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49|回复: 29
|
潛水二十項值得注意的地方
[复制链接]
|
|
摘自2004年第一季 PADI The Undersea Journal:“Lessons for Recreational Divers from Technical Diving”
你也許不知道,許多休閒潛水員今日視為標準的儀器裝備 (如BCD、壓力錶等) 原來都是由技術潛水 (Tech Diving) 中改良而來的。雖然技術潛水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潛水員,但當中有不少概念、技巧和儀器知識等都值得休閒潛水員去認識、學習和參考的。這裏便提出了二十項值得注意的地方:
1.你並不如你想像中精銳You are not as good as you think you are
技術潛水員每每在泳池、淺水區、陸地上反復地進行練習,直至到他們充分掌握所有儀器操作和技巧後才進行他們的目標任務。因此,每當你面對新的潛點或不同的潛水情況時,你都有需要學習有關技巧及知識。
2.累積潛水里數Mileage matters
潛水實際上跟那些“累積飛行里數計畫”很相似,就是你潛得越多,便累積越多經驗和信心。沒有其他東西可以代替你的潛水時間。
3. 名師出高徒Training counts
許多技術潛水員會不惜千里迢迢、大費周章去跟名師學習,為的不只是得到最佳的技術,而且更是維繫生命的訓練。作為休閒潛水員,一名優秀的教練將使你獲得應有的技術和信心去享受潛水的樂趣。
4. 一分錢一分貨If you pay bananas, you will get monkeys
品質優越的服務或裝備也許不便宜,但差勁的訓練和劣等儀器的代價可能更大!由長遠的角度來看,正統地學習潛水要比日後花錢、花時間改善錯誤的技術來得化算。
5. 上網潛水?You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 internet, but can you learn to dive?
互聯網充斥著大量的潛水資訊,但並不能替代真實的潛水。因此在溜灠有關服務、儀器等資訊時宜再三思考量和多作比較。
6. 信心爆棚?Got Ego?
有信心是好的,但當自信變成自負而阻擾了良好的判斷,那每每就是釀成意外的原因。因此,你必須讓自己在能力和經驗範圍內進行潛水。
事實上,進行任何活動也有它的潛在風險,探索海洋跟探索太空同樣需要謹慎的態度和累積經驗。然而自信從何建立呢?持續學習、經常出海都在說明一個道理 – 熟能生巧。
7. 沒有人可以代你潛水No one can dive for you
作為潛水員,你所累積的潛水經驗是自己的,而你也是要對自己的潛水結果負全責。不要倚賴別人為你計畫潛水,也不要勉強自己進行一些沒充分準備的潛水活動。
8. 廉價二手降傘,誰有興趣? Cheap secondhand parachutes, anyone?
潛水儀器不單是供潛水員探索海底世界的工具,更是維繫生命的重要裝備,因此務必審慎選購合適的裝備並予以良好的維修保養。你在陸上照顧它,它在海中照顧你。
9. 保持流線What weighs 28.8kg/c.f.?
減低水中前進的阻力,就等如節省耗氣量、節省體能、更輕盈的動作、更好的浮量控制、更舒適的潛遊…因此,別忘記扣好身上所有的配件。
10. 只有不濟的工匠才會怪手上的工具A poor craftsman blames his tools
儀器只是一種工具,唯有熟習你的潛水儀器才能令你的潛水活動更為稱心合意。投資一套合適、合身的儀器總勝於被一套不濟的儀器破壞你的潛水興致。
事實上,現今的潛水儀器價格要比十年前要便宜,而且性能更佳、材質更耐用。不信?去問問那些經驗豐富的潛水員吧。而且,潛水儀器是潛水員的貼身伴侶,你也不會想因蠅頭小利而誤了你的潛水生命吧?
11. 最佳計畫The best laid plans
沒有技術潛水員會倉促下水,有些甚至會累月經年去籌備一次下潛。作為休閒潛水員,和潛伴計畫下潛只需花上少許時間作準備,卻能令你們的下潛變得更有質素和更安全。
作為休閒潛水員,一個最簡單的下潛計畫不外乎:到哪兒?做甚麼?潛多深?玩多久?失散怎辦? - 幾個項目。再仔細點,可加上如何出入水、怎樣溝通、如何保持一起、應急程式等考慮。花少許時間做個計畫,令大家玩得安心又放心,是潛水員必須讓成的習慣。
12. 信靠自己The best bet is to bet on yourself
潛伴制度是基本的要求,但不要倚仗別人在水中給你協助。先照顧好自己,方能在有需要時給潛伴予以支援。
13. 留有餘氣 Got gas?
在技術潛水中,空氣耗盡是不能接受的,而休閒潛水更沒有耗盡空氣的理由。永遠為自己或潛伴預留一點空氣絕對是良好潛水計畫的一部份。
14. 創造紀錄Execu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chievement
別草率地將自己推向極限。能掌握沒有瑕疵的休閒潛水技術比在儀錶上創下一個數位來得更重要和有意義。
15. 終止潛水Call the dive, anyone?
休閒潛水員中常有人給要升水的潛伴來個拜拜手勢,然後分道揚鑣,忘記了那是不顧安全和不尊重潛伴的一種做法。因此,潛伴中如有人示意要升水,不論是為了甚麼原因,也應全組人一同終止潛水。這是潛水的法則。
16. 每一次潛水也是減壓潛水All dives are decompression dives
原則上,潛水員在每一次上升也是在減壓,因此即使是休閒潛水員也應注意他們的潛水模式和留心減壓問題。
休閒潛水員領域中的免減壓潛水(No Decompression Dive),意思是指我們不用好像技術潛水員般需要分多層深度進行多次及較長時間的減壓,那並不等如我們的身體就不需要減壓。因此,每次結束潛水前都作安全停留總是好的。
17. 一分鐘60米升水!Ascent rate: 60m/min?
200呎/分的上升速率是瘋狂的不對的,很容易得到減壓病的,這一個上升速率在休閒潛水員于安全停留後的真實資料記錄!事實上,在水中0-10米的壓力變化是最大的,因此實在不宜在完成安全停留後趕急升上水面。由技術潛水員的角度來看,一次潛水活動是在離開水面後多個小時才告完成,而休閒潛水員也應視水面為另一個安全停留區。
18. 超越極限並不等閒Bends is not a four letter word
BEND就是超越潛水極限,後果是增加罹患減壓病的風險。因此你必須妥善準備及執行下潛計畫、認識並注意減壓病的徵兆及保留清晰的潛水紀錄,必要時更應為自己購買與潛水相關的醫療保障及向醫生查詢。
19. 70% = 1/3
人體交換氣體的功能有七成是在肺的底下三分之一位置進行的,因此潛水時要作深而慢的呼吸,目的便是增加呼吸的功率。向一名資深的教練學習調整你的呼吸習慣,將有助你延長水中停留時間及更為舒適自在。
20. 精益求精Be better this dive than the last, be better tomorrow than today
持續學習、保持自己的潛水技巧與知識、與潛水潮流同步前進,才能使自己成為隨心所欲的潛水員。
(载自http://www.doyouhike.net/forum/deepblue/423096,0,0,1.html)
|
|
|
|
|
|
|
|
发表于 3-9-2012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我目前的心态就是这 ---》 如何維繫生命的訓練。 Dive Safe.
老大,您几时出"潜安“书,我第一个买。 本帖最后由 WiFiNodE 于 3-9-2012 06:56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9-2012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iFiNodE 发表于 3-9-2012 06:44 PM
谢谢, 我目前的心态就是这 ---》 如何維繫生命的訓練。 Dive Safe.
老大,您几时出"潜安“书,我第一个买 ...
还没资格。 |
|
|
|
|
|
|
|
发表于 7-9-2012 07: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12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志强 发表于 7-9-2012 07:25 AM
好的老师很難伐到但您必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Rush 和 Geolink 都是我的同门师兄弟,都是好教练!豪坤老师和其他的教练我相信也不错,Keendiver 极可能是最有经验的。
活跃潜水论坛的原因无非是希望有一个可以分享自己快乐的平台,希望大家的家人可以放心让自己可以去寻找自己的快乐。 本帖最后由 锥齿鲨 于 8-9-2012 10:20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7-9-2012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9-2012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eenDiver大大一直都是我敬仰的老前辈之一 |
|
|
|
|
|
|
|
发表于 7-9-2012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9-2012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认同 KeenDiver 大大的“苦口婆心”!!! 它们才是主角呀~~
愚蠢的我一直在想,海龟的头会缩进壳里吗? 乌龟会呀。。。
麻烦KeenDiver大大开帖分享, 我还在学习呢。。。 本帖最后由 WiFiNodE 于 7-9-2012 10:04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8-9-2012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们的回帖,老师们教的东西我定会心学和用在大海上。 |
|
|
|
|
|
|
|
发表于 8-9-2012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锥齿鲨哥哥以经开了海兔帖。。。有时间看看咯。。。他的功课做得非常好。。。支持下。。。!! |
|
|
|
|
|
|
|
发表于 8-9-2012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eoLink 发表于 7-9-2012 05:34 PM
KeenDiver大大一直都是我敬仰的老前辈之一
Geolink 哥哥,老,这词用在本人身上还满实用。。。
虽然”老“,但准确性,远程和力度还能保持年轻的水准。。下次有机会比试倆下。。好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9-2012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eenDiver 发表于 8-9-2012 10:53 AM
锥齿鲨哥哥以经开了海兔帖。。。有时间看看咯。。。他的功课做得非常好。。。支持下。。。!!
我是因为养殖珊瑚和海鱼才开始潜水,认识的海洋动物可能会较多一点点。
|
|
|
|
|
|
|
|
发表于 8-9-2012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eenDiver 发表于 7-9-2012 05:39 PM
容我冒昧说句我的愚见。。。
觉得大家都把集中力放在技巧上,安全设施,等等之类。。而忽略了海洋生物的 ...
其实你说的已经在我的计划里,一开始我只要吸引人气,过后就会朝向多方面发展。
请大家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我会尽量配合。其中还包括水底摄影交流,泳池练习,喝茶等。 |
|
|
|
|
|
|
|
发表于 8-9-2012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锥齿鲨 发表于 8-9-2012 11:37 AM
我是因为养殖珊瑚和海鱼才开始潜水,认识的海洋动物可能会较多一点点。
哇塞。。。海洋生物家。。。期待,期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9-2012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9-2012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锥齿鲨 发表于 8-9-2012 10:03 PM
一点认识就成家?笑坏那些真的懂的人。
大师,我的潜水次数有100次以上,一天最多2次Dive 有时3次.
为什么我做完safety stop 上来后多数会呕吐?
|
|
|
|
|
|
|
|
发表于 9-9-2012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ongsf 发表于 9-9-2012 04:07 PM
大师,我的潜水次数有100次以上,一天最多2次Dive 有时3次.
为什么我做完safety stop 上来后多数会呕吐? ...
safety stop 上来多数会呕,酱你都坚持了一百多潜,佩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9-2012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ongsf 发表于 9-9-2012 04:07 PM
大师,我的潜水次数有100次以上,一天最多2次Dive 有时3次.
为什么我做完safety stop 上来后多数会呕吐? ...
这里可以称为大师的,绝对不是我。
我试着了解你的问题,但我还必须清楚知道:
1)你必须给我看你的dive profile(所以也许需要一起潜水)。
2)你的肠胃是否敏感?
3)你的压缩空气质素。
才可以进一步猜测你反胃的原因。 |
|
|
|
|
|
|
|
发表于 10-9-2012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eenDiver 发表于 8-9-2012 11:00 AM
Geolink 哥哥,老,这词用在本人身上还满实用。。。
虽然”老“,但准确性,远程和力度还能 ...
小的不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