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716|回复: 0
|
什么叫烦恼?漏就是烦恼!
[复制链接]
|
|
|
摘自:《俱舍论颂疏讲记界品》,智敏法师开示
原址: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2788
于彼漏随增者,解有漏义。于彼者,彼前苦集。漏谓烦恼,泄过无穷,烦恼名漏。诸漏于彼苦集谛中,等随顺增长故。苦集谛名为有漏,有彼漏故。故论云:诸漏于中,等随增故。漏于苦集相应法中、所缘法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相望力齐故名等。
苦、集二谛为什么叫有漏?“于彼漏随增”,有漏是漏要随增的,要增长的。“于彼者”,就是苦、集二谛了。这两个里边,烦恼要增长的。什么叫烦恼?漏就是烦恼。为什么烦恼叫漏呢?“泄过无穷,烦恼名漏”。烦恼产生很多过失,无穷无尽的,要漏出来。你烦恼有了之后,要产生过失的。因为泄漏过失,叫漏。
我们佛教的法相名字,漏是烦恼。有些其他的外道,他把佛教的名字拿去。他也不知道什么叫漏,乱七八糟地说,你身体上有毛病的,漏的,漏失的,这是有漏。你能够身体好的——所以道家经常修这个东西,把丹收起来,不要漏掉,叫无漏。这个哪叫无漏呢?有漏、无漏是有没有烦恼的问题,不是你晚上漏不漏失的问题。当然漏失是烦恼的表现,不漏失也不见得没有烦恼了。那真正要把烦恼断掉,才叫无漏。不是说不失精了,就是无漏。所以道家的修法呢,就是硬邦邦的,有漏、无漏两边去看,专门修这个法,以为这样子就无漏了。这个无漏你断不了生死,你身体好一点就完了。
这里是说,“泄过无穷,烦恼名漏”。“诸漏于彼苦集谛中,等随顺增长故。苦集谛名为有漏,有彼漏故”,有漏——有彼漏故...“等随增故”,什么叫等随增长?烦恼与苦集相应,这个小字,“漏于苦集相应法中”,苦集跟它相应的那些法里边,“所缘法中”,一种是相应法,一种是所缘法,这个我们以后讲。
凡是苦集里边,管你相应的也好,所缘的也好,“互相随顺”,两个顺的,讲的拢的,“互相增长”,互相把力量增强。“相望力齐故名等”。这个互相随顺,互相增长。两边,你对我随顺,我对你也随顺;你增长我,我也增长你。这个力量相等的叫“等”,这个等并不是多数。“等随增故”,互相有同样的力量,可以使它随增。
这个我们看到一些人呢,像交朋友的。或者僧团里也有啊,几个人要好得不得了,经常一起说话、一起做事情、一起吃东西。干什么呢?随增。讲的什么话呢?一般不是讲的法相,讲的烦恼话:“这个好,那个不好;这里好,那里不好;哪个对得起他,哪个对不起他;哪个如法,哪个不如法”,尽是指人家的缺点,这些随增,不要去做了。这批人差不多都走完了。以前经常有批人,鬼鬼祟祟的,躲在前面那个楼,每天晚上要开集会的。这些人现在差不多走完了。如果这批人还在的话,我们这个团体又不安宁,又要搞一些党派性的事情了,反对了,什么东西了。出了一点坡,要烧面条了。说他待遇不好了,跑到上海去说:“哎,我们法师太厉害了,只给我们五元钱一个月”,这不是打妄语吗?我们的章程写好的十元钱一个月,其他的东西供应的,书籍等等。你自己看了章程来的,你来了之后嫌苦了,你走就走了,还要打个妄语,五元钱一个月,到处造谣,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如法。这个你何必呢?做了个出家人,自己造这个口业。你不学嘛就完了,受不了苦就回去好了。不要去造口业了,打妄语,犯戒,不好...
择灭谓离系者,出择灭体;择灭以离系为性。系者,缚也。缚有二种:一相应缚,二所缘缚。然此二缚,随眠品明,此略不释。断此二缚,证得无为,名为择灭。择者慧也,由慧简择四圣谛故;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故作是说。
...现在解释“择灭”这两个字,“择者慧也”。慧的作用是择,简择法的。“由慧简择四圣谛故”,由慧来简择四圣谛:有漏的不要,无漏的要取、要求。这是择,是慧的作用。“灭者涅槃,不生名灭”。这个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外道谤涅槃,他们就说:“你们,哎呀,什么都没有了。现在看到世界上,眼睛没有,耳朵聋的,乃至身上残缺的,都够苦了。你们把六根全部灭掉了,那不是苦透苦透了吗?你们下了那么多功夫,追求一个目的,却是那么苦,干什么呢?”他就不知道,这个灭,不是什么六根灭掉,是不生,那些烦恼、苦不生了,不好的东西灭掉了,好的东西那当然相对地就显出来了。不生叫灭,就是涅槃,涅槃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叫灭呢,就是那些有漏的苦集灭掉了...
“随系事各别”,就是下边一句了。“择灭谓离系”,讲完了。就是离系,把相应缚跟所缘缚这两个系缚离掉了,证到的那个不生法,就叫择灭。为什么叫择灭?择,这个慧的择法的力量,所得到的涅槃——灭,就是无为法;叫择灭。
我们经常用法轮来比喻智慧:你放了不去用它,一天到晚,懒啪啪的,那个轮子锈了,你推也推不动的。生锈了要动起来,哎,吃力得不得了。你要天天用的话,上点油,那一推,哗,转起来了,那是这个力量很大,又感到不吃力。就是脑筋要练的,要经常去磨,跟磨刀一样的。你刀不磨,时间久了,本来聪明的都钝下去,不要说新的东西加上去,加不上了。
我们一个居士,他说他是一个苦修者,七天七夜坐在那里,用砖把自己围起来,既不倒单,又不吃饭,这样子这样修行的人。到后来修什么法?他修一个不思善不思恶,什么都不想,静下去。哇,很舒服,身上起很大作用。但是他又跑过来对我说,他说坐下去舒服是舒服,身上作用也起了,它里边动起来了。就是一个脑筋好象不行了,什么事情说了就忘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啊?我说:“你修什么法?”他说就是这样。我说你自己修出来的,你什么都不想,你把智慧钝下去了。本来智慧要靠经常磨练磨练,阿毗达磨,就是要用的,越用越利。你把它压下来,不要用,它当然钝下去了。我说你现在智慧钝下去,还好了,还是一个人。如果你搞得不好的话,最愚痴的就是畜生,你将来这个是畜生因。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有的。你把智慧钝下去,钝下去,弄得愚痴不堪的时候,那你投人投不到了,投个畜生了。那你修了半天,修了个畜生道。这划不来,跟一些苦行外道一样了,学鸡一样,一天到晚脚翘起来,朝着太阳,哇哇地晒。这么辛苦,他想把那些罪都消了,可以生天了。哪知道,问佛。佛说,你修这个鸡戒,当然你成就了,变个鸡。你本来想做鸡嘛,满你的愿,做个鸡。假使你犯了戒了,搞不好的话,还得破戒,下地狱。这样子划不来,愚痴。
我们说,智慧也是一样的,要经常用的。不用的话,要愚痴,要钝的。那么这个就是磨练智慧的方式,第一次碰到,啊,头昏得很。那么多东西,一会儿择灭,一会儿非择灭。哎哟,这个有,那个没有,干脆不要想了,阿弥陀佛,很好。好倒是好,智慧怎么开呢?智慧开不来了,你生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要教你学阿毗达磨的。你不学,你怎么开智慧呢?
...有漏法可以择灭,有涅槃。那么那些道谛,它怎么涅槃呢?怎么离呢?无漏的道谛,它也是有为法了,它离不离啊?“我所说法如筏喻者”:到了那个时候,过了河了,这些道谛也要舍掉的。你不能把它背起走了,到了涅槃岸了,这些都要放下,当然要离。有漏的法固然要离,无漏的道谛,渡船一样的,渡了生死大河了,这个船还是要放掉了,不能尽把它抓住。抓住了就是执着,执着了无上的果就证不到了。我们走路,一个脚踩在地上,第二个脚跑到前面去了。你如果第一个脚不放下的话,那你能不能往向前走?你一定要把第一个脚踩的那块地舍掉了,然后这个脚再往前迈一步。那么那个脚又要放开了。这样子,你才能前进了。如果你一个地方不肯舍的话,永远在这里定住了,你不能前进了,永远是在这里,不能动了。所以要进步,就是要舍,得到一个舍一个。在法相上叫转依,把那些染污的依舍掉一个得到一个净依,慢慢慢慢地转到后来圆满了,成佛。
这里“有离”,一切有为法都要离。固然有漏的要离——择灭了;无漏的,当你修行过了那个阶段,也得放下。我们说《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你说下士道好不好?你要得到人天果报,要避免三恶道,非下士道不可。那我下士道,就呆了不动了,那行不行啊?那你解脱三界不行的,解脱不了的。要证无上大菩提更不行。那一定要舍,舍掉往前走啊。但是舍,并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下士道舍掉了,五戒不受了,乱七八糟的,不对的。这个功德还是要保存下来的。不能执着那里不动了,不行的。这里是有离...
我们说灭就是不生法,不生法就是涅槃。这个涅槃怎么来的?由净慧简择的力量得到的灭,得到的那个涅槃就叫择灭。所以说,择灭是涅槃,这个涅槃用择的力量来得到的,所以叫择灭。灭本身就是不生法,什么叫灭呢?就是把生灭灭掉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就是涅槃。涅槃在后期的大乘里边就是真如。
昨天讲的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离,有那个涅槃性。那就是说,不管你是有漏的可以择灭的,有涅槃性。就是无漏的那些道谛,当你到了家的时候,也要舍的。如果你到了彼岸了,还背起不舍的话,就是执着,那真正的全部的圆满的涅槃不能得到。这里这个涅槃性就是真如性。一切法都有它的涅槃性,“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就是三法印中“涅槃寂静”法印。一切有为法都有它的涅槃性、都有它的择灭。就是在涅槃里边,一切有为法都是空的,都是没有自性——就是空性、真如等等,就是这个东西。
那么我们说什么叫灭呢?灭不是把有的东西灭掉。在讲到中观的时候,就是证到一切法的空性、无我性,它本身就是灭。 《心经》里边,“照见五蕴皆空”,当下度一切苦厄,生死就灭掉了。并不是把生死一个一个消灭。当然在根本教里边,从下手的方法说,择灭——一个一个地把它灭掉,实际上就是证到空性。这个无漏慧,在我们深一级的讲,就是般若的智慧、空性的智慧。等到证到空性了,当下就是涅槃。所以涅槃跟有为法,一个是缘起,一个是性空,是两边。有为法都有缘起,都有性空的一面——都有它的离。这是第一个问题。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8-10-2012 04:06 PM 编辑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