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892|回复: 2
|
法师开示:自己不发心,哪来的感应?(添了新文)
[复制链接]
|
|
|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9-6-2012 10:50 AM 编辑
从自己的修行观点而言,学佛不该求感应、或为感应。但是修行到某个精进程度时,确实有至诚感通这件事。所谓感应是至诚心感召来的,所以修行必须先有诚心,才会后有佛菩萨的感应。
自己从平时的禅坐和持咒中的确曾经历不少感应现象,但是佛菩萨给你感应,无非就是为增加学佛的信心,万一执著了,反而不是好事!所以个人认为学佛应该不求感应,但也不拒感应。
例如《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宣化上人解释说:“什么叫大悲心陀罗尼呢?我告诉你...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大悲咒》:“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一天从早晨念到晚;你若没有大慈悲心哪,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吗?所以念咒,你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由此可见,无论诵经或是念咒,发心才是至重要的,如果能做到《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说的十种发心,就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那就等于不念而念。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心,纵然常念,仍是念而无念,不能得到正确的功效和利益。
如下附上几位大师的开示,还请同修们敬阅,谨此礼敬法师的慈悲,南无阿弥陀佛!
1.有心是妄想,无心是感应 (宣华上人开示)
今天是春季观音七开始,希望各位拿出至诚恳切的真心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不但口要念,心也要念。口心相应,打成一片,自然一感应的境界现前。各位注意!有心是妄想,无心是感应。
我们虽然不能从万佛圣城三步一拜拜到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可是若能真心的念,一样能感动观世音菩萨来加持,令你开悟,得大智慧。
俗语说:‘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所谓‘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旁人绝对帮不上忙的。不可认为这是例行公事的打七,而存著敷衍的心理,要晓得光阴宝贵,怎可让它空过。
虔诚念圣号,一定能获得观音菩萨的加持,帮助你消灭宿现业,增长善根。要晓得你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也在念你,所谓‘惑应道交’。你念菩萨是感,菩萨来加持是应。好像孩子唤妈妈,妈妈听到就答应,这就是感应道交的道理。
总之,打七是精进再精进,绝对不可懈怠,不可放逸。我们修行为什么?就为了生脱死,跳出轮回,若不努力修行,则永无了期。大家快点脚踏实地修行,不可在皮毛上用功夫,那是无有是处的!
(原文: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2/119031.html)
2.自己不发心,哪来的感应?(净空法师开示)
众生起心动念,菩萨全知道,甚至于他自己都不知道,极其微细的起心动念,他自己还没有感觉到,菩萨晓得了,菩萨现身说法教他,他明白、他觉悟了,菩萨就不见了。你看,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化身,真现相给你看,你还真的跟他有问有答,真提出问题,他真给你开导。你明白了,疑惑解除,他就不见了,你几时想到他又来了。
我们看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头有一段他朝五台山。虚老住在南方,五台山在北方,在山西,他怎么去朝拜?三步一拜。从广东这个地方,三步一拜,拜到山西五台山,一年恐怕-走不到,他一天能走几里路?三步一拜。有时候走到荒郊野外,四处没有人家,他还是三步一拜走,遇到风吹雨打,身体生病了,躺在野外,没有人。病重无可奈何的时候,遇到个叫化子、要饭的,看到他很可怜,照顾他。
他就问这要饭的叫什么名字,要饭的告诉他,「我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叫文吉。」你哪里人?「我五台山人」。五台山。文吉告诉他:「你到五台山,你问他们,大家都知道我。」照顾他一个多星期,慢慢身体也恢复了,可以再拜了,再让他去拜。拜上几个月的时候又生病,又碰到他,奇怪,一生病他就来了,来照顾他,病好了各人走各人的,他也不晓得到哪去了。到五台山的时候,这个人两次救他,很感恩,他说五台山大家都知道,到五台山就打听,人家告诉他那是文殊菩萨。他恍然大悟,文殊菩萨一路都照顾他,你遇到困难,真现身、真帮助你,真满你的愿。
所以我们知道这些事实真相,虚云老和尚,菩萨常常照顾他。我们有没有菩萨照顾?念念心中有佛菩萨,就有佛菩萨照顾。我这个念头想别的东西,菩萨就不见了,就没有了;一想菩-萨,菩萨就来了,灵得很。这是什么?《还源观》里三种周遍讲得好,念头才动,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就这个道理。变化无尽,出生无尽,真的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虚云老和尚病倒在荒郊野外,来一个乞丐不稀奇,一点不觉得奇怪,如果来了一个富贵人,那很奇怪,别种身分人感觉得奇怪,来了个要饭的。菩萨现身随众生心,出家人不嫌弃贫贱人,对任何人都一样的慈悲,这是老和尚心中之感,菩萨现乞丐身来照顾他,而且是两次。
自己不发心,哪来的感应?感应决定跟阿弥陀佛要相应。我们有一分感他有一分应,有十分感他有十分应,有百分感他有百分应,一个道理。我们用什么感?诚敬,诚敬到极处叫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那感应就在现前,非常快速。虚老朝五台山,对文殊菩萨那种诚敬心,用自己来做表法,自己那个诚敬表现出来给大众看,让佛门弟子看到感动向他效法,他来带-头,这就是四德里头表演给别人看,「威仪有则」。我做出来给人看,肯定有人看懂,那他帮助众生的效果就收到,把别人内心那种诚敬引发出来。
(原文: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2/124134.html)
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大安法师开示)
居士: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法师: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你诵大悲咒的时候,常常有一个想求感应,想求神通,想求些什么的心。你有这个心本身就是躁妄的,是头上安头,是感应不上的。大悲咒是从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里面流现出来的陀罗尼,它是实相的音声,是从清净、慈悲、智慧心里面流现出来的。既然大悲咒是这样的一种特点,我们能用躁妄的心、有求的心、生灭的心、污染的心跟它感应上吗? 所以先不要求感应,先要通过持念大悲咒,来降服自己躁妄的、散乱的、污染的、瞋恨的、人我是非的心,伏住烦恼。当这个咒就是我们的心,就是佛菩萨所证的果觉之体,全咒即心,全心即咒,心咒一如,这个时候才有感应的现象。但这个感应不是你去求的,它是法尔自然的,是水到渠成的。它往往是在你无求无得的时候才是真得的。对大悲咒的神妙、殊胜,我们不要去怀疑,我们每天至诚地去念,以大悲咒加持水,或米,或灰,它们都会作为一个载体,传达观世音菩萨大悲咒所恩赐给我们的种种功德。对此要有信心。
(原文: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0316.html )
念佛如何才能感应道交(大安法师开示)
问:法师慈悲,我们常听您讲念佛要感应道交,到底怎样才算是感应上了弥陀的慈悲愿力?
大安法师答:我们讲念佛法门的奥妙,理则是感应道交,这是这个世间上、这个法界当中,最深邃的心性上的学问,属于悟境的范围,不属于第六思维逻辑范围。是用我们至诚恳切念佛的心,此为能感之机;法界存在一种所应之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的愿力,这就是所应。这个道,是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愿体乃是同体,这就是深邃之道,或曰清净之道。透过这样的同体的渠道,我们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能交融在一起,能互动,能沟通,这就叫感应道交。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念佛,也不要去追求什么境界,你说在念佛的时候,能在这句佛号当中找到一种安心、获得一种欢喜,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欢喜光就在我们身上体现了。
我们这句佛号能够念得绵绵密密、不中断、相继,那么这是阿弥陀佛名号当中的不断光在加持我们了,我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上了。在念佛的时候,这句名号让我们生起了这种惭愧心、悲痛心、感恩心,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愿力名号在我们心性上开显出我们自性的一些善的力量,这就是感应道交了。这是一般的用平常心去理解感应道交。再就是如果从瑞相上来看、灵验上来看,也是具有的。但这不要去追求。比如我们念得比较清净的时候,会忽然闻到一种异香。这个如果是有心去求,一定闻不到,往往在无心的时候,会忽然传过来。名号沟通着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在我们的一种无作妙用的心性当中,名号法尔自然地把西方净土的宝香传到我们这个地方。音乐、光明、莲华,这些也都是存在的。你出现这些境界,也不要去执著它;没有出现这个境界,也不要懊恼。我在弥陀心中念佛,佛在我心中应和;即念即应,妙感难思。是故,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就是最好的境界,也就算最妙的感应了。
(原文: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2570.html)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6-2012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9-6-2012 10:40 AM 编辑
佛事做不够,信佛感应难(梦参老和尚开示)
我听好多的道友们说:‘我信佛那么多年了,没感应!或者感应了,但佛菩萨加被不够!’我说:‘那就说明了你这个人佛事做得不够。’他说:‘那是你们和尚的事。’我说:‘这个信佛坚定不坚定,不一定出家不出家,就以你自己为出发点吧!’他说:‘也有几个小时。’二十四小时,你只有几个小时!佛教昼夜三时,日三时夜三时,夜间到了中夜的时候,困得不得了,还得读诵大乘经典,根本没有睡觉的时间,睡觉八小时,上班八小时,家里还得做点别的事,算来算去做佛事能有几个小时呢,还说佛菩萨没有加被,这个感应怎么会得到呢?这样抱怨,罪恶更深,不但没加持还得祸呢!
应当这样想想,不用说你们,我经常睡不着,检查一下,如果能每天检查一下,我认为还是好的。对佛教有好大贡献?说好听的,利益众生。我们不说外头的众生,自己的六亲眷属,周围的人,利益到了吗?有些人说他家里只有他吃素,他信佛,周围的人都不信,连自己的家人都度不了,还度外人呢!这么一检查,我们做得太少了。
这个世界灾害多,业力大,佛菩萨不加持,怎么办呢?怨自己为什么赶到这个时候来?早也不来,晚也不来,偏这个时候来,那你该倒楣,这是你的业啦!抱怨谁!那个国家不好生,偏生到中国?有人说愿生美国狗,不生中国人,那等来辈子吧!下辈子恐怕都不行,你的业还不知道把你送到那里去了?还在美国当狗呢!
不过那美国狗确实阔呀!我到美国看那主人给狗洗澡,上车先把狗捧上去,要是侍候父母是这样,他是孝子了。但也不能说他不是尽孝,焉知这狗不是他过去生的父母呢?他为什么对它那么恭敬,那么侍奉呢?不会没有原因的。是不是美国狗都是这样呢?我看也不然。美国也还是很多野狗,在街上跑,肚子瘪瘪的,也没绳子牵着,还要被抓,不定啦!所以我们要把问题看远一点,这就是末法。
(原文: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2/123488.html)
贪求感应容易招魔(印光法师开示)——白话译文
钟英居士过去世善根固然深厚,然而并没有正知正见。她半夜念佛,见到一个金甲神,害怕是魔考,于是就不敢念了,为什么无知到了这种地步?凡是念佛人,只应当至诚恳切、一心正念念颂南无阿弥陀佛。绝不妄想着见到佛见到种种境界这件事。念佛的心如果能归向于纯一无杂,见到阿弥陀佛和种种境界,都不会虚妄地心生欢喜。因为如果见到佛和境界心中欢喜,就会得到少分而满足,就容易退失精进的修持之心,而变得懒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也完全没有遗憾。念佛的心如果未能归于纯一、没有杂念,而却急着想要见佛见境界,不要说所见到的是魔鬼变现的境界,就是真是佛菩萨的圣境,因为虚妄地生欢喜心,也会受到损害(意思是有欢喜心就会退失、懒惰。)不会再有进步了。所以说,应当以至诚念佛为志事,心中不要存有见佛见境界的想法。
如果正在念佛的时候,或者忽然出现佛像以及菩萨、诸天神等像。只要心中存有正念,不要有执取贪著的心。要知道所见到的境相,不过是自己心识中变现出来的。虽然历历分明的显现,其实并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因为心中清净的缘故,所以显现出这种景象。如同水清净,天空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一样,毫无奇特之处。完全不会生出夸张欢喜的心情,而却更加专一用心,认真念佛。能这样做的人,不要说佛境界显现有好处,就是魔境界显现也有好处。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执取贪著的心,心中就更加能够归向于专一念佛。佛显现则心中更加清净,魔显现因为心中清净不执取贪著,魔鬼也就无从干扰。心越清净,道业就自然进步。
而现在偶然见到境界,心中就产生畏惧,不敢念佛,她的心中已经失去正念。幸好不是魔鬼变现的。如果是魔鬼变现的,由于不敢念佛的缘故,便可以使得魔鬼进入她的心神之中,使她着魔发狂,丧失正念。为什么不知好歹到了这种程度?念佛时,见到境界,害怕是魔鬼显现,正应当认真恳切的念佛,那魔鬼自然没有容身之地。比如明来暗自然不能存留,正来邪自然消散。为什么怕是魔现而不敢念佛。幸好不是魔,如果是魔,则是授人权柄,而自己对治的方法完全不用,完全任凭魔鬼的扰乱。悲哀啊悲哀。
念佛时心中偶尔会悲痛,也是好现象。然而不可以专门想要得到这种心境,如果心中常常想要得到这种心境,就必定会着魔,而不可救药。念佛的时候应当心中空空洞洞,只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完全没有其他杂念妄想在心中存留。用这样的清净心来念佛,自然不会有各种境界显现。就是魔境显现,我用空灵寂静的心、不生恐惧的念佛,魔鬼必定会自动消失。而现在她恐怕是魔鬼考验,不敢念佛,比如害怕强盗来抢劫,自己却先把家中的护兵转移到了远方,不让他们留在家中保护我。这样就是替强盗做保护,使得强盗毫不害怕,就会把我家中大肆劫掠、抢夺干净了啊。为什么愚痴到了这样的地步。——佛弟子 敬译
原文
钟英宿根固深,智识不开。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何无知一至于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时,或有忽现佛像及菩萨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见之像,乃唯心所现。虽历历明明显现,实非块然一物,以心净故,现此景象。如水清净,月影便现,毫无奇特。了不生夸张欢喜之心,更加专一其心,认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现有利益,即魔现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归一。佛现则心更清净。魔现则心以清净不取著,魔无所扰,心益清净,道业自进。今则偶有所见,便生畏惧,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现。倘是魔现,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窍,令彼著魔发狂,丧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于此。恐是魔现,正宜认真恳切念佛,彼魔自无容身之地。如明来暗自无存,正来邪自消灭。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则是授彼全权,自己对治之法,全体不用,则任魔相扰矣。哀哉哀哉。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处。然不可专欲兴此感想。若心常欲兴此感想,则必至著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无一物在心中。以此清净心念佛,自无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惊惧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譬如恐强盗来,自己先将家中护兵,移之远方,令勿在家。则是替强盗作保护,令其了无所畏,肆行劫夺净尽耳。何愚痴一至于此。——《印光法师文钞》之《复陈士牧居士书六》印光大师 著述
(原文: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2/122662.html)
修行与感应(嘎玛仁波切开示)
一般而言,修密的人比较执着于感应,常听很多人说,我看到佛了,我看到菩萨了,或是做了种种不同的梦,有很多感应的灵验,以为自己修得很好,已经快成就了。其实,感应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不是一件好事,这要看你对感应的态度了。如果你执着了它,它就是一件坏事;如果你不执着它,它就算是一件好事。
中国有一句话说: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响叮当。西藏的大成就者们,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修行得很好,已经有神通了等等。我的上师是一位伟大的修行者,他曾说:其实,我没有什么能力,我只是依照传承的规矩去做而已。成就者们已经修持得那么好,他们还是那么谦虚,他们从来不说感应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梦,自己到了很好的境界等等,如果你感应有佛告诉你,你的未来是如何如何,你快要成佛了,你成佛的名字是什么,这时候你要特别小心了,这是魔套住了你,如果你因此感到欢喜执着,便真的要开始走火入魔了!
所以不要太执着于感应,也不要认为修法修了那么久,没有感应,是不是修行有问题。说不定没有感应就是快成佛了呢!比方说,大海很深,丢下一块石头,仍然很平静,不会有很大的声音,如果水很浅,丢下石头,会发出比较大的回声,所以,修行不要太执着有没有感应。
在西藏,如果修行过程中出现了感应,却是一种警讯,如果在这中间有一点执着,就会有奇奇怪怪,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因为都是在贪瞋痴三毒中修嘛!
西藏有一位高僧,有一次在寺庙中修行,有一个魔变成阿弥陀佛来到他的头上,他是一位很高深的成就者,知道这个阿弥陀佛是个魔,不是佛,他想这个魔作恶多端,还想装成佛,觉得很可怜,当下就为他掉了眼泪,眼泪一掉下来的时候,头上的阿弥陀佛,马上变成一只鸽子,落在他的手掌上,像这样的故事很多,所以对感应不要执着!
还有一位大成就者,叫作竹巴衮拉,他平常疯疯癫癫的,有点像中国的济公,他说过,对待种种感应的现象,不要有喜恶的取舍,不要有好坏分别,一定要用平常心平等看待。
其实,自己的修行有没有进步,自己是可以察觉的,如果,不断去追求感应或神通,贪瞋痴会越来越多,脾气会越来越糟,心地也越来越不好,根本地失去菩提心的话,你就会往下走入三恶趣了!
(原文: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2/117136.htm)
|
|
|
|
|
|
|
|
|
|
|
发表于 11-6-2012 08: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