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95|回复: 7

慈悲是否超越一切情感,最伟大的情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6-2012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本身与基督教很大不同一点,除了基督教是一神宗教、佛教是无神论之外,就是基督教主要说爱,佛教是不怎么强调爱的,而是强调慈悲。这里我倒是很欣赏我最喜欢的哲学家叔本华说的:“同情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因为同情心给予的是无条件,即使某个人他本身性格是让我们非常讨厌,甚至憎恶类型,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依然会给于同情,同情心是真正没有分别的给予所有人,并且不带任何原因和条件。而这种同情心在我看来与佛教的慈悲是等同的。
    但人类除了慈悲(同情心)之外其他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带有条件的,先说爱情在我看来男女情爱是完全条件型的爱恋,所以我完全不认为那有任何伟大条件而已,比如一个女生她会选择负责任、坚强能够给予自己依靠的男人,男人希望能够温柔漂亮能够满足肉体欲望与审美观善解人意的女生。所以男女情欲在我看来是最低级的情感,因为她是完全条件型的,你问问某个女生她很爱她的男朋友,但是我将她所有爱的条件从她男友身上去除,比如她男友的帅气、勇气、负责任、充满智慧统统拿掉,对她来说爱也就去除了。
        其次是友情,友情与爱情不同的兄弟之间或许某种程度取决于缘分以及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比如你的同学、你的同事,当你们共同为某一个目标而努力,大家患难知己,这也可以成为互相交友的条件。而同时我们同时也会有各种各样交友的条件,比如诚实、守信、乐观、成熟、善良等等。每个人选择交友的条件不同,但不管如何其实我们都有一定的条件加在了友情上,如果我的那位朋友没有那些条件以及那些缘分,那么我们就无法成为朋友了。
其次在上升一个条件就是亲情,我认为对于爱情、友情、亲情是最伟大的,因为亲情需要的条件是爱情、友情中最少的,但不代表没有,因为事实上亲情还是建立在血脉共同联系基础上的,父母对于子女无私的爱,因为我们来自他们的身体,让他们觉得我们和他们是一部份,所以他们将所有爱最重要的给予我们。当然这些所有爱从最低级的爱情、然后是友情再到最高级的亲情都是建立在条件上的。而唯有一种真正的情感是没有条件,不管你是什么人,好人、坏人、即便你没有亲人都会给与你,那就是慈悲心,也就是我认为的同情心。
        当你在马路上看到一个没有饭吃的流泪汉,你感到无比悲悯将你的食物和他分享,或者你给与那么一点点的钱,我认为这种无条件的情感超越了爱情、友情、亲情,因为它是无条件赋予,因为你根本不认识那个给予的人,也不了解他,你完全是因为他的处境才给予,如果有一天他有了自己的事业,不在靠乞讨为生,你为他高兴,这种情感也是无条件与无私的。也就是你付出不需要占有不需要回报的。
        反观另外三种情感,爱情与友情事实上是完全需要回报的,没有一种单像恋的,如果只是一方付出一方不给予,那么这种爱情、友情早晚要破裂的。而最低级的爱情,甚至某种程度是自私的,比如某个女生喜欢某个男生,她不可能接受她喜欢的男生,同时喜欢不同的女生,她只能接受她自己是她那个男生唯一,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占有。而有时候爱情、友情、亲情某种程度不是完全美好的,而且还会互相伤害,比如我们的父母爱我们,但是对我们要求调高,过于苛刻。友情有时候一种兄弟情谊,也会变了质,变成反目成仇。爱情更是如此,爱情是建立在占有上的,如果占有不了,他可能会产生亲生甚至杀害伤害自己爱的人的念头。而这些慈悲心(也就是同情心)是不会的,同情是无条件给予,不求回报,不会伤害。所以我认为当我们为某个人的痛苦而感到悲悯的时候,事实上这比任何亲情、友情、爱情还要伟大?。大家是否赞同这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6-2012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强调一下我的观点,我本身是个悲观主义者,我认同人生是痛苦的,并且总是充满了悲情般的悲剧,我们活在世界上好比一群等待屠宰的羊,不断有悲剧等待着我们。所以我的观点与佛教很接近,佛教也认同人生一切无常是痛苦的,人生痛苦根源在于执着,而这种执着也包括了对爱欲的执着。我对于人类情感:爱情、友情、亲情,我基本上是完全否定爱情,但是对于友情、亲情还是比较赞赏的。爱情是一种低级欲望,以占有为主,是痛苦的欲望表现,就像我之前再看叔本华书中说的那样:”爱神丘比特是个暴君,它欺骗我们的意欲让我们爱上某个人,但是到头来等到了结婚我们才发觉那是错误的“而友情、亲情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伟大的,友情虽然也是有条件的,但是不像爱情那样完全建立在低级欲望上的,而是建立在互相缘分与共同奋斗目标,但那也是互相条件。亲情占有的条件最少,即使我们最坏最差,父母也不会抛弃我们,可那还是有条件,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子,所以他们不放弃我们。而这些都不能让我完全为止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同情心,也就是佛教说的慈悲心。当我们看到某个人没有饭吃,给她一口饭,或者看到某个人落难与痛苦中,我们产生悲悯去帮助他。这是一切情感中最伟大的,因为这是不舍条件的,甚至我们都可以给予我们仇敌以同情心。所以我认为真正伟大的道德是建立在同情心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2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LZ帖题,慈悲确实是无条件付出或对待的行为情感。

爱,是最伟大情感。当灭难临头时,父母会以身挡难,只望小孩能离难。
四川地震,妇女临死挡山石,只望婴孩儿活下去。
火灭,时常听闻父母到火海中救孩子。自己不理火势,预知会被火烧灼,只望能救出孩子。

爱是无我私心的。
慈悲是无条件的。

爱,能牺牲自己。
慈悲是有量力的付出。


爱,是天性情感。
慈悲,对待式行为心态。即对方在苦中,而自己较有能力,所以产生相对待助对方苦。若,自己在苦中,也难助对方苦。


不知你程度,所以只能到此。
佛家慈悲,不过是其中一门导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2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5-7-2012 12:37 AM 编辑
这里强调一下我的观点,我本身是个悲观主义者,我认同人生是痛苦的,并且总是充满了悲情般的悲剧,我们活在 ...
xugang0703 发表于 29-6-2012 08:49 PM



   
" 我本身是 个悲观主义者,我认同人生是痛苦 的,并且总是充满了悲情般的悲 剧,我们活在世界上好比一群等待 屠宰的羊,不断有悲剧等待着我 们。所以我的观点与佛教很接近"

唔,佛家指苦海,只望人能悟,不迷於世间。

人,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小份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 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自知悲观者,要明白,活着是幸福,要知恩,感恩,报恩,活在当下。不能自挖苦亢,沉思理没自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2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个名字上的差别,请问下特丽莎修女的“爱”会输给佛教的“慈悲”吗?


你说爱要有回报那是一厢情愿的看法,我也能说慈悲要求的回报是心灵上的满足,有些人觉得自己不帮别人就会不舒服,帮了人得到的回报就是那份“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2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愛,本來就是同一體。區別產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對,錯;對多錯少,錯多對少。

“反者,道之動“。人本身已經這樣,就要往反方向而转化,產生動力。

人爲了生計而工作,已經這麼辛苦,還要去想為何這麼悲情痛苦這點,應該走向“樂”尋找,去平衡自己的心態。

能苦中作樂,身心都健康。
修行,爲了鍛煉,
爲了解脫,悟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7-2012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个名字上的差别,请问下特丽莎修女的“爱”会输给佛教的“慈悲”吗?


你说爱要有回报那是一厢情愿 ...
bashlyner 发表于 5-7-2012 11:54 AM



    LZ所举列的爱,只限某对象,并不博,不是博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12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爱和现在的爱有分别(这只是本人的一点小意见)

爱不是占有,
慈爱人间要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2-2025 12:47 AM , Processed in 0.10026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