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93|回复: 10

达真堪布小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8-2012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达真堪布:要隐秘自己的功德

  功德毁坏之因有四种,其中一个就是宣扬。若是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情况下去宣说自己的功德,很容易毁损这些功德。作为修行人,作为佛门弟子,必须要隐藏、保密自己的功德,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不能宣说。不仅仅是功德,自己积累了一些善根、福德,或者做了什么好事、善事也不能轻易宣说,一定要隐藏起来。

  其实我们凡夫的一些行为、言谈举止,包括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造业,我们所认为的功德也并不一定是什么功德。就算稍微有一些功德,但是与佛菩萨、上师三宝的功德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没有什么可宣扬的。在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一定要保密,一定要隐藏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自己有一点点的功德,然后到处去宣说,这本身就是一种过失,别人也能看出来你内心的一些杂念,这都是不如法的。

  我也经常跟大家讲,我们不能看自己的功德,要经常看自己的过失;不能看他人的过失,要经常看他人的功德,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才会有变化,才能慢慢学到他人的功德,进而将他人所有的功德纳入到自己的相续中。最后,我们自己所有的过失都能消失殆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8-2012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达真堪布:在家人修家庭和睦是最实在的修行

  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要知道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自心的幻化。我们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接待人处理事的时候把握住自己的心就好了。一切殊胜圆满、清净平等都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我们的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圆满、工作没有圆满,另外得到一个圆满有什么用?

   家庭不和睦,天天吵吵闹闹,你还想得到解脱是不可能的。身体不健康,天天有这个病、那个病,这是不圆满;工作不顺利,总有事,这也是不圆满,说明你修行还是没到位。身体、工作、家庭都越来越好了,那个时候才是有修行。

   家庭有问题,你不要去找其他原因,肯定是自己的问题,你肯定没有完全地把家人当成佛,把他们放在自己的头顶上。现在我们修慈悲心、菩提心,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佛。家庭不和睦的时候你肯定没有做好,如果你真正把他们放在自己的头顶上,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当作真正的佛,那个时候他们对你怎样都行。现在你肯定没有做到,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做。这也有过程,慢慢就做到了。如果你真正去尊重、照顾他们,他们不可能不被感化。如果你把他们感化了,那个时候他们也会有真心。

  我们是学佛的,天天都说要发慈悲心,家里这些都是众生——与自己最有缘分、最需要自己照顾的众生,你却不去照顾,不去关心,不去尊重他们。他们成为你的儿女、成为你的家人,这也是一种缘分,他们是最需要你的关心、爱护、帮助的众生,你把这些众生忘了,那你怎么发慈悲心?虽然都是众生,但是他们不一样,他们现在最需要你,别的众生不是最需要你。最需要你的就是你身边的这些人,你的家人,你的儿女。你要懂得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对外人行,但是对家人不行。这是什么原因?你对家人不行,说明你彻底没有了慈悲心,你连与自己最有缘分、最了解、最方便接触的众生都没有度化,你想度化别的众生是不可能的。但是人都这样,自己学佛修行了,于是家也不管了、孩子也都扔了,还继续天天跟他们吵闹,认为自己学佛他们不学。你要好好的想一想,这也太过分了吧?还执着形式上的东西,总是放不下这些!如果你真能够放下了,没有必要天天争吵。好好地爱护、照顾自己身边的这些众生,慢慢扩大到一切众生,这是最实在的修行。别的哪有什么众生啊?哪有什么佛啊?这都是众生,也可以说都是佛啊,你帮助他们、照顾他们,也可以说是帮助众生、照顾众生;他们都有佛性,你尊重他们,也等于尊重佛了。

  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尤其是修密宗、修大圆满法的人,一定要有五种圆满的基础。连这个境界都没有,你想修大圆满法是不可能的吧?在家里的时候也是五种圆满,你自己的家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家人就是无量光佛阿弥陀佛,亲朋好友就是莲花部的尊众,生活、工作都是大乘法、大圆满法。除了自己的家以外没有西方极乐世界,除了自己的先生、太太以外没有阿弥陀佛,你应该去尊重他们。你不是信佛么,这些都是佛讲的道理。

  不是把不清净的东西观想为清净,不圆满的东西观想为圆满,而本来就是清净、本来就是圆满。虽然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但是一定要这样明观。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很正常,但是你要去观察,要去思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8-2012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谢谢分享!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8-2012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z分享。看过这个文章。
不过最近,也犯了一样的错。
行善了,也跟朋友讲。
唉。
看来要好好的忏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12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psprov 发表于 5-8-2012 04:59 PM
谢谢lz分享。看过这个文章。不过最近,也犯了一样的错。行善了,也跟朋友讲。 唉。看来要好好的忏悔。


不客气。Ppsprov加油。

我附带一个故事送你,出自于孔子的“子贡赎人”“子路受牛”的故事



“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原文如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吕氏春秋》

白话文说故事方法解释:
   鲁国法律规定,如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赎金。  

   孔子的学生中有个叫子贡的,(是商人,非常有钱),在外地碰见了一些已经沦为奴仆的鲁国老乡,子贡很是不忍,于是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带回了鲁国,事后却拒绝了国家支付的赎金。  

   而孔子知道后,非但没有表扬子贡,还说如果都像子贡这样,以后就没有人再去赎回鲁人了。试想,也是啊。你子贡财大气粗,赎出几个奴仆完全没有关系,但是这样就树立了一个道德的陷阱,别人还敢不敢赎回奴仆呢?
     
    子路抢救了一个落水者,被救的人千恩万谢,最后说,也没有别的,这头牛你牵走吧。子路也不客气真的就牵走了,似乎有损孔子光辉的教育思想,与拾金不昧的正面报道不太相符啊。然而孔子知道后,非常赞许,说,从此以后啊,鲁国人将争前恐后地拯救落水者啊。



因此我觉得说出来和说不出来,得看对象,情形,和时间而定。
若说出来能鼓励别人去积极做好事,这就是正面的,没错。

若说出来只是为人让自己炫耀,嗯,这样行者的行为失妥。

我认为达真堪布文里的意思,是对修行者说,任何时候都应该观察自己的心地,若你做了某些好事,心里洋洋得意,想要炫耀想要说,好表现自己,这样的心就是污染了。若在要说之前,会观察到自己的心地,而明白这个心有再次不安分,这无形中,自我审查,是修学的一件大大的好事, 制止好炫耀乱说话的功夫又进一步,又在忍方面添功夫了。因此我想, 多数初学还是根据达真堪布 的advice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12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答:自然流产不算杀生,也可能是来讨债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做超度;若是没有没有条件,将功德善根回向也可以。


问:现在社会上,无论大人还是学生,普遍都喜欢打游戏,而且游戏里很多都是杀人的、偷盗的。玩这种游戏和真正的杀生、偷盗有什么区别?


答:有区别。玩这类游戏不是真正的杀生、偷盗,但是也会在相续中形成不好的串习。玩游戏的过程中,你心里也会有一些杀或偷的动机,或者说有一些不好的念头、想法,这也会有一些罪过。其实,我们平时的所做行为,一切不都是游戏吗?还要玩游戏?

问:喝酒、吸烟有什么过患?修行人喝酒、吸烟有开许的时候吗?

答:喝酒、吸烟的过患特别多、特别大,喝酒的人不是佛的弟子,哪怕喝一滴酒都不是佛的弟子。为什么呢?喝酒容易混乱,容易引起其它的恶念,容易造业、生烦恼,佛在经中讲得非常严格。吸烟也有很多过患,一切善神护法都不会护持吸烟的人。若是没有善神护法的保护,人就如同一具腐烂的尸体。

真正的成就者,也有喝酒、吸烟的,但是他们喝的不是酒而是水,都能从手指排出来,有这样的功夫和成就,而且也是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可以,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不可以。

有时候,有的人吸烟喝酒是为了应酬,真不是贪这个酒和烟的味道,为了事业、为了工作,稍微地喝一点也是一种方便,而不能是给自己找借口。现在的社会也是很复杂的,若是不陪他喝酒、吸烟,对方实在是不高兴,这样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为了避免这样的障碍,这少喝点抽点也没有什么,这也是一种方便吧。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特殊的情况,绝对不能喝酒、吸烟。 本帖最后由 越光宝盒2 于 5-8-2012 06:3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3-8-2012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达真堪布: 真正的修学窍诀

我们对世间法要知足少欲,但是对出世间法,对佛法不能知足少欲。掌握了一些佛理,或者是稍微有了一些成就的时候,不能满足。即使明白的再多,掌握的再多,成就再高,也不能满足——永不满足,直至成佛。你掌握的知识,所获得的成就往上和那些上师比,和那些佛菩萨比,什么也不是。

你们每天都懈怠懒惰。闻法修法的时候,用功了吗?用心了吗?精进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信心不足!因为没有出离心!虽然在参加共修,但都是大概地听一听、看一看、坐一坐,根本没有深入。《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尤其是《前行备忘录》是怎么讲的?只有那样仔仔细细、扎扎实实地修,才能修出来,最后才能成就。你们这样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的修学,不会成就的。一开口就是“空性”、“万法皆空”、“四大皆空”,都是空,都是这些大妄语。以后不要这样好高骛远,糊弄自己,欺骗自己

《前行备忘录》除了极少数人,一般人不一定能看得懂。我学修了这么多年的佛法,这次才明白了一点点。那些高深的法我也不是没有听过,也不是没有学过。和你们一样,以前我也没把《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前行备忘录》放在眼里,没有明白这里有这么多深奥的道理,更没有明白这里有这么多的实修窍诀。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备忘录》里的词句、道理都很普通,很简单,很易懂,但窍诀非常殊胜,内容非常深奥。现在我真的明白了,若是不像《前行备忘录》那样仔仔细细、扎扎实实地实修,而是偶尔性、空闲性地修行,是绝对不可能成就的。成就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真的不容易,若是没有一定的善根,没有一定的福德,非常难。

其实真正的窍诀就在这些很普通的字句里,这才是难啊!凡夫认为高深的、复杂的才是难,一些简单易懂,通俗生活化的方法,就觉得没什么。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在喇荣好多年,都没有把《前行引导文》《前行备忘录》当过事,没有放在眼里。我的屋子虽小,但满屋子都是书,但那个时候很难找到这两本书。

《入行论》《前行引导文》等,都是我十几岁时学的东西,也给大家讲过,我觉得没有什么。我到喇荣学习五部大论的时候,这些书我连翻都没翻过,根本没看过。我考上了堪布以后,稍微轻松了一点儿,想实修了。这时才发现那些厚的书,那些复杂的理论里,找不到真正的窍诀。这时才开始回顾《前行引导文》,才找到了真正的修学窍诀。我为什么处处强调加行?因为这才是修学的必经之路!这才是一条到达彼岸,到达佛果不可缺少、完整的路!

你觉得自己很精进,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觉得自己改变很多,很有成就,这是佛法的力量!以前你们对佛法一无所知,现在明白了很多,掌握了很多;以前是个凡夫俗子,是个刚强难化的人,现在真的改变了,真的进步了。但是,这样的成就还远远不够。

希望大家要仔细再仔细,深入再深入,用心再用心地学修!不要在表面上修行,那是欺骗自己,想成就比登天还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8-2012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像戴在身上当护身符如法吗

问:把佛菩萨像戴在身上当护身符,如法吗?

达真堪布答:把佛像当做护身符来佩戴,按佛法来说,也不能说不对,但是必须要如理如法才行。在藏地,很多人都把佛像戴在身上当护身符,很多高僧也是把佛像随身携带的,这样的情况很多。

怎么做到如理如法呢?第一要发心要清净。有的人根本不是当作护身符,而是当作装饰品,这样的话肯定是不如法的,肯定有罪过。一定要把佛像当作加持品,为了得到佛菩萨的保佑才佩戴的。第二,你在身上佩戴佛像,一定要保持清净,如果戴着佛像还什么坏事都做,这样肯定是不恭敬,肯定是有罪过的。第三,一定要恭敬。比如把佛像随便放,放在衣服口袋里,放在包里,然后把衣服、包随便扔,这样就是不如法的,肯定有罪过。如理如法的,身口意保持清净,恭恭敬敬的,这样就可以把佛像戴在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8-2012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忍是成就的助缘

安忍,有他人邪行之安忍、求法苦行之安忍和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什么叫安忍?就是心不烦乱,有一定的正知正见,有一定的定力。

他人邪行之安忍,指的是遭受他人的侮辱时要忍辱。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侮辱是最难忍受的,所以叫忍辱。假使面对侮辱能够忍耐,别的就更能忍耐了。遭受他人的谩骂、诋毁、殴打和欺骗等伤害的时候,不仅没有以牙还牙的报复性语言和行为,而且在内心里也没有任何埋怨与嗔恨。

面对他人的侮辱,很多人都会生起嗔恨心。嗔恨心的罪过非常大,“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这是佛在经中讲的,意思是一刹那的嗔恨心会摧毁、毁坏千劫积累的善根和福德。可见嗔恨心的过患非常大,对我们的危害非常大。

修忍辱极其不易。我们讲过布施,做数百次的布施不如受持一刹那的戒律,而受持数百次的戒律不如修一刹那的忍辱,可见忍辱的功德非常大。但是在所有的修法里,忍辱又是最难修的一种修法。在别人谩骂或殴打我们的时候,若是能不生气、不动心;在别人欺骗或伤害我们的时候,若是能不嗔恨、不动心,是非常困难的。

大家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忍辱难?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明理,修行不够。若是明理了,有一定的修行了,忍辱一点都不难。佛讲无我空性,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真有了这样的成就,没什么可难的。谁在骂?谁在打?骂谁?打谁?什么是谩骂,什么是殴打?打骂者、被打骂者、打骂行为本身,三轮都是无我的、空性的。若是能站在这个角度思维,忍辱就容易了。困难的是要证悟无我、证悟空性,一般的凡夫很难一下子达到这样的境界,很难领悟这种真理。

若是我们真正明白了六道轮回和三世因果的道理,真正深信了轮回,深信了因果,修忍辱不难。因为轮回本来就是苦的,遭受这些痛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坏事。若是没有痛苦,感觉不到痛苦,怎么能生起出离心?若是没有生起出离心,怎么能修持正法?若是没有敌人仇人,怎么修忍辱?若是不修忍辱,怎么能成就?对一个学佛修行人来说,这都是好事,是修行的对境、成就的助缘。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有人伤害你、欺骗你,也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自作自受,肯定是自己在过去世中伤害过他人,欺骗过他人,所以今生他人来欺骗自己、伤害自己,这是讨债还债。这是自己的因果,埋怨什么,嗔恨什么啊?再换一个角度讲,让你遭受痛苦,给你制造违缘,是让你迅速成就

我们现在都愿意享福,不愿意受苦。其实享福是消福,受苦是消业。若是福报穷尽了,一下子就会堕落地狱,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遭受痛苦、经历违缘是好事。遭受痛苦是帮你消业,经历违缘是帮你成就。没有违缘障碍怎么成就?没有违缘障碍怎么磨炼习性?不明理、没有修行的时候觉得难,甚至觉得太过分。其实一点都不难,一点都不过分!对一个学佛人、修行人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有人还惟恐没有这样的机会呢。真正有善根、有福德、有修行的人,很少有这些违缘、障碍和苦难。若是在经历违缘、遭受痛苦的时候,再去嫉恨、埋怨、报复是造业,又结恶缘了,将来还要感受更多的痛苦,还要遭受更多的障碍。

这是一个了缘了债的机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以后就不会再感受这些痛苦了。若是你懂道理,这是一个解脱成就的机会。一时的忍让能换来永恒的快乐,一时的委屈能换来最后的成就。其实忍让、受屈、受苦是成就的助缘。你通过这些才能成就,你通过这些才能圆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8-2012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守住身口意三门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只看自己,不看别人。别人怎么看自己也不要在乎。别人赞叹你时,不要高兴得不得了;别人诽谤你时,也不要伤心得不得了。赞叹和诽谤都是不可避免的,有各种各样的众生,就有各种各样的根基与缘分。所以别人看你的时候也肯定都不一样:有的人看你就特别欢喜,有的人看你就特别讨厌。讨厌你的人,即使你没什么过失,他也会诽谤你;喜欢你的人,即使你没什么功德,他也会赞叹你。

爱时说好,恨时说坏,这是人的习气,所以不要在乎这些,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下,不要随着别人的口而动心,你自己要不动心才是有定力。现在人都是互相欺骗,已经习惯了。人也都非常虚伪,在别人赞叹的时候,明明知道人家说的不是事实,但心里还是情不自禁地欢喜。都在为别人活着,都把自己伪装的好好的,给别人说些好听的话,给别人笑容。外表装模作样,心里却满是矛盾和冲突,感受到的都是痛苦和压力,活得特别累。但这都是自找的,别人解决不了。害怕别人指责,就在背后、在暗地里偷偷地做坏事,以为别人不能知道。不可能的,那些善神护法不会饶你,肯定会宣传你的过失,你逃避不了。所以一定要实在一点。

实实在在不是傻。虽然不耍聪明,不欺骗众生,但是却处于糊里糊涂的状态,那也不叫实在。真正实在的人,他会耍聪明,但是他不这样做;他有欺骗人的手段,但他不去使用。明明了了,而又实实在在,这才是真正的人,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学佛、作佛。如果连最起码的仁义道德和十善业都没有做到,连一般的好人都做不到,还想学佛,还想当菩萨,当佛,这是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8-2012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心自然安下来

修行修心最重要,念佛、祈祷,都是念心,祈祷心。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心上,要把心放正、放平,每个起心动念都下到心地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不要总想着怎样去改变别人,首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周围的人都会变。



如果越学烦恼越多,执着越强,嘴上念着佛号、咒语,手上拨着念珠,不念心有什么用呢?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追求形式上的东西,遇到境界时,仍然埋怨别人,瞋恨别人。如果你真正信佛,真正相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要明白一切都是因缘,你遇到的都是自己的缘。痛苦是自己找的,福报是自己修的。



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有好就有坏,有爱就有恨,有白昼就有黑夜,这都是很正常的。面对一切境,心不要动,不要随境转。你真正了解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了你自己,就能得到解脱。你放下了一切,才能获得一切。心想事成不难,这是佛的境界。幸福快乐不难,成佛了就能得到。把自己的心调整好,一切都会顺利。



信佛,就要相信佛讲的道理,半信半疑,什么也得不到。学佛,就要学佛的大慈大悲、大觉大悟、大智大慧。佛的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平等,为了众生,能舍弃自己的生命。佛的智慧是任何时候都不起烦恼,因为他的内心平和、安静。因为他最清楚、最明白,想得开,想得远,有大智慧。我们应该学习这些。



众生和佛是一体的,法界和自身是一体的,轮回和涅槃是一体的。不要再糊里糊涂地混日子了,该清醒了。没有真诚心,修行不认真,永远也不能解脱。



我们的心特别散乱,无家可归,到处漂泊。先把心带回家,安住在本觉中。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不要执着现在,心自然就安下来了。不要控制他,让他来去自由。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拦他,不要拒绝他。放下,放到本觉当中,明白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2025 07:01 AM , Processed in 1.95071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