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890|回复: 4
|
分别心(阿姜 查)
[复制链接]
|
|
|
分别心
正见的根本意义是:没有分别,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非好、坏,也非聪明或愚笨;也不去认为蜂蜜是甜又好,而其他食物却很苦涩。虽然你吃了很多种不同的食物,但是你食用而後排泄时,其实都是一样的。它是一还是异呢?对一个小茶杯来说,这个杯子大吗?是的,但放在一个大水罐边时,就不是了。
我们的欲望、无知和我们的分别心,如此地染著一切事物。这就是我们创造的世界。再说,一个水罐是既非重也非轻的,我们只觉得它不是这样就必是那样。在禅宗里,有个风动或幡动的公案:二个人同时在看一面旗子,一个人认为是风在动;另一个人说是幡在动。他们可以一直争论,甚至拿棍子打起来,都还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是心在动啊!
差异是遍一切虚的,而要认识这些差异的同时,也要学著去看那些共同之处。在我们的团体中,人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但不要去想:“这个人是泰国人,那个人是寮国人,他是高棉人,那个是西方人……”我们应该有著相互的了解,并且去尊重他人的习俗,学习去看一切事物潜在的共通点,一切是如何地完全平等、真实空的,然後你才会知道该如何有智慧去处理这些明显的差异。可是也不要去执著这个共同点。
为什 糖是甜的,而水是无味的?这是它们的本然。思想和平静、痛苦和享乐也是一样的──想要思想终止是一种错误的见解。有时候会有想;有时候是静止的,我们必须了解二者都是由无常、不圆满的本然所始然,而非延续快乐的因素。但,如果我们继续担忧并进而认为:“我在受苦、我要停止想。”这种错误的见解,只会把事情复杂化。
有时我们会觉得想是苦,就好像一个现在正在打劫我们的贼,我们要怎 做才能停止它呢?白天,是光明的;晚上,是黑暗的。它本身是苦的吗?只有当我们将现在的事物和其他我们所知的状况做比较,并期待有其他意外时,才会如此。事物终究是事物,只因我们的比较,造成我们受苦罢了。
你看著这个心在作用──你会认为它是“你”或“你的”吗?你会回答:“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我或我的?可是它肯定是无法控制的。”就像一只猴子,无知地四处乱跳。它跳到楼上,无聊了,又跳到楼下;厌倦时,去看电影,然後无聊了,就去享有好的或不好的食物,可是,它对那也厌恶了,它的行为是被不同形式的恐惧与厌恶所驱使,而非冷静。
你必需学习去控制,停止对那只猴子的照顾,相反地,去关心生命的真理。去彻见心的真实本然:无常、苦、空。学习成为它的主人,如果必要的话,将它锁起来,不要只是一味地盲从;让它自己精疲力竭而死,那 你就会有一只死猴子了。让那只死猴子烂掉,那你便有猴子的骨头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8-6-2012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9-6-2012 09: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彌陀佛
妄想~生貪心
分別~嗔恨心
執著~生愚痴
即成就了三毒 |
|
|
|
|
|
|
|
|
|
|
发表于 9-6-2012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0-6-2012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把贴集中在一个楼好吗?
「綠茶、麥茶、烏龍茶,但是就一定是~亞樹茶」
(緑茶、麦茶、ウーロン茶、でもやっぱり〜あきちゃ)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