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948|回复: 6
|
三界二十八天境界略解(净空老法师开示)
[复制链接]
|
|
|
摘自:净空老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四到第五卷。
地址: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013
【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
佛说法的音声果然有效,震动虚空法界,不仅仅是我们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这是一个大千世界。“他方国土”就是娑婆世界以外,一切诸佛刹土全都震动了。十方世界里面这些有缘的众生,跟谁有缘?跟释迦牟尼佛有缘、跟地藏菩萨有缘。因为这一次法会要宣扬地藏菩萨修因证果,度化众生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特别是与地藏菩萨有缘的人,十方无量无边刹土里面,天龙鬼神也都到忉利天宫参加这个集会。这一次法会里面有佛、有菩萨、声闻、缘觉,下面经文里面告诉我们,天龙、神众、鬼王全都到了,这个法会真的是无比的殊胜,我们往下看这个经文:
【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这一段是讲欲界天,欲界有六层天,我们为了时间的起见,在此地不能够细说。圣一法师上一次在九华山讲过《地藏经》,他有一个讲记,他的讲记简单明了,都有概略的介绍。我在此地只介绍四天王天,给诸位介绍一个。四大天王,我们中国民间俗称作四大金刚,到寺庙里面去一看,大门口好像守卫一样,这是护法神,其实是“四天王天”,四大天王;确确实实在佛门里面他们是代表护法。天王殿里面供奉四大天王,同时也供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兜率陀天,这是佛门释迦牟尼佛的后补佛。为什么把弥勒菩萨供在天王殿?而且弥勒菩萨的造像,又不是造印度传统菩萨像,而是造中国宋朝时候布袋和尚的像。在南宋的时候,布袋和尚出现在浙江奉化,这个胖胖的,一天到晚笑咪咪的,背了一个大布袋。布袋和尚是从那来?没有人晓得,也不知道他姓啥名谁,因为他一天到晚拿个大布袋,那个大布袋就变成他的标志,所以人家看到他就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出了名。他在圆寂的时候,告诉人他是弥勒菩萨化身来的,说了之后他就走了,就坐化。以后我们中国造弥勒菩萨的像,就造他的像,造布袋和尚的像。
他表示这个相,实在讲这是经上常讲,佛弟子化现在这个世间,对佛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他完全是表演给人看,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样子,让人家看到他能生觉悟的心。肚皮大就是能包容,示现的包容,世间人心量太小了,容不得人。弥勒菩萨是大慈大悲,弥勒是慈氏,代表慈悲,所以示现这个样子包容,他能包容。布袋也是包容的意思,他到任何地方人家供养他的往布袋一装,不分贵贱、也不分好丑,一律平等入布袋。有人问他:‘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下一放,表示什么?放下;人家看到也懂得,‘喔!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布袋提了走了。放下之后,提起。放下是心里头毫无牵挂;提起什么?为社会大众服务。没有私心,完全奉献,替社会大众服务,放得下、提得起,表这个意思。满面笑容,我们把他摆在佛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一进寺庙头一个看到他,要学他,要学他放得下、提得起,要学他大慈大悲、要学他满面笑容,常生欢喜心,欢喜接引一切大众。把他放在天王殿当中,这个意思就含什么?护法。护谁?护什么?护慈悲心,表这个意思。护自己的慈悲心,护自己的放下、提起,不要忘掉!护自己的常生欢喜,护自己的笑面对人,布袋和尚表现的是我们的性德,要从这个地方护起。你看这个意思多深,这样你才有资格入佛门。入佛门要什么条件?要这个条件,真正放得下,心地清净无为,真正提得起,以六度教化一切众生,提起,表这个意思。
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尽职;南方增长天王代表力求进步,天天求进步,绝不落伍;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代表广学多闻。我们中国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就自己真实的学问、真实的德能,然后你才能够为社会、为国家、为一切众生服务。你没有智慧、没有德能,你拿什么服务?表这个意思。意思非常非常的圆满,四大天王表法的意思。
四王天,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天人的寿命五百岁。四王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也算是一年三百六十天,人间五十年是他们的一天,他的寿命就很长。再往上去倍倍增加,所以天福很大。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上一次讲到欲界天: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讲到这一段。这一段我们四王天讲过了,要紧的是要懂得四王天的表法,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得到受用。简单的说,东方持国天王,我们顾名思义这个天王教给我们,怎样保持你的国家永远的兴旺,不会衰退。从这个意思引伸过来,如何能保住自己的家,如何能保护自己的身,我们这一生当中建功立业,扬名四海,德泽后世,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真实的成就,所以这个意义很深很广。
南方天王是教我们要求进步,时代永远在进步,我们常常说某些人跟不上时代,意思就在此地。时代天天在变、天天在进,进有往善的方面进,也有向恶的方面去进,这是我们不能够不辨别的。如果向善法精进这是正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如果向恶的方面去精进,这讲贪嗔痴慢上精进,一定会带来社会的动乱,天灾人祸,这个大家要受苦的,这是必须要辨别清楚。前面曾经讲过诸佛赞叹世尊知苦乐法,这一句了不起,真正之乐,不但今世乐、来世乐,后世永远享乐,这才是真正的乐。如果说是这一世当中我们享乐,来世受苦,那就错了,大错特错。一切众生现前得乐来世得苦报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是我们不能不警惕。在享乐的当中就造业,福报享尽,恶业现前,你就到三途去受报,这是绝大的错误。南方天王代表的是智慧的精进、理性的精进,不是痴迷、不是感情。
西方天王是广目天王,教我们多看,也就是多学习。北方天王是多闻天王,多看多听,永远居在学位,也就是永远我是一个学生。只有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才居师位,真正的导师;等觉菩萨还是学生,何况其余。永远自己要住在学生的地位,中国古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也是这个意思,一生到老了还好学。佛法里面称为学人,学人就是作学生,学习作人,永远都在学习作人。谁能把人做好、做得圆满,一丝毫没有欠缺?成佛,只有佛才是个完人,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认真学习。
四天王手上拿的,我们用现在的话说大家好懂,道具。道就是表法,让你看到、接触到,你就晓得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就知道应该掌握著这个原则去学习。东方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乐器,不是说他喜欢唱歌、喜欢跳舞,你这个想法就错了。他用这个来代表,你如何护持你的国家,护国最重要的是行中道。儒家讲中庸,中庸之道,佛法讲中道第一谛,他用这个弦乐器来表法。调这个弦,调紧了它就断了,松了它的音就不响了,一定要调到恰到好处,表这个意思。恰到好处,不紧也不松这叫中道,表这个意思。圣人高明之处懂得用中,不偏在两边。这是道具。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剑,剑表智慧,慧剑,表这个意思。西方天王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是蛇,龙、蛇在印度、在中国都认为祂会变化,代表这个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千变万化,你要看清楚。右手拿的是个珠,珠表示不变,在一切变化当中你掌握著不变的原则。不变就是定慧、就是诚敬,掌握这个原则处事待人接物。社会无论怎么变化,你只掌握原则,你都会应付裕如,你能够教化自在。
北方天王拿的道具是伞,伞盖,伞是代表防止污染;没有污染的时候伞就收起来,有污染的时候伞就张开。我们现前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意识到严重的污染,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见解的污染、生理的污染,外面是环境的污染。现在我们要造四天王的像,北方天王那个伞要张开不能收起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那个伞盖要张起来。所以这个教育的意义非常非常之深,我们不能把祂当神明来看待,那就错了,那就是迷信。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8-2012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忉利天,我们中国人称这个天主叫玉皇大帝,大概外国许多宗教里面称的上帝、天主就是祂。天很多,每一层天都有天主,都有一个领导人物,为什么我们肯定说是忉利天主,不是其他天主?看到他们的经典,它所说的理论,所说修行的方法,跟忉利天非常接近。忉利天修十善业道就能往生。我们看看基督教的经典,摩西有十诫,他那个十诫跟十善业道非常相似。我们一定要明了,并不是信了上帝就能够得救,没这个事情。要修上帝教诲之法,上帝在经典教你们怎么做,你要做到才行。你不做到不可以升天,他有条件,这个才叫合情、合理、合法。
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也是有条件,不是说我信了就能往生,不行。现在有一些人提倡本愿念佛,我发愿求生就决定得生,那有那么简单的事情。愿里头有行,这个愿才叫真的愿,这佛在经上讲不晓得讲了多少遍。愿要没有行叫虚愿,那个愿是虚假的,不能兑现。你要懂这个道理,佛不欺骗人,自己欺骗自己,那个亏就吃大了。以行践愿,实践你的愿望。我们为什么重视三福、六和,这是佛在《观无量寿经》给我们讲的基本法,三世诸佛都是修这三条做净业正因。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净业,我们信阿弥陀佛、信西方净土,愿生西方净土,最低限度你要把三福做到,三福做不到不能往生。我每天念佛,念十万声佛号,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个话是真话不是假话。
三福里面最低限度要做到一条,你才能往生。你能做到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发愿念佛求生净土,下辈往生。你能做到第二条,第二条当然包括第一条,再能加上: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中辈往生。这是《无量寿经》上三辈。再能提升,你能够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上辈往生。这是基本法,那有说是发愿可以不要修行就能往生,佛没这个说法。千万不能误会,不能把这一生大好因缘当面错过。《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根本法,全经讲的是什么?就是讲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部经上就讲这个。你要问第一福这四句怎么讲法?这一部《地藏本愿经》就是这个注解。如理如法的修学,善导大师讲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你不如法,你就去不了,佛没有说错,你自己把意思会错了。佛在《无量寿经》上也教导我们‘当孝于佛’,教导我们尊师重道,这就是《地藏经》的教义,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
“须焰摩天””也叫做夜摩天,这个地区的名称应当是须焰摩天。称夜摩天,须焰摩天的天主叫夜摩。须焰摩翻成中国意思是妙善,现在我们普陀山的老和尚跟他的名字相同。这个天很快乐、很欢喜,除了修十善业道之外,还要修定,要加上定功才能得生。单修十善业道,不行,他不能往生,只能够生到忉利天,往上去要加定功。实在讲还要修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是色界天主修的科目,他们也修,但是功夫当然比不上色界天人那么深;但是有,不是没有。往上去每一层定功,善利我们讲积功累德,倍倍增加,逐渐往上升,很不简单。大家想一想生天都不容易,何况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这个事情我们不能看轻,不能看太容易;也不能看太难,太难了你就不敢修。看得太容易,粗心大意,决定会误事。欲界天他们修上品十善,里面还带一些未到定,他们修定功,定功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一定的程度就是把欲完全伏住,我们讲欲望,佛归纳为五条:财、色、名、食、睡叫五欲。这五欲他伏住,虽然根没有断,决定不起现行,这才能到色界。他们有伏五欲,但是没有伏断,也就是说这六层天愈往上面去,他的欲念愈淡薄。如果欲念完全伏住,在面前确确实实他不动心、不起念头,他就到色界。这个定功就算成就,他能够生初禅色界天。色界有十八层天。我们接著看底下经文:
【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这是初禅。初禅这三种天,我们说三层,实际上它是一层;一层,福报享受不一样。“梵众”好比是人民,普通的人民;“梵辅”好比是大臣,这是作高官、作大官,享受当然比贫民要高出很多;“大梵天”好比是天王,福报就更大了,同一层天三种不同的享受。初禅,色界初禅,他们虽有享受,诸位要晓得没有意念,心地清净。梵是古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清净的意思。初禅就心地清净,往上去那更不必讲,愈往上愈清净。
二禅叫光天。
【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古德说,大概初禅好像还有我们人间社会这种组织一样,有人民、有官僚、有国王;二禅以上就没有,平等的世界,真正的共和,没有什么国王、大臣,大家统统都平等。平等当中福报还是有差别,差别怎么来?个人修行的功夫不一样。譬如我们在学校念书,同是一个班级,这很整齐,考试还有第一名、第二名,还排名次,那就不相同,同中有不同。没有成佛以前,这一个现象都存在。同样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在一起要考一考,还也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只有到如来果地那完全平等,一丝毫差别都没有,这些理跟事都不难懂。少光天他有光,比较少一点,比起别人少一点;无量光天光就大一点。光从那里来?给诸位说,清净心就放光,心地清净,他就放光。
其实所有一切万物都有光。前天悟全师拿个照片给我看,他说外面有种仪器可以照人的光,他去照了一下,拿了照片给我看;我说千万不要上当,被人骗了。确确实实人是有光,物也有光,连草木都有光,这是真的。每一个人光的色彩不一样、大小不一样,在一般练气功的人能看到,有定功的人那更不必说了。看到你身上放的光,练气功的人他讲气,他说这是气,修禅定的人说这是光。从你光的大小色彩看到你一个人心行的善恶,心地善良慈悲,心善、行善放的光是金色光明,这最殊胜、最好;其次是黄色,颜色差一点。所以鬼神见到修行人为什么尊敬?他看到光,他这个能力报得的,鬼神有报得五通。他看到善人,不是修行人,行善的,心地善良慈悲行善的人,那个光都好,鬼神看到尊敬,不敢伤害。
光音天可以用光来表音声。所以二禅,人与人意见沟通不要说话,说话很累,说多了伤气、伤身体。他们往来放光,他们在放光,别人看到那个光,他什么意思统统都明了。语言很有限、语言很笨拙,二禅以上都不要用语言,用放光来代替。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8-2012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禅这就更高了,心地更清净,三禅叫净天。
【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也是在心地清净上差别而言,这是三禅的三天。三光、三净都是讲功行的优劣。
四禅就很特别,四禅一共有九种不同,九天。
【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
这是第四禅一般的天,跟前面三禅一样。福生、福爱、广果,四禅叫福天。福报最大,三灾不及。三灾它那里都没有,三灾是经上讲火灾、水灾、风灾。火灾可以烧到初禅,初禅天这三灾都有,都不能避免。二禅是水灾,水可以淹没到二禅,也就是二禅天没有火灾,它有水灾、有风灾。三禅天心地清净,水、火两种灾没有,它有风灾。到第四禅这个人福报大,水、火、风这三种灾难都没有。水、火、风叫大三灾,佛经里面讲大三灾。小三灾是刀兵劫、瘟疫、饥馑,就是饥饿、饥荒,这小三灾。佛讲大三灾、小三灾,这个意思我们也很难懂得。过去读经也就含含糊糊过去,讲经依照古人的注子也含糊笼统过去。
我在早年到日本去访问,到广岛、长崎原子弹炸过之后现场去参观,才恍然大悟佛所讲的小三灾就是核子战争。核子弹爆发的地方,那就是刀兵劫。我们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不算小三灾,核子战争是小三灾。佛在经上讲刀兵劫多长的时间?七天七夜,七天七夜的战争是刀兵劫。我们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不算刀兵劫,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不算刀兵劫。核子战争,核子弹爆发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佛就是讲这桩事情。爆炸之后,辐射七个月七天;七个月七天你还不死,你这个命能保得住。有些人不是当时炸死,受辐射所照,七个月当中,七个月之后,他能不能活下去才能够做定论。佛说这叫瘟疫,原来瘟疫是这么一桩事情—受辐射感染之灾难。被炸的地方,日本人告诉我们,到第八年地上才生草,我们就明白了佛所讲,饥饿是七年七个月零七天。地上才长东西,地上草木不生的话,人当然受饥饿。我们想一想,现在核武比起广岛那里,那个威力不晓得要大多少倍。辐射尘严重,被炸的地方,广岛、长崎那里第八年地上才长草。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是佛所讲的小三灾到了。大三灾是星球的毁灭,我们今天看到的火灾,发光的星体,那就是火,全是一片火海,大阳就是一片火海。大三灾的状况我们很难理解,现在小三灾情形大致上我们能体会到一些,非常可怕。
第四禅才是福天,三灾达不到。《大智度论》上佛告诉我们,色界天人主要是修禅定,如果单修禅定不修福,那有那么大的福报。他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是色界天人的存心。他布施、持戒,修布施心得乐,布施得多快乐就多。他能舍、他肯施,这样才能够以他的定功生到四禅天。四禅的差别也是定功浅深、修福多少,而产生的差别相。
四禅里面还有一个特别的一层—无想天,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是外道天,多半都是学佛,把佛的意思解错了。修定,定里面什么念头都没有,一念不生,无想修成功就到这个地方去往生。有定没有慧,这是错误;禅定的意思这定里头有慧。禅那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静虑;静是定,虑是有观照功夫在,也就是说他明了,他不是死定。一念不生,样样清楚、样样明了,这才叫禅定。如果只是一念不生,外面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不行,这有定无慧,这样修成功的时候,你将来就到无想天去。佛法修的是定慧等持叫做禅定。奢摩他、毗婆舍那,奢摩他翻作止息,毗婆舍那翻作观想,或者是翻作观见、观察,它有这些意思。单修就偏在一边,都不能成就。单修定的人容易昏沉,修成了也是无想天;单修慧的人不能得定,心是飘浮的,妄想很多。为什么著重在禅定?禅是定慧均等、定慧等持,这个功夫就是正确的。
后面这五种是圣人修行的处所。
【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通常也称为五不还天,什么人住?小乘三果,也叫做净居天。四禅是凡圣同居土,凡夫天里面福生、福爱、广果跟无想,这四种天人见不到净居天人,知道他们是在这地方修行,但是看不到。就像我们这个世间,我们这个地球也是凡圣同居土,有佛菩萨、阿罗汉住在我们这个地方,我们人看不见。你们拜慈悲三昧水忏,里面讲迦诺迦尊者的道场在四川,普通人去荒山什么也见不到,悟达国师去的时候见到庄严道场。有缘才见得到,没缘见不到,在凡圣同居土。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迦叶尊者还没有入涅槃,在鸡足山,他也常常出来,出来我们也不认识他,他会变化。他要等弥勒佛出世,将释迦牟尼佛的衣钵传给他。弥勒佛出世,经上讲五十六亿万年之后,迦叶尊者要等这么长的时间。人心得清净寿命是自在的,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碍事。
所以我劝导大家要发愿,愿力要超过你的业力,你就转了,你就得自在。你要不肯发愿,你的一生决定受命运的支配,你逃不出命运。一定要发大愿舍己为人,你才能够得自在,生活自在、寿命自在、住世自在、教化自在,所有一切事业没有一样不自在,愿力不可思议,为什么不发愿?唐朝法照大师,我们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他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大圣竹林寺,这有缘的人。他见到文殊、普贤,看到法会一万多人聚会,文殊菩萨讲经说法,他还听了一座,还向文殊菩萨请教。佛法已经进入到末法,末法时期的人根性比较钝,他向文殊菩萨请教:修什么法门容易成就?文殊菩萨教他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法照本来是参禅,听了文殊菩萨的教诲,发愿专心念佛。他又请教:佛怎么念法?文殊菩萨传授他念佛的方法。以后他离开五台山,离开之后还到处作记号,怕迷了路,下次再来。结果做了几次记号再回头,庙没有了,一片荒山,才知道不可思议,道场不见了。凡圣同居土,凡夫见不到,没有那个缘分见不到圣人的境界。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经上讲凡圣同居土三处,我们这个世间是一处,欲界第四天是一处—兜率天。兜率内院弥勒菩萨道场,兜率天人见不到,只听说不知道在那里。第四禅的净居天,这五不还天,这三处凡圣同居土。他们在这里修行,虽然都是三果圣人,为什么叫不还?不再到欲界来了,他在这个地方就成就。经上说利根的人他就在五不还天,直接就在这里证阿罗汉果超越三界,超出六道轮回,利根的阿罗汉。如果迟钝的,他还要通过四空天,才能出得了三界;利根的人不必通过四空天,直接就证阿罗汉,就出了三界,这是净居天人。五不还天我们不必再多介绍。三界里面见思烦恼讲思惑,三界八十一品;三界分九地,每一地九品,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到五不还天才能够断尽,断尽再证阿罗汉果。
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世间,菩提树下示现成佛,成佛之后就是教化众生,教化众生要有人启请,没人请,佛就无能为力。世间人谁认识释迦牟尼佛,谁知道这是一个大智慧的人、天人大导师,谁认识?世间人没有人启请,在这种情形之下佛就要入般涅槃,就要示现灭度。净居天人见到了,他们看到释迦牟尼佛示现,赶紧下来启请,净居天人代我们启请,所以佛才住世八十年为我们讲经说法三百余会,我们要感激净居天人。他要不请法,我们这个世间那有佛法能闻,所以他们也很慈悲,怜悯一切苦难的众生,劝请如来说法。
末后有一个
【摩醯首罗天。】
有些经上说摩醯首罗就是色究竟天。在此地为什么要把它单独列个名字?经上也有说,摩醯首罗是净居天人的上首,这个意思也还不错。净居天就是五不还天里面的最受人尊敬的这一位大德称为摩醯首罗。这是于禅定得大自在,所以摩醯首罗也可以称为大自在天。这是色界十八层天,简单就介绍到此地。
底下一句是,
【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
“乃至”两个字是省略。这是讲四空天,无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天人,实在是凡夫里面很聪明、很有智慧。在中国古代老子,他出现在周朝,春秋的时代,与孔子同时代,年龄比孔子大。这个人聪明,他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有很大的忧患,什么忧患?我有身体。身为苦本,如果没有身体多好、多自在,高级凡夫,所以他知道身是苦本。如何把身舍掉不要身?他厌弃色身,加强他的定功,确确实实他能够把色身舍弃掉、离开,往上再提升,我们一般人讲灵界,依佛法来讲只有神识没有色身,这一类我们就称作无色界。色界天,色界天人欲离开了,这严重的烦恼,五欲六尘舍掉,出离欲界到了色界。色界还有色相、还有身体、还有居住的环境,这个东西还是麻烦,还不是究竟,把这个舍掉就到了四空天。四空天还是六道的范围,并没有出离六道。
四空天第一个是‘空处天’,色离开之后这就进入空处,心缘虚空没有色相,这定叫虚空定。第二叫‘识处天’,空也能舍掉,空跟色是相对显现,所以虚空不是真实的。他要把空也舍弃掉,空舍弃掉了还有个识存在,这是就他所缘之处给它建立一个名称,叫它识处。其实舍空是不著空,不是真正把空舍掉。不再执著空相,心里头空跟色对立的念头没有,这个时候识在,所以叫识处。这一个修行人,如果发现识还是个麻烦事情,还不是究竟,识就是分别,分别也把它舍掉,那就入‘无所有处天’,无色界的第三层,入无所有。修这个定的时候,一切内外境界都放下,内外两边境界都放下、都舍弃,所以叫无所有。到最高的这一层,“非想非非想处天”,因为他连识也不缘,所以这是非想;不起作用之处也不缘,所以叫非非想。非想非非想这是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说法很多,可以参照经论里面的说法,《楞严经》里面讲得很详细,一般《佛学大字典》里面也有详细的解释。
这是无色界天,往往一些学人到这个境界,以为就是如来果地上所讲的大涅槃,他不知道这是非想非非想天,以为入这个境界就永远不生不灭。那里知道他还是有寿命,他的寿命就是他的定功,他的定力能够保持多久?经上讲八万大劫,这个数字很可观。八万大劫是怎么回事情?我们这个世界一次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一个大劫里面有四个中劫,四个中劫就是成、住、坏、空这四个中劫。我们现在娑婆世界,现在住的是住劫,成、住,住劫。八万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他有这么深的定,他的寿命这么长。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到了时候,他还是要堕落,还是堕落下,他不能再往上升,他只有往下堕。那个堕就堕得很惨,一般人常讲爬得高摔得重,《楞严经》上讲四空天人,堕落下来之后多半是堕阿鼻地狱。从最高的跌到最低,为什么?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的过失堕阿鼻地狱。为什么他有毁谤三宝的念头?他一想我已经成佛,证得大涅槃,为什么今天还会堕落?心里就起怀疑,诸佛如来说的话是假的不是真的,这就堕落。是他自己误会错认,那不是如来涅槃境界。不但不是如来果地,小乘果地也不是,完全产生误会。
所以修行愈往上面去,那个境界邪正愈难辨别,这是世尊在《楞严经》上为什么给我们说五十种阴魔。魔境现前我们把它当作佛境界,那个亏就吃大。我们初学的人要想避免魔障,唯一的方法依教修行,佛在经上讲的决定顺从,别人讲的,不是佛经上所说,决定不能够依靠,这样就能够避免落入魔道。所以最要紧的我们要信佛,我们是跟佛学,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所说的,经上所有的我们相信,经上没有的我们不相信,不能跟他学。佛说无量法门,说的时候应机而说,机不同佛说法不同,因此我们要学那个法门,依靠那个经典,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然后才不至于错解如来真实义。譬如佛跟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是有,我们修净土就依净土经典,佛在其他经典讲万法皆空,你要说一切皆空,西方极乐世界也空,佛曾经说过;好了,你就不相信,你不是把自己这一次机会错过了吗?学那个法门就依照这个法门经典来修学,与这个法门讲的不一样,那个经典决定不能依靠。
其实这个道理很浅,并不是很深,不难懂。像现在在大学里念书,你学那一个科系,一定要依照这个科系本科的课程,你不能学别的科;你学的其他的科目,跟你的科目不相同,不但不能有帮助反而要破坏,这不是一个道理吗?佛在经上常常以医王来作比喻,这个比喻就更明显。大夫给病人诊断开的药方,开给你的药方别的人不敢吃,害的病不一样,你吃这个药一吃就好,别人一吃就吃死。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药方,度八万四千不同的病人,怎么可以随便乱吃?所以我们修往生的法门,一定要依据往生经。佛在《大藏经》里面三经一论叫往生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这三种。《普贤行愿品》、《大势至圆通章》后人加进去,加得很好,也可以依靠,决定没有问题,现在称为五经一论。我们念佛求往生要依据这个经典那就没错,不能依靠其他经典。其他经典里面所说,与我们经典理论、方法、境界相应可以参考,不相应决定不能读,决定不要去看,我们自己的功行才真正有把握、才会有成就。
如果你什么经都看、什么经都学,你的麻烦就大,不但你自己修学不能成就,你也不能教化众生。你教化众生这里扯一点、那里扯一点,会把众生搞得迷惑颠倒。今天学佛非常非常困难,我为什么不教佛学院,道理就在此地。佛学院开了许多课程,请了许多法师,把这些学生天天讲得迷惑颠倒,如醉如痴,收不到效果。我自己学佛得一点利益,好在是很幸运遇到善知识,一个人教,接受一家之言,走一条路,这很单纯,不复杂 ,不会有疑惑,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以后我们才了解,儒家、佛家所讲的师承,就是这个意思。我跟一个老师学,听一个老师的话,这一个老师对我要负责任。如果我还要去跟别人学,那这个老师没法子教。真正亲近善知识,依照古人那个师承,你跟定这一个老师决定不可以跟第二个人学,不能听第二个人的教诲,你才会有成就。老师对你要负因果责任,这个责任很重,把你的路指错、带错,他要受恶报。可是你自己不接受,你要到处听别人,还要看别的东西,那这个老师对你不负责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8-2012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界天人表:
 |
|
|
|
|
|
|
|
|
|
|
发表于 11-8-2012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8-2012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天人还能不能修佛法?因为有说天界只有乐没有苦所以天人只顾享乐忘了修道.天福享尽后还需往下堕.这样看来天界也是一个堕落的陷阱? 本帖最后由 kkk_0 于 11-8-2012 05:28 PM 编辑
|
|
|
|
|
|
|
|
|
|
|
发表于 12-8-2012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