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