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822|回复: 29

不起心动念是不是=不理不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7-2012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明白佛说的不起心不动念怎样解释?

比如我在cari看到有人发表歪理,然后我生气,我想解释不就是已经是起心动念了吗?不解释又很看不顺眼那个人把很多人在犯法的事说成理所当然。如果要自己不起心动念,不生气就不要去跟人家劝解,那不就是=不理不睬吗?

还有就是,如果去解释,那个人不听不是会有反效果吗?还会让他变得对自己的见解更根生地固.......

我应该怎样看待不起心不动念这句话?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7-2012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起心不动念是中国说,佛陀实际上教导如实知如实观,清清楚楚知道当下所发生的一切过程,从念头如何生起,如何集,如何灭,不必强行压制念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
跟你分享,
一却的心活动,都在五蕴范围之内,这起心动念是怎么样的开始和结束,很粗略的来说,是经过这样的过程。


你的这双眼睛,接触到这个外面的境界,即是电脑上屏幕的字,从能辨别出这文字光线,再跟你自身所学到知识理解这文字, 你的意识分别起了作用,觉得不对不好,然后有了取舍分别,喜欢和讨厌甚至高兴和愤怒。

这是根据12因缘法,一层一层这样的观察上去,(注:这种解释的方法是依照个人的根性去体会的,不能强求)
就如经典上世尊如是说:“应知六内处。应知六外处。应知六识身。应知六触身。应知六受身。应知六爱身。”
“彼缘何而言?依眼与色而眼识生,三之和合而有触,依触而有受,依受而有爱。“

当你能观察到这样的身受,即是有在观的基础上,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会知道它会落在各种情绪表现上,就不去执着,它就止住了。

若能长久这样的修习止和观,如实的知道这心就是这样的来来去去去,好像一个猴子没有一定,你知晓了,就知道这心的确是无常。再往下走,还会知道这些都是五蕴起作用,是生生灭灭的, 当中没有一个我,或我所。

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心经是这样开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这也是禅。
我也是在修习当中,共勉。

另外我也知道些事,有机缘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起心动念   不是等于  不理不睬

不起心动念 是 随缘不变,活在当下。

风动幡动关你什么事,是你自己心在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7-2012 07: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ng123 发表于 31-7-2012 07:07 PM
不起心动念   不是等于  不理不睬

不起心动念 是 随缘不变,活在当下。

可是人家在把犯法的事当合理的事来说,我看到了不去理会不是=不理不睬吗?去解释又未必能让对方信服,应该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

末学的水平,真的没有资格回答如何不起心不动念,但是不妨试著和师兄分享,应该如何避免看不顺眼和生气。

在我长篇大论之前,我想先请教师兄一道问题:

试想有那么一天,你在街上碰到一位身体健全的人,他坚持用双手倒立走路,不仅他是这样走路,很多路人都是如此,但是他们都反过来嘲笑你这个正常步行的人。试问您,是觉得对方可恶呢,还是很可怜?

没错,在当今的五浊恶世,到处常见颠倒的思想和行为,颠倒的人常觉得自己很正常,正常人在他们眼中倒是不太正常,所以善人反被奚落,这是这个世间的人之常情。

当你遇上一个可恨的人时,不妨想想他的可怜之处,他如果知道双脚可以走路,就不会那么辛苦的倒立逆行了;但是你又能怎么样呢?众生的心性刚强,难调难伏,说了不明白,劝更不想听,因为他被无明障蔽了,听不懂更不想听教,说多了会嫌你说教讲耶苏。

遇到那些被颠倒知见障碍和自我折磨的人啊,怎能够忍心去生气对方,再去增添他的烦恼和痛苦?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自己有没有正在犯下同样的颠倒或错误?要不是这面活生生的镜子,我们如何认识及反省到自己的问题?

这么想的同时,内心就会涌生出更多的慈悲,因为对方不明白,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他们喜欢嘲笑那些做好事把功德回向出去的人啊,嘲笑对方迷信和无知,但是他们不明白啊,什么是回向?

回向很重要啊,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回向!

菩萨的五十二个位阶之中,地位菩萨之下的十个位置叫十回向,回向可是菩萨的精神啊!因为菩萨利益一切众生而不厌倦,所得一切福德功德,皆上供诸佛菩萨,下化无量罪苦众生。所以嘲笑别人念经回向的人,他们正在嘲笑菩萨的德行啊,菩萨又该拿这些人怎么办呢?难道要对他忿气吗?还是感到怜悯和慈悲?

究竟什么是回向啊?

回向就是业力,就是果报,就是一道回力棒。等于说你丢出去了一个东西,它到外头转一个圈,还终是回到你的身上。你想害人最后还是害了自己,你能处处恭敬人,最后得到利益的也是自己,所以助人就是助己啊,这就是回向的真义。不相信因果的人,他们不明白什么叫回向,你说是不是很可怜?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耐心,等待适合的时机向对方晓之以义,如果对方不明白,我们还是要尊重他的选择。菩萨为了救度苦难众生,历尽千百万劫,仍在红尘浊世中进进出出,如果菩萨没有耐心,我们那有佛法可学?那有大德驻世为我们示入佛的知见?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刻意中伤的话,如果还觉得生气,不妨暂时走开,去散散心、听听音乐或是看看经书,等心情平伏以后,再回来复帖还不迟,善巧的忠告对方,希望帮助他止恶向善。

如果不能保持平静的心情,即使做著对的事情,也是错的啊,也不可能如法。因为佛法尤其讲究心行更胜身行。

如果你能做到菩萨的心行,何妨不可金钢怒目呢?当法官或执法人员的必须表现得庄严和严肃,让人生畏而不敢造次,那何尝不是另一种慈悲啊?不代表严肃的面孔底下,一定就是怒气冲冲啊!

请再想象一下,两个浪尖撞在一起的结果,只会变出更高更大的浪尖;惟有平静如镜的水面,才能吸收来势凶猛的海啸,将破坏的力量减到最低,最好力量到你这里就被吸收消融了,没有机会再去打击更多的对象,这也是一种慈悲啊。

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心灵的平静,对社会和平就是一种贡献,尤其在这个佛音论坛,道理也是一样。

佛法能不能长久驻世,靠的就是各位大德的身行榜样,不是满嘴的佛言佛理啊,虽然后者也是重要。

末学的小知小见,希望对您有参考价值,如果有不如法的地方,还请师兄包涵和原谅了。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7-2012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情不好的时候,推荐去听这首佛曲,轻松一下

南无观世音菩萨(许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BoQqDH8h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衲法號 ,和平萬歲 .

你的帳號不符合心境 ,看來是虛有其表 .

只有''死人'' ,才會不起心 ,不動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7-2012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31-7-2012 09:51 PM
回楼主:

末学的水平,真的没有资格回答如何不起心不动念,但是不妨试著和师兄分享,应该如何避免看不顺 ...

我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我已经转身离去不和对方纠缠

谢谢教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7-2012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uilimen 发表于 31-7-2012 10:07 PM
老衲法號 ,和平萬歲 .

你的帳號不符合心境 ,看來是虛有其表 .

呵呵,老纳乱来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觉悟有情
有情=视一切众生为儿女
觉悟=如如不动 心中无事 何来慈悲  何来耐心 何来回向

把回向说成回力棒 什么助人就是助己  
这是凡夫的有修有得的投资心理
有个我在帮人 有个我在可怜人
这是贡高我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不起心动念,我想应该会经过三个阶段吧~

第一是’看山是山’,接下来‘看山非山‘,最后‘看山还是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WASHzero :

有我时需要去帮人,无我时更要去帮人,真到无人无我时,才是真正的无事可做。

真的帮到人,是不是有我无我,重要吗?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我时需要去帮人,无我时更要去帮人,真到无人无我时,才是真正的无事可做。

真的帮到人,是不是有我无我,重要吗?

精华!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不理不睬----敬鬼神遠之-----駝鳥政策-----自掃門前雪 .

外道-----不離不棄----陪你到天荒地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12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红尘里做事,错误可能是双方的,有时你妥协了,但是妥协的,可能是你的优点,助长的是你的缺点或者助长了别人的缺点;有时你不妥协,你还是有缺点,还会使自己的处境很艰难。做一件正确的事时,要观察大势和机缘。如何保留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缺点。除了自己要有智慧、勇气和这样的道德要求,还要有大福报,能接触到或分辨出世出世法的大成就者,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他已与法融为一体,经是佛观机逗教说的法,法无定法,不能指示学人具体的修行路径,只有与法融为一体的圣贤,才能使你对自己慢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限度,知己知彼。

http://cforum.cari.com.my/forum. ... &extra=page%3D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7-2012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光宝盒2 发表于 31-7-2012 04:15 PM
师兄,
跟你分享,
一却的心活动,都在五蕴范围之内,这起心动念是怎么样的开始和结束,很粗略的来说, ...

这是vipassana,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12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万岁 发表于 31-7-2012 07:46 PM
可是人家在把犯法的事当合理的事来说,我看到了不去理会不是=不理不睬吗?去解释又未必能让对方信服,应该 ...

佛教就是那么奇怪的宗教,但也就是这样的特别。

佛教不分对错,不分黑白,佛教只讲缘分。是人把犯法事当合理事,对他来说是自己的作为(业),自然有自己的因果。对你来说只是一种因缘聚合,随缘,是让你不为这事起烦恼,不变的是,你的正思维。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

很多事情,很难去判断对与错的,只在乎个人的见解而已,差别就在这。比如堕胎,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永远没有定论。如果一个人有了自己的见解,就不会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的,除非他愿意去接受。

夹硬来,是没幸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12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cian 发表于 31-7-2012 10:48 PM
这是vipassana,对吧?



我并不知道这英文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12 0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哦!不起心不动念=真诚清净平等觉。

实在说做到不起心不动念是佛菩萨的境地咯!

“比如我在cari看到有人发表歪理,然后我生气,我想解释不就是已经是起心动念了吗?”

“生气”已经是起心动念,再“想解释”变成无明烦恼了咯!

佛家常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很多人都能明解,但什么是“不变”就不明其义了!

“不变”可以是不起心不动念,真如佛性,自性,本来面目等等!

“好比有人发表歪理,把很多人在犯法的事说成理所当然”,然而该说该劝都做了,听不听就由他了,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所谓的本来无一物嘛!

在顺境里面决定不生欢喜心,逆境里面不生嗔恚心,你能在一切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又能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功夫。《净空法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0-2025 08:41 AM , Processed in 0.12117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